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所见之荔枝进贡考述

发布时间:2022-11-09 17:22:25


古籍中所见之荔枝进贡考述
摘要:荔枝,是南方的特色水果,在古代长期被地方官进贡给朝廷,使贡品荔枝被浓墨重彩地载入中华史册。本文通过对历代文献、诗文中有关荔枝进贡等史料的梳理,揭示了历史上南方种植荔枝及荔枝进贡的概况。 关键词:荔枝;荔枝进贡
中图分类号:k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07-03 荔枝被尊称为“百果之王”,在我国南方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是贡品而备受世人关注。历代诗人以荔枝为题材写下诗篇,其数量之多,在中国水果中堪称第一。王一洲的《历代荔枝诗词选》收集了各代文人为荔枝所做的诗词。北宋蔡襄的《荔枝谱》、吴应逵的《岭南荔枝谱》、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和《茂名县志稿》等为研究历代荔枝进贡的情况、挖掘荔枝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塑造更完整的荔枝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对南方荔枝种植、进贡的概况以及带来的社会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荔枝的由来与流传
荔枝,又名离枝,三国吴·朱应《扶南记》云:“此木结实时,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以刀斧劙,取其枝,故以为名。[1]唐·《柳州罗池庙碑》“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2]p380称其为荔子。晋·左思《蜀都赋》“旁挺龙目,侧生荔枝。[3]“侧

生”本指荔果生于旁枝,后以也以“侧生”代称荔枝。关于荔枝树,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有“荔枝树,高五六丈余,如桂树……”[4]而更为详实的描述是在《广群芳谱》中“树高数丈……五六月盛熟时,彼地皆燕会其下,虽多食亦不伤人,觉热以蜜浆解之……”[5]p1425
荔枝素有“果中皇后”之称,历代文人墨客对它也是交口赞美。早在汉代,大学者王逸便唱出了“卓绝类而无俦,超众果而独贵”的赞语。唐代,宰相张九龄在《荔枝赋并序》中赞誉:“百果之中,无一可比。”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写到:“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宋代苏东坡品尝了荔枝后赞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抗倭名将丘逢甲也有一首赞赏荔枝的七绝诗:“紫琼肤孕碧瑶浆,色味双佳更带香。若援牡丹花史例,荔枝原是果中王。[5]p82可见,荔枝自古以来就是形、色、香、味俱佳的水果,享有“果中王”的美誉。
一般认为荔枝源于中国南部的野生森林。公元三世纪时张勃着的《吴录》有“苍梧多荔枝,生山中,人家亦种之”[6]p839的记载。现广东、广西及海南的原始森林中仍然可以找到野生的荔枝树。
荔枝出现在文献中比较晚。桃、李早在《诗经》中就被吟咏,屈原写过《橘颂》,荔枝是在秦皇汉武不断开发岭南后才逐渐为中原所知。我国有关荔枝记载最早的文献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

赋》“……离(荔)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迤丘陵,下平原,扬翠叶,杌紫茎,发红华,秀朱荣,煌煌扈扈,照曜钜野。[7]p3028由此可见,荔枝在中国南部的栽种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北宋学者蔡襄在《荔枝谱》中提到:“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汉初,南粤王尉佗以备方物,于是始通中国(中原)[8]p1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也曾记载说:“宣和中保和殿下种荔枝成实,徽庙手摘,以赐燕帅王安中。[5]p1431)这表明北方也曾移植过南方荔枝,其后终因水土气候不适而绝迹。岭南有荔枝,久负盛名,《本草纲目》载:“荔枝始传汉世,初惟出岭南,后蜀中。”除此之外,在《云南志》中也有记载:“土獠以採荔支贩卖为业” 在今日的中国,大约从北纬18度至北纬28度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云南及台湾都有栽种荔枝。此外,如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等,美国佛罗里达州、加利福尼亚,澳洲的昆士兰亦有栽种荔枝。
二、各朝代荔枝的进贡概况
荔枝号称“岭南果王”,最早进入中原是汉高祖时期。当时,荔枝和鲛鱼、蒲桃等作为土贡的物品一起进献给君主。土贡在《书·贡》中有载:“禹别九洲,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即古代臣民或藩属向君主进献土特产。《文献通考·自叙》载:“汉唐以来,任土所贡,无代无之”。清代虽然陆续取消各地进贡,但臣属依然进献土贡。
荔枝作为贡品一直从汉朝延续到清代。《西京杂记》载:“尉佗

尝献鲛鱼、荔枝,高祖报以蒲桃锦四匹”[9]p145)赵佗在汉初时就曾将荔枝当作贡品进奉给刘邦。荔枝也因此出现在中原人面前被更多人认识。据说,汉武帝酷爱荔枝,《三辅黄图》有载:“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后数岁,偶一株稍茂,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一旦萎死,守吏坐诛者数十人,逐不复莳矣。[10]p247)看来,南桔北枳尚能结果,荔枝离开特定的地域、气候,连存活都艰难,更不要说结果了。这也是中原最早种植荔枝的记载。由于荔枝不能移植到北方,因此,汉代岭南地区每年向汉皇帝进贡荔枝,俨然已成为了一种制度。据《汉书·地理志》和杨孚《异物志》载,汉代在南海郡设圃羞官掌管岁贡龙眼、荔枝、橘、柚等珍贵果品。《东观汉记》还记载:(匈奴)南单于来朝,赐御食及橙、橘、龙眼、荔枝。[11]这足以说明当时的荔枝是一种非常受重视和欢迎的水果。
《后汉书·和帝纪》载:“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12]p194)从岭南到中原路途遥远,而荔枝又容易腐烂,为保证荔枝不变质,朝廷还在荔枝进贡的沿途设置专门传递荔枝的机构。但用驿站传送荔枝,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为岭南地区人民的沉重负担。因此,临武长唐姜曾经上书和帝,谏止进贡龙眼、荔枝等水果,和帝看到奏疏后,一度被禁止。
荔枝虽自汉代已为中原所知,但能吃到荔枝的人是极少的。三国魏文帝曹丕以为荔枝味若葡萄,被后世讥笑。唐代张九龄在《荔

枝赋》中提到:“援蒲桃以见拟,亦古人之深失。
荔枝从一种边地风物跻身王朝的中心,这可能得益于赵佗的进贡,然而荔枝成为史事流传,变得家喻户晓,还与杨贵妃有莫大的干系。杨贵妃爱嗜荔枝在历史上是出名的,唐玄宗对她“三千宠爱于一身”也是出名的。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为了满足杨贵妃的嗜好,下令让专门传递重要公文、情报的驿马日夜飞奔,从南方赶送新鲜荔枝到长安,并下令自四川涪州置专驿直通长安。《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13]p3494这里所说的“置骑传送”,就是开辟驿道,接力传递。此道也是唐朝新开辟的主要驿道之一,人称“荔枝道”,由长安南循晋子午道,西经西乡县子午镇,南至涪州,全程2000多里。
《广群芳谱》有一篇《影灯记》也提到:“天宝中正月十五夜,玄宗於长春殿撒闽江红锦荔支,令宫人拾之。”唐初,荔枝已上供长安。但唐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进贡荔枝的来源地,引起了后人对杨贵妃所食荔枝产地的争论。主要有岭南说、福建说、涪州说、泸戎说。以上四说,争论了千余年,都未有定论。
荔枝美味,人人喜食。为满足皇室宫中那些高贵者们的需要,岁贡荔枝劳民伤财,此弊政被后世多讥讽,杨贵妃不幸成为首当其冲的讥讽对象。其实,这项弊政既不是因为她而产生,也没有因为她不在而终止。正如杜甫《解闷》这样写道:“先帝贵妃今寂寞,

荔枝还复入长安。
宋代,《宋史·地理志》载:“福州贡荔枝。[5]p1428《三山志》载:“大中祥符二年,岁贡荔枝干六万颗……元佑元年,定为长贡……崇宁四年,增一万三千颗。大观元年又增三千。政和增贡一万……宣和中增十万六百颗。七年减征和岁贡之半。建炎三年罢生荔支,绍与初始贡,致二十四年罢。[5]p1432)这里详细记载了宋真宗、宋神宗、宋魏宗、宋高宗时荔枝进贡的情况,可以知道宋代帝王对荔枝的喜爱不亚于前代各帝王,且进贡的数目庞大。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竟让当时的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5]p1432)还写诗吹嘘此事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14]p91
清代宫中档案《哈密瓜蜜荔枝底簿》载: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福建巡抚吴士功进鲜荔枝五十八桶,共结荔枝二百二十个……乾隆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交来荔枝二十个,随果品呈进,上览过恭进皇太后荔枝一个,差首领萧云鹏进讫,赐皇后、令贵妃、舒妃……和贵人、每位鲜荔枝一颗”。到清代,鲜荔枝仍是宫中珍品,连皇太后、皇后都只能分得一二个。 三、荔枝贡品的制备与运输途径
荔枝作为时令鲜果,离枝之后,正如白居易所言“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岭南距长安路途遥远,怎么做到“味未变已至京都”呢?
汉初,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加上交通条件限制等,所献荔枝多

为干品,即荔枝干。如《唐书·地理志》上说:“戎州贡荔枝煎”所谓的“荔枝煎”。荔枝干,早期主要通过风干和晒干制成的,后来才知道焙干。蔡襄《荔枝谱》记载:“白晒者——烈日乾之,以核坚为止”[4]徐勃《荔支谱》也记述了烘干的方法,即选一个空房,中间架柴,把荔枝放进竹筐包起用布密闭,把筐放到火旁烘烤两到三天。更为高级的荔枝煎有“红盐”和“蜜煎”。蔡襄的《荔支谱》里有:“红盐之法,民间以盐梅卤浸扶桑花为红浆,投荔枝渍之,曝干,色红,味甘酸,可三、四年不虫。”而“蜜煎”则是“剥生荔枝,笮去其浆,然后蜜煮之。”虽然荔枝煎“可三、四年不虫”“修贡舆商人皆便之”,但是色香味尽去,所以为了满足皇帝的私欲,地方官员想方设法运送鲜荔枝。唐玄宗为了满足杨贵妃吃新鲜荔枝的要求,派专人到距离非常远的荔枝产地涪州,把将成熟的荔枝果树整颗带土挖起,移摘在大缸里,然后用船快速运送到离长安最近的码头,后摘下已熟的荔枝派人快马加鞭地送往长安。这种方法艰辛复杂,但很有效,以至在千年后的清朝仍有使用。清代潘耒《荔枝盆》一诗中载:“荔支盆,来三山。枝头雍土生根难。荔支盆,上建浦,冲破峻滩挽舟苦,短蓬愁日复愁雨。荔支盆,过仙霞,千夫肩荷百夫遮,汗流骨出愁鞭过。从此浮江溯河去,严程昼夜不停住。[14]p118)这里详细描述了从福建把整株荔枝栽入盆中再壅土运送的情况。整株荔枝运送,水运尚不易,陆运更难。如从广州沿北江而上,需经南岭山脉,越过崇山峻岭才能进入湘江。这段路程险阻,任务十分艰巨。


整颗搬运保持了荔枝新鲜,但却不实用,在运送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又有了密封法。杜甫的《解闷》载:“侧生野岸及江浦,不熟丹宫满玉壶;云壑布衣骀背死,劳生害马翠眉须。”这里提到用壶运送荔枝,也可以达到“色味不变”。相传,高力士为杨贵妃选送荔枝,如购瓦瓮,瓮底用湿草纸铺垫,装荔果后,再用蜂蜡密封。
此外,还有瓷坛密封法。朱家贤《闻见偶录》载:“予在滇时,有世兄张光余为镇安太守,密封瓷坛致馈。其肌肉肥美,而核极小。所谓穠核者也,味则稍酸,但非采摘时即食。量因路遥物风之故。非种之下也。[15]这是唐代用壶装运方法的发展,瓷坛容量大些,但要注意采收果实要稍早些。
由于壶和瓷坛都容易破碎,且粗糙透气而导致荔枝易烂,所以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出现了竹筒密封法。把大麻竹割成三尺左右一筒,后放水浸泡,再放满荔枝果,用实木塞实口密封扎好,放在马背上直奔长安,到时荔枝仍颗颗新鲜,色味不变。据说唐玄宗时,高力士就用这种方法,每年从高州运送大量的新鲜荔枝进贡给杨贵妃,故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再如蔡襄的《兴化军曹殿函寄荔支》也有记载:“厚叶纤新枝绛囊,使君分寄驿人忙。彩豪封处曾留意,筠笼开时不减香。风色甚豪应少损,路程差近得分尝。[15]这里记述了在竹笼内厚铺荔枝叶,使荔枝经过较长时间运送后色香不减的情况。这种密封法达到了很好的保鲜效果,同时也更便捷、实用。


四、荔枝进贡的社会影响
苏轼曾写了一首《荔枝叹》“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争新买宠出新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邪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讲述了有关荔枝进贡的事实。荔枝进贡在很大程度是为了遵从皇帝的嗜好,从千里之外运送至京都,一路上十万火急,每年累死的、摔死的及被毒蛇猛兽伤害的人和马不计其数。谢承的《后汉书》形容:“旧献龙眼荔枝及生鲜,鲜之驿马传送之,至有遭虎狼毒害,顿仆死亡不绝。[12]p194)可见,千里飞车送荔枝,简直是草菅人命,荼毒生灵。
封建时代,地方官吏为了讨好圣主,争先恐后的把本地最好的特产进贡到朝廷。《程氏遗书》载:“仁宗一日思生荔枝,有司言已供尽,近侍曰‘有鬻者,请买之。’上曰:‘不可。今买,来岁必增上供之数,流祸百姓无穷’[5]p1430)在历史上,能像宋仁宗这样知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道理的毕竟不多,以至于那些急于进士,又在荔枝产地为官、掌握了丰富荔枝资源的地方官来说,这可是一个邀荣取宠的大好机会,所以他们会不惜人力物力进贡荔枝而谋求皇帝的赏识。唐玄宗时期,高力士就因多次进贡荔枝有功而获得皇帝的宠信。
在《荔枝叹》中苏轼的好心肠令人感动,但所谓“疮瘠”之根不在“尤物”,更与“天公”无关,高高在上统治一切的封建王朝才是关键所在。这一“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的惨剧,

归罪于“争新买宠各出意”的媚臣,诸如唐相李林甫之贡荔枝,完全是祸国殃民的虐政,所以这种伤天下之民而嗜独夫之欲的行为弄得天怨人怒。这种情况在今天依然存在,对我们仍有启迪作用。 《唐书·地理志》记载,荔枝由于其特有的美味与珍贵,被再次当作贡品为人尊崇达到一个高峰。由于统治者和官吏的重视,荔枝育种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北户录》的记载,当时已经出现了无核荔枝。到了宋代的时候,这种果树的名声进一步大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蒲田人蔡襄写下了现存最早的一本荔枝专著——《荔枝谱》
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荔枝在一定程度上是劳民伤财,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也有利于荔枝的培育和种植,使荔枝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了进贡朝廷而得名的荔枝品种——进奉、白糖罂(中华红)和妃子笑。据说妃子笑是因为其果实较其他品种大,皮青红色,肉厚核小清甜,进贡朝廷后深得杨贵妃喜爱而得名。而某些地方荔枝质量俱佳被朝廷选定为荔枝贡品产地,称贡园。时至今日,广州茂名还有柏桥贡园、上河贡园和禄段贡园等。荔枝因受重视,还直接增加了产地果农的种植积极性,在明末清初,广东荔枝栽培是比较普遍的。清代吴应逵在《岭南荔枝谱》中记载:“高州西荔枝村,兼种橘柚为业,其树连亘数亩”。甚至有些地方把种植荔枝做为主业,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载:“广州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16]p624《寰宇记》也有记载:“戎州僰道縣有荔枝園……多以荔枝为业,

園植万株。一树可收一百五十斛,又有荔枝滩。广州信安县有连理荔枝树。[5]p1429)在中原,荔枝属于名贵的水果,很多达官贵人都争买新鲜的荔枝,因此荔枝往往身价百倍。刘克庄《和赵南塘离支五绝》诗中有“十颗千钱品最珍,北人鲐背未濡唇”“辇毂尝新著价高,土人弃掷等弁髦”的诗句,并在诗中注云:“皱玉盛时颗值百钱。[17]正是有巨额利润的驱使,许多商贩热衷于荔枝贸易。北宋蔡襄《荔枝谱》第三载:“福州种殖最多,延胣原野,洪塘水其盛处。一家之有,至于万株。??故商人贩益广”。南宋时期,荔枝的商业化的现象更为明显,福建、广东一带的荔枝大量运往临安销售。《西湖老人繁胜录》曰:“福州新荔枝到进上御前送朝贵,遍卖街市……直卖至八月,与新木弹相接。
随着荔枝的商业化的加强,荔枝已不是单纯的进贡皇室,而更多的是流通于市场,成为一种商品。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物以稀为贵,荔枝的市场效益刺激了果农和果商,他们更加致力于荔枝的种植和贩卖,使得当地的荔枝经济得到发展,这也为当地的人民增添了财富。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历代古籍、诗文中有关荔枝进贡等史料的梳理,描述了历史上南方种植荔枝及荔枝进贡的概况,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有关荔枝的历史,通过研究古人是怎样保鲜、制备荔枝,也可为当今荔枝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经验。从上述史料可见,荔枝的进贡、种植和产地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能反映国家的政治风气与社会的兴衰。所以,探讨进

贡、种植荔枝带来的社会影响,也可以为我们当今加速发展荔枝产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果部第三十一卷. [2]卞孝萱著.韩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 [3]李昉.太平御览(卷九百七一)[m].果部八. [4](清)吴应逵.岭南荔枝谱[m]. [5](清)汪灏.广群芳谱(卷3[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年出版社,19856. [6](清)汪森编.粤西丛载校注[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12. [7]司马迁.史记(卷117[m].司马相如列传,上海:中华书局校点本. [8]蔡襄.荔枝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9](晋)葛洪撰,周天游注.西京杂记(卷三)[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 [10]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卷三)[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 [11]东观汉记(卷20[m].辑《太平御览》(卷971,亦有类. [12]范晔.后汉书(第一册卷四)[m].上海:中华书局. [13]宋)欧阳修.新唐书?杨贵妃传[m].上海:中华书局.

[14]王一州.历代荔枝诗词选[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876. [15]庄虚之.论我国古代荔枝保鲜技术的发展[j].成都:四川果树,19951. [16](清)屈大均.广东新语[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4. [17]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m]《四部丛刊》初编本.


古籍中所见之荔枝进贡考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