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窠围的夜

发布时间:

《鸭窠围的夜》讲稿本节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了解作者沈从文及其散文集《湘行散记》的基本情况。2.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深沉的生命感喟。3.鉴赏文章对生活原生态的叙写和诗意的美学追求
题解:1934年,沈从文为探母病,远离新婚妻子,只身前往故乡凤凰。以沿途记录下的感想及写给妻子的大量家信为素材,回来后创作出一篇篇精美散文,结集出版,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湘行散记》。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本散文集是沈先生才华的集中体现,其成就甚至超过那本最富盛名的《边城》,因为它感情真、刻画细,是直接从心底流出的语言,丝毫不露雕琢之迹。这其中,我又自以《鸭窠围的夜》为诸篇之首。
它是一篇游记散文,通过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鸭窠围是什么地方,它是一个深潭。而从沈从文在《湘行书简》中另有三篇写此潭的书信,可见先生对它的喜爱。那地方确实很美,两岸耸立挺拔伟岸的山,“长年翠色逼人”的竹子及离开水面三十丈上下的吊脚楼。这样一个地方,当夜幕缓缓降临,天空洒下大把雪花时,又会是怎样一副景致呢?沈从文看到了。
夏志清教授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将沈从文的文风纳为“田园

1

牧歌”式,这“田园牧歌”的情调在《鸭窠围的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沈从文和他笔下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是有别于鲁迅那类写实的乡土作家的,他是浪漫主义的“乡土作家”。他那独特的艺术成就是鲁迅等人所不能代替的,而他的最大的成就就是他以独特的笔法创造了独特的湘西世界。它不但有审美价值还有现实意义。
(沈从文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那片故土,他出生在凤凰古城,湘西是他一生的眷恋。
他经常来往的是家乡人,说的是家乡话,谈的是家乡的人和事。他不止一次和他的学生汪曾祺谈起棉花坡的渡船;谈起枫树坳,,满城飘舞着枫叶。
八一年他回凤凰一次,带着他的夫人和友人看了他的小说里所写过的景物,都看到了,水车和石碾子也终于看到了,没有看到的只是那个大型榨油坊。七十九岁的老人,说起这些,还象一个孩子。他记得的那样多,知道的那样多,想过的那样多,写了的那样多,这真是少有的事。
他自己说他最满意的小说是写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边上的人和事的。选集中的散文更全部是写湘西的。这在中国的作家里不多,外国的作家里也不多。这些作品都是有所为而作的。)
读了沈从文的书,总能使得人向往湘西迷恋湘西。沈从文创造的湘西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是崇美而朴实的,宁静而清新,健康而自然

2

的。走进里面,你会发现,那里的山是如此的清,水是如此的秀,风俗是如此的崇朴,人心是如此的美好。
(一)审美价值——景美、风俗美、人情美首先,景美
你会惊诧于沈笔下湘西的景色竟是如此的美,如此的诱人。且看那山,那水,那房屋:白河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可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映照,河底小小的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是高山,人家多在桃花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可沽酒。(选自《边城》
然后是我想你会为那崇朴的风俗所深深吸引。
端午的龙舟竞渡,水手泅水捉鸭子,中秋的月下对歌,新春迎春看舞龙耍狮子放烟火,迎亲的花轿,办丧事的饶棺,孩子的取名及“走车路”的找对象方式,都显得多么的可爱。
虽然风景美,风俗美,但人情更美。青年男女之间,父子祖孙之间,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之间,无一都不充满了爱。就是连那妓女也是多么的淳厚。它们虽多靠四川商人维持生活,但思情所法,却多在水手方面。我们总能见它们痴痴地等待水手归来的身影。而水手呢,则用自己一个月的一切劳苦汗水换取的钱心甘情愿地毫不犹豫地买了雪花膏,卷子,手巾等送给他那日思夜想的人儿。然后再由她们那里获取新的力量,新的希望和快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再次启航出海。

3

沈从文的成功之处不仅写出了这三种美,更重要的是把它们融合在一起了。从而构成一副崇美的人情风俗画,自然和谐而美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
(作为中国乡土作家的代表,沈从文散文中的审美观,可以说是中国人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感受,我们的美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在景物与人情中体现浓厚的生活气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情感牵连,但这美也往往与道德伦常、风俗人情有关。
不同的国家作品对于美的感受和认识也是不同的,比如日本人讲究“物哀”之美。认为美的最终就是悲,爱情的悲,比如物语文学,《源氏物语》
西方人的作品通过宏大的场面、华丽优美的语言与对客观世界的准确把握来反映他们眼中完美的艺术形式。
(二)现实意义
沈从文创造的湘西世界除了有审美价值欣赏价值外,还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沈从文是浪漫主义的“乡土小说”作家。高尔基曾经精辟地指出浪漫主义文学的积极意义在于激发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从而促使他们追求新生活;在积极主义的浪漫主义文学里,总是可以看到作家对现实的强烈的不满,在追求理想创作方法把原始自然的农村生活作为反抗现实黑暗的理想境界而写作的。他带着热爱甚至不无理想化地塑造了优美的湘西世界。从而使之与黑暗现实形成一种反差,对比。从而刺激读者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和对当前一切的怀疑和反思。故此,

4

他所创造的湘西世界是有现实意义,现实价值的。二、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
沈从文(19021228日-19885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沈从文看起来是谦和的,是柔弱的。但是在柔弱之下,有着不随波逐流的刚直,有着对亲友和后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侠义。这一点确实有湘西人的性格特征,决非溢美之词。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散文集《湘行散记》。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沈从文由于其的创作风格的独特,之前我也说,他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到北京,升学未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鼓励下自学写作。

5

1923年去北京。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未被录取。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9年去吴淞中国公学任教,爱上女学生张兆和。这时期的作品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等。
193399日,与张兆和结婚。创作《边城》
1948年开始受到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同年,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文物研究。
范增24沈从文61岁,写大字报批判沈最多的是范增他曾写道:“十大罪状已够致人欲死地,范曾(范在“文革”前,多受沈的恩惠)一下子竟写出几百条(范曾大字报揭露沈),若果主要目的,是使我在群众中威风扫地,可以说是完全做到了。”
1949年后,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
(沈从文是个感情充沛的人,热爱一切,不过也不计较个人得失荣辱,所以面对那么多打击磨难,他也挺过来了,他是个拥有抒情气质的人,他后来“改行”搞文物研究,乐此不疲,每日孜孜,一坐下去就是十几个小时,也跟这点诗人气质有关。他搞的那些东西,瓷、漆器、丝绸、服饰,都是“物”,但是他看到的是人,人的聪,人的创造,人的艺术爱美心和坚持不懈的劳动。他说起这些东西时那样兴奋激动,赞叹不已,样子真是非常夭真。他搞的文物工作,被汪曾祺称为“抒情考古学”。)

1950年因承受不了政治压力而自杀,获救。1980年偕夫人张兆和赴美探亲讲学。

6

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1988510日下午,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去世。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
(当年老舍已经被诺贝尔提名,可惜因为文革,这位文学巨匠最终还是尸沉未名湖,未能创出光耀中华的壮举。
钱钟书先生也“有幸”得到了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认可。令人震惊的是,这位学贯中西的老学究竟然把远道而来的诺贝尔委员会的汉学家给骂了回去。原因在钱老先生看来很简单,“巴金都没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凭什么获得。你们外国人看看,你们把巴金的书翻译成什么样子了,这种书谁还会给奖?”然后老先生就开始数落那位汉学家“你们汉语言文学家不就是靠中国人吃饭呢吗?可你们为中国做了什么?为什么日语就能用本国语言参加诺贝尔评选,汉语就要翻译成英语?这是你们汉学家应该做的吗?”
20121011日,莫言评《蛙》获诺贝尔文学奖,寻根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红高粱》
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审委员谢尔以?马悦然于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在《明报月刊》中表示,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从文入选了,而且马悦然认为沈从文是19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1988年,马悦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处询问沈从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回答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其实,沈从文刚刚离世数月。文化界流传,1988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已经决定文学奖得奖者是

7

沈从文,但因为诺贝尔奖只会颁授给在世的人,因此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失之交臂。
1928年,从文当时在上海受聘,经过徐志摩的推荐,被胡适聘到中国公学去任教。沈从文不是一个好老师,他的湘西土话很多人听不懂,而且他的声音又非常的小。据说他第一次在上海公学上课的时候,在课堂上有十多分钟说不出一句话来。但是他是一个知名的作家,所以他的讲课,他在上海公学任教本身,是有一定的号召力的。当时张兆和也在上海公学读书,这使他们有机会相识。
下课后,学生议论纷纷:“沈从文这样的人也来中公上课,半个小时讲不出一句话来。”议论传到胡适耳里,胡适微笑着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
沈从文刚开始在北京大学当老师时,那时他已经是全国很有名气的文人,当时北大的学生都很想听他讲课。但是沈从文第一次上课时发生了令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虽然他在前几天已经备了好多天的课,但是他第一次上讲台,对着几百号人(好多人是慕名而来的),居然把所有的内容都忘记了,只是把头一低,鼻子一酸,脸一红,居然哭了起来:“你们这么多人看着我,我今天上课到此为止”!
学生们等了半天,就听到沈从文说了这句话,然后沈从文走了!沈从文万万没有想到在那些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学生中,就有以后成为他夫人的张兆和。
8

苏州一个名叫张吉友的富商,除了拥有万顷良田,热心于结交蔡元培这样的教育界名流、投资教育事业,还因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而尽人皆知。后来,这个大户人家的二女儿张允和嫁给了颇有建树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女儿张兆和则嫁给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从文。
18岁的张兆和在中国公学曾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她聪明可爱,单纯任性。兆和身后有许多追求者,她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二姐张允和取笑说沈从文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他悄悄地给兆和写了第一封情书。
沈老师的情书一封封寄了出去,点点滴滴滋润着对方的心。女学生张兆和把它们一一作了编号,却始终保持着沉默。后来学校里起了风言风语,说沈从文因追求不到张兆和要自杀。张兆和情急之下,拿着沈从文的全部情书去找校长理论,那个校长就是胡适。兆和把信拿给胡适看,说:老师老对我这样子。胡校长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兆和马上回他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胡适说: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兆和连忙说:不要去讲,这个老师好像不应该这样。没有得到校长胡适的支持,张兆和只好听任沈老师继续对她进行感情文字的狂轰滥炸。沈从文开始了马拉松式的情书写作。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
不完全理解他„„真正理解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张兆和
张一一侮辱沈从文事件

9

继犀利哥、凤姐等网络红人之后,近日一位“手势哥”也迅速在网上蹿红,80后争议作家张一一因在“南方文庙”沈从文故居做出侮辱性手势挑衅前辈作家沈从文而饱受质疑,被网友称之为“手势哥”。2010811日,湖南凤凰古城方面公开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即日起禁止其进入凤凰古城。
就在各方网友热议批评“手势哥”之际,在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眼中“中国最美的小城”凤凰古城,于今日开出了第一笔“罚单”,以轻佻手势挑衅沈从文的“手势哥”张一一,被勒令终生不得再进入凤凰古城游览参观,这也是中国文化旅游名城向游客发出的第一道“禁入令”。
得知自己被“湘西明珠”凤凰古城拉入“黑名单”之后,张一一显得颇是有些无辜,他表示自己并非看不起沈从文的文学成就,而只是对沈从文当年软磨硬泡追求其学生张兆和的疯狂举动“不敢苟同”。张一一认为沈从文的求爱行为“让男人尊严扫地,使师生不伦恋的不良社会风气大肆蔓延,何况张兆和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爱过他,沈从文这又是何苦?”张一一表示,最近还有不少脑残的网友要把沈从文和张兆和的所谓“爱情传奇”纳入“中国十大爱情故事”,他深表轻蔑和费解。
三、文本解析
(一)《湘行散记》简介
《鸭窠围的夜》是《湘行散记》中的一个名篇,是沈从文散文代表作。1934年沈从文回乡看望病重的母亲。他和张兆和商定写信报

10

告旅途的情况,这些书信后来结集为《湘行书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正是根据这些书简写成的。
《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中的第三篇,与全书有着一致的感情基调。它是一篇游记散文,通过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二)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两个自然段):写阴历年前某天夜晚,航行在沅水上的渡船泊于鸭窠围岸边,水手歇夜,以及湘西特有的吊脚楼景观。第二部分(从3“河面大小船只泊定后”至9“灶中正火光熊熊”):透过作者的想象,叙写水手们到岸上吊脚楼吃“荤烟”或烤火歇息的情景。
第三部分10“邻近一只大船上”至11“也是很显然的事了”)由邻船一位水手的举动引起回忆,“温习”了十五年前自己经历的同样的情形。
第四部分(最后三个自然段):写午夜时分水面上渔人“赶白”的古怪声音及由此引发的对湘西人历史命运的思考。
第一部分:景观第二部分:想象第三部分:回忆第四部分:思考
湘西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地处湘、黔、川三省边地交界

11

处,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艰辛。通过对这些下层民众这些生活情状做具体细微、极富实感的描写,沈从文作为有着苗族血统的湘西作家,用一支有灵性的笔,突出地表现湘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浸润着原始民风的特殊人生形式,描绘了湘西下层人民永远用血泪打发日子,世代相沿的悲苦命运;同时也描绘了他们为生存、为实现其人生权利与尊严所作的努力。(三)《鸭窠围的夜》的艺术特征
1、自然的沉静与生命的“声音”形成相互映衬的艺术氛围作者是用心灵之笔描绘出“动人的图画”,发出声明的感喟,用想象和感情使作品充满诗的气息。从对平凡的人生想象描写中自然流溢出诗意的潜流,可谓作品的最大成功之处。
作者追求的是“始终保持那个物性天然的朴素”,本文感人之处的另一个方面,是其在展示那种自然和人生景观时,既是严格写实的,又是渗透了主观色彩的,就像作者所说的:“注入他个人的想象与感情”
2、现实与想象、回忆相融合。
沈从文在这篇文字中记录了他所惯常描绘的夜,这样的夜晚曾经是他生命中最难挥去的记忆。当他再次置身于这样熟悉的夜,他把自己的曾经所有感觉、听觉、知觉乃至想象全都调动起来,将现实与想象、回忆相融合以一种无法比拟的充满魔力的声音牵引着我们穿越了那个充满灵性的、寂寞而忧郁的夜,它把我们的心灵引入一个高远幽静的世界,仿佛和这个俗世远远的隔着一条河;可这夜里又充满了各

12

种俗世的声音,让人倍感亲切动人。沈从文就是这样将两种看似不相融合的东西——神圣和世俗完美地连在一起,弹奏出一曲舒缓而悠长的生命乐章。
3、朴实而又简练、明净的语言
沈从文的散文语言是很高明的,在他笔下,我们的母语是那样的纯净透明,下面从四个方面分析:
首先,语言质地简洁而澄明。记人叙事,勾勒山水,或袒露心迹,均简洁明快,一语中的,绝不拖沓。《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中的每一篇作品(《鸭窠围的夜》就是其中之一),几乎无一笔空疏,每字每句都贴地而生。沈从文曾把他的创作经验概括为一句话:“贴着人写”其实他无论写人还是写景,都是如此。所谓“贴着”,就必须简洁,就是抓住人物最基本的特征,不加半点累词赘语。沈从文景物描写上也同样如此。否则不但“贴”不住,还会成为对象的累赘。比如课文开头写景:“天快黄昏时落了一阵雪子,不久就停了。天气真冷,在寒气中一切都仿佛结了冰。便是空气,也像快要冻结的样子。”接着写那些上岸的水手:“提了桅灯,或燃一段废缆子,摇晃着从船头跳上了岸,从一堆石头间的小路径,爬到半山上吊脚楼房子那边去,找寻自己的熟人,找寻自己的熟地。”这些描写,真是斩去了冗言缀词,剪落了稠枝密叶,疏疏落落,透明透亮,朴素而且简约。
其次,运笔走势轻捷而灵动。沈从文深研过传统绘画,有很好的书法功底,深知运笔走势的精妙所在,如:“这地方是个长潭的转折处,两岸是高大壁立千丈的山,山头上长着小小竹子,长年翠色逼人。

13

这时节两山只剩余一抹深黑,赖天空微明为画出一个轮廓。但在黄昏里看来如一种奇迹的,却是两岸高处去水已三十丈上下的吊脚楼。些房子莫不俨然悬挂在半空中,借着黄昏的余光,还可以把这些希奇的楼房形体,看得出个大略。”这样的画面,在课文里随处可得。
第三,语言极富张力,调动人的想象,有言外意外之感。比如:“黑夜占领了全个河面时,还可以看到木筏上的火光,吊脚楼窗口的灯光,以及上岸下船在河岸大石间飘忽动人的火炬红光。这时节岸上船上都有人说话,吊脚楼上且有妇人在黯淡灯光下唱小曲的声音,次唱完一支小曲时,就有人笑嚷。”这样的描写,不知怎么的让我联想起朱自清写的“好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当然有雅俗之分。然而这正是沈从文的优点,他反感于那些所谓现代的“风雅人”,一再自称“我是一个乡下人”。然而最俗的也许就是最雅的,从《鸭窠围的夜》这篇作品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地善于化俗为雅。
第四,节奏舒缓从容,张弛适度。读惯了当下作家的散文,再读沈从文,在语言节奏上显然不适应——它总是比我们的习惯和思维“慢”半拍。作者似乎有意要让我们缓下脚步,定定心,入入神。如果像阅读当下小报副刊上的“快餐”小品那样一目十行,是难以走进沈从文散文世界的。我们必须合着他舒缓从容的语言节奏,适应他遣词造句的优雅古风,方能对其描述的一切深究细赏。

(四)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深沉的生命感喟
沈从文作为有着苗族血统的湘西作家,用一支有灵性的笔,突出

14

地表现湘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浸润着原始民风的特殊人生形式,描绘了湘西下层人民永远用血泪打发日子,世代相沿的悲苦命运;同时也描绘了他们为生存、为实现其人生权利与尊严所作的努力。大家读完全文,对作品中哪些描写印象很深?
作品描写的“水上人”(水手及随船旅行者)和“妇人”(妓女)们的关系,也是一种带有湘西地方色彩和时代色彩的特异的生活。《湘行散记》以许多篇幅叙写了沅水流域水手和沿河码头吊脚楼妓女的故事;他们艰辛、凄凉、悲惨的命运,在其他的一些篇目中得到了表现。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篇章,我们必须首先弄清这篇文章的时态和沈从文对水手和吊脚楼妓女的态度,这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发现羊叫和湘西世界内在的联系,才能进一步刺探到作家隐秘的感情和心理。才能知道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深沉的生命感喟。
1、文章的时态
沈从文最好的文章都是写水上的文字,《鸭窠围的夜》亦不例外。他自己说:“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景”“我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沈从文正是通过对他熟悉的辰河流域的出色描写,为现代文学开拓出了一片神奇的湘西世界。
1)文章为“现代时”描写的却是过去的回忆
为了深入理解这篇文章,我们必须弄明白文章的时态。文章主要写作者夜泊鸭窠围的所见所感,这是“现在”时态。夜本是寂静的、

15

黑暗的、单调的,然而作家笔下的鸭窠围的夜却是灯火辉映、充满了人物活动、有着音乐般和谐丰富多彩的夜,这是凭“现在”时态根本没法完成的,所以作家运用了想象,运用了自己过去的经验甚至亲身经历。文章中沈从文明白地写下:“我如今只用想象去领味这些人生活的表面姿态,却用过去一分经验,接触着了这种人的灵魂。
所以在《鸭窠围的夜》中,与其说沈从文描写的是“现在”,不如说描写的是“过去”,写的是活在十多年前十几岁的沈从文记忆中的“鸭窠围的夜”。沈从文14岁厕身行伍,浪迹于湘川黔边境地区,可以说对辰河流域的人和物了如指掌,这些经历成为他以后创作的基本素材、用之不尽的宝藏。
2)用想象和虚构构建出的鸭窠围的夜
但是在《鸭窠围的夜》中作家着重表现的不是这种“堕落”,而是蕴蓄了“抒情诗气分”的美,这种美是存活在作家的记忆里——甚至还可以说并非真的是记忆,而是想象和创造,是沈从文虚构出来的一个世外桃源、一曲乡村牧歌,一首爱与美的赞美诗。文章中有大量的动词可以为证,如“想象”“仿佛看到”“估计”“明白”等,这些词表明了作家所写的夜有很多是推测、想象和演绎的。
正因为现实是一种“堕落”的趋势,所以沈从文拒绝接纳“未来”拒绝现代文明带给湘西的负面影响。但作家为了表现湘西的自然美、人情美和人性美,所以不得不去记忆的宝库挖掘“过去”的矿藏,因而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用想象和过去的经验虚构出来的。
2、沈从文对水手和妓女的三重态度

16

沈从文对水手和吊脚楼妓女的态度不同于一般的作家,而理解沈从文对他们的态度又是理解这篇散文的关键。概括说来,沈从文对他们的态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水手和夫人的关系是“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
发生在辰河边“多情的水手”和“多情的妇人”之间不过是原始的嫖客与妓女的钱色交易,在常人看来应该是进行批判的丑恶,然而在沈从文的笔下却是一种值得赞美的“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因为他们光明正大,平常自然,就像常人饮水吃饭。妇人和水手的对话犹在耳边:“一个晃着火炬停顿在大石间,一个便凭立在窗口,‘大老你记着,船下行时又来!‘好,我来的,我记着的。‘你见了顺顺就说:会呢,完了;孩子大牛呢,脚膝骨好了。细粉带三斤,冰糖或片糖带三斤。‘记得到,记得到,大娘你放心,我见了顺顺大爷就说:会呢,完了。大牛呢,好了。细粉来三斤,冰糖来三斤。
这场对话真是充满了人间烟火,平常男女的琐言碎语,经沈从文天才的捕捉,便充满了诗意。他的弟子汪曾祺评论道:“真是如闻其声。这样的河上、河下喊叫着的对话,我好像在别一处也曾听到过。这是一些多么平常琐碎的话呀,然而这就是人世的生活。”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常自然的,这是沈从文的第一重态度。
第二层次与笔下人物的身份平等
与五四时期的启蒙作家不同,沈从文不是以启蒙者自居来审视或同情他笔下的人物,而是把自己置身于底层弱势群体之中。“妇人手

17

指上说不定还戴了水手特别为从常德府捎来的镀金戒指,一面唱曲一面把那只手理着鬓角,多动人的一幅画图!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也有份。看他们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相近。这正同读一篇描写西伯利亚的农人生活动人作品一样,使人掩卷引起无言的哀戚。”所以,沈从文在描写他们的悲哀与欢乐时身同感受,平等是沈从文对待他们的第二重态度。
第三层赞美是沈从文对待吊脚楼女人的第三重态度。沈从文说:“关于一个女人身体上的交易,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这些人重义轻利,守信自约,即是娼妓,也常常较之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为可信。[4]P13)沈从文甚至赞美水手和吊脚楼妇人,认为“他们的欲望同悲哀都十分神圣”[2](P466。沈从文对于社会宝塔底层挣扎而生命顽强一类人物怀着“近于基督的悲悯”他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照在这些人物的身上,同时也照亮了这些人物身上所蕴涵的诗意。赞美是沈从文对待他们的第三重态度。
沈从文之所以为他们披上神圣的光辉,这是源于作家独特的历史观照。在他写给张兆和的书信中认为,我们平常所读到的历史是帝王将相争权夺利相互杀戮的历史,这是一部“最笨的人相斫相杀”的历史,它忽略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而在这些人的身上也存在着可敬的庄严、挣扎的努力和生命的高贵,是值得赞美的。
水手和吊脚楼妓女之关系当然存在丑恶的一面,但沈从文却把目

18

光聚焦在美好的一面,这是他独特的选择。沈从文说:“我不明白一切同人类生活相联结时的美恶,换句话说,就是我不大能领会伦理的美。接近人生时我永远是个艺术家的感情,却不是所谓道德君子的感情。沈从文在看待这些男女时正是用的“艺术家的感情”,所以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眼光选择。他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其目的是“从一个乡下人(沈从文经常以乡下人自称、自居)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这种感情且居然能刺激你们,引起你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对当前一切的怀疑。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我们注意到,没有哪位作家这样深切地描写妓女生活,也使我们想起沈从文的短篇小说《丈夫》夫妻为了生计,丈夫送妻子到“花船”上做“生意”,不但夫妻名分不失,赚钱可以补贴家用,然而,丈夫在船上亲眼看见妻子的遭遇,先是对着自认为是妻子的熟客奉为财神爷而高兴得唱起歌来,尔后终于由麻木而觉醒,把肮脏的钱两次“丢在地上”,第二天带着妻子回家。如今,再读《鸭窠围的夜》,只有一种“无言的哀戚”
自鸦片战争以来,有识之士一直在寻找中华民族自强自新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多数的作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西方文明,激烈地批判封建主义,比如鲁迅。但来自“乡下”的沈从文却与众不同,他往往对现代文明持批判的态度,比如他的都市小说,他把目光投向了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湘西世界,企图在那些青年男女身上发现保存在中华民族

19

肌体中健康的因子。他对优美、健康、自然人性的描写,目的是“重新燃起年青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P58从而振奋起整个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相知莫如其弟子汪曾祺,他在《沈从文的寂寞》一文中说:“沈先生常在水边,逝者如斯,他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词是‘历史’。他想的是这块土地,这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他的散文不是晋人的山水诗,不是要引人消沉出世,而是要人振作进取。”汪曾祺抓住了他老师作品的三昧。而这也是沈从文创作湘西诸作的良苦用心。只有明白了这些,我们才不会对沈从文对水手和妓女的赞美态度感到奇怪。
3、文中声音的描写
1)羊叫声象征平凡男女卑微的生活很难维持下去
羊叫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是夜曲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音符,化成了全篇的象征。
《鸭窠围的夜》中的羊叫,一直回响在耳边:“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使人听来觉得忧郁。”这匹羊的叫声愈是固执柔和,愈使人忧郁,仿佛一个击中了读者心灵的音符,在心头萦绕不已。“此后固执而又柔和的声音,将在我耳边永远不会消失。”这真是沈从文的一个神来之笔。更为要命的是“这小畜生是为了过年而赶来应在这个地方死去的”最多还能活十天八天。这匹小羊这样叫着,而它的母亲因寻不见孩子一定也这样“固执而又柔和”地叫着。沈从文先生真是有一种“近于基督的悲悯”,对于一匹羊尚且如此,何况对于蕴涵着“乡土抒情诗”的青年男女。

20

这匹羊的生命即将结束,平凡男女这种卑微的生活也难维持下去,这正是沈从文触到的“一点东西”——美之生命的消逝,所以“心里软和得很”
2)羊的叫声宣告了湘西世界的终结
青年男女平凡卑微的生活难以维持下去,宣告了湘西世界的终结。而湘西投注了沈从文几乎一生的热诚、感情和艺术才能,已经从一个现实存在变成了艺术世界,甚至成为爱与美的理想。所以湘西世界的破灭,代表这沈从文理想的破灭,他有一种幻灭感。这种情感在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中也出现过,汪曾祺在《又读〈边城〉》中说:《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一九三三——一九三四)已经几乎不复存在。《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但在《鸭窠围的夜》中还没有正面表现,只是一种沉痛的隐忧,而到了长篇小说《长河》才有正面的表现,这时的沈从文已是沉痛的哀号了。

21

鸭窠围的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