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

发布时间:2020-05-05 19:14:10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1、文学常识积累

1、作者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卜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在一所临时医院里去世。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鲁迅(1881—1936),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有改动。鲁迅是萧红精神上和文学上的导师,萧红也是鲁迅作品的忠实读者。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为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鲁迅去世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

当鲁迅刚去世时,萧红写不出回忆鲁迅的文字,不是文章难写,而是情绪方面难以处理。1938年,萧红情绪的波澜稍有平息,便写出了两篇回忆鲁迅的文章。1939年10月,萧红在重庆完成了两万四千字的长篇回忆录——《回忆鲁迅先生》,作为她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的一片心意。

2、课文知识讲解

1、字音字形

2、词语解释

3、按自然空行,请用小标题加以概括每个片段的内容

1、笑声明朗(1)

2、走路轻捷(2)

3、热情好客(3-13)

4、“好久不见”(爱开玩笑)(14-17)

5、“天晴啦”(会心一笑)(18-23)

6、读青年来信(严格又宽厚)(24-26)

7、不在意校样(27-30)

8、贤内助(忙而快乐的许先生)(31-33)

9、看电影路上(绅士风度)(35-40)

10、翻书就是休息 (41-42)

11、深宵灯火(待客与工作)(43-54)

12、“鲜鱼丸?坏鱼丸”(信任孩子)(55-60)

13、细致包书(61-62)

14、拼命工作(“要多做,赶快做”)(64-67)

4、本文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琐事?请你简要概括,并说说这些琐事刻画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鲁迅先生明朗的笑: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鲁迅先生走路轻捷快速:做事敏捷果断、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嘱咐许广平给萧红付车费:关心友人

喜欢北方饭、喜欢吃硬的东西:坚毅、倔强、刚硬的“硬骨头”

在饭桌上:对妻子的尊重和爱意

胃不好,但对萧红做的韭菜合子还是吃得开心:对小辈的体恤

开玩笑:幽默

读青年来信:宽容、和蔼,对青年人的关心、帮助

不在意自己的原稿和校样:谦逊、淡泊名利、宽厚

看电影:为他人着想、随和

翻书休息:对时间的珍惜

花大把时间陪客人:热情待客、平易近人

深夜工作:敬业与辛苦

吃鱼丸:做事认真的严谨

包书:认真细致

病中工作:惧死亡的淡然和争分夺秒工作的勤奋。

5、以上这些内容,看似没有什么联系,比较杂乱。你能否对它们进行归类?

神情姿态:“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饮食起居:“喜欢北方饭”“对萧红做的韭菜合子吃地开心”,简单随和、体恤他人。

待人接物:“读青年来信”’“不在意自己的原稿和校样”,陪客人”严格、宽容、和蔼、热情。

休闲娱乐:“开玩笑”“看电影”“翻书休息”幽默风趣,为他人着想,珍惜时间。

工作习惯:“深夜工作”“病中工作”,不同寻常,忘我精神。

日常琐事:“吃鱼丸”“包书”,严谨、细致、认真。

总结:可以说,虽然本文看似杂乱,但有一个情感上的线索。全文除了许广平先生的一句极为朴实的感叹,没有一个地方有直接的赞美,却处处透露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同样的,没有一个“悲”字,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沉重的悲伤。

6、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阅读课文,完成下表

3、课文深层探究

1、抓住细节,品味效果

①鲁迅的笑声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笑得咳嗽起来”

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

②鲁迅的幽默

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这样开玩笑的话,可见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

2、文中对鲁迅深夜工作背影的描写有什么深意?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候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这三段文字犹如特写镜头,刻画了鲁迅先生深夜坐着工作的情景。作者的描写体现出鲁迅先生夜里工作至天明时间之长,工作之刻苦,,表现了鲁迅背影的“黑大”。虽然鲁迅身材表瘦削矮小,但是他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鲁迅就像一个斗士在漫漫黑夜里孤独而坚忍地战斗,用自己坚强的意志迎接黎明。

3、文中寄寓了萧红对鲁迅怎样的情感?

鲁迅说:“只要能配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养萧红,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本文写1939年,距鲁迅逝世已经三年了,作者的心境已经平静下来,但她对鲁迅的景仰、敬爱之情依旧。

在萧红眼中鲁迅既是文学和思想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长者,也是让人信任亲近的朋友。

4、“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文中接着写了邻家及花园里的夹竹桃,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这是本文中比较少见的景物描写。虽然十分简单,但却很有象征意味。太阳是明亮亮的,照着隔院的人家,照着夹竹桃,也是明亮亮的,景色朴实平常而又十分温馨和谐,成为鲁迅先生“睡”的背景和衬托,表现了鲁迅先生工作的劳累辛苦。从本文的“回忆”和“悼念”的特点看,这样的景物描写又别有深意:在奋斗终生的鲁迅先生身后,我们相信一定会有光明的世界,一定会有明亮亮的未来。

4、写法探究

1、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开玩笑,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给了读者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2)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点。而这些都不是通过作者的抽象说教中来的。

(3)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

(4)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叙,可以引起读者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5)更有表现力。也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写法的最大的妙处。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2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

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但由于三个人的身份不同,所以作用也不一样。

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例如平静的叙述中饱含的深刻的情感,尤其是“悲”感。

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

写许广平,是更典型的侧面烘托。例如,包书的细节

3、文章主旨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5、拓展延伸

鲁迅名言精选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4.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5.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六、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