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实践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3-05-15 21:25:18

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实践及启示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一个重要的实践就是与国民党的合作与斗争。中共在“二大”会议上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共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与国民常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1924年至1927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席卷全国,在规模、群众基础、影响力上都达到了历史之最。但是,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那么在这场伟大的历史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都进行了哪些斗争活动,从中又能获得哪些启示呢?

一、对国民党的策略

在这场革命中,中共对国民党的策略方针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且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

阶段:

1.进攻的策略

从国民党一大到“三二○”事件前的这个阶段,中共的策略是:扩大和巩固国民党左派,争取中间力量,反对右派。19245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执委会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共产党在国民党内的工作问题决议案》指出:“照现在的状况看来,国民党的左派是孙中山及其一派和我们的同志———我们的同志其实是这派的基本队,因此所谓国民党左右派之争,其实是我们与国民党右派之争。”因此,强调要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巩固左派,反对“采取调和左右派的政策”。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形势有所变化,192510月召开的扩大执委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议决案》,决定将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区分开来,继续同国民党左派合作以反对右派。

2.退让策略

从“三二○”事件到“四一二”政变前,中共迎“汪复职、汪蒋合作”的口号,不惜以退让企求维持国共合作。“三二○”事件发生后,中共采取妥协政策,接受蒋介石的无理要求。随着北伐的胜利推进,蒋的气焰更加嚣张,中共为了维持继续合作,把希望寄托在国民党左派身上。但是这些妥协的行为,并没有挽回革命,却把革命推向了深渊。

3.投降主义策略

从“四一二到“七一五”这个时期,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共由扶汪抑蒋转为抑制群众放弃革命领导权对汪精卫集团镇压工运,在反对土地革命等问题上实行全面让步。直至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爆发,大革命最终失败。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实践及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