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案例

发布时间:2010-11-21 20:55:08

人生价值案例

五、明确肩负的人生责任

人生责任就是在人生实践过程中所应当承受的社会任务和承担的社会职责,以及对自己和自身行为后果的负责。当代大学生应该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对自己的生命、对父母亲人养育之恩、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更要自觉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责任,为民族复兴、祖国富强做出贡献。

【李国安:上不愧党,下不愧民】李国安,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团长。1946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是共产党使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从小时候起他就对共产党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学会的第一首歌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写的最好的一篇作文就是《党啊,我伟大的母亲》。15岁参军后,他最大的愿望是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李国安在部队40年,党叫干啥就干啥,先后当过骑兵,干过医生,挖过煤,种过地,搞过营建,无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他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需要,干好本职工作。提干后,他曾当过10年排职,10年连职,10年营职,从没有任何怨言。不论是当一般干部,还是担任领导职务,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农场期间,他带领官兵每年为部队创收数十万元;担任后勤处长,他下大力抓好部队的基础建设,改变了营院面貌;担任团长后,他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野战给水部队,固定资产由原来的几百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3亿多元,使部队的战斗力提高了近10倍,该团还荣立了集体一等功。他们团先后完成了解决内蒙古边防10万军民吃水、用水难的“952”工程、张家口地震灾区的“救灾扶贫百井”工程、纪念江主席视察他们团的“992”工程和改善呼和浩特地区生态环境的“大青山生态绿化”供水工程,共为边疆军民打井500多眼,收集了2万多个水文数据。完成普查面积8.4万平方公里。这些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把党的温暖送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1994年春,李国安因患腰椎管肿瘤,下腰部3块椎骨各被切除了13,留下了一条无法愈合的骨槽,但他围着一条15厘米宽的钢转腰,又拖着病体上路勘察。在4个多月里,他总行程24800公里,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写出了22万字专题报告,还勘察了109眼井位。他用自己“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模范行动,忠实地履行了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中央军委命名为“模范团长”。

六、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理想和信念要比人生目的的范畴广阔得多,对人的一生起着精神支柱、生活导向、前进动力的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要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义不容辞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张海迪: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20多年过去了,今年就要47岁的张海迪,在人们心目中的光环似乎渐渐消去。经历了癌症的折磨,爱情婚姻的争议,死亡的挑战,……依然坦然面对鲁豫。她会说些什么……张海迪:最早大家知道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才26岁,今年就要47岁了,20多年过去了,时间是真的很快,但是当时那些我有时候回想一下,我就觉得像做梦一样,而且想想还是觉得像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鲁豫:你还记得当时你被神话的最厉害的那段时间,你大概每天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张海迪:每天生活不得安宁,我当时每天收到的信,都是用麻袋来装的,一麻袋一麻袋的送到我的单位,送到我的家里,那个时候一点没有办法,而且在我家里,就是成批成批的人,有的多则上百,少则几十个,或者是几个人,每天都去,我们一定要见见海迪,我看她一眼行吗?鲁豫:但是从外人看来,比如从我看来,有一天,张海迪好象就从我的视线消失了,然后就很少听到她的消息。就感觉慢慢地,你不知道你自己主动就淡出我们的视线,还是外界在慢慢远离你。到底是一种双向选择,还是纯属你个人的选择?张海迪:大概,我觉得是双向,因为首先是我觉得是我个人的。我个人我觉得我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特别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作为作家,是应该在幕后工作的,而不是在前台。因为我不是一个演员,我不是去演戏,我不需要登舞台,因为我的工作应该是大家看不见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当大家看不见我的时候,可能正是我在事业的长河里艰难跋涉的时刻。那么在这个宣传媒体上,他们对一个人物的宣传,对我来说,应该是比较长久的了。一直到现在还经常有什么一个版一个版地写海迪了或者是怎么样。但是,当时到了1986年,这个情况会好了一些。1991年,张海迪接受医生诊断,得知鼻部患有黑色素癌。于是,她经历了生命中第6次大手术。

七、走出人生观的误区

3、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

【材料分析】

1、“苏菲奖”是一项由苏菲基金会设立的关于国际环境与发展的奖项。该奖项自1998年起每年颁发一次,到1999年,已经有一位非洲人、一位美国人、一位印度人获得此奖。20006月,一个杰出中国女性——廖晓义获得了“苏菲奖”,她是2000年此奖的惟一获得者,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此奖。此奖是对廖晓义献身环保,忘我奋斗的一个全面肯定。廖晓义,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的一天,廖晓义在社科院查阅有关资料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污染正在恶化,而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尚十分薄弱。从此,廖晓义开始自觉投身于环境问题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为了环保宣传,她八方游说,到处求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自己编导、主持和剪辑,拍成了电视片《环保时刻》;为了环保事业,她离开了年幼的女儿,放弃了自己的美国博士梦,放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国绿卡,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与此同时,她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建立了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建立了“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培训基地”,指导创立了全国首家垃圾分类清运回收系统,并且积极倡导、推动全国著名高校的大学生参加“人人参与环保,共建绿色社区”的工程。她的努力逐渐被社会认可,她所追求的事业正在成为众人的追求目标。讨论:通过廖晓义的行为考察她的人生观、价值观。

21982年,在古城西安的街头,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共产党员张华为救出沼气中毒落入粪池的69岁农民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有人认为,张华的人生价值远比农民价值大,他的牺牲是不值得的。试用价值观理论对这种观念进行评析。

3、研究式题目:在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富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该不该艰苦奋斗?

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价值取向

北京有个开公共汽车的老司机,在工作岗位上,因为心脏病突然发作去世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做了以下几件事:先把车停在路边,关闭了发动机,然后打开车门,目送所有乘客下车后,带着微笑,倒在了方向盘上。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司机,他做了他该做的事,为人民做出了贡献。有人认为只有像比尔·盖茨、李嘉诚这种轰轰烈烈的人物,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活得有意义。但我们不要忘了我们社会的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渺小,做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事,但我们的社会发展离不开这些人。他们同样在为社会做贡献,同样功不可没。

2)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人类社会的需要既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二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既要看他对社会的物质贡献,也要看他对社会的精神贡献。精神贡献是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曾有一个音乐家谱写了一首曲子《黑色星期五》,一些人听完曲子后就自杀了,他的作品就作品的艺术性来说,可能价值不小,但对社会无益,反而对社会产生了危害。世界上的毒品绝大多数是金三角生产的,如果光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它所产生的金钱效应无疑是很大的,但是,我们说,它对社会既没有物质贡献,更谈不上精神贡献,反而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需要把毒品从根本上铲除。贝多芬一生中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他不单给人们带来了精神的享受,更鼓舞人们奋发向上。冼星海、聂耳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他们的《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其价值无法估量。如果说,物质贡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精神文化贡献则是人类日益走向全面发展的标志。我们国家提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我们每个青年人应该努力为之做出贡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贡献与索取的统一。贡献和索取是人生价值中的一对矛盾。我们提倡人生价值的贡献性,并不意味着号召大家只奉献不索取。我们并不否认人生需要索取,问题在于索取的是否正当合理,是否侵犯了社会大众的利益,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索取是客观存在的,没有人们对社会的索取,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人们都不需要电视机,那么生产再多的电视机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我们强调贡献必须大于索取,“锅里有了碗里才会有”,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只有贡献大于索取,人类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正是我们的前人贡献大于索取,才有我们今天享受的文明。贡献是对社会的付出,而索取则是从社会那里取得。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而不是对这个问题的一般意义的概念的理解。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强调个人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为社会大众做贡献,体现人生的非凡意义,而不是一味的索取。只强调贡献不要索取,或只强调索取而不贡献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它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成语“一毛不拔”中的那个想做人的猴子却不肯拔一根毛,自然是做不了人的。

综上所述,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对于实现人生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歌曲《爱的奉献》所唱的那样: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反之,如果人人都斤斤计较,都想多索取一些,少贡献一些,社会的发展不但会停止,还会倒退甚至毁灭。

3、人生价值评价的误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旧的甚至是腐朽反动没落的思潮并没有完全在社会中消失,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也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人们的价值观处于多样化的变化交替状态,既有对权钱的追求,也有对奉献的追求。

(1)以金钱作为衡量人生的标准。奉行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人为金钱而疯狂,为私利而焦忧。如远华走私案里面的贪官,置党纪国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顾,最终沦落可耻的下场,是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把它们送进了无底的深渊。美国电影《百万英镑》就真实的再现了那些视金钱为人生第一重要的人物的可悲。目前大学生中也有少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受到这种错误人生价值观的影响,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说什么“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这种人生价值观对己、对社会都是有害的。如果以金钱来衡量,赖昌星等人岂不成了最有价值的人了。近年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加剧不能不给我们敲响警钟。金钱的诱惑使有些人捞钱不择手段,严重的毒化了社会风气。

【天之骄子沦落为人见人恨的魔鬼"98,经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犯下抢劫杀人大案的"大学生兄弟"黄中强、黄中国被执行死刑。21岁的黄中国和23岁的黄中强,分别系遵义师专和遵义医学院的学生。220下午,黄中国与哥哥黄中强经过周密策划后,携带榔头、封口胶、手套等作案工具,以借麻将为由,敲开邻居苟玉兰家门。入室后,二人用榔头将苟击倒,后又找来菜刀,猛割苟的左颈动脉,致苟死亡。两人从苟家抢走手机、传呼机、茅台酒、香烟等物和400元现金、三张储蓄卡后逃离现场。案发后,二被告人又多次给受害人丈夫打电话,以"告诉谁雇凶"为名索要8万元巨额现金。 612,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抢劫杀人罪分别判处黄中国、黄中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金钱、贪欲和不劳而获把他们送上了断头台。临刑前,黄中强给他的父母写下遗书,书中充满了愧疚之意,对自己的人生表示了深深的悔恨 ,但为时以晚。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想选择高收入的岗位无可非议,但收入的来源必须合理合法。能否实现高收入,最终取决于每个人的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的确,收入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像邓亚萍、袁隆平等,因为他们的劳动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贡献,社会给他们较高的报酬是合理的。当然,我们同样不应该忘记社会上许多默默无闻的人,他们的收入虽然不高,但他们同样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甚至是很大的贡献。如北京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李素丽,虽然她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下,收入也是一般,但她的微笑服务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其精神价值却是难于用金钱来衡量的。

(2)以权利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小说《官场现形记》就深刻地揭示了这种人的嘴脸。在我国,干部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职位越高,责任越大,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应该越大,当然社会也应该给予他们较多的满足和尊重。然而有些人颠倒了公仆和主人的关系,以权谋私,为害一方。广东省汕尾市有一个叫马红妹的原副市长,她家里买的水果、鸡蛋、油、米、菜等都要开发票回单位报销,还恬不知耻的说:“我是公仆,是公家的人,吃的用的应该就是公家的。”要不是马红妹的事情败露,外人谁知道副市长自己家里买了东西还要拿到公家去报销?老百姓说:“这种人用手中的权力专干缺德事,哪像个公仆!”。这种人极大的损坏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败坏了社会风气,结果必然遭到世人的唾弃,甚至法律的制裁,像成克杰之流就是这样的人。与之相反,许多普通干部、普通民众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如邱娥国等。

(3)知识技术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我们不否认,知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人生价值有重要作用。但只有把知识服务于社会大众,像居里夫人那样,对人们做出贡献,知识才能转化为价值。否则,拥有再多的知识也是毫无意义的。对知识应用的动机不纯,同样危害人类社会。近几年世界各国的高科技犯罪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人不但要掌握知识,还要有正确的思想做指导。在一些大学生中出现的重才轻德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4)“贡献索取均衡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商品经济中等价交换的观念在人生价值观上的反映。持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人处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吃不得一点亏,人际关系紧张,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这种观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也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如果人人都此这种价值观,社会如何发展,只能停止不前甚至倒退。一个科学家曾说过,如果老天降了多少雨就要求地球把它再蒸发回去,地球恐怕早已成了沙漠,人类也不存在了。

2、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承担责任中,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邓小平的人生社会价值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价值;袁隆平的人生社会价值是一个农业科学家的价值;李素丽人生社会价值是一位优秀的公共汽车售票员员的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实现的,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生的价值也只有在人生责任履行中,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一个人的价值就是他的生活目标和他的社会实践的统一。试想,一个人如果掌握了丰富科学知识而不运用于实践当中,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吗?当然不能。

一个女大学生毕业后到一家大宾馆工作。上班第一天,主管安排她去擦抽水马桶,她十分不乐意地去了。一个老师给她示范如何擦洗,工作结束后,师傅拿出茶杯在抽水马桶里打了一杯水喝下去了。这举动令她目瞪口呆和不解。师傅告诉她,做什么都要认真,认真就什么都不怕,就算是擦洗抽水马桶也要成为这一行中最好的,擦得最干净的。这个女大学生后来成了日本的邮电大臣。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改革开放为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天的中国充满了机遇、挑战和竞争,为人们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舞台。歌德曾说过:“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真正树立起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价值观念,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敢于竞争,善于合作,讲求实效,勇于创新,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并非要人们吃斋念佛,面壁修行,而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社会的美好前景去努力奉献。 实现人生价值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坐而论道,天天高谈阔论无助于事,要想创造更多的有意义的人生价值,必须要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今天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正在向高、精、尖迈进。社会对人才的期望越来越高。许多领域等待新的理论、新的发明和新的创造。这一切,为人才的成长,为人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难度加大,更加充满挑战和竞争。个人的人生价值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同自身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发扬井冈山的艰苦奋斗精神,用勤奋和执着打开成功的大门。

【课堂讨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你将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材料分析】《中国大学生》杂志2000年第9期刊发了这样一篇报道。朱英华,吉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96级学生,在校期间,他开发的软件在校内外多次获得大奖,被评为吉林省三好学生、长春市文明大学生;还担任过长春市融信技术研究所软件工程部经理,并且是大连乾豪软件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说,大学四年的心路历程是“领悟着友爱之情与理想之曲演练的艰辛与成功的愉悦”。朱英华1977年出生于安徽省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母体弱多病,两个哥哥从小就因家庭贫困早早辍学挣钱,以维持家庭最基本的生活。父母不忍心看着从小就求知若渴的朱英华丢弃学业,便借钱供他读书。在上大学之前家里为此已经欠下几千元的债务。每当他学习懈怠时,父母、哥哥们为家、为他而劳累的身影就会激发他心灵深处的力量与信心。终于,他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此时,一个艰巨的困难立刻摆在了他和家人的面前——几千元的学费从哪来?家里已实在无能为力了。但求知的欲望促使他开始新的拼搏。他四处奔波借钱,又在附近的工地打工。就这样,在开学时他终于凑足了1000多元学费。他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走进了大学校园,交完学费之后,手里仅剩下200多元钱。他靠馒头咸菜充饥,坚强地与饥饿抗争。然而生活还是没有任何保障,为了坚持学业,他开始向同学借钱。善良的同学们并没有拒绝他。贫寒的家庭,生活费的长期无着落,曾一度遏制了他的求知欲望。大一下学期, 他产生了退学打工的念头。这一想法被学院老师知道后,学校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及时找到他了解情况,给他一等特困补助,并使他成为学院“爱心基金会”的第一个受资助者。是组织和众人的关怀把他从退学危机中挽救回来。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他有了第一份勤工助学工作,在学校的勤工楼微机室看管微机。不久,他又有了第二个岗位,在第一教学楼微机室管理微机、复印、打字。这两份工作使他的学习生活节奏快了许多,也劳累了许多。但他比任何时候都高兴, 忙碌的时候他感到充实。这样,每个月他不仅可以增添百余元的生活费,而且也学到了一些相关的电脑知识,并初步具备独立编程的能力。大家的帮助和他的刻苦勤奋,使他从大二开始就在经济上能够自立了。他主动谢绝了“爱心基金会”的帮助,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别人,并且他还将勤工助学挣到的一部分钱捐给“爱心基金会”,以帮助其他更困难的同学。另外,他每年还给父母寄两次生活费。生活终于向他露出了笑脸。朱英华在战胜经济困难的同时,在学习上也以强者姿态站立起来。他一方面更刻苦地学习课内知识,一方面自学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各种编程知识,还提前自学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等专业课知识。他希望以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于是他开始利用勤工助学的机会边学习、边实践。他的第一次实践经历是从大二期末时为学校化学系开发动态模拟并显示汉字的软件。以他当时的水平,这项任务对他有很大难度。但他相信不管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从那以后,他所有空闲的时间都是坐在同一个地方,看着黑白屏幕度过的。他经常只在早晨7点吃顿早餐,晚上11点才回去吃方便面。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查阅了图书馆几乎所有的相关资料,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难点,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编制任务。直到观在,每一学期都有几百名学生在使用这个软件模拟化学实验。这次经历为他以后从事软件开发奠定了基础。此后,他被推荐到计算机实验室配合老师做课题,后又被推荐到多媒体工作室配合老师开发软件,他的课余时间几乎都在工作室度过。工作忙时,在工作室里连续通宵两三天也是常事,而当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也正步步临近,就这样,学习和工作没有间隙地交替者。四级考试的前几天,他所设计的软件开始参加学校和东三省课件评比,并于19986月获校课件评比一等奖,19987月获东北三省课件评比一等奖,同时四级考试他也顺利通过。那段日子虽然很苦,却真正磨练了他的意志,增强了他克服困难的毅力,他由此一往无前,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讨论:朱英华的求学经历中充满坎坷与困难,但他挺了过来,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我们从朱英华与困难抗争的经历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人生价值案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