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导论知识点一

发布时间:2012-03-20 08:59:46

中国文化导论知识点

引论 中国文化概论

1“文化”,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上指的是“文治教化”,与“武功”对举,也就是礼乐和典章制度等等

2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将它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3文化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

(1) 物质文化层:最表层的是物态层面的文化,或称“器物文化”,指的是物质形态所表现的物质生产生活及其产品的总和,包括人类加工创制的各种器具。

(2) 制度文化层:指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规范人们行为、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包括制度、法律、礼仪、习俗和机构组织等等

(3) 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

(4) 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长成的文学艺术作品

4当代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指出,文化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它包括物质产品、思想观念、惯例和制度。它使代与代之间、不同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与意义。

5轴心时代:是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称为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出现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这个时期的特征:动荡和开放

动荡:产生了碰撞,产生了思想,思想又在动荡中成熟

开放:那个年代,没有人会特别约束思想家的口舌,而且那个年代的政治家也是卓越的思想家,上行下效的力是无可比拟的

6农耕经济

优点:1农业经济对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勤劳务实的民族性格,重实际而玄想

缺点:1偏重实惠与眼前利益,限制了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急功近利,追求即时利益。

2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追求冒险与刺激,不愿意接触外界,接受新事物,习惯周而复始的生活

7宗法社会

(1) 中国古代,人们称为“宗法社会”。“宗”,本是“祖庙、祖、族”的意思;宗法制度是以一种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并且由此区分尊卑长幼,确定继承秩序以及家族成员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与制度。

其特点: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2) 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王从王室中分出去,另立为宗。分宗一般都伴以授土授民的封邦建国,这既是让失去王位继承权的诸王子分享王室的部分权力,消除他们的不满,又可以使周王朝的大部分疆土掌握在最为可靠的兄弟,同姓手中。这就是“封建制”,所谓“封建亲戚,以蓄屏周”。周初统治者通过封建把大部分土地和人民都控制在兄弟、同姓手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为把他们也纳入血缘网络之中,周初统治者实行异姓才可通婚制度。

(3) 宗法制度的本质

宗法制度的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方面具有共同性,都是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家长制,这就是所谓的“家国同构”,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

(4) 宗法制度特别强调对祖先的崇拜,强调尊祖敬宗,宗族有严格的宗庙祭扫制度,历代君王十分重视宗庙的营建,并将与社稷并重,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

8中国文化的特质

1)《周易》是先秦学术思想和人文观念最集中的概括。《易》居儒家“五经”之首,道家“三玄”(《老子》《庄子》《易》)之一。

2)《周易》其书

《周易》是周朝巫官求神问卜的记录,加上后来的学者研究论文,前者称为《经》,后者称为《传》。《周易》经历了上古的八卦,中古的六十四阶段,下古的《易传》三个阶段。现在一般认为,《经》由孔子整理,并被孔子作为教材而讲授;《传》则是孔子后学的作品,其中记录了孔子本人的观点。

3)八卦生成图

两仪:阴

:太阳 少阳 少阴 太阴

八卦:乾

4)《周易》是先秦学术思想的总结,是华夏民众在“轴心时代”文化自觉的理论概括,因此,我们可以从《周易》中领悟中国文化的风貌、特质。

5)《周易》内在思想

A声声不息的生命意识

B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天人合一”主张所体现的是农耕社会追求自然与人和谐的理想,农民根据万物春生夏长的规律而春播秋获,不违农时、顺应物性,天佑众生,五谷丰登。

C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D取类比的类比思维

第一章礼仪之邦——儒家文化

1华夏文化即是“礼文化”,“礼”具备了宗教、道德和法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功能

2孔子“以仁释礼”,试图通过对自然亲情的体验和提升而唤起并强化人们的道德理性,自觉自愿地遵守“礼”,是谓以仁释礼、仁体礼用。

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若斯认为,在广袤的大地上之所以能行成并维系一个统一的国家,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传统意识形态是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因素。

3第一节 孔子

(1)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千百年来一直被看作中国文化的象征。

(2)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孔子收讲学,为了教学的需要,授集了鲁、周、宋等国的文献,编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五经”一直是儒家的经典,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象征。

(3)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不分贫富贵贱,不受身份、财产限制,他招收的学徒从事各种职业的都有。孔子以“六经”为教材,教授礼、乐、书、数、射、御“六艺”。

(4) 孔子的仁学

孔子为旧的礼乐制度找到了内在的情感依据,即“仁”。孔子的政治主张、社会理想是“礼”,即实现西周的“礼治”

“仁”首先是表示一种情感,即“爱人”,“仁”是以孝悌为根本,又超越血缘关系亲情,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

(5) 孔子以仁释礼的实质

孔子以仁释礼的实质即是从礼中发掘其内在的血缘亲情上的依据,从而使外在的、带有强制性的、亦即作为政治制度的“礼”转化人的内在的道德觉悟。

6)“孝”为仁之本

孔子讲“仁者爱人”,这个“爱”是原始社会氏族血亲之爱的自然感情的遗留。孔子所谓的“孝”包含三层意思:“敬”“无违”“无改于父之道”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以血缘联系为纽带的自然亲情被看作道德情感、道德义务的依据,通过自然亲情的体认而确定长幼尊卑,进而确定彼此的义务、责任。

第二节 孟子和荀子

1孟子发挥了孔子学说中“仁”的部分,“之学”从孟子开始到《中庸》再到宋儒。荀子则着重发展了孔子学说中“礼”的部分,“外王之道”的序列是荀子、《易传》到董仲舒再到后世的“经世致用”。

2孟子(约前385——前304),名,字子,战国中期(今山东邹县)人。

(1) 孟子周游列国游说他的“王道”和“仁政”

(2) 孟子谓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 “性善论”孟子认为,仁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人皆有不忍之心”

(4) 孟子“保民而王”的主张建立在“民贵君轻”的理念之上

3隆礼重法:荀子的主张

*1)荀子把孟子称为“俗儒”,自己则以“大儒”自命。荀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同时又作了批判和改造,吸收了道、墨等家的思想要素,在儒家学派之中别立一宗,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因而有“别儒”之称。

2)荀子(约前313——前238),名,人称荀卿、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

4孔子遗书:《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本为秦汉时《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后与《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5“三纲领”和“八条目”

1“三纲领”是儒家“为学”要解决的三个根本性问题:

“明明德”即是明白自己的德性,或者说使自己的德性得以昭示于人

第二步“亲民”,亲爱人民,或解为教化民众,也就是所谓齐家、治国;

“至善”是儒家社会理想的最高境界,亦即所谓“平天下”,使天下“太平”,进入“大同”世界。

2)“八条目”

八条目实际上只是条目,就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孔子强调修身为本,正身以正人。

6《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 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德”,

所谓“五达德”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归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7在汉代,儒学被称为经学。董仲舒是经学大师。汉代所提倡的经学有“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分。前者是指从壁中发现或由各地献上来的用古文写成的经书,后来演变成注重文字考证和训释的学派;“今文经学”则由当时的经师口授、再由弟子用当时的文字记录下来的经书,重视经书中的“微言大义”

8董仲舒从孔孟所讲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和朋友这五种关系中抓住最主要的“三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予以比附,构建起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念,“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权、父权、夫权被绝对化,要求无条件服从。

9儒学在宋朝发展为理学,即“程朱理学”,以程颢、程颐以及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

10新儒学,一般指五四运动以后会通中外,以接续儒家“道统”为己任,以服膺宋明儒学为主要特征,谋求儒学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流派。为区别于融会佛老、重建孔孟传统的宋明新儒学,这个儒学流派被称为“现代新儒学”,它分为三个阶段:梁漱溟、熊十力为第一阶段;冯友兰、贺麟、钱穆为第二阶段;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第三阶段。

11 1958年,牟三宗、徐复观等人在香港《民主评论》联名发表题为《中国文化与世界》的宣言,明确提出了新儒学“反本开新”的思想纲领,强调儒家思想对于人类具有普遍意义,认为儒学不但不与现代科学、民主相矛盾,反而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必然要求,是现代化的巨大动力。

12牟三宗从所谓“内圣外王”的角度入手将儒学分为三个时期,先秦原始儒学视为第一期,宋明理学视为第二期,现代新儒学视为第三期。

13儒学,严格地说只是一种道德哲学,所关注的主要是家族伦理,它的重心是调节家族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家族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为框架进而建构整个社会的伦理规范。

14君子风范:儒学与中国的文化性格

(1) 正己正人、成贤为圣

(2) 安贫乐道、自信乐观

(3) 忧国忧民、刚健自强

第二章逍遥之道——道家文化

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最后本原,故称之为道家

老庄学说提供了一种抗拒逆境的精神力量和消融精神苦闷的途径,成为士大夫精神人格的基本成分之一

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道教的基本经典,奉《庄子》为《南华真经》,并且用老庄的哲学来论证道教的神仙学,建立了道教的宗教哲学体系。

第一节 老子

*1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和中心思想,在这个整体系统中,宇宙论是最高层次的,是老子政治论和人生论的形上依据。

2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自然,老子以自然为宗把握天人关系,最后的结论是人效法天。老子学派是隐者的哲学,老子以自然否定了以“礼”为核心的西周宗法伦理文化。

3紫气东来后来成为一个典故,帝王之家与平民百姓更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老子骑坐的“青牛”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

4自然之道:老子学说

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道论是老子哲学的基本理论,也是老子探究天道和人道以及天、人关系的指导理论。

(1) 自然即道的本体论

(2) 雌贵柔的人生观

(3) 无为的治国方略

*5老子的“道”源于原始氏族制、楚文化精神以及先秦古籍

*6雌贵柔的观念,引申到政治和军事领域,便有了韬光养晦、以柔克刚之类的方法论原则。

7道家的人生哲学主要表现为重视精神境界,追求个性的精神自由。到家还提倡尊道贵德、生道合一,主张“天人合一”说。庄子强调通过“心斋”、“坐忘”等内心修养功夫,从精神上超越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达到心神虚静、与道相通的逍遥境界,也就是真人境界。

8玄学的思想基础,是当时的老庄哲学的复兴。老庄之学

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王弼。何晏等承继与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哲学思潮——玄学。玄学家们充分发挥了道家思想中“以无为本”的观念,将其视为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根本。

第二节 庄子

1庄子以回归自然、超然物外为追求、倡导突破形体的限,达到精神境界的超升。

2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其人

庄子,名周,战国宋国蒙城(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

3神游天地、心不逐物:庄子的智慧

(1) 精神境界的自由

(2) 现实人生的超然

(3) 天性自然的肯定

*4庄子还提出了一套进入这种绝对自由境界的具体做法,即“心斋”与“坐忘”。

第三节 一、道家与中国文化

1中国文化的基本线索,以儒为主,儒道互补。如果说孔子儒家满足了中国人功名的、人事的、严肃的和在乎的需要,那么,庄子道家则满足了中国人浪漫的、从容不迫的悠闲适意的要求。

2厚德载物:道家与中国的文化性格

(1) 身重于物、珍爱生命

(2) 少私寡欲、淡泊名利

(3) 任性、追求自由

二、艺术自觉:道家与中国艺术

1立意、传神与求韵味的艺术精神

(1) 艺术表现自然的美感,深受道家的影响

(2) 道家启迪着艺术家追求淡与韵的趣味

(3) 文艺中逸的境界,与道家思想关系密切

总之,道家的思想极契合于文艺,不断地走向文艺,渗入文艺;另一方面中国文艺的发展,又不断地趋向道家精神。自然境界,淡与韵味的追求,逸的境界,构成了这一双向运动的三个里程碑。

2山水文学中的道家文化内涵

3书画中的道家影响

中国文化导论知识点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