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发布时间:2018-04-20 08:45:31

新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 风 筝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鲁迅生平简介,积累本课字词。

2.预习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全文的中心大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歌曲:由歌曲《三月三》引入: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电脑课件展示,有声有形,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2.互谈感受:前后左右自由互谈儿时放风筝或玩其它游戏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我们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误解与冲突。那么,就先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显示多媒体课件)

二、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故乡》,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写作背景。

《风筝》写于1925124日,发表于同年2月北京出版的《语丝》周刊第12期,后收入散文诗集《野草》。1925年,中国北方各省正处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之下,在意识形态上极力强化封建教育。192511月,段祺瑞政府的教育部通过了学校读经的决议,规定自初小四年级起必须读经。一些封建文人和买办知识分子紧相配合,高唱尊孔读经,竭力推行奴化教育。作者鲁迅的这篇文章,正是对这种不合理状况的揭露和批判。

3.积累下列词语。

(mú)  (shí)   伶仃(línɡ dīnɡ)

(yànɡ) (sè) 嫌恶(xián wù)

(kān) (zhuì) 憔悴(qiáo cuì)

(bǐ) (zhé) (bǐnɡ)

(zhì) (shù) (duò)

(sù) 苦心孤(yì) 然大悟(huǎng)

4.理解词义。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肃杀:形容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什物:杂物。泛指家庭日常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物品。

傲然:高傲;坚强不屈的样子。

苦心孤诣:为求达到某一目的或解决某一问题而费尽心思。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悟:心里明白。

三、合作探究

()分析线索,概括内容

(老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1.风筝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全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风筝是全文的线索,围绕风筝主要写了三件事:(1)“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2)“中年读书后感到无限懊悔。(3)“现在想补过而不得。

2.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悲哀。

3.按照现在过去现在的思路,对课文进行结构划分。

明确:第一部分(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34):写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的风筝的事情

第三部分(511):到了中年,才意识到自己弄坏小兄弟的风筝非常不应该,于是心中充满忏悔。但当面道歉时才发现小兄弟已忘却,心情更加沉重。

第四部分(12):写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4.请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的内容。

(教师讲解复述课文的方法: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复述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脉络,领会老师要求,列好复述提纲。学生举手发言)

示例:作者鲁迅由北京冬季里的风筝引起回忆,想到儿时的自己不仅厌恶放风筝,还破坏了小兄弟的风筝梦,自己却对此丝毫不在意,后来因为看到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内心十分愧疚。作者想对弟弟补过,但弟弟早已忘却。所以每当回忆这件事,作者的心情都很沉重。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记忆,发展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深层阅读 探究主旨

1.从少年虐杀弟弟的风筝梦到后来想补过而不得,相距二十多年,其间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原本厌恶放风筝,认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并以踏扁小兄弟苦心制作的风筝为胜利,且当年对此毫不在意;时隔二十年后,这件事剧烈的啃噬着的心,以至渴望得到补救,却已无济于事,只是平添了心头的沉重。此后每当回忆起这件事,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这也就使全文笼罩着沉重的悲剧色彩。

原因:①“中年时明白了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②“与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严于解剖自己、知错便改、勇于自责反省。

2.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老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明确:鲁迅具有自我批判意识和自我反省意识。因为当年的和小兄弟,都被愚昧的观念所支配,都认为不许去放风筝这件事是管对了,彼此都不认为有什么错。后来的因觉悟而悔恨,但弟弟的精神早已麻木。

3.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明确:文章开头比较了北京和故乡放风筝时的时令特点,记叙了破坏弟弟制作风筝的事件以及后来对压制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的反思,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四、板书设计

风筝北京冬天——由景入题(现实)

扼杀小兄弟的风筝梦

中年读书才懊悔

现在想补过而不得回忆

现实的北京——由景衬情(现实)憎恶现实

憧憬未来

五、拓展延伸

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幅画,留在我们记忆中的童年另有一番情趣,写一写你的童年趣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富有深味的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浓浓兄弟之情。(难点)

2.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围绕风筝而叙述的几个故事,理解了全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悲哀的感情基调,从少年虐杀弟弟的风筝梦到后来想补过而不得,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今天让我们继续研读课文,深入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并学习和发扬鲁迅先生勇于认错和自责反省的精神。

二、自主预习

认真研读课文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感悟作者是如何醒悟和补过的,小兄弟又有怎样的反应?

参考答案:

不幸偶尔看到外国书

心变铅块堕下去

想补过、讨宽恕     

深深自责、严于自我解剖

抛弃自我、追求新我     弟

惊讶

什么也不记得    

A.毫不抗争,麻木

B.幼稚纯真,健忘

三、合作探究

()写作特色

1.本文采用了哪种叙述方法?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冬天在北京看别人放风筝的情景,引起对过去自己与弟弟间有关风筝故事的回忆,最后回归现实。倒叙手法的运用便于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结合全文具体说明。

明确: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外貌描写)

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神态描写)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动作描写)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心理描写)

3.体会加点词语的精妙。

(1)句子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为什么用虐杀一词来形容人的精神?

明确: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把风筝抓断踏扁一事。虐杀一词本来是指虐待人而致死,作者用这个感情色彩非常强烈的词语,是想表达自己强烈的自责。这反映出鲁迅先生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2)课文结尾说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明确:要讨小兄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上的创伤,而兄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无可把握一词道出了心情沉重的原因是无法弥补对小兄弟的创伤。这样的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3)“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如何理解不幸一词?

明确:因为作者一向以为自己管小兄弟管的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推翻了自己过去愚昧的观念,于是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觉得自己受到了惩罚,不幸一词反映作者良心上的谴责。

()探究情感

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悲哀的感情?

(老师请学生起来朗读课文第一段,师生共同探究并体悟语言中的感情,教师总结答案。)

明确:北京冬天里的风筝,使作者不由得回忆起故乡放风筝时节的情境,并将故乡早春二月生机勃勃的图画与北京寂寞的冬季、灰暗的风景相比,惊异和失落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觉得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仿佛又出现在异地的天空了。因此,作者的情感是悲哀的。

2.为什么说北京的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老师请学生起来朗读课文第二段)

明确:这里所说的春天,是小时候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3.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那心为什么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老师请学生朗读课文第五段和第六段)

明确: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被落后的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所以他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

4.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么?,为什么不觉得被宽恕反而觉得沉重呢?

明确:被虐杀者的精神麻木意味着虐杀者可以肆意妄为,这是令人感到悲哀和沉重的事,作者由此想到了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人民,中国人的思想行为还很封建落后,没有科学的思想来引导,这是现实的、社会的、时代的悲哀。

5.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老师请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明确: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感觉到的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的观念支配,彼此都不认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四、板书设计

 

麻木做 虐杀 毁

亲情

忘    悔

自省

 封建思想虐杀了儿童的天性

五、拓展延伸

提起风筝,便让人不禁回想起天真烂漫的童年,正如清代高鼎的诗《村居》中所写: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请以风筝为话题,搜集并积累相关古诗词。

示例:

《纸鸢》

()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风鸢图诗》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六、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鲁迅的文章,历来让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怕学生读不懂,理解不透,所以课前给了学生较为充裕的预习时间;全篇用了两个课时,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较为完善,课堂中大量运用了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充分感悟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浓浓的亲情和作者的忏悔之情。对全文语句和情感的分析比较到位。

不足之处:以教师讲解为主,与学生的互动太少,主要原因是担心难度较大,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

风筝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全文,领会文章主旨。
2 、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富有深味的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浓浓兄弟之情。
3 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全文,领会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联系语境,探究疑难语句。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构思:
按“诵读——赏读——悟读”的层次设计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确立为初步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大意。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初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深化对课文的理解,重点定位在对文章的“赏读”和“悟读”。“赏读”重点是在组织引导学生揣摩优美语句或精要语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并进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悟读”重点是在引导学生对文章隐含的人生哲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虑这篇文章对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有什么积极意义。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导语: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围绕着风筝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2 作家作品简介。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 给加点字注音。
丫杈              蜈蚣      憔悴       点缀       缠绕
瑟缩       虐杀             宽恕       苦心孤诣
2 理解下列词语的词义。
憔悴        肃杀         点缀         诀别
瑟缩        笑柄         虐杀         苦心孤诣
三、 初步感知课文,把握文意。
1 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生思考: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听完后用一句话回答。
明确:要表达鲁迅先生内心深处的悔意。表现了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
2 生默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文意
思考:①本文回忆了童年生活中一件什么事情?鲁迅先生对这件事有什么感受?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明确:①文章主要写鲁迅小时候不让小兄弟放风筝,并进行粗暴干预的过程,以及成人后鲁迅先生明白了游戏之于儿童的重要意义之后的自我反省。
      ②文章以“风筝”为线索,可以分成三大部分:
12自然段)“我”看到风筝,触发我的感概,惊异与悲哀。
38自然段)“我”回忆风筝,反映出我的后悔与自责及内心沉沉的悲哀。
12自然段)“我”由风筝触发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四、 赏读第一部分
1 齐读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从文中找出能表达“我”思想感情的语句。
明确;此部分描写了北京的春天放风筝的情况,也描写了自己家乡放风筝的情景。看到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 探究:
为什么看到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惊异”的是什么?“我”“悲哀”的又是什么?
明确:故乡放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从结构上看,用这句话引出下文。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是“久经诀别的久经逝去的”?为什么又说“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明确: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作者离开了故乡多年,依然怀念着小时后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温和的春天,而北京此时却是肃杀的严冬,竟然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五、 小结
六、 作业
以“童年”为题,写一件童年趣事。要求:叙述清楚,描写生动,写出童趣。


第二课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全文,学习了文章第一部分,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风筝》。
二、赏读第二部分
1 此部分的事情并不是发生在一个时间,前半截是同年的事情,后半截是成年的事情。若将该段分为两层,如何划分?
明确:34自然段写童年的事情;
511自然段写成年的事情。
2、学习第一层
思考:①童年时两兄弟发生了什么矛盾?矛盾冲突的过程是什么?结果如何?
      ②为什么小兄弟最喜欢风筝的神态动作,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你认为作者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我”扯坏了小兄弟的风筝,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讨论后明确:①童年时两兄弟因风筝而发生矛盾。鲁迅小时候坚决反对放风筝,弟弟却非常喜欢放风筝,背着哥哥偷偷地做了一个风筝,却被哥哥发现并折断了。弟弟“绝望”而哥哥似乎“大获全胜”。
      ②因为“我”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是极其幼稚可笑的,令人鄙视的。作者这种想法做法都是不对的。(原因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 学习第二层
童年时的鲁迅这样专横、冷酷无情,成年后的他是怎样看待此事的呢?
速看此部分后思考: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什么?鲁迅把这件事说成是“精神虐杀”是不是说严重了,是夸大其辞?这反映了鲁迅的什么思想境界?
明确:“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把风筝抓断踏扁一事。“虐杀”一词本来是虐待人而致死,作者用这个感情色彩非常强烈的词语,是想表达自己强烈的自责。这反映出鲁迅先生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此事既然已过了二十年,而鲁迅先生又有一种负疚感,觉得对不起弟弟,他想什么办法来弥补?结果呢?
明确:他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劝弟弟与他一起去放风筝;二是旧事重提,希望得到弟弟原谅。结果弟弟早已忘了这件事,我也因此而无法得到弟弟的宽恕。
③“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作者想弥补却又无法弥补的痛苦而遗憾的心情。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
2、再次体会作者那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四、悟读课文
鲁迅其实也可以原谅自己,因为小时候并不知道玩具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不知者无罪,如果他要原谅自己也能找到理由,但他却没有原谅自己,而是对自己进行一种精神拷问,这是最令人感动的。鲁迅的这种“自省”精神,你读后有什么体会呢?最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
五、拓展阅读
    结合课后练习三,让学生把课文与《满天的风筝》进行比较阅读,思考此文与课文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什么异同?
    
板书设计:
    
鲁迅
写景抒情     见风筝:  惊异     悲哀
叙事         忆风筝:  后悔     自责       自省
写景抒情     见风筝:  无可把握的悲哀
(前后呼应)

2 背 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理解父子情深的主题。(重点)

2.学习本文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一直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歌颂无私的母爱,父爱似乎要被人们淡忘。其实,父爱无言,它就像空气一样时刻包裹着我们、滋养着我们,默默生成,慢慢积淀,静静流淌……今天,我们将跟随朱自清,与他一同注视父亲的背影,敞开心扉去感悟这份真情。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代表作品: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等。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xiè)   奔(sāng)   狼(jí)

(sù) (fù) 琐屑(suǒ xiè)

(tuí) 踌躇(chóu chú) 蹒跚(pán shān)

有点(yū) (guàng) (gōu)

(guà) (zhà) (yíng)

3.理解词义。

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

颓唐:文中指衰颓败落。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或景象心里感到悲伤。怀,心怀,胸怀。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背影。两年前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主要写的父亲。反映的是父爱这一永恒的主题。

三、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的课题是背影,那么文中几次提到了背影?又各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提到的?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

明确:文中共四次写到背影:

第一次是在文章的第一段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怀念父亲,惦记背影)

第二次是在父亲给买橘子时的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三次是在父亲和分别时,看到的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第四次是在最后一段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着重写的是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深层探究

1本文是通过写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场景来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

明确: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做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父亲还账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

2.我们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比如:皱纹很深”“两鬓苍苍等等。本文的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而只写父亲的背影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适当予以肯定)

明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是擅长选取表达感情的聚焦点。本文的聚焦点就是背影。这个背影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日常生活中,蕴含父爱的事例还有很多,而作者只去写背影,正好获得了以少的材料表达丰富感情的效果。这个聚焦点——“背影,留给我们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

四、板书设计

背影

线索:背影

重点:车站送别 买橘子时的背影

背景: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给父母夹一次菜,给他们写一张纸条,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向你的父母、亲人表达你对他们的理解,感谢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朴实的语言特点。(重点)

2.学习本文以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平凡的小事来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3.体会文章中表现的父子深情,培养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之情,我们在感情上被打动,在思想上被影响,在写法上受教益。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探讨,定会有更多更深的、不同层面的收获。

二、自主预习

《背影》中作者流了几次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分别指出。

明确:四次。第一次是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难过的泪;第二次是望父亲买橘,父子分别——感激的泪;第三次是背影远去,依依惜别——惜别的泪;第四次再现背影,泪光莹莹——辛酸的泪。

三、合作探究

()赏析语言

1.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请问: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

(学生指出句子后,师生共同体味父亲言语里面蕴含的深厚感情。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引导、点拨)

明确: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是在做什么?(这是在宽慰儿子。)这时最悲痛的人是谁?(是父亲。)为什么宽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父亲表面上比较想得开,这是为了宽慰儿子,实际上他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学生讨论回答后明确: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

③“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何买橘子?(担心儿子路上口渴。)这个父亲对儿子是多么体贴入微啊!

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父亲担心儿子是否能顺利地到达北京。)

⑤“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同学们看,这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啊!

2.体会加点动词的精妙:

语句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中:加点的词都是什么词?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为何用不用字有什么好处?④“字妙在哪里?

明确:动词。动作描写。强调了父亲买橘子的困难,表现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

因为无物可,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身体向上,这需要力量,而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字多么令人揪心啊!

③“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儿子的心情该多么紧张啊!

④“字用得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微胖,行动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这个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探究情感

1我看见他戴着……显出努力的样子几句话中,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体贴之情,也展现了父亲在特定的环境中对儿子的深沉而含蓄的爱。同学们都能深刻地领会文中父亲对儿子的爱,那么,文中的儿子理解了吗?儿子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和领悟的呢?

明确:第一次流泪——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为家庭的不幸而流泪)

第二次流泪——感动之泪(望父买橘,父子离别)(被父亲的爱感动而流泪)

第三次流泪——惜别之泪(与父分别,惜别背影)(为父亲身影的消逝而流泪)

第四次流泪——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为疼惜父亲而流泪)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作者的四次流泪,情思绵绵,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扉,泪水说明了一切,泪水也表达着对父爱的理解、感激。

2.作者为什么以背影为题?在咀嚼背影意象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与之相伴而生的泪水。请细读课文,说说背影与泪水之间的关系?

明确:背影是文章的线索,背影体现了父亲的爱子情深,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所以本文以背影为题。文中的背影与泪水互为表里,相互引导,共同贯穿于全文的结构之中。作者抓住了自己难以忘怀的瞬间感受,选取背影作为刻画重心,角度独特而感情真挚。而这种难以忘怀的瞬间感受,正是作者以充盈泪水的双眸追寻审视父亲的背影的结果。在这里,背影与泪水所代表的父子情感的双向流动,组成了这篇文章独特的艺术构思方式,也构成了这篇文章特有的情感结构空间。

四、板书设计

背影开篇设疑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回忆往事悲凉气氛

铺垫背影

刻画背影

惜别背影父子情深

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五、拓展延伸

有人说:本文过于伤感,失之真实。一个20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请表述理由。

示例:我觉得这种观点很有道理。一个20岁的人已经不是孩子了,况且还在北京大学读书,不论文化层次,还是家庭出身,的形象都令人怀疑。北京他已经来往过两三次了,怎还让父亲如此照顾?他应该更体谅父亲,本来就不应该让父亲去买橘子,他那么年轻,腿脚又快,为什么不自己去买?看见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又流出了眼泪,流眼泪还怕别人看见,这样的儿子太脆弱了,他应该坚强一些。

这样说没有道理。应结合当时动乱的社会背景和颓败的家庭境况来理解。当时作者虽然20岁了,但家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祖母去世了,父亲也失业了,这双重的打击使全家人的心情都不好,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就更敏感、脆弱了。再加之父亲对他放心不下,所以他接受照顾也是可以理解的了。至于流眼泪,那是自然现象,谁能说这眼泪不包含愧疚和感恩呢?无须怀疑。

六、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深刻理解父爱比较难,所以本教案从散文中的细节描写展开,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他们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不足之处: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把各个环节的时间延长了,出现了课堂松散、重难点不突出的情况,教学计划也没有完成。另外,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语、教师点评不够精彩,没有真正体现出教师的素质。

下棋

一、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人生境界的品味和反思。

  2.揣摩本文生动诙谐而生动的语言。

  3.学习对弈者的表情和举止的描写。

  4.学习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对人生境界的品味和反思,体会作者对弈者的表情和举止的描写。

新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