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

发布时间:2020-10-02 22:41:18

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的一组是(

A难堪(kān yù) gū)坠地 suì)

B.mó) cháng)徉 pí)于奔命 绊(jī)

C.狼藉(jí) qiè)机 嫣红紫(zhà) tú)然

D.xī)动 hùn)沌 俯首tiē shū)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C应读作契(qì)机。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不论走到哪里,也不论将来________什么学科,_______什么专业,他都不会忘记而且越来越娴熟地_____自己的母语——汉字,那是_______的。毕竟,他的血管里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啊!

A.攻读 钻研 掌握 不可思议

B.攻读 钻研 深谙 毫无疑问

C.钻研 攻读 深谙 毫无疑问

D.钻研 攻读 掌握 不可思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选词填空类题目,联系具体语境,一要揣摩词语的轻重程度来适应语义和语境,二要限定词义的范围;三要分清词性与语法功能;四凭借语感与第一印象来作答。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项中,的一项是(

A.近年来,各级政府正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和师资力量不足。

B.通过阅读金庸小说,孩子们感受到了刻骨铭心的情感,通过崇拜英雄,孩子们逐步建立了正确的是非观。

C.漫画本身是一种对青少年成长有益的阅读形式,但市面上许多漫画期刊成人化倾向明显,这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们的价值取向。

D.当前,文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分量正在增加,这对教师自身的阅读量和文化品位提出了挑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A搭配不当,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的一项是(

A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水浒》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营养。

B明天下雨,我是骑车去学校,还是乘公共汽车去学校?

C下面请说一说《江城子 · 密州出猎》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他说:”后边应是逗号。故选D。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微时代的阅读

①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

②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因此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沉思默想的时代”。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是阅读普及的前提,也是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起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现代城市文化等“奇观文化”的兴起,历史进入了“观看猎奇时代”。中国作为后发达国家,这一时间的出现稍迟,整个20世纪,基本上是一个“阅读写作”和“观看猎奇”交替冲突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电视在中国家庭的普及,使得这种“观看”文化得以凸显,直到新世纪网络文化的普及,这种“观看猎奇时代”才真正显形。 

④沉思默想时代的人都是“思想家”,他们心接古今、直抵本质。即便是一位击壤的老人随便唱一嗓子,也成了千古名言。阅读写作时代,是将思想家的思想稀释到纸张上和书籍上,通过阅读传播到更多散乱的脑子里。观看猎奇时代,是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的时代,阅读变成了对奇观的欣赏。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或许并没有变化,但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因此,我们不要简单地对待这种“微时代”阅读媒介变化带来的后果。

⑤今天所说的“微时代”,是一个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网络这个大的综合媒介,还有众多附着在其上的小媒介(应用软件,APP)。这些媒介能够将我们试图通过传统“阅读”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五花八门的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并且在我们眼皮底下不停地晃动。当我们介入这样一种阅读过程的时候,大脑一直在提醒我们的理性:要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但图像却一直在引诱我们的潜意识:还有更神奇的“奇观”。这就是所谓的“微时代”阅读所特有的“撕裂性”。 

⑥因此,“微时代的阅读”,本质上并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我们要正视这种阅读及其后果,而不是简单地褒贬。我们如何使得这种时尚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具有相关性呢?这是一个问题。面对极度发达的现代媒介,当我们的“阅读”,真的变成了一种“观看”,我们的思想发动机是否会熄灭呢?这更是一个问题。

5.下列关于“微时代的阅读”的表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时代的阅读”产生的后果,就是它本质上已经不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

B.“微时代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相比,称得上是一种时尚的“阅读”。

C.“微时代的阅读”具有“撕裂性”,这种“撕裂性”主要表现在人们有意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而图像却在不断地引诱读者“猎奇”的潜意识。 

D.“微时代的阅读”媒介必然会把传统“阅读”行为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各种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

6.下列对不同时代阅读的背景和方式的分析,的一项是

A.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也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能做到的。 

B.“观看猎奇时代”真正显形,是在电视在中国家庭普及之后,在新世纪网络文化普及之时。

C.在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今天,随着阅读媒介的变化,“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引人注目,“微时代的阅读”悄然来临。

D.书籍和印刷术的普及,标志着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开始,因为它为阅读行为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一项是(

A.面对微时代的阅读,作者对人们是否还能自主思想表达了隐忧,并指出应该从“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B.微时代的阅读使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

C.“沉思默想时代”的人,“心接古今、直抵本质”,但是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却不能像“阅读写作时代”那样通过阅读得以传播。

D.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是阅读写作时代转向观看猎奇时代的一个发展规律。

【答案】

5.D

6.B

7.C

6.

试题分析:B原文第3段第1句显示,从全球范围看,进入“观看猎奇时代”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2.3句显示我国作为后发达国家,这一时间却是出现在20世纪末。B项“观看猎奇时代”后缺“在中国”的限制,将中国的情况说成了全球的情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A.文章最后就“微时代的阅读”提出来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二个问题确实“对人们是否能自主思想表达了隐忧”,但第一个问题并非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B.“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发生了变化”错。原文第4段说“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或许并没有变化”。另外,与“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D.无中生有。原文第4段是“观看猎奇时代,是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的时代,阅读变成了对奇观的欣赏”,从中找不到“是……发展规律”的内容信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钴鉧潭记 柳宗元

钴鉧(1)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2)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3),荡击(4)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5)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9)。

其上有居者,以余之亟(6)游也,一旦款门(7)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8)之委积,既芟山(9)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10)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11)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12)。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13)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注释(1)钴鉧(gǔ mǔ):熨斗。钴鉧潭:形状像熨斗的水潭。(2)冉水:即冉溪,又称染溪。(3)颠委势峻:颠,水头;委,水末;势峻,水势峻急(4)荡击:猛烈冲击。益暴:更加暴怒。(5)轮:车轮般的漩涡。(6)亟:经常,多次。(7)款门:敲门。(8)私券:私人债务。(9)芟(shān):割草。芟山:割草开山。更居:搬迁居住的地方。(10)贸财,以物变卖换钱。(11)崇:加高。(12潨(cōng)然:水声淙淙的样子。(13)夷: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

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的一项是(

A.抵山石,屈东流(折断)B.流沫成轮,然后行(慢慢地)

C.有树焉(环绕) D尤与中秋观月为(适宜)

9.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的一项是(

A.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B.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C.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D.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10.下面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一项是(

A.作者从冉水着笔,“奔注”二字描状冉水强悍的生命力,大有迅猛而来,一泻千里之势,但却遇上了屹立不动的山石挡住了去路。

B.文章的后半部分写潭经过的地方及潭上景物因人工改造而显得更加优美宜人,由写景过渡到叙事。

C.文中所写的村居者因为繁重的苛捐杂税和债务,想把潭上的田地卖给我,来减轻债务的负担。

D.本文主要描写了钴鉧潭水的清澈,表现了作者对钴鉧潭的喜爱之情。

四、(14分)

11.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答案】

8.A

9.C

10.D

11.是什么使我乐于居住在边远地区而忘掉故乡的呢?不就是这个钴鉧潭吗?( “孰”、“乐”、“兹”各1分,设问与反问语气合1分)

【解析】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A曲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要根据意义来划分停顿,不要把词义划破。可先根据语境,把句子翻译一下,分析句子有几层意思,哪地方应该停顿,再在原话上划分节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D作者着力写潭水的冲击力和执着。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孰”、“乐”、“兹”各1分,设问与反问语气。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填空。(10分,每空2分)

1)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3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 ,禅房花木深。(常建《游破山寺后禅院》)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人”在这里指的是

【答案】前四空略,断肠人: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意思对即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3—16题。

打 阎连科

1)我每每想起我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

2)我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当儿。那时候,每年的春节之前,父亲都会千方百计存下几块钱,换成一沓儿簇新的一角的毛票,放在他的苇席下,待到了初一那天,发给他的儿女和正月来走亲戚的孩娃们。可是那一年,父亲要给大家发钱时,那几十上百张一毛的票儿却没有几张了。那一年,我很早就发现那苇席下藏有新的毛票儿。每天上学时,我总是从那席下偷偷地抽走一张,在路上买一个烧饼吃。

3)从初一到初五,父亲没有给我脸色看,更没有打我和骂我,他待我如往年无二,让我高高兴兴过完了一个春节。可到了初六,父亲问我偷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便厉声让我跪下了。反复问我偷没有,我都说没有,父亲便狠力地朝我脸上掴起耳光来。我的脸又热又痛,到了实在不能忍了,我才说那钱确是我偷的,全都买了烧饼吃掉了。然后,父亲就不再说啥儿,把他的头到一边去。不看我,可等他再头回来时,我看见他眼里含着的泪。

4)第二次,仍是在我十岁之前,我和几个同学到人家地里偷黄瓜。仅仅因为偷黄瓜,父亲也许不会打我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其中还有人偷了人家那一季卖黄瓜的钱。那钱是人家一年的口粮,不把钱还给人家,人家一家就无法度过那年的日子。

5)父亲知道后,也许认定那钱是我偷的,毕竟我有前科。他让我跪在院落的一块石板地上,先噼里啪啦把我痛打一顿后,才问我偷了人家的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就又噼里啪啦地朝我脸上打,直打得他没有力气了,才坐下直盯盯地望着我。那一次,我的脸肿了。因为心里委屈,夜饭没吃,我便早早地上了床去。睡到半夜父亲却把我摇醒,好像求我一样问:你真的没拿人家的钱?我朝父亲点了一下头。然后然后父亲就拿手去我脸上轻轻摸了摸,又把他的脸扭到一边,看着窗外的夜色和月光。一会儿他就出去了,坐在院落里,孤零零地坐在我跪过的石板地上的一张凳子上,望着天空,让夜露潮润着,直到我又睡了一觉起床小解,父亲还在那儿静静地坐着没有动。

6)第三次,父亲是最最应该打我的,应该把我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可是父亲没打我。那时我已经十几岁。到乡公所里去玩耍,看见一个乡干部屋里的窗台上,放着一个精美铝盒的刮脸刀,我便把手从窗缝伸进去,把那刮脸刀盒偷出来,回去对我父亲说,我在路上拾了一个刮脸刀。

7)父亲不是一个刨根问底的人,我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素洁的乡村孩子了。到后来,那个刮脸刀,父亲就长长久久地用将下来了。每隔三朝两日,我看见父亲对着刮脸刀里的小镜刮脸时,心里就特别温暖和舒展,好像那是我买给父亲的礼物一样。多年后,我当兵回家休假时,看见病中的父亲还在用着那个刮脸刀架在刮脸,心里才有一丝说不清的酸楚升上来。我对父亲说:这刮脸刀你用了十多年,下次回来我给你捎一个新的吧。父亲说:不用,还好哩,结实呢,我死了这刀架也还用不坏。

8听到这儿,我有些想掉泪,也和当年打我的父亲样,把脸到了一边去。

9)两年后,我的父亲病故了。回家安葬完了父亲,收拾他用过的东西时,我看见那个铝盒刮脸刀静静地放在我家的窗台上,黄漆脱得一点都没了,铝盒的白色在锃光发亮地闪耀着。

10)算到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二十四五年了。我不停地想念他。而每次想念父亲,又似乎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我没想到,活到今天,父亲对我的痛打,竟使我那样感到安慰和幸福。可惜的是,父亲最最该痛打、暴打我的那一次,却被我遮掩过去了。而且是时至今日,我都还没有为那次正本真切的偷盗而懊悔。只是觉得,父亲要是在那次我真正的偷盗之后,能再对我有一次痛打就好了。在父亲的一生中,要能再对我痛打十次八次就好了。觉得父亲如果今天还能如往日一样打我骂我,我该有何样的安慰、幸福啊。

选自《我与父辈》有删改)

13.通读全文,在“我”的记忆中有哪几件有关“打”的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

14.品味第③段中加点的字。(每小题3分,共6分)

1)然后,父亲就不再说啥儿,把他的头到一边去。不看我,可等他再头回来时,我看见他眼里含着的泪。

(2)听到这儿,我有些想掉泪,也和当年打我的父亲样,把脸到了一边去。

15.回忆父亲,“我”的内心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原因分别又是什么?根据下面的提示进行分析、概括。(4分)

情感

原因

父亲对我死不认错打得很重。

父亲不由分说误打了我。

自责

宽慰、幸福

16.中国古话说: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的理由和认识。(4分)

【答案】

13.有关“打”的三件事:概括一件事1分,三件事4分

(1) “我”因不肯承认自己偷钱的事,被父亲打;(2)“我”被误会偷了别人卖黄瓜的钱,被父亲打;(3)“我”谎称拾到了刮脸刀送给父亲,直到父亲死都不知道真相,我觉得是最该被打的。

14.示例:1一个“扭”,是父亲下意识的掩饰动作(1分),但“眼里含着的泪”让我们窥见他严厉外表下柔软的内心世界,对儿子的心疼(2分)。

2“扭”字写出了我对父亲渐渐年老体弱的不忍心酸(1分),更加是对自己当年做错事情一直到现在还在欺骗父亲的羞愧和后悔(2分)

15.

情感 原因

害怕 父亲对我死不认错打得很重。

委屈 父亲不由分说误打了我。

自责 父亲被我欺骗了一生。

宽慰、幸福 我读懂了父爱,懂得了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

16.示例1:同意。严格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是非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小孩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多时候,言语的说教不能促使孩子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而“打”能加深犯错受罚的印象,从而有效地教育孩子。尤其是在无论怎么引导劝说,孩子都要不肯承认错误的时候,适度的“打”会引起他的反思。(事例略) 示例2.不同意。“打”是一种暴力行为。父母管教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做一个文明懂礼的人,那自己就要以身示范,不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粗暴的家庭教育,容易导致父母愤怒失控而误伤孩子,导致孩子起逆反的心理,起不到教育作用。要根据孩子犯错误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关键在于要和孩子沟通交流,最终让孩子思想上受到教育。(事例略)

观点恰当2分,事例准确支撑2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开端、过程、结局),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六、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近期媒体关注有两大人物:屠呦呦,黄晓明。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黄晓明是影视明星。很多同学知道黄晓明却不知道屠呦呦。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偶像,学校开展了以“我的偶像观”为主题目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对自己崇拜的偶像,我们应该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解?请从不同角度列举四个方面。(4分)

18.表妹王玲是黄晓明的粉丝,说起黄晓明的风光大婚,满是羡慕,平时更是积极地花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收藏他的专辑,了解他的爱好,打听他的八卦。通过这次活动,你的偶像观有了改变,于是对表妹说:“ 。”(要求100-120字)(4分)

【答案】

17.(1)偶像的奋斗史;(2)偶像的成就(3)偶像对社会的贡献(4)偶像的内在精神品质……

18.示例:表妹(王玲),你这种盲目崇拜偶像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样关注偶像,既耗费时间精力、耗费金钱,还会影响学业。对偶像的了解不能集中在成名后,也不能只注重外表。要关注偶像的内在品质和社会贡献,学习他们为了理想努力奋斗的精神,从而战胜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给自己以正面的影响。

【解析】

17.

试题分析:紧扣“我的偶像观”主题,列出需要了解偶像的哪些充满正能量的方面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对于交际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目,注意人称、措辞和说话的语气。另外,还要注意要充分利用题干中的内容,把最基本的要求达成,如交际的目的、字数的要求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七、作文(50分)

19.人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风景都在远方,近处没有风景。杭州的游客来到武汉,多会惊讶于东湖的大气磅礴,觉得西湖太小家子气,而武汉人总觉得东湖的风景平淡无奇,远没有西湖美丽,历史文化丰富;在很多同学眼里,别人的家长总是和蔼可亲,自己的父母又唠叨又琐碎……其实,这都是因为我们身在景中不识景。

只要我们用心好好品味和感受,风景其实就在身边。

请以“风景其实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

风景就在身边

人们常说最远的风景才是最美的,我们不应该留恋路边的小风景。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句话是正确的,它鼓舞了人们勇往直前,但是凡事都有多种角度,换向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追求远的风景是必备的,但欣赏周边风景是不可少的。

风景是我们生活中的亮点,我们会为学习而努力,会为事业而奔波,谁又可曾留意到路边的风景线呢?生活中,风景是无处不在的。救助贫困,互帮互助这不就是风景吗?行色匆匆中,你可曾停下你的脚步,去仔细欣赏这些路边的风景?

不是只有名胜古迹才是风景,不是只有绿树森林才值得欣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其实每天都有不同的风景,每天我们都会去收获到不同的东西。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聆听,你会发现大自然是美妙的。当社会的交响乐在大本钟的敲响下问奏起时,我们会发觉不是只有埃及的埃菲尔铁塔才会让我们欢呼雀跃,我们同样也可以为身边的任意一处风景而喝彩。不是只有在到达普罗旺斯时我们才会闻到薰衣草的花香,路边的野菊同样可以沁入我们的心房。

你可曾仔细的看过一棵树?你又可曾用心的去欣赏过它?西双版纳的树木固然美丽,但街边的松柏也是独一无二的。或许你去过空中花园,到达过威尼斯,但你又可曾去过农村乡下?你或许吃过比萨,汉堡,牛排,但你又可曾吃过农家饭菜?大风景是我们追逐的目标,但这却不能代表我们可以忽略身边的小风景。

请不要再次错失身边的风景,请不要再盲目的追寻前方。停一秒钟,看一看周围,用心去体会。只有这样,当你到达远方,看到更美好的风景时,你也不会为曾经的错失而感到遗憾。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