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在中部崛起中的SWOT分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3-04-07 14:35:19

安徽省在中部崛起中的SWOT分析及对策

摘要:本文在比较安徽省与中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比较安徽省在中部崛起中的优劣势和机遇挑战,对安徽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的策建议。

关键词:中部崛起;SWOT分析;对策建议

Abstract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Anhui Province and other provinces in Central, based on application of SWOT analysis metho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nhui Province in central China 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Anhui Province in central China strategy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ppropriat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SWOT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一、引言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6省,其区位优势明显,在全国经济格局中承东启西、接南连北。但在东部提速、西部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情况下,中部发展问题日益凸现,整体呈现出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的“中部塌陷”现象,因此中央对此进行宏观调控,在200412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次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中,中部地区发展由此迎来新的战略机遇。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加快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多轮驱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作为中部省份的安徽省,如何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利用机会,化解风险对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及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地位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这个问题用SWOT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安徽省在中部崛起中的优劣势及机遇和挑战,为安徽省在中部崛起背景下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安徽省与中部其他五省发展基本态势

安徽省近来来发展迅速,本文从2004年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主要从各省生产总值、三大需求发展以及经济运行质量三个方面,以统计数据对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进行分析,并比较安徽省在中部六省中的发展相比较。

(一)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安徽省近年来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综合实力大为增强,如表1所示,从2005年至2011年,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从5350.17亿元上升至15300.6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在中部地区位于第四位,且从2005年至2011年保持平均13.2%GDP增长率,高于中部省份国内生产总值12.8%的平均增长率,GDP增长率列于中部第二。

1 2005-2011年中部六省GDPGDP增长率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安徽省

GDP(亿元)

5350.2

6112.5

7360.9

8851.7

10062.8

12359.3

15300.7

GDP增长率(%)

11.8

12.5

14.2

12.7

12.9

14.6

13.5

河南省

GDP(亿元)

10587.4

12362.8

15012.5

18018.5

19480.5

23092.4

26931.0

GDP增长率(%)

14.2

14.4

14.6

12.1

10.9

12.5

11.9

江西省

GDP(亿元)

4056.8

4820.5

5800.3

6971.1

7655.2

9451.3

11702.8

GDP增长率(%)

12.8

12.3

13.2

13.2

13.1

14.0

12.5

湖南省

GDP(亿元)

6596.1

7688.7

9439.6

11555.0

13059.7

16038.0

19669.6

GDP增长率(%)

11.6

13.4

14.5

12.8

13.6

14.5

12.8

湖北省

GDP(亿元)

6590.2

7617.5

9333.4

11328.9

12961.1

15967.6

19632.3

GDP增长率(%)

12.1

13.2

14.6

13.4

13.5

15.7

13.8

山西省

GDP(亿元)

4230.53

4878.61

6024.45

7315.4

7358.31

9200.86

11237.55

GDP增长率(%)

12.6

11.8

14.4

8.1

5.4

13.9

13

(二)三大需求发展比较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通常被称为“三大需求”,本文主要以中部六省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进出口总额的统计数据作比较,分析各省份的三大需求状况,具体如表2所示。

2 2011年中部六省三大需求状况比较

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进出口总额

增长率(%)

河南省

177689528.0

94536021.7

18.1

3264212.3

83.1

江西省

90875985.0

34850588.3

17.9

3160000.0

46.0

安徽省

124556893.0

49551395.5

18.0

3134000.0

29.1

湖南省

118809154.0

68847290.6

17.9

1900006.1

29.6

湖北省

125573401.0

82751613.0

18.0

3359000.0

29.2

山西省

70730613.0

39034114.5

17.6

1480000.0

17.4

首先对消费需求进行比较,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消费环境的改善,2011年中部六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92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8%,比全国增速高0.9个百分点,其中安徽增长18%,仅次于河南18.1%的增长率,与湖北并列中部第2位;其次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较分析,2011年中部六省固定资产投资70823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8.2%,比全国增速高了4.4个百分点,其中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2456亿元,总量居中部省份第3位,增长率27.6%,与湖南并列中部第4位;最后对各省份进出口总额进行比较,2011年中部六省进出口总额1629亿美元,增长39.3%,其中出口总额为931亿美元,增长46.7%,尽管分别比2010年下降10.5个和4.8个百分点,但仍远高于全国水平,安徽以29.1%37.6%的增速,居中部第5位和3位。通过中部六省消费、投资与出口三大需求的比较,安徽省在消费与投资方面需求提升较明显,均位于中部中等水平,而相对而言,出口需求增长率有所减缓,总体而言,三大需求协同发展。

(三)经济运行质量比较

近年来,我国中部六省大力发展三次产业的同时也注重产业协调,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从三次产业看,中部六省产业结构均是以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我国中部六省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6.646.836.5调整为2011年的12.4:54.1:33.5,相比较而言,中部省份的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而安徽省在2011年第一产业占比为13.4%,第二产业占比为54.4%,分别居于中部地区的第2和第4;从财政角度分析,2011年中部六省财政收入14433亿元,比上年增长2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百分点;其中安徽省全部财政收入2633亿元,仅少于河南的2851亿元,居中部第2位,增长27.6%居中部第4位;从居民增收看,中部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大提高,2011年中部六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17000元,安徽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省为18606元,仅少于湖南的18844元,居中部第2位,增长17.8%居中部之首;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均高于5600元,安徽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232元,居中部第5位。由此可见,安徽省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安徽省在中部崛起中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教授提出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 该方法是对系统或机构的内部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外部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分析,然后寻求最优的发展战略。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比较分析安徽省在中部崛起中的优劣势及机遇和挑战,从而进一步制定符合竞争主体未来发展的战略。

(一)优势

1.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安徽省紧邻长三角经济区,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枢纽,是长三角纵深发展的腹地,具有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资本和技术转移的先发优势。尤其安徽是六省中距离上海最近的省份,这就意味着可以更好的吸收上海的经济辐射,因此安徽这种优越的区位优势就是安徽中同中部其他五省比较中最大的比较优势。安徽省交通运输经过几十年发展已取得巨大进步,全省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总通车历程800多公里。现在安徽已实现合肥与其他16个省市的公路连接,同时有横贯我国东西的铁路陇海线和长江水道,还有连接南北的铁路京沪,京九贯穿全省。

2.资源优势。安徽省是个资源大省,自然禀赋较高。在已发现的各类矿产130多种,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煤、铁、铜、水泥石灰岩、硫铁矿等, 是国家级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华东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省内的两淮的煤矿,铜陵的有色金属,马鞍山的铁矿以及安庆的石油化工产业都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3.产业发展优势。从中部地区来看,安徽的工业基础相对雄厚。装备制造、电气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比重占23.4%,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以上,在中部地区仅低于湖北。特别是在汽车、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在产业结构方面,安徽已从第一产业为中心发展工业化,逐步调整为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并重的基础上,加速构建工业现代化框架,到实现以第二产业为中心、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先到的新的发展阶段。

(二)机遇

1.中部崛起战略提供政策资源。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实践表明,政策就是资源。以西部大开发为例,国家所给予的优惠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各省市区的开发开放的政策环境,随着中部崛起各项政策的明确和陆续出台,安徽面临的发展环境将大大改观。

2.产业转移的市场机遇。随着长三角经济的迅速崛起, 资源紧张、成本上升已成为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突出矛盾, 产业、资本向外转移已经势不可挡。同时随着国家开放基础设施、能源通讯等投资领域,国际资本投资开始把资金投入到中西部。安徽省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在运距和运费等方面有较大竞争优势,具有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资本和技术转移的先发优势。

(三)劣势和挑战

1.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融入全球化步伐加快, 国内各地区之间为争取有利的发展条件和优势地位, 提升本地区发展水平, 在要素资源、产业项目、产品贸易、政策环境、区域形象等诸多领域不断展开直接或间接的竞争。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三个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三个地区, 中部地区与之相比, 无论在经济发展方面, 还是在经济一体化进程方面, 都明显落后。区域间的竞争会产生许多积极效应, 但也会压缩竞争主体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地方政府以政府行为介入市场竞争, 将会阻碍区域间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发挥。

2.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安徽省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初见成效,但由于要素禀赋条件、产业政策、创新因素等诸多原因使得调整力度仍落后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四、实现安徽崛起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应充分发挥安徽省资源和产业的优势,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要充分发挥我省是全国主要产粮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已形成以电力、冶金、机械、化工、纺织、家电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以及交通运输快捷便利等优势,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资源入皖,使资源更加集聚,产业优势更加凸显。

(二)全面实施东向发展战略

安徽省有着中部六省难以比拟的区位优势,因此安徽省应该坚定不移的坚持东向发展的战略,更好的融入长三角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安徽的比较优势,使安徽成为连接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省份的纽带;在东向发展的同时,参与中部地区的内部联动及联合, 实现扬长避短、互利互补。一方面,安徽省要承接长三角经济对中部的辐射,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形成有利于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环境;另一方面,快速推进安徽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取得较好的社会综合效益,不仅要使安徽经济社会进步走在中部六省的前列,而且要走在中西部甚至全国的前列。

(三)建立健全城市体系

培育地区性的中心城市,建立健全城市体系、培养安徽的增长极,加强区域的协调和城市间的协调;发展交通运输,提高流通效率,加强区域间的联系,缩短时间距离,形成区域内的工业、商业、技术、金融贸易和交通通讯中心,支持合肥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支持芜湖次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安庆、蚌埠、阜阳、黄山等市成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安徽省在中部崛起中的SWOT分析及对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