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

孟州市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建议
作者:崔战胜 陈海峰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1年第11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基础。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基本农田的耕地。
在孟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孟州市农业农村局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和《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切实做
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115号)等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采取实地走访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调研方式,综合考虑各有关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基础和项目特点,以及同步聘请第三方公司,通过查看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组织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系统调研情况如下: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
孟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实施五类项目:一是十二五以来发改委承担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为其实施的千亿斤粮食工程和田间工程项目;二是十二五以来国土部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为其实施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三是十二五以来财政部门承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为其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和改造项目;四是十二五以来水利部门承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为其实施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五是孟州市2019年机构改革完成之后,孟州市农业农村局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和部署,承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具体项目详见表1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约2.38hm2,约占孟州市现有耕地面2.7hm288.15%,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基础保障。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成效 (一)通力合作,形成建设合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孟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多次强调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此提出明确要求,有效推动了建设工作开展。孟州市政府积极统筹协调,现建设单位孟州市农业农村局、原建设单位孟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孟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孟州市水利局、孟州市规划局,以及国网电力公司孟州市供电公司等几个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共同目标,在项目规划、计划审批、进度督查、验收考核等各个环节,按照职能分工,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及时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机制保障。
(二)严格执行 五统一,提升建设质量
机构改革以后,原多个部门分别实施的农田建设管理职能整合归并到农业农村部门,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田建设管理职能。孟州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落实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新体制,落实农田建设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评价、统一上图入库的要求。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操作,对施工过程进行源头管理、过程控制、结果追责的全程监督管理;严格项目评估程序,实行公开竞争选项、立项;严格执行河南省焦作市有关规定,规范工程招投标工作,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工程监理单位,并强化
对监理人员的督促检查;跟踪了解项目建设进度、质量以及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质量逐年提高,为孟州市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 基础。
(三)建管并重,稳定建设成效
一方面,孟州市积极组织开展普查整改工作,成立管理制度,研究管护资金使用,持续性财政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使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大幅提高,农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孟州市农业农村局注重培育优势产业、地方主导产业,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同时,通过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发展规模经营,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通过路、桥、涵、绿化等工程的配套完善,村容、村貌、村庄环境普遍得到了有效改观。
总而言之,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当地农业科技水平,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可。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乡镇(办事处)、村和群众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现实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导致项目建设前期的土地清理流转、项目施工进场、项目建设中的施工遇阻等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2.项目管护资金的配套设立及使用分配急需到位。原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由多个部门共同承担,各部门项目建设投资标准不一、建设标准不一、建设内容不一,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各有侧重,因此项目区之间的农田设施配套存在一定差异,个别项目区设施较陈旧,相关的管护资金设立分配工作未全面覆盖到位。目前,因管护资金落实不到位、管护机制不健全、农民管护意识不强等,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移交给当地政府后缺少管护,项目区内部道路、水渠等得不到有效维护,致使部分工程建后不久就出现损毁,不能长久发挥应有的效益。
3.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管理是项目高质量建成的保证,由于政府机构改革,2019年孟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由原来的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水利局4家单位,合并为农业农村局一个建设管理职能科室,原骨干人员流失,现科室管理人员项目建设的统筹性和指导性不强。人员编制大量缩减,专业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导致监管工作捉襟见肘。

(二)建议
1.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完善规划,优化协调机制,充分调动镇、村积极性,发挥部门优势,促进信息共享,确保孟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按时推进,”“双达标。
2.完善机制,做好建后管护工作。三分建,七分管,高标准农田管好、用好,才能发挥长久效益。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上明确管护主体,安排好管护资金,落实管护责任。二要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工作的宣传,不断增强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对项目工程的管护意识。三要加强对项目工程建后管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项目资金所建农田基础设施的建后监管与考核力度,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各地申报后续涉农项目的重要评审依据。在项目验收合格移交后,把管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明确补贴机制和使用方法,确保项目工程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四要发挥镇、村管护高标准农田的主体作用,落实责任,强化考核,督促项目镇、村、群众积极做好建后管护工作。
3.加强农田建管人员的培训以及充实建管队伍。农业农村部门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业主单位,在工程的推进及质量管理上不能完全依赖监理单位。这就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队伍来参与工程管理。一是在现有单位中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业队伍,参与工程建设,技术骨干做好工作经验的传帮带,积极参加各项培训,结合实践工作,培养充实实后备力量。二是申请招聘对于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通過实践锻炼,培养能承担起相应工作的专业人才。三是适当考虑返聘原建设单位相关农田建设岗位技术骨干,通过组织定期培训、短期借调、长期返聘等形式充实农田建管队伍。


孟州市“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