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 薄命红颜1

发布时间:2016-11-22 20:57:19

《薄命红颜:杨贵妃》(节选1)

引言

杨贵妃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众多帝王后妃中一个比较独特而复杂的人物。关于她,以及她的死,历来争议颇多,或言其因美亡身,或道其以色祸国;同情者有,唾骂者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毁誉,莫衷一是。千百年来,使得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始终处于世人的关注之下,经久不衰。

1200多年后的今天,杨贵妃不仅仅是以一个历史人而出现在史书典籍中,更多的则是作为一个“符号”、一个文学形象留在了人们的脑海和意识中。

杨贵妃只活了38岁。在极其短暂的一生中,她平静过、迷惘过、辉煌过、绝望过,最后以悲剧结束了生命。

她的葬地马嵬坡也因此而为人所知,闻名天下。

杨贵妃墓是一块静寂、肃穆的小陵园。在这里,无论是红墙碧瓦的仿唐式献殿,还是嵌有32块(通)历代骚客名人诗文的碑廊,抑或高3.8米的汉白玉杨贵妃雕像,留给我们的都是无尽的联想,和深深地思索。

历史是一部大书。

文艺是对历史的演绎和延伸。

历史这部大书以及由此出现的文艺作品,记录和反映了人类太多的辉煌与荣光,太多的雄壮与苍凉,太多的悲凄与无奈……

一个人,在这部书中走了千年,声名仍在。

一朵花,在这部书中开了千载,遗香犹存。

让我们翻开这部大书,还原一个全面、真实的杨贵妃吧!

让我们在文艺作品中,认识一个复杂、多样的杨玉环吧!

一、历史上的杨贵妃

1.杨玉环身世

在西方,在遥远的古希腊,一位名叫荷马的盲人,拄着拐杖,挟着七弦琴,过着四处卖唱的流浪生活。后来,当他吟诵成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合称《荷马史诗》)熠熠生辉,绽放出眩目的光芒时,竟有十多个城邦竞相说这位老人的故乡在自己那里。

对于一个逝去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殊荣,一种姗姗来迟的殊荣。

在中国,在马嵬坡,砖砌的坟墓,掩埋着一个女人,一个被称为杨贵妃的女人。她出生在哪里,是哪一方水土滋养了这朵娇贵之花呢?全国至少有四个地方争说他们那儿是杨贵妃的出生地。

当然了,无论是诗歌的才能、生活的艰辛和艺术上对后世的贡献,杨贵妃都无法与荷马相提并论,并驾齐驱。但是,杨贵妃也享受到了和荷马——这位诗国王者一样的殊荣。山西人振振有词,广西人念念前事,河南人津津乐道,四川人有根有据……

也许是名人效应的缘故,一个人只要出了名,他的故乡或出生地自然也就因他而光彩起来,骄傲起来;愿意和他所攀附,有所关联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历史名人的故乡也是如此。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庄子,《史记》上的记载他是宋国蒙城人,今天的安徽、山东、河南几年省为此争论不休,都说庄子是自己省的人;再如武则天,今天的山西、陕西、四川也都说武则天是他们省的人;再有就是杨贵妃。为什么要把历史名人的故乡或出生地拉到自己地盘,并且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呢?原因很简单,一位历史名人的故乡,不仅会使这个地方光彩、骄傲,而且会成为这个地方文化或旅游资源的一个亮点。

那么,杨贵妃究竟是哪里人?她到底出生于何方呢?

让我们先看看史籍中的相关记载:

“玄宗杨贵妃,高祖令本,金州(今陕西安康)刺史。父玄琰,蜀州(今四川成都)司户。妃早孤,养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

                        ——《旧唐书·卷五十一》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今河南商丘)通守汪四世孙。徒籍蒲州(今山西),遂为永乐人。幼孤,养叔父家。”

             ——《新唐书·卷七十一》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也,后徒居蒲州永乐之独头村。”

                       ——《杨太真外传》

还有《中国名人大辞典》的记载:“杨太真,唐玄宗贵妃,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西南)人。父玄琰早丧,养于叔父玄璬家。”

可以说,河南、山西两地的说法,主要依据便是上述史籍所载。

对于上述说法,广西人摆出了似乎更有力的证据。

在《全唐文》中有一篇许子真所写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碑记写道:“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容州杨冲,即今天的广西容县十里乡杨外村。

这篇碑记的作者许子真在唐天宝年间任四门助教,和杨贵妃算是同时代的人物,他写的碑记,应该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从上述史料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几处文字,不仅措辞含糊不清,而且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旧唐书》记载,杨贵妃应为四川人;《新唐书》所言,杨贵妃祖籍应在河南,后来迁到了山西;《中国名人大辞典》则说,杨贵妃为山西人;《全唐文·杨妃碑记》尤为确切地说,杨贵妃是广西人。

可见,典籍史料中涉及到的河南、山西、广西、四川四个省份,都与杨贵妃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究竟哪一个是她的出生地呢?从对上述史料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杨贵妃,祖籍河南,后举家迁至山西。其父亲玄璬为蜀州司户,遂在四川娶妻生下杨贵妃。贵妃幼年,父亡,在河南的叔父玄璬将其收养,

这个结论,大抵可以把几部史料记载及人们的争论统一起来。同时,也将杨贵妃的出生地明确了起来。

还有,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山西也好,河南也罢,从史料上很容易看出,所说的都是杨贵妃的籍贯,而不是出生地,这是两个概念。广西容县的说法也不成立,原因很简单,它的依据是《全唐文·杨妃碑记》,而学者业已辨明,《杨妃碑记》系后人伪托,显然是不足为凭的。

关于出生地问题,杨贵妃在她的《遥忆故乡》诗中写道:“巴山蜀水美如画,青城山麓吾故乡。”“导江城内降人间,银杏树下洗玉肌。”“巴山“、”蜀水”是哪里?“青城山麓”又在哪个省?再明白不过了。这个描述,和《杨太真外传》的记载也完全相同。可见,杨贵妃出生在四川导江(今四川灌县)应当是毫无疑问的,毋庸置颖的。

搞清楚了杨贵妃的出生地,下面我们再谈谈杨贵妃童年时期的一些情况。

杨贵妃,名玉环。杨玉环,这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名字,并无特别之处,也没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如同她的父辈以“玄”字起名一样,她们那一代女子均以“玉”字为名,如她的三个姐姐分别为杨玉玲、杨玉瑶、杨玉琇。不过,围绕“玉环”这个名字在民间却有着几个不同版本的,生动有起的传说。

传说之一,杨贵妃的母亲李氏怀孕期间的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一只黄雀衔着一个红杏向她飞来。李氏一伸手,红杏便落在了掌上。李氏握着红杏,越爱越喜欢,忍不住把杏掰了开来。这一掰不由得瞪目结舌,为什么呢?原来,红杏中夹裹着一只白亮且闪现着翡翠绿的玉环。第二天,李氏请人来给她圆梦。圆梦的人告诉她,这是一个好梦,吉祥的梦,梦中得宝,宝主必贵,预示杨家日后必出贵人。想起梦中的事和圆梦人的话,夫妻俩商量给这个孩子起名为玉环。

传说之二,杨贵妃出生时从娘胎里带有一道白痕。此痕宽数寸,光洁如玉,环腰一周。父母见状,惊诧之余,遂因之给她取名为玉环。

传说之三,杨贵妃出生时,脚上就套有一对白亮的玉圈。正是这一对白玉圈环,险些使母亲李氏因之丧命。其父杨玄琰气而脱口说道:“这女子命恶,又带着玉圈来,就给她取名为玉环吧。”

传说之四,杨贵妃出生时右臂戴有一只玉环,故直接取名为玉环。

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考证这些传说的真假虚实。不要说我们,即便是杨贵妃同时代的人恐怕也未必能晓其详。不管怎样,一个人的名字能引发出来如此多的传说,或者说能引起后世人们的这么多猜测,足以看出人们对于这一历史人物所产生的浓厚兴趣。

杨玉环出生在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是巴山蜀水滋润,养育了这朵秀美的花朵。

杨玉环是杨玄琰最小的女儿,她的幼年、童年是随父母亲在蜀州度过的。杨玉环在家中最小,因而备受呵护和宠爱,这也养成了她活泼、喜动且任性的特点。这一性格的形成,对她以后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杨玉环的好动,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杨玉环八九岁时,经常和几个姐姐在家里后花园读书。杨家后花园靠近迎祥寺,花园里有个水池,约二十亩地大,池里栽有不少荷花。杨玉环有一天在池边玩耍,和姐姐哥哥比赛吟诗。当杨玉环娇声嫩气的吟出了:‘水推绿莲含笑颜,藻叶漂浮泥不粘。妩媚多情招蝶恋,满地芬芳醉绔纨’时,几个姐姐想不到妹妹的诗这么好,齐声说:‘妹妹是天下美人,将来一定有贵妃之位。妹妹,再来一首’。杨玉环听了姐姐的称赞,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她一阵风似的跑到池塘边,池水中顿时映出了她花一样的衣服,玉一样的脸庞。她兴高采烈地又吟道:‘苍竹柳丝映池苑,一朵红云落湖面。借水偷照玉人容,……

吟到这里,她躬下身子看池塘,这时,一只蜻蜓在水面飞来点去,打破了镜子一样平静的水面。杨玉环有些生气,挥手去赶那只蜻蜓。结果,一不小心,身子一歪,“扑通”一下掉进了池塘里。几个姐姐哥哥吓得惊叫起来,幸亏家人赶来,才把杨玉环救了上来。"

后来,人们就把杨玉环掉下去的这个池塘叫“落妃池”了。

可以说,杨玉环幼年时期的生活应该还是安宁,快乐,幸福的。

杨玉环十岁时,家里发生重大变故,不幸降临在了她的身上。呵护、疼爱她的父母亲先后因病去逝,离开了人间。一起在蜀州长大的几个哥哥姐姐,此时都已成家立户,日子过得也不富裕,只剩下孤苦伶仃的杨玉环。

我们常说人生有“三大悲”:少年丧父、中年丧妻和老年丧子。少年失去父爱,中年失去相依相偎的伴侣,老年失去赖以依靠的儿子,在人生少年、中年、老年这三个阶段共失去和自己感情、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亲人,无疑是极为悲痛至为伤心的事。而少年丧父,意味着不仅要承受心灵和感情的伤痛,还要承受来自生活的压力,要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这时处在儿童阶段的人来说,是件十分残酷的事。

年仅十岁的杨玉环,不但失去了父亲这个靠山,而且失去了柔柔母爱。现实就是这么冷酷,这么残忍。父母双亡,给杨玉环幼小心灵造成的伤害和打击,其严重程度,深重程度可想而知。父母的亡故,给杨玉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蒙上的一层深厚的阴影和无法抹去的创伤。

这时的杨玉环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在这种情况下,泪流满面的杨玉环被迫无奈,离开了生她养她的故乡,千里迢迢来到了在河南府任士曹的叔父杨玄璬家。

在封建社会,在杨玉环所处的那个时代,父母双亡,对于一个年仅十岁的女孩子来讲,是根本无法生存,无法生活的。那时的社会,还没有象我们今天这样的福利院之类社会保障体系。一个失去双亲的孩子,除了被亲友收养,是没有办法立足生存的。杨玉环也不例外。

杨玉环叔父杨玄璬供职的洛阳,是隋、唐两代的“东都“。自从隋炀帝动用大量人才、财力开凿大运河后,洛阳即江淮、山东、河北诸地租赋的一个重要的集散地。在横贯全城的洛水上,成千上百的船只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鼎盛时,整个河道会被船只拥满。洛水以北,是洛阳最繁华的地区;洛水之南还有南市,西市等几个规模不小的市场。这些市场,店铺林立,摊面接踵,车马喧嚣,十分热闹。洛阳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的工业和商业特别的兴旺,发达。可以说,洛阳的富庶和繁荣程度不亚于西京长安,在全国影响很大。

杨玉环离开四川,来的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的叔父杨玄璬家中,是她人生历程中的第一次转折,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个转折,对她以后生活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杨玉环的叔父杨玄璬 当时在河南府任士曹,属于低级官员,并不显贵。尽管如此,在叔父的庇护下杨玉环并无衣食之忧,生活得还算平静,安逸。

杨贵妃 薄命红颜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