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投资管理缺陷与意见综述

发布时间:2023-01-28 03:01:00

养老金投资管理缺陷与意见综述养老基金全称养老保险基金,是为保障因年老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的基本生活而设立的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资金。我国于1991年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者相结合的养老体系。据《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末,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与上年度相比净增725万,已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我国80岁以上无劳动能力人口在1899万的基础上每年以100万的增幅“跑步前进”,“十二五”期间将超过2600万,我国已进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期。而社会保险基金的增长速度及投资效益远远达不到人口增长需求,其缺口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高峰,预计每年会产生1000亿元人民币的“赤字”,将会严重阻碍国民经济发展和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1我国养老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1.1我国基本养老基金的覆盖率低国际上养老保险覆盖面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比较缴费人和劳动人口之间的比例,二是养老金受益人和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按第二种方法计算,我国基本养老基金的覆盖比例从1992年的25%增加到2007年的7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由于中国的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1.2岁,而且所调查的养老基金覆盖率均针对城镇市民,所以实际覆盖率远低于76%1.2企业缴费率过高,导致逃避缴费层出不穷企业在养老保险方面的缴费不仅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大部分,还包括企业年金基金,再加上其他的一些社会保险,企业的缴费负担超过40%,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0%,企业仅在养老保险方面的平均缴费率就达到了23%,高出国际警戒线3个百分点。过高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增加了人工成本,削减了投资于再生产的资金,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导致大规模的企业逃避养老金费用的缴纳。1.3收支缺口巨大,转轨成本高,导致严重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之前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由国家统一管理,资金积累不足。转为“统帐结合”制后,新我国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1
建议陈晓琴廖愉平(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涪陵400080制度实施前已退休的和新制度实施时的在职人员的个人养老账户的一部分是“空账”,加之人口老龄化加重了支出负担,原有的资金积累不足以维持这部分人的养老金,基本养老基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混账管理的模式导致调用新制度实施后的在职的个人账户基金填补空缺的“寅吃卯粮”弊端,最终导致我国大面积的个人养老基金空账运行。1.4严格的投资渠道限制与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迫切要求的冲突目前,我国养老基金规模仅占GDP总量的3%,远远落后于33%的全球平均水平,要达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性覆盖还有相当艰巨的任务,然而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快、养老金投资收益率低及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都要求扩大养老基金规模,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率。目前现行的办法是将养老基金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虽然风险很低,但面对CPI的增长压力,很难实现保值,更达不到增值的效果。1.5投资运营主体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养老基金由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负责投资运营,隶属于各级政府的劳动保障部。基金投资过程中行政干预现象严重,基金的日常管理和投资并没有和监管机制做到严格意义上的分离,政府作为监管主体,隶属部门作为投资主体,在本质上投资和监管都集中于政府机构,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我国养老基金运营的监管政策大多以通知、意见、暂行办法等形式出现,不具备应有的法律效率,使养老基金的筹集、管理、投资运营及支付都极不完善。1.6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过高与现实情况相脱节按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实际替代率水平全国已达86%左右,远超过当初制度设计时60%的替代水平。目前我国的实际替代率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5%50%水平,这不仅严重影响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2养老基金投资资本市场面临的问题2.1我国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货币性金融资产比重较大。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货币性金融资产在金融市场总资产中的比重过高,有价证券比重相对较低,这种结构不仅阻碍了基金的投资收益,也从侧面说明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投资渠道的匮乏。金融结构的不合理和资本市场不健2

养老金投资管理缺陷与意见综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