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

发布时间:2011-10-24 22:27:24

漫谈《红楼梦》与佛教

《红楼梦》作为中国最伟大也最复杂的著作在近三个世纪中流传之广已无需描述,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吸引无数大家倾毕生之力进行研究。本人仅作为一名《红楼梦》爱好者实在不敢提研究或解析这样学术的词语,只根据个人对名著本身涉及佛教思想的浅薄理解略作表述。考虑到《红楼梦》的后四十回非曹雪芹先生亲笔,无论因何遗失或接续的多么精妙,似乎都无法替代原作的思想本意,联系到佛教对因果的阐述则在此断了一根弦,变得似是而非难以圆满了,因此本文围绕的是《红楼梦》前八十回,对于因果报应一说在《红楼梦》的体现不再过多着笔。

曹雪芹本人是否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答案是否定的,《红楼梦》中不止有佛教的思想影响,更多的是道教的甚至民间神化传说的影子,书中明里暗里阐述的佛教理论也不能简单理解为弘扬佛法,作者只是将佛教尤其是禅宗的思想融入到作品中,表达对生活的感悟。《红楼梦》包含了儒释道各家思想,相互碰撞交叉,终于编著成不朽巨制。本文将从小处着眼,试图理解其中佛教思想一丝脉络,略说个大概。

《红楼梦》开篇由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引出了一僧一道,将一块无用顽石卷入红尘中了却劫数,并借了“真事隐”“假语存”留下这“满纸荒唐言”的故事传于后世,应了佛教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本质。结缘于西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则是作者对源自印度佛教前生、今生、来生转世缘起缘灭的假想。自故事开始便有了《好了歌》佐证熙熙攘攘皆为利,“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一切皆空的必然。作者将佛教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本土化创作,当然这种本土化并非曹雪芹先生的创新,而是从印度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经历与儒家、道家等思想接触碰撞不断磨合的结果。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上至帝王将相下及黎民百姓,生长于三代世袭官宦大家的曹雪芹体验了曹氏盛极至衰的剧变过程,他对人生有着深切的感受,思想上也会产生极大的转变,在此我们看到了他的体悟,看破世事、万法皆空。

《金刚经》偈语“一切有为法,皆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观点贯穿《红楼梦》始终,“色”为一切相,有形之物,也是书中各人贪恋之物。“空”指“性空”,本性是空的、无名的,或者说连本性都没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红楼梦》中那些落入尘世的灵秀人物偏以为“有”,有了世袭爵位,有了深宅大院,有了儿孙满堂,有了娇妻美妾到头来仍是一无所有,这些看似与那个时代的体制,根深蒂固的礼教思想有关,其实却像“馒头庵”的名字一样,“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情”之一事更是虚妄,自宝玉那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开启旷世奇缘,到“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桂,金簪雪里埋。”“太虚幻境”的金陵正副十二钗最终无一不是落入了“孽海情天”所预示的结局中,痴男怨女还完了风月债,一抔黄土埋葬了有情人。

另一条重要的线索则是“苦”,佛祖释迦牟尼涅磐两千五百年,菩提树下的初转法轮讲的即是“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佛陀把理解世间苦放在了首位,苦谛的八苦指“生、老、病、死”是肉体上、生理上的苦,“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是精神上、心理上的苦,“五盛阴苦”则是苦的根源,身心的业连接下世的苦,轮回往复永无止期。一部《红楼梦》串连着无数的人物,“字字看来皆是血”写尽了世间苦。

作者心思缜密,让我们看名字便看出了苦,警幻仙子指点十二金钗曲,全是苦曲《终身误》、《枉凝眉》、《恨无常》、《分骨肉》、《乐中悲》、《世难容》、《喜冤家》、《虚花悟》、《聪明累》、《留馀庆》、《晚韶华》、《好事终》、《收尾.飞鸟各投林》。贾府根红苗正的四位小姐合起来称作“元、迎、探、惜”“原应叹息”注定了她们有苦难诉的生命轨迹。甄英莲被个忘恩负义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糊里糊涂的断送了一生,自然是苦到“真应怜”。薛宝钗一首《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将柳絮词翻出好力气,依然逃不脱柳絮无依雪埋金钗的命运。

世人难逃生老病死,这其中的苦在《红楼梦》中俯拾皆是。生苦是每个经历轮回苦楚的人于万般无奈之下再入尘世的第一声啼哭。老苦是生命发展规律,贾母叹息“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病苦在《红楼梦》中最为常见,大病小病身病心病,灵验如“冷香丸”去不了薛宝钗的哮喘病根,林黛玉进荣国府便说过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病苦得深切了就要经历死苦,思细腻聪慧美丽的秦可卿几乎是一心求死,她的密友王熙凤争强好胜机关算尽,到头来“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爱别离苦是美好的日子转眼即逝的写照,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 所以倒是不开的好。”元春省亲时也曾劝慰贾母“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们儿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致多早晚才来!” 迎春惨死、探春远嫁、惜春遁入空门,人生聚散无常。求不得苦是人对追求的覆灭,求物不得、求人不得、求理想更是坎坷迷茫,冯渊对英莲一见倾心,被那呆霸王殴打致死是一例。贾瑞放纵欲望,抱着风月宝鉴堕入地狱是一例。宝黛二心事终虚化是全文里求不得的最深刻的佐证。怨憎会苦是不称心、不如意。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于是便有了好恶、纠葛、敌视和手段。赵姨娘为人狭隘恶毒,但她也有可怜之处,自己儿女都不能像普通儿女那样对待,争无法争、诉无法诉,于是就心存憎恨走了偏门。晴雯样样都出色,“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只因“风流灵巧招人怨”,落得“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五盛阴苦是苦的根源,佛教把“苦”和“空”作为娑婆世界的本质,所谓“娑婆”是梵语音译,其意译为“堪忍”,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也就是众生所处的“人的世界”。一个永远存在缺憾的世界,人活在这个世界难以解脱,即使看得破也未必能忍得过,忍得过也不一定放得下,苦海无边,不得自在。曹雪芹终其一生历经磨难,想把他领悟的、看破的通过笔墨劝诫世人,他借《红楼梦》表达了“人生唯苦”“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却仍然将自己编进了执著的深渊中不能自拔。一部《红楼梦》牵扯着无数人的情怀,嬉笑怒骂、悲喜赞叹,可惜世人眼盲,放下书仍就一头钻进名利场,体验着“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起起落落的人生。正如偈说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过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信平生被眼瞒。

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班 董津

2011714

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