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引出的成语-

发布时间:

“竹林七贤”引出的成语 发布:2008-1-30 17:52:45 来自:焦作广播电视网 说起“竹林七贤”,在魏晋时期可谓赫赫有名,他们分别是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阮籍、阮咸叔侄。因其七人经常在一片竹林(位于今云台山景区百家岩一带)里相聚,一同纵酒狂歌,做诗弹琴,故称“竹林七贤”。可能你不知道,璞玉浑金、鹤立鸡群、卿卿我我、得意忘形等很多成语都是从“竹林七贤”口中代代相传的。
故事先由“七贤”中的山涛说起,因为他是我们的老乡——焦作武陟县人。山涛,字巨源,年轻时就性格耿直,器量宽宏。当时司马氏和曹魏争夺政权,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腐败。他不愿卷入官场因而隐居洁身自好,跟嵇康、阮籍、王戎等人意气相投,一起作“竹林之游”,共同研究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王戎称赞他说:“山涛这个人就像是璞玉浑金,人人都赞赏它宝贵,却又不知怎样形容它的素质。“璞玉浑金”的意思是说,未经雕琢的玉、未经冶炼的金子,天然美质,没有加以人工的修饰。
山涛直到四十岁时才出来做了郡的主簿、功曹,直至推举为孝廉。司马懿的妻子穆氏是他的表姑,因而司马师掌权时就让司隶推举他为秀才,任为郎中,不久又升任赵国相、尚书吏部郎。司马昭曾写信给他说:“您任职公正清廉,情操高雅超出世人。我想您必定手头困窘用度缺乏,现在派人送去钱二十万,谷二百斛。司马昭做了大将军后,又委任山涛为大将军从事中郎。这时,山涛就举荐好友嵇康接替自己尚书吏部郎的职位。
再说嵇康,字叔夜,三国末期谯郡(今安徽省宿县西南)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他才华卓越,志向高远,刚直豪迈但不合群。嵇康长得身高七尺八寸,不喜欢修饰,风度姿态特别秀美。见到他的人都赞叹说:“风度潇洒就像松树下的风,清高而舒缓绵长。”山涛称赞他说:“嵇叔夜魁梧挺拔,就像独立的孤松;‘其醉也,傀峨若玉山之将崩(他的醉态,就像雄伟高大的玉山将要倒下来似的。“玉山自倒”这句成语由此而出,形容人喝醉酒的样子。嵇康年轻时就勤奋好学,博览群书,长大后特别喜欢老庄之道,蔑视世俗的礼法,淡泊名利,清心寡欲,豁达狂放。王戎说,他和嵇康一起生活在山阳二十年,从来没有看见过嵇康流露出欢喜或恼怒的神色。
嵇康是曹魏宗室的女婿,任过中散大夫。他因愤慨于司马氏篡政夺权,所以绝意仕进,寄情山水,弹琴咏诗。当山涛举荐他任尚书吏部郎时,他严词拒绝,并为此写了一封信跟山涛绝交,这就是文学史上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信中列举了“必不堪者”七条,条条针对司马氏愚弄百姓的陈腐而虚伪的礼教,文辞迂回犀利,极尽嘲讽之能事;又举了“甚不可者”两条,进一步表达了对当时礼法的蔑视,那“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措辞,尤其激烈大胆,充分表现了嵇康那种放任旷达、疾恶如仇的性格。如此一来,当然触怒了司马氏,再加上钟会的蓄意陷害,嵇康最终被司马昭下令杀害。当他在洛阳东市受刑的时候,神色不变,淡定自若,取琴弹奏乐曲《广陵散》,乐声激扬震撼,此情此景,令人肝肠寸断!一曲奏完,嵇康说:“当年袁孝尼曾经向我请求学习这首曲子,我吝惜守秘,不肯传给他。《广陵散》于今绝矣。”天籁之音,至此成为“绝响”“绝响”一词在今天泛称学问或技艺的失传。
山涛与司马昭父子、嵇康父子均有不解之缘。早先,司马师死后,没有儿子,司马昭把次子司马攸过继过去。司马昭被封为晋王,要立太子,他问裴秀说:“这事业是我哥哥所创,还没有成功他就去世了,我只不过是接过手来罢了。所以我想立攸做太子,把事业交还给哥哥,您看怎么样?”裴秀认为不妥。司马昭又问山涛。山涛回答说:“废长立幼,违礼不祥。意思是废掉长子立小儿子,是违反礼法不吉祥的,国家的危险常常就从这里孕育发生。司马昭这才决心立长子司马炎为太子。
司马炎受禅做了皇帝,就是晋武帝,任命山涛就任大鸿胪,封为新沓伯。后来,山涛出
任冀州刺史兼宁远将军。晋武帝咸宁年间,山涛升任尚书仆射,兼侍中,主持吏部,掌管官员的提拔任命。每逢有一个官职出缺,他往往拟出几个人的名单,由晋武帝挑选任用。对于每个人的品行才干,他都一一出题考察,当时人称为“山公启事” 山涛在任上努力寻访搜罗贤能,从隐居被埋没的人士中选拔人才,经他推荐的三十多人,都在当时出人头地,其中就有嵇康之子嵇绍。嵇绍,字延祖,十岁那年父亲被害,他与母亲隐居读书,侍奉母亲殷勤周到。山涛深知其才,便这样向晋武帝推荐道:《书经·康诰》有这样的话:‘父子有罪也不相牵连。’嵇绍的贤能比得上古人谷阝缺,应当加以任命,聘为秘书郎。”晋武帝对山涛说:“按你说的,都可以做秘书丞了,哪能只做个郎官呢?”于是下诏书征召嵇绍,入朝为秘书丞。嵇绍刚入京城,就有人对王戎说:“昨天在人群中头一次看见嵇绍,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像野鹤站在鸡群中。”王戎说:“那是你没有见过他父亲嵇康,人家都称赞是玉山孤松哩。“鹤立鸡群”这句成语源出此处,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出众。 嵇绍多次升官,被任为汝阳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顾很是器重他,常常说:“如果让嵇绍做吏部尚书,天下就不会有被遗弃没有受录用的人才了。”嵇绍担任徐州刺史时,石崇做都督,虽然性情骄横凶暴,可是嵇绍按正道规矩相待,因而石崇也很尊敬他。晋惠帝元康初年,嵇绍入朝担任给事黄门侍郎。当时侍中贾谧是贾后的外家国戚,极受荣宠,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许多官员都争着巴结投其门下。贾谧要求和嵇绍结交为朋友,嵇绍拒绝了他,连信也不回。后来贾后垮台,贾谧被杀,嵇绍因为不阿附贾后一党,被封为弋阳子,升任散骑常侍,再升为侍中。晋惠帝司马衷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七月,“八王之乱”激战正酣,东海王司马越挟皇帝和文武百官讨伐成都王司马颖。荡阴之战,朝廷军队大败,百官和侍卫全部溃散,自顾逃命去了。只有嵇绍一人保护着晋惠帝,敌军冲过来,飞箭如雨,嵇绍奋不顾身遮挡着皇帝,被杀于晋惠帝身旁,血溅惠帝的衣裳。待事情平定后,手下人要洗这件龙袍,晋惠帝悲哀地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掉它。”嵇绍如此大义凛然,至今仍值得我们后人景仰。
前面数次提到王戎,现在该说一说了。王戎,字浚冲,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县)人。父亲王浑任凉州刺史,封为贞陵亭侯,是阮籍的朋友。王戎从小就很聪明,七岁时,就不盲目地跟其他孩子哄抢路边李树上的李子,因为他知道李树在路旁生长却能留下许多果子,一定是苦涩的。阮籍每次探访他父亲王浑,一会儿就离开;去看望王戎,总是交谈很久才出来。当时,王戎才十五岁,比阮籍小二十岁,二人竟成忘年交。阮籍对王浑说:“浚冲高明的见识,不属于您这一流的人物,跟您谈古论今,不如跟他谈。于是王戎就常常跟阮籍等人相聚,成为“竹林七贤”中最年轻的一位。王浑病死在凉州刺史的任上,部属官员赠送的赙仪有几百万,王戎推辞不肯接受,因此受人敬重,名声远播。随即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被聘为相国的属官(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等官职)镇西将军钟会统兵讨伐蜀国,临行前去拜访王戎,向他征求意见。他说:“道家有这样一句话,有作为却不自恃。这道理是说,并非成就功勋难,保持功勋才真正难啊。后来钟会攻下蜀国,竟野心勃发,想拥兵割据叛乱而被杀。朝廷的士大夫议论起这事,都认为王戎有远见卓识。
晋武帝咸宁年间,王戎升为豫州刺史,担任建威将军,奉命讨伐吴国,进攻武昌,吴将杨雍等纷纷率领部下投降。王戎指挥大军挺进长江,吴将孟泰献出蕲春、邾县二城投降。吴国平定后,王戎晋爵为安丰县侯,王戎后来做到尚书左仆射兼管吏部,还升任司徒,位列三公,但却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古代时,“卿”字多用于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王戎的妻子却经常用“卿”称呼王戎。起初王戎听了很不自在,提出意见说:“女人用‘卿’来称呼丈夫,按礼法来说是不恭敬的。以后可不要这样了。”他妻子回答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亲昵你,疼爱你,因此用卿来称呼你。我不用卿来称呼你,谁有资格用卿来称呼你)?”王戎听后一笑,就随她去了。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一句成语“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的相爱。

最后,要着重说一说阮籍,他留下的典故最多,也是“竹林七贤”中最疯疯癫癫的一个。阮籍,字嗣宗,三国末期晋朝初年陈留郡尉氏县(今河南省尉氏县)人,当时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傲世俗儒,放荡不羁。有时在家里读书,数日不出门;有时出外游山玩水,几天都不回家;有时独自驾着车子随意地走,不管路径,待到车子走到没路可走时,他就大哭一番往回走。《晋书·阮籍传》说他“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当他高兴到极点时,甚至忘记了自身的存在)”可见他是一个多么随心所欲的人。
其实阮籍不但有才华,有见识,而且也有过济世利民的抱负。但是魏晋之际,天下大乱,正直的人很少能保住身家性命,阮籍对此非常不满,因此不想参与政事,愤世嫉俗,装痴作呆。曹爽做魏国辅政大臣时,召他做参军,他借口有病推辞不就职,躲在乡里。一年多后,曹爽一伙被诛杀灭族,当时的人都佩服他有远见。司马懿和司马师掌权时,都任命他做从事中郎。曹髦做皇帝时,封他为关内侯,升散骑常侍。他听说步兵营厨子善于酿酒,并贮存有酒三百斛,就设法求得做了步兵校尉,为的是能天天喝个够。司马昭曾经想为儿子司马炎(即晋武帝)向阮籍求亲,阮籍喝得烂醉如泥,一连六十天。司马昭谈不上话,只好作罢。钟会曾多次拿时事问阮籍,想从他的回话中挑出毛病来陷害他,而他都因为喝得沉沉大醉而幸免。 有一回,在司马昭的大将军府中,听见有关官员报告说,有个做儿子的杀了母亲。阮籍感叹说:“嘻!杀父亲还可以,竟然杀母亲!”满座的人都怪他失言。司马昭说:“杀父亲,在天下是罪大恶极的事,你怎么认为可以呢?”阮籍说:“禽兽只知谁是母亲却不知父亲。杀父亲,属于禽兽一类。杀母亲,连禽兽也不如了。众人叹服。这也是成语“禽兽不如”的由来。 阮籍爱作“青白眼”“青眼”就是黑眼,两眼正视,眼睛黑的多就是“青眼”两眼斜视,眼睛白的多就是“白眼”阮籍对讲究礼法的庸俗的人很鄙视,常常用白眼去对待。阮籍母亲去世,嵇喜去吊丧,阮籍给予“白眼”,嵇喜很不高兴地走了。随后嵇喜的弟弟嵇康带着酒挟着琴去探问,阮籍很高兴,就“青眼”对待。
有一次,他登上广武城,观看当年楚(项羽)汉(刘邦)交战的地方,怀古伤今,无限感慨,叹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没有英雄,叫这小子成了气候)”表示了他对刘邦人品的轻蔑。
后人根据阮籍的故事,引申出几句成语。一句是“得意忘形”把心思放在所得上而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地位。后来多用以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一句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表示某个人物的出名主要由于时势造成,而非由于才能出众。另外,表示感谢人家的赏识,叫“垂青”或“青睐”;被人瞧不起,叫“遭人白眼” 至此,“竹林七贤”留给我们的成语故事说完了,故事虽然已十分久远,但今天读来仍令人感慨万千,情难自禁。他们为中华文化留下的精辟词语,也将会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给予人们启迪和教育。(平光南厂家属院王永刚)

竹林七贤引出的成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