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

发布时间:

《游褒禅山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相关情况
2、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3、归纳:道、乃、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二)能力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3、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三)德育目标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二、教学重点
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的写法,及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三、教学难点
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自然段。
四、教学时数三教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学生回答)《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

1

二、题解
1、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朝进士,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时,重在适用。其散文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所以世人称为王荆公。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2、背景简介: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3、题材介绍
实为杂记,有许多文章因事因感而发,或叙或议,或抒情或说明,不拘一格,不便归类,于是称为三、整体感知
1、听磁带熟悉课文,并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庐冢(lúzhǒng、卒(zú、仆(pū、独其为文犹可识(shí、瑰(guī怪、褒禅(bāochán)山、窈(yǎo)然、咎(jiù)、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庐陵箫君圭(guī)君玉、余弟安国平父(2、学生自读,并讨论本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记游所见的景物和经过。第二部分(第三、四自然段)写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的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四、具体研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齐读

2

2、翻译并强调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舍,名词用作动词,筑舍房屋。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4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名,称呼。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5今言华实者,盖音谬也:判断句。3、学生熟读,教师引导背诵
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碑仆道……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后来讹音为。)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距洞百余步……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后省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音谬?(古文无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是后起字,有此字后,”“分开。)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3、提问:作者在此山中共去了哪些地方?明确: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碑文4、学生背诵并检查:

3

五、具体研习第二自然段:
1、先点名诵读第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2、解读文言知识: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5)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虚词“其”的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3)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它(代仆碑)。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它(代)。: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它(代后洞)。: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指古人)。(7)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9)既其出——助词,无义。10)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11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12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3、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

4

4、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这一段中的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5、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讨论,明确: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6、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7、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5

游褒禅山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