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罗辑思维第六期治不好的地域歧视 06

发布时间:2013-08-06 19:51:23

治不好的地域歧视

我们罗辑思维啊,有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我们提供一项服务,就是我们的微友可以点题让我来说,今天我们说的就是他们点的一个题。叫地域歧视。

其实我知道啦,他们的意思就是让我批评一下地域歧视。然后说一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让河南人民这种饱受歧视的族群,能够重新扬眉吐气。但是我想了想这可能真的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因为地域歧视有两个特点,这种文化现象。第一个特点就是,他是一种充塞在空气当中的,一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一种环境压力。一旦回到真实具体的场景的时候,摆在面上的地域歧视,反倒容易变成是一种善意的玩笑。

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一点,就是我在央视当制片人的时候,有一次开制片人会。中间会议间歇的过程当中。我们这个部主任,就指着我们一个同事,山西人。就说:唉,你听到过一个山西的段子吗?说山西人抠啊,抠到什么程度?夏天买一把扇子,不舍得扇。把扇子摆在这儿然后摇头,结果哄堂大笑。

这分明是地域歧视吧。但是在那样的场景下,这反而是一个善意的玩笑。大家哈哈一乐就过去了。恰恰是那些不太熟悉的人,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甚至是比较礼貌的方式给你压力。那才是刻骨的地域仇视。

比如说,你说,别人问你说哪儿人啊?你说你河南人。别人说,哦,河南河南,挺好挺好挺好,实际上你已经分明的感受到,那种恶意的存在。

地域歧视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他是一个鄙视链条。上到国家之间的地域歧视,小到城市省际之间的地域歧视。甚至省内也有地域歧视。比如河南人在外面受到地域歧视,在省内他们还去歧视比如驻马店人,上海人歧视江北人,而在上海人内部,上海的其他城区的人,会歧视那些下只脚的地方。比如说美国人会歧视中国人,可是美国人内部呢?他们又会歧视德克萨斯人,美国人到欧洲去,又被欧洲人歧视。欧洲人互相之间有歧视。法国人歧视德国人,德国人歧视法国人。最后法德两国人共同去歧视英国人。所以这有点像中国人的麻将。就只要你坐到桌上,你肯定有上家肯定有下家。上家打出来的牌你得吃,你打出来的牌就又有别人去吃掉。

所以这似乎是一个没头没尾的,一个贪吃蛇的这样的一个鄙视链条。所以想把这个链条生生的从文化上打断,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它到底有没有解决办法?自打我看了一本书之后,我对这个问题几乎是彻底绝望。

这本书是郑也夫先生写的《信任论》。其中有一个小章节,他讲了一个原理。他说啊,其实任何生物包括人类,在进化的一个漫长而残酷的战场当中,他只要想生存。他必须有一个本能。就是把这个世界简化掉。

世界有多复杂,我们先从棋来看。一盘棋就是三种主要的棋类吧。比如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围棋是复杂的变化最多的。就是其中最简单的国际象棋,大概走完一盘国际象棋,大概是四十步。每一步都有可能面对三十种选择。所以你粗粗的一匡算。一盘国际象棋可能牵扯到的符合规则的变化,大概是十的一百二十次方。甚至有的计算说是十的二百四十次方。这么庞大的一个数字,你其实就会印证了中国古人讲的那句话,叫千古无重局。换句话说即使是在棋盘,这种规则既定、边界既定、时长既定的博弈的格局当中,这种变化都是无穷尽的。更何况我们人生,一个生物面对的生存竞争。这样的博弈环境。那它的所有的变化的种类是无穷多的。

所以一个生物在进化过程当中,他一定要想出一种简化机制。这种简化机制对于我们人来说,其实就是把世界完全的符号化。比如说我们人经常会说,叫千种红、百种绿、万种灰,你仅仅说出一个红字,实际上别人并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种颜色。再比如说我们说轻和重。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说那个疼痛。到目前为止科学界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方法能够把疼痛这种感觉去量化。你说到底有多疼?所以前一阵微博上传了一个段子说,哎呀,女性分娩这是一种非常疼啊。说分娩的时候疼是十二级疼。似乎搞的很科学的样子。后来我找一些专家一打听,他们告诉我疼痛根本没有标准的分类法。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种对世界的简化机制。他并不描述真实,他只描述人想象中的那个简化过的世界。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想把握外在世界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困难。比如说皇帝,据说康熙大帝在他的御座的这个旁边,他要贴一个纸条。这个纸条是写什么?全国各个省份的督抚大员的这种名单。他靠这种名单,这就是他对他掌握的这个帝国的,一个基本的简化机制。他知道哪个省是谁在管?他只能掌握到这一层。

你在史景迁,就是美国一个著名的研究中国历史的一个专家,他写一本小书叫《康熙》,里面记载了康熙一个小日记,自己写的,偷偷摸摸写的一个小文字。他就说啊,他说:这个其实这篇文章里面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地域歧视。比如说他看不起山西人,他说山西人抠,所有的亲朋好友只要穷一点,他都不去照顾。而且客人来了,连一顿饭都不留。就我个人跟山西朋友打交道的经历,我觉得抠的也有啦。但是远没有抠到这个份儿上吧。但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他又怎么办呢?他只能用这种相对来说,符号化脸谱化的一种简化机制。来理解他治下的臣民。如果没有这种简化机制,一个像康熙大帝虽然英明神武,可是他在御座上,他怎么掌握这个帝国呢?

就在民间老百姓其实我们也有相类似的经验,一个母亲跟自己的女儿,她介绍外在的世界的时候,她只能用一个非常简化的结论告诉她。比如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你要小心,十点钟之前一定要回家。不要跟男人在外面待到十点钟之后,这就是一个母亲跟她女儿交流的时候,对世界的简化。

最近那个电影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对吧。我们看少年派在小时候,他非常神奇的一项功能就是背出圆周率的很多位。这也是很多小孩展示的一个技巧。可是为什么圆周率那么难背啊?就是因为他没有意义。可是你看中国古代的一个叫千字文的一篇文章。很多上过私塾的人都会背。他也是一千个完全不搭着的字儿。但为什么好背呢?就是因为他有意义。

所以我们人类怎么去把握如此复杂的外在世界呢?就是我们用简化机制让它赋予意义。然后通过意义去理解这个世界。而地域歧视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一种简化机制。我们无法去把握河南省,那么大的一个省。几千万人将近上亿人口的那么大的一个复杂性。所以我们干脆我们就把它符号化。所以最后回到维特根斯坦,也是著名的哲学家。他的一句话,说凡是能够言语说的世界。就是我们能够掌握的世界。如果不能言说出来,也就是不能把它符号化的简化的世界。我们只好保持沉默。

本段内容参考文章《信任论郑也夫

淘视屋电影网:www.903yy.com

下面就该说说遇到地域歧视我们应该怎么办?这就必须回到我们人认知世界的源头。就是不断的建立起,什么是我们?什么是他们之间的这样的一个边界。随着这种边界的形成。其实你会发现我们的世界是一盘糊涂账。

比如说在亚运会期间,有一个广州市民就发了一条微博,那个微博就气哼哼的。分别是受到了地域歧视的结果。他说啊,他说你们外地人,你们不能一边骂我们的亚运会办得不好,一边又跑来把我们所有的票都抢光。你们这些外地人不能跑到我们的地铁上,把我们的市民的位置全部占掉,然后又说我们的广州治安不好,等等等等。你站到他们的角度来说,他的所有的委屈,他的愤怒。都那么的真实而且那么的有道理。可是在我们和他们,我们广州人和他们外地人之间的这一盘账,大家能听得出来吧。实际上是一团乱账。因为买光你们票的人,很说你们亚运会办得不好的人,可能是一拨人,可能也不是一拨人,但是没有办法。

我们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的构建自我和外界。也就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边界的过程。生过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从八个月到十二个月,会出现一个心理的阶段,叫认生。就是除了妈妈和爸爸,谁都不让抱。这个阶段。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一个自我就在构建,什么人是我的爸妈。什么小碗是我吃饭的小碗。这是我睡觉的床。这是我的家。这是我的朋友。这是我的学校。这是我的城市。这是我的文化。这是我的语言。这是我的祖国。

人从小到大就是不断的把一些外在的,和自己其实没什么关系的事物,认同自我的人格当中。然后谁要是动了我东西,这种他认同的这种外界之物,他就会觉得自我人格受到了伤害。对吧。

比如说我们在这种反日大潮当中,你会发现最激烈的是一帮什么人?是年轻人。而且我就见过一个就是提起日本,那就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即就要杀到日本列岛的那么一个小孩。是一个初中生。我当时就觉得奇怪,我说你跟日本人有什么仇啊?后来我发现他也说不出什么,但是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因为他在这个年龄阶段,正好是构建起他的国家认可,他认同这个国家,所以所有对这个国家,曾经或者未来可能造成伤害的族群,都成了他的认知当中的他们。是敌人。所以他充满了仇恨。

我还记得我的大学的校长李培根先生,他讲过一句话,说什么叫母校啊。母校就是指那个自己随时随地可以骂,但别人绝对不能骂的那个学校。就叫母校。为什么,因为这个学校已经成为了你的人格当中,认同的一部分,谁去伤害它。跟伤害你从心理机制上引起的这种反感,是一模一样的。

这就是我们和他们构建的一个过程,地域歧视其实就是来自于这个,我们北京人、我们上海人、他们外地人。或者是在北京人内部,我们东城西城的人,他们是崇文宣武的人等等。这种边界一旦构成,所谓的歧视就是这种自我认同的构成当中,开始潜滋蔓长。

那好怎么破解,原则上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你把你这种认同变得无边弗届。也就是你认同的边界已经变成了这个宇宙。或者说这个世界的全部。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很古怪的思维方式。你比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他写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叫《西铭》。其中就提出了一种民胞物与的思想。什么叫民胞物与啊?就是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所有的物都是我的同类。这是一种非常宏大的哲学思想。

在基督教的思想当中,也非常突出这种思想。比如说在十七世纪,英国有一个诗人叫约翰*多恩。他就写了一段布道词。很有名的。大概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人都是我的一部分,正如所有的地点,包括一个小小的石子都是欧洲的一部分。当一个石子滚到了海峡当中,这就是欧洲少了一部分。每一个人的死去或者离去。都是我这个主体少掉了一部分。所以当你听到丧钟鸣起的时候,你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就是为你而鸣。听到这个词比较熟悉吧。对没错,后来海明威就根据这个词,写了那本著名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这也是中国张载提出来的那种,所谓民胞物与的思想。这是一脉相通的。这种思想的本质,就是把自我的认同扩大到所有的边界上去。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胸怀。那他就不可能有地域歧视。

那还有一种思维方式呢?就是剥离。这就是佛法的这样的一种修行方法。既然人的成长过程是不断把外物认同到自己的主体当中。那佛法的修炼就是不断的把这种认同给剥离掉。外界跟你有什么关系。包括这个肉身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最后修炼到最后,所谓的成佛做祖,就是把自己的灵魂和所有外界的附着物全部剥离。不仅要出家而且连肉身都可以不要。

那么在社会当中生活,有的时候面对地域歧视,我也真的就不得不采取这种所谓的剥离法。比如说我有一次听马化腾讲。腾讯嘛,那么一个产品服务那么多人,骂他的人就很多,有的人那真的是叫辱骂啊。各种最脏的字眼骂他。有的时候马化腾的夫人就气得要死。马化腾就跟他夫人讲,说你不要气。他们骂的是马化腾,骂的不是我,你看这就是一种很高明的思维方式。因为你的社会符号被辱骂了,这跟你的内在人格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你把之间的这种关系一旦看穿,你就不会觉得被辱骂。

其实很多我们很尊敬的人,他思考世界就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比如说在美国的越战期间,有一个人叫穆斯提。大概是这个名字我记得。他就每天到这白宫前拿一个蜡烛站那儿反战。有的时候游行队伍都散去了,他还拿一个蜡烛站那儿反战。有的人就问他说穆斯提先生,你这个站这儿有什么用吗?对吧,你能改变这个国家吗?这个人非常正色的回答。说是啊。我改变不了这个国家,我站这儿只是不让这个国家改变我。你看这就是一个剥离世界的态度。

还有几乎同时的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拳王。穆罕穆德*阿里。在1971年的时候,628号。我记得这个日子很清楚,美国最高法院做了一纸判决。说穆罕穆德*阿里拒绝服兵役。这是正当的,他可以出于自己的理由拒绝服兵役。因为阿里的道理非常简单。说我在这个国家。我作为一个黑人,作为一个奴隶的后裔,我要平等你们不给,我要尊严你们不给,。我凭什么跟你们,听你们的,跑去跟什么亚洲人、什么越南人、什么中国人打仗。要打我们就在这儿打。可以在美国我们见个生死。你死我活可以。但是我不去打仗。所以他坚决拒绝服兵役。

你看这就是一个人他有一种能力,把自己和周边的群体能够剥离开来的一种态度。这就是佛法修行的态度。所以如果要破解地域歧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着手。有这么两条路可以供你选。要么把自己的人格放大到无远弗届的大,要么收缩成自己非常独立的人格。如果做不到这两头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在地域歧视的这一锅烂汤当中,始终煎熬自己的生命。

本段内容参考文章《西铭张载(宋代)

古时候有很多有钱人,自己明明有一双眼睛。但自己是不读书的。他们是雇别人来读书给自己听。从今往后我就是您身边的的这个读书人。读书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所以我的口号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这就是我的罗辑思维。

那位又问了,说:你刚才说的那个解决方法不对头,因为你说的都是自我修为,怎么让自己不歧视他人,可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面对的是别人歧视我们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作为河南人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以至于河南省委书记几任上任之后,都要开座谈会说怎么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

最近读了一篇小文章。我觉得给我们一个非常有趣的启发角度。1934年的时候,在中国的扬州发生了这么一个案子。这个案子的主人公姓易,叫易君左。在民国的时候还算是一个挺有名的文人,但是解放后因为他去了香港,而且他的书在大陆都没有发行,所以渐渐的这边就没人知道他了。

这个人啊是一个御用文人。说白了品行也不是很好。姓易,叫易君左。说到这的时候我突然就突发奇想,我突然从他这个姓易,就联想到大家还记得。李安那个电影《色戒》里面那个易先生吧。对你看,两个姓易的人不是好东西。会不会就给我心中留下了一个印象。说姓易的人往往都是负面的呢?这也是我对世界联想的一个简化机制。在这里向所有姓易的朋友道个歉。你们都是好人。这两个姓易的是特例。这是打个岔。

回来再说这个易君左,他32年的时候就跑到了扬州闲住了一段时间,文人嘛,总是要写点东西啦。就写点扬州的这个风情啊等等。写了一本书叫《扬州闲话》。这《闲话》谢谢风景什么的也就罢了。可要命就要命在他写到了扬州人,比如说,当然充满了那种轻蔑和调侃,或者说轻佻的那种口吻。比如说扬州人说话啰嗦啊等等。人家扬州人确实也给当时像南京上海这一带人,留下这么个印象。因为方言的关系。比如我看过一部扬州方言的电影,里面扬州人表达情绪特别夸张。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听过那一句台词。扬州人说:#@@@%#¥……¥¥@#……%¥¥%。就开水涨价了这么个事儿。他就拼命的在这儿叫唤。我印象都非常深。对扬州的方言也充满了其实。

还有呢?就是对扬州的女人,这个易君左在《扬州闲话》里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说扬州人啊第一个出妓女多。然后出姨太太多。为什么呢?因为扬州水多。水边种的都是杨柳。所以扬州女人就是水性杨花。你老天爷啊,你想。一个文人还是挺有名的文人。把这几句话写到书里还出版了。还是当时著名的中华书局出版了。你想想看扬州人不炸锅嘛。一炸锅之后就发生了什么呢?就扬州的妇女界啊商界啊包括黑社会,都要跟这个姓易的玩儿命。然后各界都开始组织起来,最后上诉到法庭告他。包括告中华书局。

那很快开庭,这种案子其实说白了也没什么悬念。还吵什么吵,你就是错了嘛。你搞歧视了嘛。所以法院很快就判下来,判这个易君左先赔800大洋,给扬州人做公益事业。然后判中华书局,要销毁这本书然后永不再版。说实话其实我也没看过,我也是道听途说来的。

但是这个案子其实给我们一种启发,就是你看,针对地域歧视,这种有组织的维权。往往是最奏效的一个方法。就像在今天的美国,你说美国白人心里没有对黑人的歧视吗?有,当然有。但是谁敢说呢?没人敢说。很多一遇到黑人的场合,白人甚至自动的就会有一种自我审查机制,哎呀,我的言行啊,我的这种神态啊会不会露出歧视啊。被人抓到把柄了我吃不了兜着走。虽然心里可能还有歧视的影子,但是作为一种政治正确,已经不敢歧视黑人。而这个结果是怎么得来的?正是黑人有组织维权得来

2005年中国深圳也出了这么一个案子,对吧。深圳警察局,当然我想他也不是故意的。打了一条横幅说,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大概打了这么个意思的横幅。或者一个标语出来。当时有两个河南人就怒了。然后就直接把警察局就告到了法庭上。最后也不得不道歉,甚至赔偿。

可问题是中国的这个案子,我发现和1934年我们的那个案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1934年易君左道歉是对谁道歉?对全部扬州人道歉,而05年深圳发生的这个案子,道歉的对象是这两个河南公民本人。我想着中间有非常重要的差别。我们假设时光倒流回到2005年,我们河南籍的我们不管是工商联,还是省政府,还是什么样的民间组织。我们都开始通过法律途径和深圳公安局,打这场官司。而且得到的结果是,深圳市公安局向所有河南人民道歉。我相信这样的示范一旦出来,以后这样的地域歧视,是不是就会少一点了呢?

本段内容参考文章《1934:扬州案中的歧视章敬平

罗振宇-罗辑思维第六期治不好的地域歧视 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