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学习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18-11-30 13:55:58

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学习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摘要:随班就读虽然提高了残疾儿童入学率,但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随班就读现状分析,提出提高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学习的对策。

关键词:随班就读 有效学习 现状 对策

随班就读是全纳性教育理念在我国的一种实践形式,经历了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残疾儿童入学问题,改变了特殊教育的封闭状态,使更多的人了解残疾儿童,理解特殊教育,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但笔者通过对全市120名随班就读教师进行调查问卷得出,现阶段随班就读效果并不理想,许多随班就读学生因在普通学校得不到适合他们需要的教育,普遍存在随班就坐随班混读现象,提高随班就读学生学习效果已成为当前随班就读工作的重点。

一、现状分析

1.对随班就读模式认识不到位。

许多普通学校领导、教师并未从观念层面真正的接受随班就读学生,认为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事,与普通学校教师无关;随班就读学生是不可教育的,不必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管正常学生都管不过来,哪有时间管随班就读学生,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导致随班就读教师工作上的消极,影响个别化教育的效果。

2.随班就读管理机制不健全。

大部分随班就读学校都没有建立随班就读工作评估机制,没有制定对随班就读教师激励措施,造成许多随班就读工作可做可不做,随班就读学生可管可不管,对随班就读学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还有一部分随班就读老师不考虑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把他们等同于普通学生一样对待,造成他们无法达到预定的学习要求,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产生焦虑厌学的情绪。

3.个别化教学计划流于形式。

许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教学计划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殊需要,缺乏实效性。在制定的过程中往往由班主任一人制订,学校领导和其他任课教师都未参与,更没有家长、专业人员的参加。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按照个别化教学计划所制定的内容进行落实,个别化教学计划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4.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理论缺失。

目前随班就读教师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缺乏的现象,如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困难,在课堂中无法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无法对随班就读学生出现的行为问题、情绪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随班就读教师专业水平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随班就读教师对随班就读工作的认同,对随班就读学生从心理层面的接受。

5.随班就读学生家长配合不够。

许多学生认为孩子残疾是自己造成的,内心有严重的内疚心理,盲目代劳、过多的保护、迁就和溺爱,对随班就读教师的配合有时流于形式,影响了随班就读就读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只是让他认识几个字,知道简单的运算方法,对随班就读老师的要求置之不理。

二、 提高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学习的对策

1.转变对随班就读模式的认识。

全纳性教育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对全纳性教育的认同是取得成功的关键。[1]所以形成对随班就读良好的认知,才能克服工作上的种种困难,才能正确的认识并接纳随班就读学生,才能使随班就读工作得以正常的开展,才能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育。韦小满指出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越不了解,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越少,对随班就读工作就越没有信心。因此,改变随班就读工作的观念与态度可以通过让他们多与特殊学生接触、多参加相关的培训和教研,多了解相关的教育案例得以实现。

2.完善随班就读管理体制。

随班就读为残疾儿童公平接受教育提供了机会,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做到机会平等,更应该做到结果的平等,重视过程管理,明确随班就读工作责任,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对随班就读工作评价,不能仅以考试成绩做为评价随班就读教师工作成效,随班就读学生成长进步的标准,要把诊断性、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做到客观公正,这样才能真正激发随班就读教师的工作热情。

3. 严格制定落实个别化教学计划。

个别化教学就是要我们在教学中面向每一个学生,创造适合他们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随班就读学生虽然也遵循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相比正常学生,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而必须制定适合随班就读学生差异的个别化教学计划。在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时应成立多方参与的计划制定小组,首先要确定随班就读学生的目标行为,然后对目标行为进行相应的测量和评定,从目标行为出发制定长、出短期目标,最后设计完成的时间及具体的方法与策略。著名教育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计划的东西一定要付诸于实践,这样才能体验到成功与失败。个别化教育计划关键在于落实,随班就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依据个别化教育计划,对随班就读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为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进步搭建平台。

4.加大对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力度。

提高随班就读教师专业水平,不但是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关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随班就读教师对随班就读工作和随班就读学生的积极认同。[2]可以通过教研,培训等方式对所有参与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进行特殊儿童心理学、行为干预技术等课程的培训,使随班就读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有所了解,有针对性地制定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能正确处理随班就读演各种行为情绪问题的能力。

5.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智障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智障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因而实施个别化教学应该始终注重家长的参与,从制定计划、确定目标、教学过程到教学评价,都要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个别化教学的目标。面对家长配合不积极、家长文化水平低等问题应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在智障儿童中的作用、介绍智障儿童教育的成功案例,提高家长的认识,引起家长的重视,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秋芳.全纳性教育的课堂教学原则.中国特殊教育.200415-9

[2]夏峰.普特融合推动随班班就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1-38.

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学习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