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6-26 22:44:02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集合》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集合概念的含义及有关计算,学习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集合思想作为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学思想。

三年级学生对于“重叠”已有认识,也有“数形结合”的意识,但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是缺乏经验。结合友善用脑的学生情况调查,我了解到我们班的学生均衡思维型人数有18人,分析性思维有8人,总体把握型5人,分别占全班总人数的58.1%、25.8%和16.1%%。而在这31人中听觉型人数8人,占全班总人数的25.8%,视觉型人数13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1.9%,动觉型人数4人,占全班总人数的12.9%,均衡性人数6人,占全班总人数的19.4%,班里面视觉型和听觉型的人数最多。

考虑到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和学习情况,我运用友善用脑的教学理念,制定了以情绪情感、动手操作为主题的学习目标,本节课的设计,旨在开拓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对数学的兴趣。

学 科

数学

领域与课题

数学广角——集合

课 型

综合与实践

学习目标

1. 认识集合图,理解其各部分含义,能借助集合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2.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体会集合思想。

3.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学习过程

环节及时间分配

活动内容

活动规则

活动依据及设计意图

课前

3分钟

交流喜欢的数学游戏

自由发言

减压、放松

亮标

1分钟

以谈话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目标,了解主要任务。

环节一

认识集合

18分钟

绘制集合图。

视频一:

参加数独比赛的学生在蓝色的圈中候场,参加魔方比赛的学生在红色的圈中候场,杨明、刘红、李芳两个比赛都参加,他们应该何去何从?

活动要求:

团队合作,先讨论怎么画。

绘制集合图,将所有参加比赛的小朋友姓名写在相应的区域,并说清楚各部分区域的含义。

评价规则:

① 正确绘制集合图 +2

解释集合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3② 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2

③ 其他小组倾听、补充或质疑 +3

小结:

蓝色的集合圈表示参加数独比赛的学生,红色的集合圈表示参加魔方比赛的学生,这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是它们的交集,表示既参加数独比赛,又参加魔方比赛的学生;左半月牙表示只参加数独比赛的学生,右半月牙表示只参加魔方比赛的学生。

集合元素及特点

1. 组成集合的对象称之为集合元素。

2. 元素的特点:互异性、无序性

活动依据

友善用脑团队学习、音乐

设计意图

小视频呈现生活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激活学生的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集合”,感知“重叠”。

环节二

18分钟

研究究竟有多少个小朋友参加比赛。

视频二:

参加数独比赛有9人,参加魔方比赛有8人,9+8=17人。所有参加数学嘉年华比赛的学生操场集合,共有14人,但所有同学都到了。参加比赛的究竟是14人还是17人?

活动要求:

独立思考,究竟有多少小朋友参加比赛。

团队合作,借助集合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评价规则:

方法多样 +2

列式正确,结合集合图说清思路 +3

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2

其他团队认真倾听、补充或质疑 +3

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借助集合图找到了求参赛学生总数的多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对于重复计算的,要减去,对于遗漏的部分,要补齐,这就是集合思想的本质:不重不漏!

活动依据

友善用脑团队学习、音乐

设计意图

团队互助、合作学习,借助集合图找到求参赛学生总数的多种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找到算式与集合图的一一对应,充分感知集合思想不重不漏的本质,体会“集合”与“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

数学文化

1分钟

韦恩图

教师介绍:韦恩、韦恩图

设计意图

将团队探究得到的知识、思想方法与英国数学家韦恩的发明进行对比总结,了解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结

2分钟

构建知识网络

提炼数学思想

1.分享收获

2.冥想

这节课我们通过研究数学嘉年华中的问题认识了英国数学家韦恩,知道了韦恩图又叫集合图,发现集合元素具有互异性和无序性。利用集合图,我们还找到了求参赛学生总数的多种方法,对“数形结合”与“集合”思想又有了新的认识。

活动依据:

冥想、音乐

设计意图:

随着音乐冥想做全课总结,使学生于放松、轻松的氛围中让语言成为思维的外壳,进一步将新知完整地建构在学生的大脑里。

板书设计

9+8-3

(9-3)+8

9+(8-3)

(9-3)+(8-3)+3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