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四十周年后的感言

发布时间:2017-03-23 12:56:05

上山下乡四十周年后的感言

1),“坎坷的人生和曲折的人生道路,磨练了我的意志,也练就了我坚强不屈的性格。从不怨天尤人,因为我相信党和政府。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退休教师,凡夫俗子,无所作为。但我坚信:若干年的历史组成立我们生命的全部,若干部严肃而庄重的个人史,将汇集成整个时代的璀璨!蓦然回首,岁月成金。”

——蔡某云,1949年生,1970年下乡,学干农活,当过建桥民工,学过样板戏,干过宣传队,当过展览馆讲解员,1979年,在下乡9年后,胃出血‘三个加’,因病回城。现是中学退休教师。

2),“当地乡亲淳朴善良不把知青当外人看,倒也平平和和的,没有电视剧《今夜有暴风雨》里面知青在北大荒刻骨铭心的遭遇。因为有上山下乡的经历,我回城后分配工作,不久又下岗了,却没有怨言。临近晚年,我自己开了一家日杂百货店,当起小老板。如今儿子参加工作,我同也是山上下乡的妻子一起,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陈某民,1952年生,1969年下乡,回城分配工作、下岗、自己开店。

3),“下乡8年,我独自去空手回,没有任何身外之物。但这8年,却为我以后的生活工作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贵的财富,人格的力量,做人的准则。回城20年里,尽管登过泰山,领略过黄山,到过香港维多利亚港,日月潭,大峡谷,但总觉得带有青草味的山村小路,走起来特别舒坦。每年多一定想办法抽时间回去看看小山村那熟悉的土屋,朴实的乡亲。每次踏上这片热土就没法不被浓重的历史氛围所包裹,所感染。……尽可能奉献一点微薄之力。乡村那条小溪始终在心中流淌着,乡亲们曾经给过的爱护始终难于忘怀,……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去了,但那里的一草一木依然那样使我迷恋、令我牵挂。队长的老母亲,今年该有80多岁了吧,我默默地祝福她老人家身体硬朗,留坑山上的柑橘挂果如何?村里哪家的后生考上大学、中专?”

——陈某洲,1953年生,1969年下乡,1977年招干当干事,现为人大副主任,副厅级。

4),“知青生活是锻炼人的。在艰苦知青生活的磨练下,我们慢慢成熟起来。进过繁重体力劳动的洗礼,我们深深懂得了:稻、麦、果、疏的收成凝聚了许多人辛勤劳动的汗水,粒粒皆辛苦,一定要珍惜劳动果实;经过与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同甘共苦,我们看到农民身上艰苦朴素和纯真厚道的亮点,大大陶冶了知青的情操;我们深切体验了农村、农业、农民的贫穷困苦,萌发改变这种面貌的意识。知青生活虽然艰苦,但是这种艰苦却磨练了我们更加顽强的人生意志,教会了我们深刻理解“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理,培养了我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品格。”

——李某帮,1948年生,1969年下乡,1978年上大学,1982年分配市统计局工作,1996任局长,正处级。

5),“整整6年的青春岁月,风风雨雨,激情燃烧,苦闷旁徨,酸甜苦辣,汇成一支难忘的歌。……现在说起这些,孩子们像听天方夜谭,年轻人也许不可想象。但这些都是确确实实的,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黄某发,1952年生,1969年下乡,1975年任民办老师,后转公办,读师专,留校、调动,今任副处级组织员。

6),“上山下乡,是我人生旅途的一段歌。如涓涓细流,轻柔流淌于心田,似缕缕蚕丝,久久萦绕于心间,任凭岁月的风雨剥蚀,那遥远的记忆,如大海永远不消失的波涛,总唤起我对下乡往事、对山乡村民及一草一木的惦记。曾记否,韶华易逝,记忆难泯。”劳动千般苦,思家点点愁”虽然领略了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清苦寂寥,但也磨练了坚忍不拔的耐力和淡定从容的意念。山民淳朴,视我们为尊贵的客人,手把手的教农活,劳动时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知青们被山民们的质朴关爱、犹如春风拂面的殷殷情所感动,这种真诚善良的传统美德、这一笔宝贵的财富,成为我今后工作中为人的准则与人格力量的精神基础。绵绵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村民对知青的好,点点滴滴在心头,把我们这些知青当做他们的儿女,我们也将村民当做亲人。我每年几乎都回我的第二故乡知青点去走走看看,知青生活培养我做人做事坦荡真诚的品格、磨练了人生意志,一生弥足珍贵,感谢“广阔天地”为我提供了成长、成熟的土壤与平台体验了人生,使我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能历挫折而不沉沦,经磨难而能奋起。知青们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知青生活,宛如人生一段歌。”

——王某芳,1953年生,1969年下乡,1976年大学毕业,1987年任市妇联副主席,2001年至今市政府副秘书长,正处级。她还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评论、诗歌、通讯、小说、文学报告等。

7),“经过两年多的劳动锻炼,知青点的知青符合推荐上大学的条件,1975年,60多个知青,上级给了4个工农兵学员的名额……农场党支部决定采用投票产生,通知开会,会议内容没有讲明,100多名知青和农场场员当场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我是4个中的一个,心情格外激动,当时的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李某明,1953年生,1973年下乡,1975年大专学习,1978年中学任教,1985年省委党校学习,1987年任科员,现在任市社科联副主席,副处级。

8),“从‘文革’到下乡,尽管我家遭受很多歧视,但我从没有怀疑过共产党和毛主席,那信仰的虔诚,就像土楼一样牢固。有一次生产队开会,公社党委副书记兼武装部长亲自来主持,宣布我为对政治夜校教师,满脸笑容对社员们说‘以后大家要叫吴某明同志吴老师,请大家鼓掌’。白天学大寨,晚上办政治夜校,学什么?学文化,学农业科技,学技术,学毛主席著作和时事政治。100多人的生产队有两间教室,因为队的中间隔条河,所以两边各有一间教室。虽然我在招工招生问题上受到不公平待遇,但从来没有遭到贫下中农的任何歧视。这几年我们兄弟姐妹经常回村民组看望乡亲们。正是:沧海桑田,岁月流金,方显人间真情!”

——吴某明,1951年生,1969年下乡,1978年调公社文化站工作,1980年回城工作,1993年移民美国。今年来以“大地”为笔名在各报刊发表文章,著有长篇回记录和小说问世。

9),“说来真幸运,这是加入全国近3000万知青大军的最后一批,偏偏让我赶上了,这一天曾经让我激动不已。……校园里贴满了用大红纸书写的决心书,豪情壮志处处了可见。…..欢送大会推我上台表态……两侧有干部送行,中小学生的腰鼓队、花束队,沿街边舞边跳,边喊边叫,热烈欢送着。此时心中泛起的激动劲要比刚才在台上表态还强烈。上车后,车站里还是人山人海,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在车旁挥手相送,就连车站的员工和商店的售货员也都加入送别的行列,我再次激动,情不自禁地手持胸花,探出车外,向人群挥别……。”

——周某峰,1958年生,1976年下乡,1978年调平和第二糖厂当工人,历经转折,现为市委编办主任,正处级。

10),“大学毕业后,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人民的培养,我读大学,不仅不用交学费,而且每月还有20多元助学金,够吃饭,还有剩支持家人,感谢老师无私教诲……我要尽力回馈社会”

——傅某仪,1947年生66届高中毕业,1969年下乡,1978年上大学,官至副厅。

11),“那是一个实际并不遥远,但似乎已很遥远的年代。那些似乎已经忘却的往事,在此时此刻,一幕幕,竟是如此清晰的重映在我们的眼帘——当年我们年轻朝气蓬勃……,当年我们……,当年我们……,当年我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大多数人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贡献了青春和力量。时间飞逝,到1977年慢慢全部走光。19934月下乡19周年,20034月下乡20周年的纪念日子,昔日的场友们两次相聚在一起叙旧,有出国留学读博士的、有任厅级、处级、科级等各级领导干部的,有在企业工作的,有中小企业关停自谋职业的,也有退休在家的。回眸34年前知青农场的学习、劳动、生活等方面的经历,心情愉快,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要求,是形势的需要,使我们这一代人得以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磨练成长。”

——蔡某娜,1955年生,1973年下乡,1978年在县妇联工作,当过副县长、宣传部副部长、宣传部、县妇联主席。

12),“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事多谈忘了,唯有上山下乡那段大大小小的经历都历历在目。通过上山下乡的历练,我骨头坚硬了,思想成熟了,知识面更宽阔了。没有上山下乡的经历,就没有我今天事业的顺利。官坡是我人生起步的地方,是一个有苦有乐终生难忘的地方,一个离开了又老想回来看看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乡。大队的知青们最后全部调出,各奔前程,相遇时聊起当年的经历总是说不完谈不尽,像真正的战士打仗的经历一样,都认为那是人生一段最有意义、最不平淡、最有回忆、最值展示的经历。”

——张弓,1947年生,1969年下乡,第一年挣一部自行车;所学的文化知识有用武之地,机电技术、宣传栏、标语、读文件社论、小学代课,碾米、抽水;苦干受到表扬,经常改善伙食;白天干活,晚上当义务文艺宣传队的队员;入乡随俗和农民一起过节,为知青盖自行车修理房偷砍其他公社的松木;建设水库开山炸石,苦干加巧干,方法得到表扬和推广。后来自己经商,现任某中美合资企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某厂厂长,花卉盆景协会会长。

13),“时光如白驹过隙,33年过去了。当我们现在有机会有机会坐在一起的时候,谈起往事均不胜唏嘘,大家都有许多感想。当年,我们劳了筋骨、苦了心志、饿了体肤。天虽无降大任于我们,但我们确实受益不浅。我们的体质得到了锻炼,我们的意志得到锤炼。我们懂得珍惜,我们学会宽容。我们重视淳朴的友情,我们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我们很多人具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品格。‘上山下乡’这人生的一段经历,我们终生受用。”

——黄某雄,1957年生,1975年下乡,1978年考入师范。现任教务处主任,高级教师。

14),“33年前的知青生活,是苦,是泪,是锤炼,是炼狱,是一只五味瓮……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是说不清的。知青是一种痛苦,知青是一种精神,知青是一种财富……1978年临别农村时,我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诗《野草》,现在的我,可能写不出这样的诗了。”

——沈某添,1975年下乡,学习务农、自己养猪、组织文艺宣传队、组织赛诗会。1978年考入师院。当过教师,宣传干部,记者,编辑。现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和其它书法、动画、戏剧美术、文联、科教文卫专家组成员等。

15),“我们在一起宣传毛泽东思想。上世纪70年代,在东泗山乡活跃着一支以下乡知青为主体组建的文艺宣传队——清泉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当年宣传队的队员们满怀激情,驰骋在山乡的舞台上,热情宣传毛泽东思想,用青春与热血谱写着一曲激越回荡的知青之歌。回忆起当年宣传队生活的点点滴滴,总会让人心潮澎湃,难于平息……

16),“悠悠往事知青梦,华安绵治知青——这个为闽南知青所耳熟能详的、短暂的、闽南最大的、知青的“先进典型”集体。她“先进”以后的浮沉就鲜为人知了。但该知青集体的每位知青,无论他(她)们后来成了什么样的人,都是他(她)们会永远眷恋和珍惜的生活体验,甚或图腾、精神财富。在绵治知青兴旺时期:一是集体自觉学习马列毛泽东思想理论。读书,写眉批、记笔记,搞“调查访问”,模仿《湘江评论》创办油印小刊物《中华儿女》;二是绵治十几个生产队由知青担任副队长;三是经受住强体力的农村劳动的考验。四是多次参加扑山火体现了知青集体的战斗力;五是救死扶伤为村民做好事;六是搞了些最后证明失败的空想实验,作了些有益理论探讨。在绵治知青离开农村后,奋进精神不息,有传奇经历的知青不在少数,很多人成为政治、军事、经济、学术界中有作为的人才。”

——蔡某成,1948年生,1969年下乡,1980年师院毕业,在中学任教、省社科院工作、任过秘书长、副研究员、大学教授。

17),“难忘的第二故乡,一、对‘方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的深切体会;二、学‘毛著’,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三、参加扑灭山林火灾,经受烈火考验。”

——张某洲,1951年生,1969年全家下乡,1972年参加创办工厂,任过车间政工、支委、工会主席、检验科长,1984年转干学习,经济师,内退,改做寿险营销工作。

18),“回望高考,三十年过去了,悲欢离合,往事成堆,交叉重叠,搅得人心碎。我曾经反复问自己:以家庭破碎为代价,换取后半生的命运改变,是否真的合算? ……我从小不信命,至今依然不求签问卦。范文澜先生以为‘无可奈何谓之命’,我现在是渐渐地能理解它的含义了。”

——吴某文,1947年生,1964年下乡,1977年考上龙溪师范,同是知青的妻子患有慢性病,在他读书期间病死,成为人生的遗憾,毕业后任教师高级讲师。

19),“灯下读书,以歌为伴。光阴荏苒,一晃32年过去了,许多精力逐渐淡忘模糊,但有一些往事烙印脑海,记忆犹新,尤其是夏夜读书,阳台放歌一幕幕生动情景,更是值得反复咀嚼,珍藏回味。”

——唐某河,1975年下乡,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诗集,现为诗歌、作协会员,县作协主席。

20),“1976年中秋……我们便煮了一大锅的芋头,加上糖,权当月饼,。当地的芋头很好吃,做出来的糖芋头,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道佳肴。十来个人便在晒谷场上,早早摆好桌椅,烧好开水,泡上茶,畅心赏月,也算是知青时期过得非常开心的一个夜晚。”

——郑某鸿,1953年生,1966年小学毕业,1969年下乡,1976年回城,当过工人,供销员、个体户。喜欢文学,写的小说入选《中外经典视听图书馆》。

21),“下乡那年20岁,19999月间,一中老三届知青重聚一中校园,此时我们已届知天命之年,心有所触,留下一诗:“同窗揖别走他乡,空锁书斋务稻粱,天命初知重聚首,长相执手话儿郎。”

——吴某荣,1949年生,1969年下乡,1980年修读广播电视大学汉语专业,当过公社社员、文宣队员、图书发行员,而后在市文明办工作。

这是一段终生难忘的艰难困苦的岁月,也是文化大革命“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后红卫兵的必然归宿。

毛主席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这对于千百万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红卫兵来说,到农村去就是听毛主席的话,就是忠于毛主席,就是在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196810月这一天(我记得那天6日刚好是中秋节),二百多个六六、六七、六八级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与其说是经过文化大革命洗礼后的革命小将,齐聚土城小学操场坝,参加镇革委会组织召开的第二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欢送会,领取到农村后的生产生活必须用品用具,然后敲锣打鼓分别将我们送往各安置点。从这一天开始,十六岁的我就成了中国千百万知识青年之中的一员,就开始了长达六十六个月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现实生活。我是本地知青,下乡也在本地——习水县土城镇黄金公社东方红大队尖山生产队。

尖山生产队是一九三五年红军长征时青杠坡战役侧翼战场,位于青杠坡主战场左侧山顶上。当知青时还隐约可见残存的战壕,据老乡讲过去还时不时发现有残留的弹夹弹壳呢!凝结的历史仿佛仍能听到激烈的枪炮声,还能嗅到战场浓浓的硝烟味呢?

尖山生产队还是省地县农业学大寨先进生产队,这个先进不是吹出来的,而是贫下中农战天斗地干出来的。尖山生产队位于云贵高原下降到四川盆地的赤水河谷剧烈切割地带,连绵山峰孤立地耸立在两条小河之间,山谷与山顶高差达三百余米,东西宽不过尖山生产队作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先进在哪里?先进在望天水田还能年年保丰收!经验在哪里?秘密在哪里?在“高田坎、拦山沟、屯水丘”。九个字确保农业丰收,九个字确立为先进单位,九个字确实让农民有饭吃。

高田坎,有谁见过近

我当时选择尖山生产队落户,就基于上述二点。在红军战斗流血过的地方,在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的荣誉中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让我倍感光荣与自豪,但随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年复一年的枯燥重复劳作,让青春的激情在慢慢消退,现实的无情又将理想击得粉碎。

六十六个月的再教育生活,其实在生产队不过三年光阴。因在插队的日子里,我曾参加修建湘黔铁路,也曾在习水县水电局当水利辅导员。但就是这三十来个月的再教育生涯,让我锻炼了筋骨,增强了体力,学会了劳动,知道了疾苦,磨练了意志,学会了做人。

初到农村,我是在好奇与向贫下中农学习中度过的,通过逐年了解知道各种农作物从种、管到收,了解各种蔬菜生长在不同的季节,了解水果生长习性,了解野生植物采摘与食用。就拿野生菌来说,下乡的生产队,除了耕地就是山林。 每年有二个季节生长野生菌,一个是麦子收割后生长的菌叫麦桩菌,乔巴菌和大脚茹这种高档食用菌都生长在这段时间(在当时这种菌都要块把钱一斤呢),还有就是红丝菌、绿豆菌、松菌、石灰菌、奶浆菌及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吃得吃不得的菌子。另一个是稻子收割后生长出来的菌子,我们叫谷桩菌,谷桩菌就没有麦桩菌的数量和品种多了。在这二个季节采摘野生菌是农民一项不错的收入,为农民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这野生菌啊每天采每天都在生长,但奇怪的是季节一过,一夜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前面不是讲到“高田坎、拦山沟、屯水丘”吗!这是尖山子人民祖祖辈辈勤劳智慧的结晶。这不,一道道拦山沟将雨水滴水不漏地汇聚到筑有高田坎的“屯水丘”内,用作来年季节已到而雨季未到需水播种打田插秧之用,这种方法巧妙地解决了农忙急需用水的矛盾。但这高田坎屯水丘也是有讲究的,是壮劳力才能胜任的活,也是工分最高的活。高田坎的形成是随水位升高而不断生高的,一、二米水深的田坎是不好搭的,搭田坎的泥巴是要从本身田里挖取的,这根田坎是农民寒冬腊月赤身裸体用泥土垒砌起来的。就是说来年的收成是用如此艰苦劳动换来的。生产队的农民是善良的、朴实的。我们刚到农村,生产队想得周道,分给我们的自留地、自留山林都离我们的住处不远。土地是好地,当年地里种的蔬菜都留给了我们,这让我们一到农村就有蔬菜可吃。到年终杀猪并没有计较我们去的晚而少分点给我们,这让我们非常感动。初到农村劳动时,生产队安排我们做的农活、一般是轻活,尽管不会干甚至没干好,但还是在记工分时按乡下同龄孩子计分,这让有的农民很有意见。由于“正确认识”和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使我们很快就融入到“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角色当中。我们是属分散插队的,我的房东是何四婆家,是当地农村典型的土墙瓦房,加上厨房总共五间,他家却让出二间给我们三位知青,这是多么无私啊!像许多中国农村女性一样,何四婆是那样的勤劳与善良,他像亲人,不!他像母亲一样关心我们、疼爱我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让我们离开家又有了家的感觉,离开了母亲又有母亲照料的感觉。在那些缺吃少穿的日子里,他和家人宁肯少吃一口,也怕怠慢了我们。特别是有点好吃的,如推豆花、煮腊肉、炒鸡蛋更是少不了招呼我们。这是多么伟大、高尚的人性的美德啊!对比之下,我出来工作后仅回去看望过一次,至于何四婆多少时间去世,通讯闭塞也不了解,借口工作忙也不过搪塞之言,留存心底的

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六十六个月,我认为有得有失,但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得多。第一与贫下中农建立了无产阶级感情,这为后来能依靠群众并与群众打成一片奠定了基础;第二培养了吃苦耐劳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三养成了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的品格;第四造就了健康强壮的体魄。

仅此四条,终身受益。上山下乡,无怨无悔。注:这是我个人的回忆录,是我上山下乡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不代表任何人,与整个运动的实质无关,更没有渲染这场运动的丁点意思。

我是自愿下乡的,我家有四姊妹当过知青(姐、三妹、四妹和我——老二),我们都是自愿下乡的,家庭就是小镇普通小学老师背景。

我和我姐下乡时(1968106日),毛主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还未颁发。在咱小镇(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动员上山下乡时,也从未讲过要咱扎根农村一辈子的提法,讲的都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因此,我们几姊妹下乡后先后经过招工、读书、招干而走上各自工作岗位,并经个人的努力,后来的发展都不错。

我在农村66个月,是我们几姊妹中最长的,这并不是我表现不好,而是受我母亲历史问题的影响,同时也因我有段时间在修“湘黔铁路”和在县当“水利辅导员”错过了其它工作机会。

后来我赶上“工农兵学员”这班车,再后来安排了工作。由于有上山下乡的经历,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因此,我工作非常积极,十分勤奋,三十来岁当上国企中层干部,以后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与证书......2005年底“到点”歇岗,2012年到年龄退休,划上人生奋斗的句号。

没有和谐的家庭,哪来稳定的感情,没有家庭的平安,哪里社会的安康,整个社会的安宁有序,人生每一件事,不都牵扯到家,夫妻要齐心,家和万事兴,怎样才能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社会和每一个家庭,面临和自然的事,家中的最为关键的问题,相互信任,相互体贴,以情动情,以爱关爱,正所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妻就是两个半球,半个球无法滚动,要有另一个半球,那么夫妻之间如何相处才能使家庭和谐呢,夫妻之间相处要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它就象握一把沙子,松松地握着,它一点也不会漏,呵护的托着,才会长久,你握得越紧,它漏的就越多。

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文学家说是宝盖下面养着一群猪,究竟什么是家呢,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先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吧,有一个富翁醉倒在他的别墅外面,他的保安扶起他说,先生,让我扶你回家吧,富翁反问保安,家,我的家在哪里,你能扶我回得了家吗,保安大惑不解,指着不远处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么,富翁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窝,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那栋豪华别墅,一本正经的,断断续续地回答,有爱就有家,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屋,不是家。

什么是夫妻,相爱一辈子,争吵一辈子,忍耐一辈子,不记仇没有恨,这就是夫妻,什么是家,家是夫妻共同经营的,编织着梦和苦辣酸甜的窝,家不是房屋,不是彩电,不是冰箱,不是物质堆砌起来的空间,物质的丰富固然可以给我们一点感官的快感,但那是转眼即逝的,试想,在那个空间中,如果充满暴力和冷战,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家将不成为其家,而成为一个争斗的战场,汽车,不过是这个现代化的战场中的悲剧的摆设品罢了,难怪有一些大款自我解嘲道,我穷得只剩下钱了,夫妻是习惯各自的唠叨,理解对方的不足,不说好的,就说错的,不要解释,不说谢谢,不用道歉。

家需要有爱的亲人,大多情况下,婚嫁以前都是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家里,等到长大了以后,女孩嫁出去,跟另外一家的男孩成立一个家男孩结婚以后,又在外面成立了新的家,需要那份特别的真情实感,两个相互牵挂的人就是家,家在这里上升为一种信仰,一种宗教,一种支持精神力量,家是爱的聚合体,试看天下之家,皆为爱而聚,无爱而散,家是一个感情的港湾,家是成长的摇篮,家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家是最能让自己放纵的地方,家是一个精神的乐园,家就是你和你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肝也找不回。

家,是这样一个地方,在平常意义上说的家,大多指的是有一个稳定不变的生活,成长和休憩的地方,古人是这样说的,家,居其地曰,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家,上面是宀头,下面是一个豕字,表示是一个有遮风避雨的屋子里养猪的地方,这里面的豕字,即是指猪的意思,在远古时期的生产力比较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圈养几头猪,用以维持生活所需备,所以在屋子里养有几头猪就成了家字的标志,现在通常意义上来讲,家一般是指共同生活着最少两个人以上,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

家是一种文化,家是一段时光,家是一种情怀,夫妻好比两条腿,要站稳,要走路,谁也离不开谁,为何一条腿对另一条腿总是抱怨不休,有夫妻说结婚数十年无矛盾无分歧 ,可以断言,他们至少有一个人对家庭毫不负责,对对方毫不关心,婚姻是舒服着的烦恼,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是相互理解信任的地方,夫妻之道难得糊涂,倘若两个人谁都不愿糊涂,这个家庭永无宁日,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家庭是人类社会的细胞,正是有了细胞的生长,繁衍,才有了绵延不断的人类历史长河,成就了家。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个家,总让远方的游子,历尽千难万险后,仍然念念不忘回家的路,梦不论在何方,一生的爱唯有家,家才是我们幸福的港湾,家需要有爱的亲人,需要那份特别的真情实感,两个相互牵挂的人就是家,家在这里上升为一种信仰,一种宗教,一种支持精神力量,家是爱的聚合体,试看天下之家,皆为爱而聚,无爱而散,兄弟要齐心,姐妹要关心,儿女要孝心,家,就是白发亲娘在的地方,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外面再好,也没有家好家,让浪迹天涯的游子,想家恋家,心中有家,家和万事兴,有爱就欢心。

同学聚会

某君在大学校友会演讲,主题是“人到中年后的困境”,全场七百人笑声不断,全文如下:

亲爱的同学们: 有首歌唱的是”明天会更好”,是为了给人信心与鼓励。其实现实生活里明天会不会更好不知道,但明天会更老是确定的。

岁月要走过,才知道它的凌厉,到了某个年纪不得不承认地心引力的厉害,器官样样俱在,只是都下垂,所谓的”万般皆下垂,唯有血压高”。

中年后的身体起了很大的变化,苹果变成梨子型,坐着打瞌睡,躺着睡不着。想记的记不起来,想忘的忘不掉。更糟的是哭的时候没眼泪,笑的时候一直擦泪。头上是”白发拔不尽,春风吹又生”,男士们的发型也个个如小说家莫言所说的”地方支持中央”── 两边往中央梳,遮住稀疏的部分。

记忆力明显衰退,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就是想不起到这儿来要做什么?忘了刚刚说过的话,变得一再重复碎碎念。一位老先生甚至说他有一次竟然笑到一半忘记为何而笑。

少年夫妻老来伴,中年夫妻怎么办?彼此的坏习惯改不了,生命,像”整存零付”一样,一点一滴地离去,刚刚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一转眼变成哀乐中年,还有人要讥笑一些老年人说是”知识退化,器官老化,思想僵化,等待火化”。

所以心里建设靠自己,要人老心不老,皱纹长在脸上,不长在心上。再想想许多人没有老的权利,年纪轻轻的就归天了。

生活态度也要调整,以前用健康换金钱,现在要用金钱换健康。有所谓的人生三历:

少年争取的是好学历

中年成功与否看经历

年纪越来越大就要留意病历。

无论如何,祝亲爱的同学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心如顽童,笑口常开,向天再借50年!好吗?“掌声不断”。

2016最潮的4句实话!(特精辟)

①不要炫耀你的钱,在医院那就像纸;

②不要炫耀你的工作,你倒下了,无数人会比你做的更出色;

③不要炫耀你的房,你去了,那就是别人的窝;

④不要炫耀你的车,你离开了,车钥匙就握在别人手里了!

你唯一可以炫耀的是:

你的健康!

当别人都走了,

你还可以晒着太阳,喝着茶,

享受着健康的生活。

请善待自己,

因为零件不好配,

价格极其贵!

还没货...。

旅游俄罗斯

这回去俄罗斯七天,去了圣彼德堡、莫斯科、斯摩陵斯克、沃罗宁日四个地方,前天刚回来,感觉中俄罗差距实在太大了。

我去的四个城市,圣彼德堡、莫斯科、斯摩陵斯克都是大都市,沃罗宁日是小城市,大约相当于我国的一个县城的规模,人口约不超过十万,但不论大都市还是小城市,给我的感觉就是干净,真的实在太干净了,地面上几乎一尘不染,我在俄罗斯七天,皮鞋没擦过,出去什么样回来基本什么样。

第二个感觉,学校实在太好了,真的太好了。学校没有围墙,象个大公园,我们去了莫斯科的一所普通学校,俄罗斯语翻译过来大约叫格哈罗夫(抱歉,不能打俄语)学校,大约相当于我们一所中专或专科学校,他们的图书馆我想大约相当于我们一个省级图书馆的规模,校园的环境,绝对比我们任何一个公园好,校园有公共汽车,不要钱,招手就停,也从来不问乘车人的身份。最让我震撼的,是学生宿舍,绝对相当于我国三星级宾馆的水平(据我们一起去的人说,比我国绝大多数三星级宾馆都好),一进门,就是地毯,走廊上全是沙发,学生公寓两人一套,一个大起居室,两个小卧,一个卫生间,全是地毯,面积大约在五十平方左右,学生公寓设备非常齐全,从各种小吃到超级市场到烧烤,全部能在公寓里买到,水、电、热、房租(压根就没有房租的概念),全免费,很多学生公寓卫生间里的灯已经开了五六年,一分钟都没关过,因为不要钱,水是热水和冷水,二十四小时供应。

夏宫

圣彼得堡的冬宫和夏宫,面积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尤其是夏宫,十二个小时不停地走,只逛了一半左右,汉白玉和镀金的雕塑(镀的都是纯金,有些就是真金),成千上万,保存得非常好,相比之下,故宫就象个大农庄,真的,以前说故宫是世界第几大奇迹,和人家比起来,真是太阴暗,太狭窄了。故宫和冬宫夏宫的建筑年代相差并不远,但人家已经可以建造几百个绝不重复的喷泉和宽畅到令人难以想象的饭厅,只要去过这两个地方不存偏见的话,文明的差距一目了然。

莫斯科大学

俄罗斯的物价非常贵,在莫斯科,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大约要三十元人民币(九十卢布左右),一盘青菜大约要五十到八十人民币,随便吃一顿饭,大约要八百到两千人民币(吃得非常一般),但俄罗斯人的福利非常好,水费全免,电费非常便宜(每度大约相当于零点几分人民币),天然气很多地方都全免,冬天的暖气基本也相当于不收费。每个俄罗斯人,只要成年而且有正式工作,都由政府分配一套度假别墅,可以终身享,死后由政府收回。医疗全部免费,而且是百分之百免费,只要是俄罗斯国籍,我们非常详细地问了,全免,一个卢布都不收,所有的病,全部的人,没有任何例外。教育,除了私立学校以外,全免,无一例外,无任何一所学校例外。当时我们问,假如有学校乱收费呢?他们呆了半天,说,不清楚会怎么处置,因为没发生过这种事。

去之前听说俄罗斯警察非常*,对中国人不友好,黑社会盛行,等实际到了俄罗斯,感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俄罗斯警察非常有礼貌,非常友好,除了不会说英语。我们在莫斯科问过一回路,一个警察非常仔细地听我们说了半天,但他听不懂英语,当然更不懂汉语,但他依旧非常耐心地听,没有一点不耐烦的样子,最后弄清楚我们是中国,于是马上和警察局联系,最后联系了中国大使馆,问我们需要什么帮助,并说,假如不能确定,可以先去警察局休息。

俄罗斯的出租车

俄罗斯人的素质之高,令我们这些中国人真的感到非常惭愧。在莫斯科,根本不需要打车,只要一招手,就会有车停下来,坐上就走,有些收钱,有些不收钱,收钱的也便宜,因为俄罗斯的城市都非常大,莫斯科有很多人都兼职当出租车,政府从来不管。当然,很多人是真心帮助你,不要钱,而且,有时候你去的地方和他不同路,他还会为你绕一下,车自各种各样,有林肯,有拉达,也有丰田,什么车都能打到。

莫斯科地铁

莫斯科的地铁,深大约有一百米左右,共四层,电梯上人们都自觉地站到右边,左边经常空无一人,后来才发现,左边是应急通道,是供那些有急事的人临时使用的,偶尔会有人急匆匆地从左边跑过,不论多么挤,人们都要留出一个通道,非常自觉。

红场

莫斯科的红场,原本以为非常大,结果一看,连天安门广场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太小了,克里姆林宫也可以随便进,游人可以随意地拍照游玩,没有人来干涉,只是有一幢办公楼,只能去到隔着一条街的地方,有红线。一过去,就有人吹哨子,提醒你不要过街(但没有警察过来),那条街大约六七米宽,连人行道也就十米左右吧,经过询问才知道,那是总统办公楼,梅德维杰夫总统的办公楼就在二楼,每个人都能看见他办公室的窗子,距离普通游人的直线距离不过十五六米,当时我们开玩笑说,力气大些的人估计都可以把手榴弹丢进去。

那个圆顶下,就是普京总统的办公室

红场侧面有一幢白色小楼,很小,有个俄罗斯语叫什么楼,比较拗口,没记住。这里是普京总理的办公室,这里的管理就更松了,游人可以直接上到楼梯,只有一个警卫,绝对不来管你,只要你别进到大门里面去,但是也很少有人去,俄罗斯好象对此并不感兴趣,只有一些外国游客去照相,俄罗斯导游说普京以前当总统就很随意,莫斯科人时不时都会看到他去上班,走克里姆林宫的一个侧门,很多时候没有警车开道,也从来不住在克里姆林宫。

俄罗斯的城市街道都非常宽,城市一般限速都是八十公里左右,但行人从斑马线过马路非常安全,有红灯的地方,只要红灯一亮,车子绝对停住,不管有人没人,没红灯的地方,只要你从斑马线一过马路,车子离你非常远的地方就开始减速,你只要一犹豫,司机就会非常友好地朝你挥手,让你先过,态度非常和蔼耐心。这个现象我在几个城市都试过,有人说,这是假的,但我告诉你,至少在俄罗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回来的时候,因为去赶飞机,到乘车的地方要过一条马路,斑马线有点远,有人建议不要绕,直接过去,当时马路上没有车,但俄罗斯导游坚定地说:宁可误了飞机,也要走斑马线。

俄罗斯人非常尊重妇女,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你是乘车还是在街边休息,只要女的一过来,男的全部起来让坐,无一例外,最典型是在公交车上,只要女的一上来,全部男人都条件反射试的站起来,从小学生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马上全部站起来,坐一次公交车要站起坐下很多次,最后我们都懒得坐了。

俄罗斯人每个人好象都带着垃圾袋,擦脸的吃剩的反正只要不用的,全部放垃圾袋里,一遇到垃圾桶就丢进去。俄罗斯很多地方不能抽烟,在一些商场或公共场所,都有一些水缸一样的烟灰岗,男男女女一群人围着抽烟,非常自觉,导游说就连莫斯科的市长议员,都要到这里抽烟,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抽,大家都很坦然,没什么怨言。

俄罗斯很多地方都有排队现象,俄罗斯人对排队习以为常,非常守纪律,没有一个插队的。在圣彼得堡夏宫,叶卡捷宁娜宫,因为限制人数,所以要排队,大家都非常自觉,耐心地等着,而且每个人排每个人的队,几个小时,非常安静,很多人拿着书在看。在夏宫里,有很多雕塑是不能用手摸的,这些雕塑旁边有些有人守,有些没人守,我观察了一下,没有一个人去摸。当时有一个纯金的雕塑,我们以为没人,就伸手去摸,刚一触摸到,就听见哨子声(很奇怪,俄罗斯很多地方都喜欢用哨子),我们才发觉有个老兄嘴里含着哨子,警惕地看着我们。后来我们发觉,这位老兄实在很机械,假如你作势去摸,但没摸到你就停住,他就只是盯着你,不吹哨,我们试了几次,都是如此,最后大家都笑了,旁边的那些俄罗斯也无奈地笑了(但绝对是善意的,没有丝毫的敌对态度),我们也不好意思再逗他了。

俄罗斯有两样东西很多,二战纪念馆和列宁雕塑,俄罗斯人结婚都要去二战纪念馆献花,并在长明灯前默哀,而且俄罗斯法律规定只有新人才能靠近长明灯,其他人不能靠近,莫斯科的二战纪念馆规模宏大,最醒目的是,里面刻满了战死者的名字,每个战役都很多油画来表现,旁边的拄子或墙壁上全部密密麻麻的名子,从将军到士兵,没有任何区别。列宁雕塑则让我很奇怪,我原来以为都被撤除了,问导游,他说确实拆了很多,但也保留了一些,我问为什么要保留,他说因为俄罗斯还有很多人喜欢他,他们就不希望拆除,这些人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这很奇怪吗?”他反问。国家杜马每年都有人提议把列宁的遗体迁走,但每年都迁不走,因为总有很多人反对,每年都有人到红场**,反对迁走,**的人不但有老人,**员,也有学生甚至还有歌星,比较有趣的是,很多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也来**,反对迁走列宁遗体,而且人很多,比俄罗斯人还起劲,说这是全人类的遗产,不能由俄罗斯自己说了算,国家杜马通不过,政府也没办法。俄罗斯人身体非常好,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路非常快捷,俄罗斯象学校医院法院都没有退休制度,都是终身制,只要你自己愿意,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没人赶你走。

俄罗斯街上最有特权的人,是孕妇,只要孕妇一出现,那场面,绝对象我们的领导出巡,人们纷纷往路两边让,还不停地小心提醒,听导游说孕妇在莫斯科确实是特殊人群,只要她愿意,随时有警车为她服务,一个卢布都不收。

上山下乡四十周年后的感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