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创业事迹材料(6篇)

发布时间:2020-01-29 09:19:48

巾帼创业事迹材料(6篇)


巾帼创业事迹材料(6篇)

她们没有休息的周末,没有闲暇的时光,她们或走在征地拆迁的建设工地上,或走在脱贫攻坚的乡间小道中,这是一群不怕苦不嫌难的女性!下面6篇巾帼创业事迹材料供您参考,联系电话:400-012-1855

(篇一)

用信念编织梦想

做女人是坎坷的,从豆蔻年华的少女,到温情脉脉的妻子,再到含辛茹苦的母亲,直至两鬓斑白的老妇,其间是怎样的大起大落。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事业与家庭的冲突,油盐酱醋与锅碗瓢盆的拖累,消磨了多少容颜的美丽……但是,有的女人不为这些所牵绊,而以执着的信念追求达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境地。

在**镇**村委会就有这么一个女人,她用智慧、用勤劳、用永不放弃的决心在这广袤的空间里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就是**县的“手工编织巧女子”、“巾帼创业女能手”——**,1965年3月2日出生,高中文化,家住**镇集镇,一个47岁的农村中年妇女,凭借自己聪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在一个个漂亮的小蒲箩上编织着精彩的人生。

**的小蒲箩是用棕叶、秧草编织的纯天然手工编织品,主要用于装围棋,部分也做为工艺品出售。农闲时众多的妇女在编织小蒲箩,小的十多岁,老的八十多岁。每逢街天,妇女们就会把编织好的小蒲箩拿到**集镇上卖。最初,收购小蒲箩的是**板桥镇人,一到街天,收购场面异常热闹。看到这样的场景,**开始萌发了收购小蒲箩的想法。主意打定后,她四处打听找需求商,知道云南围棋厂有需求后又独自到棋厂参观考察,经她再三努力,厂家勉强答应让她作为一个“编外人员”暂时供货。凭借着诚恳的态度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厂家逐步接受了她提供的小蒲箩,销售量由刚开始的几十个、几百个发展到上千个。

打开了销路,**的小蒲箩也随着云南围棋厂的围棋开始销往大江南北。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供货商多,需求量小,竞争异常激烈,几乎没有利润可言,而且每年只供货2—3次,收购的1万只**只卖掉3千只,剩下的就都放到发霉。看着这几千只快要变质的小蒲箩,**心急火燎,怀着碰运气的心情她又带着产品到省工人文化宫推销,没想到大受欢迎。受此启发,**年**带着小蒲箩远赴上海、浙江等地推销,意外地知道了每年的4月全国的围棋厂家都会在深圳开展销会,这一消息极大地振奋了疲惫的**。**年4月她带着小蒲箩奔赴深圳,这一次,她没有再失望,机遇被她紧紧地握在了手里,她的产品受到了厂家的认可,她联系了更多的围棋厂,打开了真正的销路。

销路打开后,收购的小蒲箩越来越多,小蒲箩不易储存,易发霉的特点逐渐显露了出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想出一个办法:在农闲、多雨季节把小蒲箩放在太阳下暴晒,直到特别干燥,再放到仓库隔湿储存,小蒲箩就再也不会发霉了。

**带给了**大大的惊喜,同时为当地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和增收致富问题。农闲时,至少2500多人,能编织近50万只**,产值200万元左右,最小的20多岁,最老的80多岁;农忙时,大约100多个妇女在编织蒲萝,都是70至80岁的妇女,最老的一个有92岁。**在解决劳动就业的同时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了一个平台。**营销使**在致富奔小康的前提下(每年毛收入达100万元,纯收入达6万元),手艺巧的妇女每年编织**可创收6000元,一般的妇女每年编织**可创收3000元。辐射带动了周围的村邻四舍也向着小康迈进。

历经15年的艰难历练,让**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蜕变成一位名副其实的“创业能手”、“营销大户”,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用自己坚若磐石的信念和女人特有的柔韧编织着自己的梦想,也编织了精彩的人生。

(篇二)

**,女,现年45岁,**年作为**行业第一个返乡创业的人,注册创办**创新**刀具厂,现为**创新**刀具厂董事长、珠湖乡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作为一名乡人大代表,在经营好自己公司的同时,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是资助贫困学子、帮扶贫困学生。她自己长期资助一位油墩街的贫困学生,资助他从小学直至大学毕业期间的所有学杂费,帮其实现了圆梦大学的梦想。同时她还于**年4月发起了一次助学募捐活动,共募捐到48500元,利用两个月的周末时间走访了全县15个乡镇**个贫困家庭,并对他们都给予了一定的帮扶。二是成立组织,带动更多的人做公益。在自己做好公益事业的同时,她更希望能带动更多的身边朋友一起来做公益,一起加入“扶贫、助老、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来,于是在她还积极努力下珠湖志愿者分会、珠湖巾帼志愿服务小分队应运而生,协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她都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她和她的团队经常性的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共计资助贫困儿童80余人;她还和队友们经常性的开展环境卫生保护、保护一湖清水宣传,她保护环境的先进事迹曾于**年被江西电视台采访并报道过;她还利用妇女们耐心细心的特点,经常性的开展“暖床前”服务活动,帮助失独、半失独老人,**年度帮扶达6000多人次,服务时间达5万多小时;同时她还利用会员们的特长,组建了一支珠湖志愿者文艺轻骑兵演出队,经常性的组织公益文艺演出,她们不但出现在全县的各个大舞台,她们还出现在敬老院、各乡村孤寡老人家里、农村小学舞台,她们给老人送去祝福,给留守儿童带去欢乐和幸福。

正是由于她的努力下,她以及她的团队在珠湖乃至全县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身穿红色马甲穿梭在各个村落,为群众提供家园清洁、文艺演出、扶贫助困等各项志愿服务,如同一朵朵绽放的红花,用美丽和芬芳装点着千家万户。

(篇三)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够摆脱农村妇女只能在家带孩子、做家务的传统观念,自己可以独立自主,发挥自己所长来创业。”这是兴乐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的发起者、创始人温丽芳说的话,正是这句话的激励,由她牵头成立的合作社不断的发展壮大,以至于有了今天的效益和规模。

**年4月28日经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播乐乡兴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理念,本着“规范、高效、生态、服务于民,”的原则,主要开展“品种的引进、示范种养殖的推广、技术指导、团结广大社员统一市场营销”。合作社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己任,以帮助社员和广大农民劳动致富为宗旨的指导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和服务更多的农民朋友在自家门口实现就业,靠辛勤劳动过上富足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合作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全乡的规范化养殖、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但是,在创业的路上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年仅35岁的温丽芳家住播乐乡小海村委会建新村,当初,她承包了小海水库边50亩左右的土地山林,与人合伙成立了兴乐种植养殖农村专业合作社,办起了养殖场,放养山鸡,并种植红提,眼看着自己的产业逐渐走入正轨她满心喜悦,而且信心十足。于是,温丽芳又与人承包了小海水库,开始在小海水库放养鱼苗,并在水库边建盖了猪圈,养猪,形成了立体养殖系统。然而,不幸总是不期而至,就在这一年,遇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那时候全村的人的饮水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自己的养殖场了,猪圈里的猪也因没有水喝而变得不爱吃食,生长周期也因此变长,疾病也随之而来;令她更加痛心的是投资了几十万放在鱼塘里的那些鱼苗,因鱼塘里的水位日渐下降,看到每天都有一批一批的鱼躺在已干涸的塘底,她开始没有信心了,面对二三十万的损失,她绝望了,想着自己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产业,就这样因为旱灾而不复存在了,内心充满了挫败感的同时又有东山再起的念头,可是,自己的全部家产已经都投了进去,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已经没有力量再重建产业了。然而,危机之中总是潜藏着转机,妇联“贷免扶补”优惠政策让她眼前一亮,顿时豁然开朗,本来已经心灰绝望的她,内心又燃起了希望。她马上与乡妇联取得联系,经过一系列的考核审查后,她符合“贷免扶补”扶持对象。通过申请、审批,很快,她的贷款就批了下来,于**年5月贷到了期望已久的5万元贷款。

这5万元的贷款,对她来说真可谓是救命钱。随后,她用这珍贵的5万元贷款,在政府部门的协调支持下,往鱼塘里引来了水,拯救了些鱼儿的生命,减少了点损失,就在那一年,她用收回的为数不多的钱,在自己厂的附近打了水井,来抵御旱情。

得到了妇联“贷免扶补”小额贷款的扶持后,还为她配备了创业导师。她逐步扩建了猪圈,增加生猪存栏数,学习山鸡放养技术,重新购进了马龙深沟鸡鸡苗,当年放养山鸡300余只。县、乡妇联经常对她进行走访,联系畜牧技术员对她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创业导师对其进行创业引导,随时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她打气,给她鼓励。当年养殖的水库鱼和山鸡由于自然条件有利,生长速度快,质量好,很受欢迎,根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市场销量较好。

她还利用养殖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水库周围栽种经济林树苗3000多株,种植5亩红提。利用猪、鸡的粪便来发酵沼气,解决燃料问题,发酵后的粪便作为肥料用来种植玉米,玉米又用来养猪养鸡,形成了果树、鸡、鱼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年全年净收入5万多元,带动了3人就业,初步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年,她将上一年收入全部投入到种养殖上来,扩建了猪圈,养殖已初具规模。也在那一年,猪瘟侵袭了整个猪场,导致猪场损失七八万元,就在她刚刚尝到创业甜头的时候,这次损失又给了她当头一棒。与上次不同的是,她这次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及时的寻找自己在养殖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问题所在,究其原因,自己在疫病防疫这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对猪的疫情没有及时的控制,于是,她找来了专业的人员,为其提供技术服务,在不同的季节对猪病进行防疫,很快度过了这次难关。

人总是在挫折中不断的成长,创业的历程也是一样的,在创业的过程中,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遭受损失与失败的打击,然而,就是这些失败和打击,不断的使创业者在创业的路上提高技术、完善软、硬件条件,以抵抗各种不期而遇的危机。温丽芳也不例外,在创业的路上,从损失的一无所有到重燃希望,提高养殖技术,改善养殖条件,她成长了,她的产业也跟着她的成长壮大了。

如今,合作社发展很平稳。养殖已经逐渐走入轨道,由于加强疫病防疫,生猪养殖、山鸡放养都很顺利,损耗较小,没有发生群体疫病感染现象。全社全年出栏肉猪1500余头,出栏山鸡600余只,出售鸡蛋出售水库鱼10吨左右,实现净收入10余万元,带动就业7人;种植的5亩红提已经挂果,并销往市场。看到满山的鸡欢快地啄着草、吃着虫,看到猪圈里的猪白白胖胖,葡萄架上的一串串红提,自己的创业梦正逐步实现着,温丽芳感到无比的欢喜和激动。水库由另外一个合伙人独立开发养殖,温丽芳对他进行技术指导,在养鱼的基础上又放养鸭子,今年雨水充足,鱼和鸭子已经见到效益,合伙人重新翻新了自家的老房子,也更加信任她。

在产业不断壮大的同时,为继续保持现有的规模和效益,建设好县级示范社,她对照标准,不断的提升和完善了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销售模式,为进一步发展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合作社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并取得了成效: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根据合作社自身管理要求,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健全了组织结构,选举产生了理事长、经理等人员,配备了会计、出纳,从会议召开、财务管理、利益分配、档案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制定了规章制度,依靠制度实行民主决策,规范管理,为合作社的加工、销售、分配等提供了制度和决策保障。建立了总账和个人出资账户,实行独立核算管理。上年共召开成员(代表)大会1次,召开理事会5次,财务公开4次。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社员能力

合作社自筹投资70多万元,建设种养殖基地600亩,办公场所1000平方米,购置销售运输车1辆,配备了电脑等办公设备。在生产中,合作社对社员实行“六个统一”服务,即:统一种养殖品种、统一购生产物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防疫施药、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销售。统一率100%。通过统一服务,实现社员节本增效。另外,为提高社员的种植技术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合作社通过聘请县级专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争取省级阳光工程项目资金培训等方式,共培训社员**多人次。

三、实行农(企)超对接,品牌化生产销售

注册了“播乐土鸡蛋”商标品牌,申请了条形码,认证了播乐鲜鸡蛋和播乐土鸡2个无公害农产品。实行农(企)超对接,先后与曲靖喜洋洋礼品坊、沾益利民超市和昆明银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订立了长期产品供销合同。此外,不少单位或个人订货也越来越多,产品供不应求,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形成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四、社员增收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

通过合作社实行品牌化生产,社员最高收入可达7万多元,最低收入也在8000元左右,户均收入4万元,人均收入9875万元,超出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160元。辐射带动289农户创收360万元,其中:绿壳鸡蛋及土鸡销售实现产值20万;种植辣椒120亩,实现产值320万元;土地租赁、工资性等收入20万元。

五、建设基地,做强产业

为做强产业,根据市场的需求,我社坚持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之路,我社自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完善规范化工作,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色种养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

随着,产业硬件、软件的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不断规范,销售渠道日益的稳定,她今年带领社员种植了120亩辣椒,并获得了一定的收益,明年他们将将辣椒的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并建立自己的仓库和加工厂,形成辣椒产业链,提高合作社的收益和社员的收入。

在接下来的5年内,她们将建成农家乐,建立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并积极的与外商进行洽谈,招商引资,扩大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创业的路上,温丽芳的梦想在实现着,新的目标也在形成着,她将她的事业不断壮大的同时,这份事业也升华成了她的一份责任,一个名字叫做带动全村百姓脱贫致富的责任,一个名字叫做让播乐乡名扬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责任。带着这份责任,她和她的事业永远在路上。

(篇四)

公司下辖**县**镇**社区、**河集聚区、新县城区3处巧媳妇基地,主要从事羽绒服、棉服、童装生产及销售,生产的“倩思牌”羽绒服、棉服、棉被等,远销广东、湖南、东北、山东、**、新疆等十余个省市地区。公司年生产能力20万件,留守女工3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女工35人,月收入达**—3000元。她带领姐妹闯市场,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扶贫路上的实干家。

一个巧媳妇,带富一大片。在全县干群齐心协力决胜脱贫攻坚和我县“巧媳妇”工程发展壮大的大形势下,**凭借着自己多年的服装经验和致富不忘相亲的责任感,迅速加入了“巧媳妇”队伍,先后在**镇**社区、**河集聚区,承办多彩田园“巧媳妇”扶贫培训加工基地,多次免费举办“巧媳妇服装加工培训班”,为农村留守妇女、贫困妇女提供学技能、脱贫致富的机会,同时吸引当地及周边留守妇女进厂做工,特别是贫困留守妇女,真正解决了“三留守”问题,使老人不孤寂、儿童不留守、妇女有价值。

作为女企业家,**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不忘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爱心捐助、志愿服务等活动。**年8月,贫困工人林辉的儿子原本有智障,在村里玩耍的时候又意外被搅拌机搅伤,生命垂危,这无疑让林辉的家庭雪上加霜。**知情后,率先捐款捐物资,并发动全厂工人以及社会爱心人士捐款,使得孩子得以及时救治,转危为安。同时为了减轻他们家庭负担,还把他六十多岁的母亲招进工厂做工,大大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困境。多年来,**及其公司为留守贫困儿童及特困家庭累计捐助校服、羽绒服300余件,捐资10万元,彰显了一个女企业家的爱心、责任与担当。

**厂里有两名特困女工,丈夫离世,儿子残疾,家庭经济每况愈下。**了解情况后,时常与她们谈心,鼓励她们要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为残疾子女营造更为温馨的家庭氛围,让他们幸福快乐地成长,并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和支持,经常给她们送去衣物,钱财等。“姐妹们,贫困不可怕,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脱贫致富是有希望的,幸福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经常在自己的巧媳妇车间鼓励“巧媳妇们”,带领她们不等不靠,树立战胜困难与贫穷的勇气,始终保持致富信心!

自创业以来,**在“信阳市巧媳妇+万人脱贫”行动中积极发挥创业示范引领作用,先后荣获信阳市“巧媳妇+万人脱贫行动示范基地”、**县“巧媳妇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撸起袖子加油干

脱贫总攻我出彩

一定干出新时代巾帼脱贫范儿!”

快人快语的**如是说道

(篇五)

包村女干部扶贫路上的诗意生活

**县**街道办,有这样一位扎根农村、情牵群众的好干部,她叫**,一个40多岁的老乡镇,普普通通的衣着,和气宽容的笑脸,躬身力行的态度,工作20多年,每天奔走、忙碌在丁户塬村的乡间小道,始终心系人民群众,情暖每一个贫困户,赢得了各级领导、各方群众的交口称赞。

绣花功夫只为追求精准

“大走访、大调研、大清洗”活动中**召开小组会议、村民大会,群众无法到现场的,她一户一户打电话询问,无人接听、无法接通时她不气垒,不放弃,反复拨打号码,想尽办法联系熟识的人。在她的努力下,丁户塬村走访做到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为精准确户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大家都认为没必要时。她却说……

只有这样下苦功夫,拿出绣花功夫,才能将所有农户和贫困户情况摸清吃透,也才能更好地实现精准识别和精准施策。

用心、用情、用智持续发

在**街办成立的爱心保洁服务队里,**任组长,她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忘我奉献精神,带领服务队走遍了全办56户五保户家里,为五保户打扫房子,清洗衣物。

再苦再累不忘肩上责任

由于包村工作任务繁重,**在作为母亲、儿媳的角色上是缺位的,但她依然如故,晚上回来加班做家务尽力弥补,同事说她在透支自己,尽管家庭负担这么重,但是她从没有耽误过下乡入户工作,没有请过一天假。就连公公因病去世,在忙完丧事之后,她也没有多体一天假,因为在**看来,耽误了扶贫工作就可能直接剥夺贫困户得到帮扶的机会,这份责任她是时刻扛在肩上,拿在手中,藏在心里的。

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丁户塬村“一园”蓬勃发展,“三区”牛羊满圈;在她的帮助下,十多户贫困户家庭的孩子上了技校,她还自已拿出1000元,让贫困户罗建义添置衣物,更是把自己孩子的衣物捐出无数,同事都说,**看不得可怜人,只要看见,必定会伸出援助之手。

(篇六)

用一双巧手,以针作画,以线寄情,双手绣出了一朵朵美丽的幸福之花,走上科技致富的领头雁。十多年来,她独坐一隅,潜心专研刺绣技艺,在技艺日臻完善时,她又将所学所得倾囊相授,让更多的姐妹们有一技傍身。她,就时令人敬佩的少数民族才女之一,也是全国青联委员、**县手工业生产协会会长、**县京侗亭礼仪公司暨**县彦婷手工刺绣坊总经理——**。

一、身残志坚,生活与刺绣共舞

**,又名**,1985年4月出生于**县永从乡上寨村的一个侗族家庭。

她出生的那个地方侗族文化底蕴深厚,村里的侗族群众非常喜爱演侗戏唱侗歌,女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侗族刺绣。**的母亲即是一名侗族刺绣高手,又是当地著名侗族歌师,**从小耳闻目染,读小学时就学会了唱侗歌和侗族刺绣。

幼年时,因为火灾导致她右手手指不能自然伸直,属四等残疾,可性格刚强、伶俐过人的**美又自弃,以超正常人的心态完成了小学、初中学业,顺利考入大学,主攻工艺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来到**顺化做了一名乡村教师。课余,校园里常常传出动人的歌声,有一天同事建议她,你有这么好的嗓子,为什么不去参加侗族大歌表演,同事不经意的一句话敲开了**年轻的心,她立即组织一帮好姐妹成立了礼仪公司,北京、上海满世界跑,侗族大歌伴着这些年轻的心飞向远方。累了、倦了,年轻的心似乎找不到新的方向。

这时,大歌歌师、侗族刺绣高手的母亲与**长谈一宿,希望孩子接过刺绣的班,可是右手手指残疾的她能做好刺绣的活吗?为把侗族刺绣文化传承下去,工艺设计专业毕业的她决定试试。**自己设计图案,右手不行用左手,经过三年的潜心钻研刺绣技艺,技艺日臻完善,**年3月,她自行创作的手工刺绣精品——“子孙背带”获得在湖南举办的“民族刺绣博览会”刺绣类二等奖。并由此而得到了省内外及社会各界赞誉和信赖。同年,她制作的手工刺绣作品“行歌坐月图”在杭州参加刺绣博览会荣获金奖。这一试,试出了新天地,她也顺利的接过了母亲的班,侗族刺绣有了新的传人。从那时起,她就暗下决心把手工刺绣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在她不懈努力下,**年11月,**自筹资金,创办了“**县彦婷手工刺绣坊”。自店铺开张来,她就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了刺绣事业的发展中,她绣的“凤凰呈祥”、“迎客松”、“欢乐侗女情”、“侗族大歌”等景色画工巧夺天工,在针法、色彩图案诸多方面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不少客商的青睐。80平方米的小店铺,承载着**的致富梦想,当年她以自己的技艺赚到了8万元。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扩大店面规模,租下了100多平方米的铺面,继续她的刺绣经销,现在她不仅只刺绣侗族的工艺品、装饰品等,而且扩散到民族服饰,并且拥有了20万元的刺绣成品。

二、耐心施教,与姐妹共同致富

一个致富不算富,大家都致富才叫富。**获得了成功,其他残疾人可不可以呢?尤其是那些残疾妇女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致富呢,于是,**积极响应残联的号召,积极投身到全县残疾妇女、农村妇女和下岗女工刺绣的技能培训中,在**的动员下,很快,80多名残疾妇女加入了**的团队,**以诚待人,耐心施教,手把手的将刺绣基本技巧、熟练计法、色彩搭配、效果调理、绣品裱装等技能毫不保留传授给每一位参训女同胞,确保姐妹们把刺绣手艺真正学到手。随后,她们从刺绣坊领取设计图,回到家中,既不耽误家务活,又绣出了一个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民族手绣作品。两年来,她先后在大稼、永从、肇兴、龙额、德凤等乡镇举办培训班20多期,培训农家女和下岗女工1800多人,帮助她们走上了致富路。在**的影响下,刺绣已发展成了**特色产业,有数千农家女和下岗女工从事手工刺绣制作,全县刺绣队伍不断壮大,她们制作的作品,通过**的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港澳台。

三、刺绣品牌,助推家乡奔小康

家乡旅游业的发展同样牵动着**的心,为了能更好的宣传自己家乡的旅游名片,**立足侗都**,带领广大姐妹们将天生桥、肇兴鼓楼群、侗族拦路酒、地坪花桥等**的美好山水绣制成一副副精美的绣品,并多次参加国内各类刺绣展销活动,实现了宣传家乡和取得经济收益的双赢。**年其自行创作的手工刺绣精品——“子孙背带”曾获得**年湖南省长沙市举办的“民族刺绣博览会”刺绣类二等奖。并由此而得到了省内外及社会各界赞誉和信赖。手绣的“行歌坐月图”**年在杭州参加刺绣博览会荣获金奖。

**年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莅临**大市场视察时,亲临彦婷手工刺绣坊视察,与**亲切交谈并留影,李总理还自己掏钱买下了刺绣坊的香包。并为她亲手做的手工香包提名为“侗族平安手绣香包”。同时香包入选全国旅游商品。

总理回去后,彦婷手工刺绣坊名声鹊起,生意更加兴隆,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产品种类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产品产销市场逐步延展。

这一年,**当选全国青联委员。

到目前为止,她相继带动70余名侗族青年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现已有基地7处,带动农村妇女200人。并为**县刺绣培训600多人,其中有妇女400人,农民工120人,残疾人80人。

如今,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拼搏,彦婷手工刺绣坊已有固定职员50人,旗下还有部分散在各村的手工刺绣人员200人。此外还有几支随叫随到的侗族大歌表演队、芦笙表演队。仅**年上半年,其经营的彦婷手工刺绣坊年销售收入达60余万元。

在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年5月,**荣获了**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五四优秀青年奖”。

现在,**和她的刺绣坊,在取得初步成就的基础上,思考得更多的是汇报社会,并参与了社会慈善事业捐赠活动,重点将爱心倾注的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和民族刺绣进校园这两大板块之上。目前,全国有35名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扶持与资助。

刺绣不言苦,追求无止境。**以自己的心灵手巧绣出了别样的美丽,绣出了和谐美满的幸福之家,绣出了大放异彩的人生价值观。如今,她还在设想着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把刺绣培训班办到乡、村,着力培养一大批刺绣女能手,精心打造优质刺绣产品,扩大绣户规模,创建刺绣品牌,将刺绣这一侗族古老的手工艺术形成致富产业,为姐妹们创出一条更加宽阔的致富路。

巾帼创业事迹材料(6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