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发布时间:2018-01-18 10:59:25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如果要把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

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至矣,并实践于日用伦常之中,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极高明要求我们寻求伦理体系中的终极理念,道中庸要求我们把它实践于平常生活之中,而道中庸极高明是分不开的。哪怕是寻求最低限度的伦理观念的认同,也是和某种伦理体系的终极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如果说,孔子的仁学充分讨论了(人道)的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讨论(天道)的关系,那么孟子在后一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如他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忠、恕

《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 ·雍也》)

由此看来,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后来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系矩之道。就是说,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公元前三、二世纪儒家有一部论文集名叫《礼记》,其中有一篇《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谓系矩之道。《礼记》另有一篇《中庸》,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其中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大学》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中庸》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不论在哪个方面,决定行为的系矩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

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论语》有一章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