孩子很聪明为什么成绩老上不去呢

发布时间:2013-11-21 14:11:15

孩子很聪明,为什么成绩老上不去?

  孩子很聪明,也上了不少的课外补习班,可为什么学习成绩还是不理想?”“老师说他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老走神,不是和同学讲话就是搞小动作,老师讲过的东西记不住。”“做作业时,孩子写字特别慢,边玩边写,做事磨磨蹭蹭。”……诸如此类问题,目前困扰着很多家长。
  首先让我们看看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是什么?
  一、智力因素
  与学业学习关系不大的智能:如音乐智能、绘画智能、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与学业密切相关的智能:如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统称为学习能力。
  二、非智力因素
  与学业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责任心、自信心、自控能力统称为学习动力。
  与学业关系不大的非智力因素:如自然环境、信仰、世界观。
  由上可知,影响孩子学业学习的因素是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其中学习能力是主要因素,学习动力是重要因素,两者不可分割。
  孩子聪明,有可能是某项或某几项智能很强,但如果其与学业相关的学习能力不强或发展滞后的话,学习成绩将不会很理想甚至出现困难。
  当孩子学习不理想时,家长应主动帮助孩子去分析原因,而不是以指责、打骂、惩罚、题海战术等方式来解决。

  首先,如何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
  要想了解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状况,可以到专业的学习能力训练机构去测评,确定哪些智能是孩子的强项,哪些是弱项,然后才能给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一、注意力:
    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确让家长伤脑筋。要是孩子天生愚笨,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家长们也许心理还比较坦然。可孩子明明挺聪明的,许多高难度的习题都能做出来,可就是不能集中心思在学习上。因此,有些家长甚至感到绝望,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二、记忆力
  记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三个环节,记忆既与感知觉的心理活动密不可分,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想象、思维、语言和情绪情感等。学龄前是孩子心智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爸爸妈妈有意识地和孩子玩一些可以培养他记忆力的游戏,只要坚持,您一定会惊讶于孩子的好记性。 
  三、理解能力
  理解所阅读的内容,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需要从课本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理解的技能便显得尤为重要。这并不仅仅是牵涉到语文这一门学科,在其他科目中同样需要孩子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而语言理解能力还将影响到孩子的听课效果。

其次,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
  一、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让人更多地接触该领域的内容,让人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复习或重温。兴趣还能够激活思考。在很多时候,兴趣就是学习的方向,梦想的来源。
  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有意志力,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绝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孩子晚上看书到一、两点钟,是因为有兴趣看书,不想睡觉,也不觉得累。如果凭意志力,是断然做不到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对于孩子来说,要想使孩子学习好,培养学习兴趣是前提,是第一位的。
  二、自信心
  自信不是我们大家理解的挺胸抬头那么简单。它是人们做事时的心理运算程序:一个自信的小学生,他面对试题时,大脑会深入题的内部去运转,去找条件和结果的因果关系,把题做对;如果没自信的孩子,看到题会停留在题的表面,感受问题带来的压力和焦躁的情绪,然后会想:这题怎么这么难?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我做不出我妈会怎么批我?结果20分钟过去,他根本没有做题,而在想别的东西和感受痛苦。最后他得出讨论:你看我数学不好吧,我还是不行!

  自信心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孩子失去自信的原因可能包括:

  1 被要求做超过能力所及的事;
  2 第一次尝试时,就因遭遇别人的讥讽而胆怯;
  3 遭受歧视,例如种族歧视、贫富歧视等;
  4 言语不通,因不能表达而失去信心;
  5 体能孱弱,身体有病有缺陷而阻碍自信心发展。
  由此可见,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外,孩子要建立起自信心,更需要安全感、自尊心、满足感和爱。所以,我建议父母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安全感的孩子才会有自信。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做父母的都要让他感觉到安全。
  例如一个1岁的幼儿学走路,让他在平坦的地方学步,孩子就是跌跤,也不会感到十分疼痛,在父母的鼓励下,他会站起来接着走;而在凹凸不平的地方学步跌了跤,纵使父母不断鼓励,他也会因过于痛苦而不再有信心尝试。
  同样,一个4岁的孩子第一次到公园荡秋千,父母关心他,扶他坐上秋千后,用手轻轻地推,并边推边唱:荡秋千,真好玩,小小心心荡秋千,孩子很容易就会建立荡秋千的自信心。相反,孩子刚坐上秋千板,父母就一味用力去推,孩子一定会感到害怕,以后很可能再不想玩秋千了。
  孩子的安全感得不到满足,是不能建立自信心的。
  孩子有成功的表现或得到肯定的评价,就容易建立自信心。

  例如一个3岁的孩子给爸爸画了一幅画像,拿给妈妈看,妈妈若称赞他这个爸爸画得真好,对孩子建立自信心就起了重要作用。相反若妈妈说:你画的爸爸一点都不像,这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可能使孩子从此失去绘画的乐趣和信心。
  孩子需要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当父母引导孩子学习时,要面带亲切的笑容、使用建设性的语言,尽量使用你一定可以我们慢慢试着做等温柔的话语。
  当孩子成功时,父母应给他们适当的奖励,可以送给他们小小的奖品。不一定是奢侈的礼物,可以是一张小卡、一只纸船、一件小饰物。这些奖励会使孩子更加努力。
  父母要相信孩子会尽力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一味督促、一味施压,要求孩子做超过其能力所及之事,孩子就不能产生满足感,从而影响其自信心的建立。
  有一个5岁半的孩子,写字很用心,爸妈对她经常鼓励,可是因为比起同龄孩子并不算优秀,无法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因此给她施加压力,而是坚持鼓励孩子,给她信心,并且坦诚地与老师交换了一次意见。后来,老师再不将这位女孩子的字体与同班其他孩子的字体比较,从而帮助孩子建立了写字的信心。
  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所有其他人不能代替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博客中不断地给家长提建议的原因。但很多家长还是不断地起着或多或少的负面作用,比如他们轻轻的一点否定,就可以把孩子的自信心彻底杀死,就可以让孩子的心陷入绝境,让孩子觉得永无出头之日,从而彻底放弃努力。  

  

到我们学习的一个女孩就碰上了这样的情况。学习期间,她的父母就跟我不断强调孩子心理可能有问题,然后又强调孩子很难学好的。学习完了,刚刚回去第一天就又打电话来说,孩子没有进步怎么办?她还是有心理问题怎么办?
   我告诉这位家长:一个小女孩,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大?怎经得起您一个人不断打压?我们做了那么大的努力帮助她让她有信心有能力学习好了,您千万不要再老这么否定她!
  但,没过几天,她又打电话来抱怨孩子学习问题,心理问题……
  我让我们的老师提示这位家长,这位家长和孩子要先参加我们的平等思维对话,先把心理关攻破,否则,孩子很难有改进。
  家长对孩子可以起两个正向的作用:一是鼓励;二是建议。
  鼓励会让孩子充满信心,努力尝试;建议会让孩子不断改进,巩固信心。
 

 有一位同学的家长对孩子的做法很好,值得借鉴。

 下面我详细地介绍这个案例,供大家参考。

 实验中学的闫嘉艺同学:她学过的内容掌握不够扎实,而且不会总结,做题很难深入,学习不够灵活,做题目有明显的畏难情绪,尤其是数学成绩不稳定,考不好就认为自己是粗心。
   61号她参加了我们的学会辅导班,根据嘉艺的情况,我给她安排了一道书上的例题,在学会的第一个标准的第一个步骤和第三个标准方面,她显得比较吃力,经过两天的学习,她慢慢地找到了学会的感觉。
  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和知识点上的断层,回校后她的考试成绩短期内没有特别明显地提高,家长一开始以为孩子没掌握好我们的方法。但经过仔细观察,家长发现她其实有了明显的改进:以前做题时,她总是遇到难题就放弃不做了,但现在她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也会主动踏实地去做,而且知道怎么一步步往下深入。家长很奇怪地问她现在怎么能踏实地去做这些难题,嘉艺说这就是唐老师教的方法。家长知道了原来孩子在进步,学习的能力在逐步提升,之所以成绩没有明显改善,只是因为以前孩子的学习基础差,落下的课程内容较多,还没有补过来而已,孩子的成绩提高是早晚的事情。家长就继续鼓励孩子按照我们的方法扎实学习。
  嘉艺家长做法很好:一是仔细发现孩子的进步,二是不断鼓励,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成长。
  后来,实验中学的另一位同学说看到同班同学参加我们的学会学习班后有明显提升,就来到我们的学会辅导班,我问她是谁,她就说是闫嘉艺,听到这个消息,我从心里为闫嘉艺同学高兴。
下面是闫嘉艺同学的学习感想:
  以前数学课上,我只不过懂了一点儿皮毛,就开始不听课了,所以每次的考试成绩都没有语文好。经过这两天课,我觉得只懂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深入思考,不自大。简单的题、会的题,我一定要做到全对。
  我希望嘉艺同学保持自信,继续按照我们的要求学习,成绩一定会明显改善的!祝愿早日听到嘉艺同学更多的好消息!
  在此,我衷心希望所有的家长,不要否定孩子,不要给孩子扣上负面的帽子,多去鼓励和帮助孩子,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态,逐渐成长!
  三、责任心
  孩子们就这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难怪孩子们只懂得索取而不懂得付出,普遍缺乏责任心了!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为此,本版组织了一组文字,让我们来听听专家、家长的观点。
  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事
  责任心差的孩子,大多数家境优越。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心甘情愿、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替孩子做一切事情,满足孩子物质上的一切需要,把孩子的责任担到自己肩上。结果却使孩子缺乏奋发向上的愿望、缺乏责任心。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1.言传身教。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同样,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然而,现在有些父母把很小的孩子寄养在亲戚或老师家,等孩子大了或出现问题了才接回家管教。在这些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没有责任感的人,那么这些孩子又怎会听进父母的劝呢。
  2、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就要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曾对自己的女儿说:你们长大以后,要自己去谋业。我只留给你们精神财富,决不给你们留下金法郎。在居里夫人的影响下,后来女儿成了著名科学家。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孩子的要求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当然孩子在照顾的过程中,难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时候家长应该进行监督,并告诉孩子疏于照顾的后果,让孩子负起责任来。
  4、培养孩子的耐心。心理学家提出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则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如轮流玩儿童游戏,小孩如果让玩伴先玩,自己等到最后,一定能享受到没有人催促的乐趣;放学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玩耍;让孩子学会忍耐,先面对痛苦解决问题,事后享受的快乐才会更大。否则尽管他们智力不比人差,成绩却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5、让孩子体验成功。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四、自我控制能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诱惑。做作业时有好看的电视节目,逛街时有喜爱的玩具。怎么办呢?自制力弱的人往往不知不觉陷入其中;自制力强的人能控制自己,并做出最终有利的选择和决定。心理学实验证明,通过环境创设和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是可以增强的。

  孩子听话并不意味着自控能力强,父母管得越多,孩子的自控力可能越弱。有的父母习惯天天督促孩子学习,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样事做多长时间都严格控制,如孩子不能照此执行,就认为孩子不听话、不自觉。其实,这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天长日久,有的孩子会产生强烈逆反心理,表现为不听父母话;有的则会自控力下降,一旦欲望不能及时满足,就可能在失控中干出出格事。
    专家建议,父母可适当将时间、空间还给孩子,由孩子自己调配。此外,引导孩子珍惜时间,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确立符合本人实际情况的学习生活目标。当孩子提出要求时,有意延迟对孩子欲望要求的满足,让孩子付出一定辛苦或努力才能得到想得到的东西。
  案例分析
  孩子变得不爱写作业
  唐女士:女儿读小学二年级,学习一直较自觉。这学期期中考试,女儿说考了双百。后从老师处得知,她有一门只考了97.5分。我批评了女儿,此后她就变得不自觉,不愿完成作业,总想玩。请问怎么办?
  专家分析:97.5100分之间差距究竟多大?父母的苛求令孩子觉得很难一直满足,无奈之下,有的孩子干脆放弃。唐女士的女儿可能受到这种心态影响。她需要的也许不是自控力的训练,而是来自父母的关爱与认同。建议如下:
  1.给孩子一个台阶:咱们女儿不是有意不做作业,而是有特殊原因,跟爸妈说说,我们会理解,大家都相信你以后能做得更好。
  2.双方共同制定作息制度,教孩子分配时间。允许其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朋友。
  3.学习上给予指导不代表可指手画脚,适当装点傻,虚心向孩子请教,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与自信。

厌学情绪是怎样产生的

  (1)推脱责任
  这些儿童把简单的失败的原因推向外部

,而不能客观地分析学习成绩不良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检查自我,吸取教训。他们常常把考试成绩不好归于老师讲课没有讲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师阅卷不公平等原因。其实他们的心里对失败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用这种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责任。
  (2)精神胜利法
  具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在受到挫折时,不是分析原因,而是回避现实,想法改变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往往容易沉湎于以往成功的回忆中。这些孩子的行为方式、心理特征、思维活动都与这些孩子的年龄不相称,这种自慰心理表明这些孩子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3)合理化
  这些孩子往往把自己学习上的失败变为合理化。当这些孩子达不到所规定的标准时,就否定或指责这个标准不合理,尽量找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使目前的失败趋于合理化,这样的自慰可以使儿童减少自我形象与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内心冲突。
  (4)自我保护
  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受挫以后,举出众多的受挫伙伴,表明自己与他人一样,并不是最差的,以推脱因受挫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社会化比较方式,是为了推脱责任,解脱心理压力。
  (5)自我贬低
  一些厌学儿童在学习成绩上遇到挫折后,自觉低人一等,极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不能从科学地分析中坚信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认为自己的智力发育落后,不是学习的材料。目前的失败是由于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失败也是自然的事情,这种情况是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更改的。
  以上这些心理活动往往会给这些儿童带来更大的心理问题,使得学习困难成为恶性循环,不容易纠正。   孩子忍不住看小说
  周女士:儿子读初一,每天学校午休都看些校园情感小说,书被老师收了几回。儿子以前爱看历史、建筑方面的书,现在不知为何变了。如何制止?
  专家分析:青春期孩子爱看这类书,跟现实中校园生活较单调有关,书中有些内容比较贴近其生活,另一方面书中描述的校园生活与同学间的友谊又是他们向往的。
  父母没必要强行制止。可告诉孩子:书可适当看,但不能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父母也可试着看看孩子感兴趣的书,从中找寻人物闪光点,增加与孩子的谈资,同时借此鼓励孩子学习这些闪光点。
  孩子上网无节制
  邱女士:儿子面临中考,不知是升学压力太大还是什么原因,现在成天想上网玩游戏,一周有两三天通宵上网,成绩一降再降。以前孩子也爱上网,但比较有节制,不像现在这么不听人劝。该怎么办?
  专家分析:就反映情况看,其子很可能因清楚自己的学习状况,自觉难以面对中考,对前途迷惘,找不到解决办法,只得通过电脑游戏逃避。
  建议邱女士跟儿子好好谈,看他是否真对中考感到恐慌。如确有这方面原因,可对儿子说:不论中考结果如何,我们都有心理准备。还可收集身边一些低起点高成就的真人故事,让孩子重拾信心。另外,对下阶段该怎么做,请与孩子共同设计计划并执行,形成一种以自我控制为主、父母督促为辅的督学方式。
  孩子管不住自己总怪旁人
  肖女士:儿子15岁,事事要人操心,他自己也说没法管住自己,可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就埋怨别人。我个人比较严谨,常常提醒他,可儿子似乎听不进去。不知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专家分析:有调查表明,受批评多的孩子爱在他人身上挑刺,并进行指责。有的父母教育孩子以批评纠正为主,往往批得孩子哑口无言才罢休,这令孩子误以为要想占上风,就要善于捕捉别人的缺点与失误。建议有类似心理的父母改变教育方式。
  认识自我是培养自控力的前提。父母过多批评会令孩子长期处在负面情绪中,以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多与孩子聊天是帮助其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谈论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他的长处和弱点及产生原因,可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稳定心态。
  他山之石
    郭希连:满足需求缓一步
  孩子对新事物总充满好奇,有时产生兴趣就想据为己有,许多父母都碰到过。要不要买?我的观点是:即便有必要买,掏钱也不要太快。
  女儿读四五年级时,喜欢漫画书,有时买书不惜挪用吃饭的钱。我认为这不妥,就跟女儿谈,不见得每本书都值得买,打算买前可与爸妈商量,如果真值得买,爸妈可赞助。
  后来,我应女儿要求给她买了不少书,但在要买买下间都有个缓冲过程,女儿对这些来之不易的书也格外珍惜。
  其实,这种做法可迁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并珍惜所得。

孩子很聪明为什么成绩老上不去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