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征文

发布时间:2018-11-05 20:00:55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征文

谈起爱国主义,第一个在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是霍去病“匈奴未破,无以为家”的壮志凌云;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不屈;还是孙中山先生一生革命,未敢稍息的克己奉公?今天,读书人团队要向大家推荐三篇同一大背景下不同时期的文章,希望挖掘出这些伟大的作品中所蕴藏的对祖国的深情,对民族的热爱以及对责任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在民主刚刚萌芽,清廷苟延残喘的20世纪初。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愿意做时代的开创者,没有路就要用自己的身体来铺;他们愿意做时代的牺牲者,没有光就要用自己的生命导航。林觉民先生正是那光荣团体中的一员。而我要推荐的第一篇文章正是他的《与妻书》。1911424日黄花岗起义的前夕,林觉民先生在一块白方巾上写下了这份最后的家书。从这封信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份跨越书信的情感,那是对妻子的眷恋深情;字里行间,更是折射出那以天下为己任,舍小家为大家的赤子之心。一笔一划,仿佛都灌注了作者的炽热血液,牵动着我们的心魄。

如果说,《与妻书》是以个人情感为载体,那么接下来推荐的方志敏烈士的《可爱的中国》则更多的从民族情感上阐述何为爱国。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革命经历的种种挫折,中国的人民承受的种种欺压,中国的尊严遭遇的种种践踏。让方志敏在文章中高声疾呼,将民族之情融于文中“祥松”的信里。这篇写于1935年的文章是他被捕后的狱中绝笔。文章在朴实的自白中融入了对饱受列强蹂躏的祖国母亲的担忧与无尽的热爱,对被为虎作伥,甘为走狗欺压同胞的无耻之徒的抨击,以及对未来民族光明美好前程之无限向往,全部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尽管身陷囹圄之中,但正如他所言,方志敏烈士心中的“为中国民族解放之心还是火一般的炽烈”这样的话语,就如同一曲壮烈的革命之歌鼓舞我们向前。

194051日,枣宜会战中,一位中国的将军在战场上致信部署,望各将士能奋勇杀敌。他在信中写到:“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半个月后,1940516日,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张自忠将军与襄阳南瓜店力战至全军覆没,最终殉国。

有时候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并不懂得,在那段中国最沉重的岁月里,究竟是什么让一位集团军司令官,亲自上阵,和敌人白刃搏杀,最终殉国。抗战时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男儿十万兵。我不知道,在那样的年代里,中国的将士是怎样面对日军的优势装备,在祖国的土地上用鲜血保卫身后的一切。知道我读了这段文字。无须过多的解释与赞美,我想,这段文字就代表着中国,代表着爱国。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一次次英勇无畏的冲锋,一位位舍生取义的英雄。造就了,铸成了爱国主义的魂,它不仅存于这一片片文章的深处,它更存于你我心中,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征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