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

发布时间:2020-05-02 00:55:00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

声学

1.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为了便于完成该实验使 用了  法;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能传声.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  有关.

22011•金平区)如图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
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只填对应序号).

2)用棒敲击试管,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只填对应序号)

2. 音调,响度的变化

1声音的探究
(一)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
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
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
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
1)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  

,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
2)音叉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到,通过激起水花将振动放大反映出来,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  

(二)小玉发现,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他继续用刻度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

1)小马发现他收集的数据有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
存在的是:  

2)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论:  
(三)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乙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  

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丙所示,用薄塑料片在12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  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四)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小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 .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  是正确的.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填),这说明音调与  有关.

3.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
5)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增大/减小);噪声监测设备  (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6)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 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  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4)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可乐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另一方就不能听到了,这是由于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琴弦没有拉直而处于很松弛状态,则另一方  (选填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音

光学

1. 光的反射

1.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  

.(2)海若按如图1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她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  
3)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
4)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5)海若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2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

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0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内,此时,在纸板B (填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0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
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

  像.

2. 平面镜成像

1.小明和小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 特点的实验(如图甲).
1)小明发现在蜡烛A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一块   (选填薄玻璃厚玻璃),像就变成一个了;小明移 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的位置.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呢?小明把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他   (选填不能)在白纸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像.
2)实验后小亮用凸透镜替换了玻璃板(如图乙),在白纸上没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后,白纸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这个像应该是 (选填倒立正立)、 (选填放大缩小)的实像.

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 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2)记录  
3)量出  的距离  
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  

4.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  的位置,同时还说明  ;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3. 光的折射

1.小张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18所示的(a)、(b)、(c)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分析图(a)和图(b)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某种介质(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的两侧
2)分析图( b)和图(c)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光以 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  

介质,折射角不同(选填相同不同).

2.小宇利用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等于).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 (填增大减小).
2)如果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等于).

3.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如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射入玻璃砖内.
在实验中,发现折射角比入射角大,而且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  

,而且光强越来越弱,反射光强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 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 光线.
小明同学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他让光从半圆形玻璃砖直边上射入玻璃砖,则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就找不到前面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他把这个发现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让光从水中射向水面、再让光从水面入射到水中,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学过的知识,请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小宇从课外资料上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的一些数据:

1)由表格可知:当入射角i≥   时,不发生折射现象;由表格和图象可知:图线  

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2)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则反射的能量 (选填不能)达到100%

凸透镜

12012•岳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  cm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  (选填)调节;
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  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

2. 20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  (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  (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  (变大/变小/不变)

32012•广东)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B”).
2)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
答:

42011•呼和浩特)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  (选填
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  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不能

52011•抚顺)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中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像未画出),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凸透镜向  (填”“)移动.
2)调节好凸透镜的高度后,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  (填倒立正立)的  (填放大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实验中小平将蜡烛向左移动,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仍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移动.

4)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5)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  ).

6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

7小字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 图.

8

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
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9)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 (填靠近远离)眼睛.
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

10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 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热学

1. 熔化

2012•莆田)小李用甲图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上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乙图所示,此时温度是  
3)在第2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
4)细心的小李发现: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冰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缓慢了,其主要原因是水的   比较大.

5)实验时,将装有海波和蜂蜡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4)已知该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容为4.2×103J/kg•),从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 J/kg•).

2012年北京第一场大雪,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一些困难.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他用同样多的适量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 (选填“A”“B”“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测量数据]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淡盐冰对应曲线、浓盐冰对应曲线)(如图2).
[分析数据]根据曲线图2可知: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水制成的冰熔点不同,其中浓盐冰的熔点是  
[得出结论]根据分析可以得到: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 (选填提高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 (选填)的温度下熔化.

[拓展思维]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3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不变

2. 蒸发

2011•莆田)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观察下图,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表面的大小:b、液体  的高低;c、液体  快慢.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  相同.
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4)分析与结论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  (填有关无关
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法.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三: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的猜想,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3)通过  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大小有关.
4)该实验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5)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6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3. 沸腾

2008•滨州)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

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J.(假设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2)如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  
4)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问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如图所示,甲容器中盛有水,乙试管内盛有表中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底部持续加热,过一段时问会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如图是张岩和刘芳在科技活动中设计的提纯酒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纯的原理是根据酒精和水的  不同.
2)要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可以使酒精
3)此实验中涉及物态变化先后有    

如图盛水容器中浮着一装水的小杯A,倒扣一小杯B,给容器加热并使容器中的水沸腾,继续加热时,AB中的水能否沸腾?为什么?

东坡米线是黄州特色小吃.制作的第一步是熬汤:在锅中放入水和鸡,用大火将水煮至沸腾,然后转用小火烹煮.不断向沸腾中的汤加热,汤的温度将  .再将以下食料一起上桌:一碗热汤,上面浮着一层油;一碟切成薄片的鲜肉;一碗已煮熟的米线,食客先把肉片放进汤内,稍候再加入米线.碗中油层的作用是  .现有以下资料:汤的质量1.4 kg,初温97,比热容4.2×103J/kg•);肉的初温22,比热容3.5×103J/kg•).基于健康缘故,肉必须最少加热至82.在汤中最多可以放入  kg肉.(不计热损失)

2012•南京)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作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 填序号).

2)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直到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表,其中第2min时的温度如图所示,为

3)根据表中数据,水的沸点是
4)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低于)沸点.
5)若烧杯中水的质量是100g,从90升高到95,水的内能增加了 J;这个过程至少需要消耗

g酒精.[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

4. 比热容

2012•烟台)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
1)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
2)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
3)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

在这些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者记录的疏忽而产生了错误,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012•山西)为了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小伟设计了如图1的电路,烧瓶中盛有质量、初温均相等的煤油,RR
1)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选用煤油而不选用水,主要是由于
2)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是为了探究电热与 的关系.
3)要利用此装置来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你还需要的操作是
4)将此装置改装后可测量煤油的比热容,如图2所示,测量时,分别向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加入初温均为t0、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通电一段时间后,分别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tt煤油,请写出煤油比热容的表达式C煤油=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

2011•济南)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此实验中用  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选填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4)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5)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将物体吸收的热量转换成易测得的量,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请你运用同样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008•河北)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请你根据下面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1)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连接好如图所示的电路,A瓶中装的是水,B瓶中装的是煤油,两瓶中用的是电阻均为的电热丝.
1)为了完成实验,请在右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全;且开关闭合前滑片P应置于 “MN”)端.
2)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水和煤油的 和初温必须相等.闭合开关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  

(选填AB)瓶液体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快,表明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物质的这种属性我们用物理量比热容来描述.
3)实验结束时,小明测得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分别为t1t2,假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如果不计热量损失,那么煤油的比热容C=
4)接着兴趣小组进行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和电阻的关系,他们又准备了如下的器材:足量的水和煤油、天平、10Ω的电热丝两根、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秒表等器材.要完成实验,他们应该在原来的装置上调整的器材及要求是:    
5)最后,小明和小红又利用此装置探究了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和电流的关系,根据记录数据大致画出了产生的热量Q和电流I关系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电学

1. 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2010•长沙)小明等3人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
1)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填入下表:

2)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
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  来进行的,实验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  
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

 

的(填相同不相同).
2)下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

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3)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  
A.通过灯泡的电流小;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灯丝的电阻小;     D.小灯泡靠近负极.

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小红用电流表分别测出了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并将数据记录在电路图右边表格中,其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造成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2)为了进一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她下一步操作应该是  
A.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大小;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大小;
C.将图中两只灯泡的位置对换,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大小;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大小.
3)实验中小红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可能是  
A.通过此灯泡的电流小于另一灯泡电流;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此灯泡灯丝被短路了;
D.此灯泡靠近电源负极.

2. 串并联电路电规律

2012•攀枝花)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并按正确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请你依据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回答: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  各部分电压之和.由表中数据发现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之和逐渐变  
他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是向  方向移动.

2012•南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特点实验
1)完成电路的连接(电源为3伏的电池组)要求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
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   v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后,实验小组的小瑛同学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并联的两个灯泡的电压明显小于3.0V,还有部分的电压哪里去了呢?小英测量了下电源两端电压发现电压为2.65V请分析这电压的减少是不是因为线路上的电阻引起的?  (选填不是)因为  

小刚和小丽用图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两只小灯泡的规格不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要求:L1L2: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
2)小刚用电压表测量Ll两端的电压时,直接选用03V的量程,小丽说这样不行,规范的操作方法应该是  
3)他们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为0.小刚用电压表检测L1两端的电压,示数为电源电压,由此判断出L1处的故障是  L2是短路还是正常的?小丽在原电路中又添加了一个电学器材,就检验出了结果,她的方法可能是    
4)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了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为了得出串联电路电压关系的普遍规律池们还应当  

3. 伏安法测电阻(功率)

实验桌上准备的器材如图所示:一个电池组(电压稳定)、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小明想利用这些器材测定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

(1)请你用笔画线帮助小明将实物图连接完整,并在右边的虚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小明按照要求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若电压表指针未动或几乎未动,请你分析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例如:电压表已损坏。

a01534ebbcf78c67ab5c9d008d6fb498.p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09b7c46a417221c84b05dc7720b274.p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05806a91d1fe4875a3b01149d08d6b3.p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正确连接实物图后,合上开关S,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读数为零,但电压表读数等于电源的电压,则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某同学在实验中分别测出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阻,然后求其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他的做法对吗?  ,其原因是:  。

(4)

某实验小组通过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部分记录见上表。若电压表示数为2.50V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18所示,请你填写表格中的两个空格

5)老师看了该小组的记录,提示说:你们注意到三次测量的电阻相差较大这个现象吗?通过交流,其他小组也都有类似现象:灯泡电阻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增大经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有误差是肯定的,但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因为:如果是误差,那么三次测得的电阻值应该相差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并具有_______的特点(选填“逐次增大”、“逐次减小”或“时大时小”)后来,同学们注意到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认为灯泡的电阻可能与_______有关,并通过查阅课本得到了证实.

(6)(2)考虑到电压表的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必然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那么用这种方案测量出来的电阻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电阻的真实值,其原因是:

(7)⑶进行实验时,小玲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4.5V,然后她反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基本不变。由此可见,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________或者是灯泡_____ ___。

(8)在测量某一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张楠同学选定了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由于李骅同学的疏忽,做完实验后他才发现,把测量的电流值都写在草稿纸上而忘记填人记录表格中

(1)请你帮助李骅同学把记录在草稿纸上的电流值对应填人表格中,并写出你所依据的物理规律是

(2)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保留一位小数)

(9)(4)不改变上面连好的电路,用它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6黄冈)在做测定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

1)图(a)是林馨在一次测电阻的实验中未完成连接的电路,请完成电路连接;

2)下表是林馨同学测得的一组数据,第3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请将读得的电压和计算的电阻值填在表格中。

3)表中第1次数据是连接好电路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某一位置时,合上开关得到的。那么在“15Ω 1A”“10Ω 1.5A”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中,她选择的是规格为 的变阻器。

(06山东莱芜) 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其中小灯泡上标有“38V”的字样,它的电阻约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的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导线不要交叉)。

2)小刚合理地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于是小刚提出以下猜想:

A.可能是灯丝断了

B.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C.可能是变阻器开路

究竟哪个猜想正确,可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进行判断(电流表、电压表均无故障)。下表给出了电流表、电压表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请判断每种情况下哪个猜想是正确的,并把其序号填写在对应的空格里。

3)小刚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____W

(4))若电压表015V的量程损坏,换用03V的量程后,应将电压表中"" 接线柱连入图甲中的_______ 点,"3" 接线柱连入图甲中的_______点,也可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V时,灯泡正常发光。

5某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过程中发现,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减小,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增大。经检查所用器材均完好。
1)你认为图中与上述实验现象相符的电路图是________________

(6)(2)程跃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立即看到灯泡发出明亮的光。在一旁观察的林雨一惊,提醒程跃实验中有问题。程跃想,我的实验连线没有出问题啊!请你帮助程跃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做"伏安法测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所用电源电压为6V,测量时发现学生用电压表的0--15V量程档坏了,而0--3V档完好,在没有更换器材的条件下,他巧妙地测出了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请在图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该同学测量时的电路图,并进行实物连接。
(2)若灯泡正书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灯的额定功率____________W.

电阻的影响因素

小明和小华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关系”的实验。他们准备在图中的A、B两点间接人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
    
(1)他们应选择序号为     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
(2)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A、B两点间,闭合开关,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二次的示数小于第一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人电路的电阻丝的阻值     (选填“较大”或“较小”),同时小华发现第二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你认为原因是             。    

(3)以上(2)中判断电阻大小关系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以下描述中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B.根据物质在常态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态
C.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物体撞后移动距离的大小,可比较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
D.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4)科学研究表明: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成正比。你认为他们用上述(2)中的方案能否得到这个结论?请用欧姆定律加以解释。
(5)若电流表损坏,换用一只电压表,仍然利用上述器材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是否成正比,请画出一个能反映该实验原理的电路图。(电阻丝用电阻符号表示,导线根数不限。)

(2007年山东威海市)

(1)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老师引导同学们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示例:导体的电阻可能个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请你独立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跟______________有关;导体的电阻和可能跟______________有关。

(2)图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时的器材,实验板上固定了四根金属导线,a、b、c三根的长度均为1m, d的长度为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_________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3)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的电阻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___________的关系,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电压,电阻,电流关系试验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根据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图甲电路图,把图乙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通过实验,该兴趣小组测得4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4次实验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请把测得的电流数值填入表格中。

3)在此探究实验过程中,当EF两点间的电阻由更换为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A.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读数 B.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左移

C.改变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D.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右移

4)从该实验中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用文字表述)

9.07福州)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图23甲所示。

1)请你指出图23甲中连接的错误之处:

_______ ;②______ _

2)请你将正确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

3)电路连接正确后,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后,应调节 _ ,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______ _

4)图23乙是实验中电流表的某次示数,则电流是_______A。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移动。

(5)(1)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了 法。

(2)实验探究分两步进行:a.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14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正确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图(选填“甲”或“乙”)。

(3)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R的目的是

(4)综合图14甲、乙图像可得到的结论是

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

(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值为__________A

(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

(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想利用图甲的实验原理测“220V 40W”的白炽灯的额定功率,如果要使实验可行,请对原理图中实验器材的规格提出一条合理的要求.

[答题示例]:电压表的量程至少要220V

答:

如果在家里做测白炽灯功率的实验,因家里一般没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都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更方便.

焦耳定律

2012•肇庆)如图(甲)所示,两只相同的烧瓶里装有同样的煤油,它们的初温相同,实验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两电阻串联、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可以改变且连线不得交叉)
2)两烧瓶中电阻丝的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由图可知:两电阻丝的阻值Ra  Rb(选填“=”
3)通电一段时间后,ab两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b的示数是  .由此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一定时,电阻越  ,它产生的热量越  

4)若将图(甲)的电路改成图(丙)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  温度计的示数较大.(选填“a”“b”

2012•包头)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为了便于比较两种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热量的多少,甲乙两瓶中要装入    

的同种液体.

3)为达到实验目的,选用的两电阻丝的阻值不能  


4)实验结论是  
5)该实验装置还可以研究通电时间一定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1)在实验中电流做功多少是通过观察气球  

来体现的,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容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
2)甲装置可探究电流做功与 有关.
3)教材上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烧瓶与甲图中的相同).比较甲、乙两种不同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较好的装置是 ,理由是:

 

力学

1. 质量和密度的测量

)有一小块不溶于水的复合地板材料(比量筒口稍大),已知它的密度比水小,哓梅同学想探究它受浮力的大小,以及想知道它的密度的准确值,她和她的学习小组选用了下列实验器材:牙签、天平、烧杯、量筒和水。

实验时,由于小物块不能直接放在量筒里,因而它进行的实验步骤如下:

1)他用天平测出了小物块的质量为40g

2)向烧杯中倒入了适量的水,在水面处的烧杯壁上做标记A; 将小物块放入烧杯中使其漂浮在烧杯的水面上,在此时水面烧杯壁上做标记B,取出小物块烧杯水面回到A处。

3)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体积为80ml,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使烧杯中的水位到达B处,此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40ml,如图所示。

请你完成以下内容:

A.小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是 N(g10N/kg)

B.实验中探究出大小相等的两个重物物理量是

C.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请你设计出测定小物块密度的方法,写出实验步骤:

灵山县是全国著名“中国奶水牛之乡”。学习了密度知识后,由小陶等同学组成的物理兴趣小组准备测量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驵器材有:牛奶、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 ;(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装有适量牛奶的烧杯的总质量m3;(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2;(3)测出烧杯及剩下牛奶的总质量m4;(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m3m4V2表示)

【评估与交流】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 中,牛奶的 (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

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祛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 g;

(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写出主要的计算步骤)

下面是小丽在测量一块矿石密度时的主要步骤。

1)下面的操作有哪些是必要的,请你把必要的操作按正确的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量筒的质量为200g

B.向量筒中倒进一些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15 cm3

C.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28g

D.将矿石放入量筒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25 cm3

E . 将必要的数据填入下表中,利用相应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请你把必要的物理量和数据填入下表中,并求出矿石的密度:

3.(05南通)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4本实验中测矿石体积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

)李杨在家中吃饭时对厨房里的一瓶醋产生了兴趣,他很想知道醋的密度,于是找到了如下器材:小铁块(密度已知为ρ)、细线、弹簧测力计和一只足够深的水杯,他利用学过的知识,测出了醋的密度,请帮助李杨写出:

1)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所测物理量。

2)醋的密度表达式ρ=

16.(2007临沂)下面是张超同学利用量筒和水测量橡皮泥密度的实验过程及分析,请完成下列填空.

(1)在量杯中装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2)把橡皮泥捏成碗状.小心放入量杯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根据_______原理可求出橡皮泥的质量;

(3)再把橡皮泥团成球放入量杯使之沉入水底.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3

(4)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可推导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

下图是整个实验的操作情景.由图中读数可算出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_kg/m3

word/media/image80.gif word/media/image80.gif

17.05天津)小明家买的某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一下这种牛奶的密度。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该为1.03g/cm3,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案。要求写出主要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有足量的水和牛奶)

)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酒精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请将他们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p水己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高度为h1

③将水倒出,倒入酒精,用天平称出的烧杯和酒精的质量仍为m

⑤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酒精=

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ρ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用细绳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为G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④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酒精= (已知:FGρgV)

(2)请你从操作难易程度方面,对两位同学的实验做出评估。

阻力对运动的关系

图甲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图乙是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表明: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 .联想到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 (选填增大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实验表明,钢球质量越大,动能越 .联想到高速公路的限速牌上同时标明“120”“100”字样, (选填大客车小轿车)的限速应该是100km/h.(3)由此看来,无论是保持车距还是限制车速,都是由于汽车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所以要遵守交通规则.

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撞到一个小木块上,将木块推出一段距离,木块被推得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观察木块被推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
2)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3)下表给出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的一些数据.从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为此判断的依据是

如图所示,甲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乙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甲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每一次都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起始 相同;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

来判断不同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从而可以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2)乙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实验时,它是通过观察

,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下列研究实例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
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反复做实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力平衡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5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 状态.

6 实验中,保持F1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7)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  的特点,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F1F2的大小.

8)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下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水平地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

动。根据 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将图(a)和图(b)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3)将图(a)和图(c)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4

②若小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在所给坐标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N之间的关系图象。

③根据图像可以得出f与N的关系是_____ __

④小华和小辉同学在实验中都应使小车做___________运动。

5小明想验证“用滚动代替滑动能减小摩擦”的正确性。利用以下一些器材:质量不相等、带钩的木块A和木块B,弹簧测力计,砝码、棉布、圆柱状铅笔若干,进行实验探究。请完成以下填空:

实验步骤一:把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根据 知识,可知F1的大小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实验步骤二:把 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放在其上方,用步骤一的方法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2

实验分析:当满足 的条件时,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6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 B.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中有一较长的水平粗糙桌面、一个带构的长方体木块和一支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

(1)小方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右图所示,

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填序号),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则该实验注意保持木块与桌面间的 不变,可得到的结论是

(2)用上述器材还可以验证猜想 (填序号),实验中要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是因为 ,若实验中再提供一块长玻璃板,利用上述器材还可以验证猜想 (填序号)。

7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长沙市某中学的小刚和小明两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实验。按图甲实验时,小刚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A,读出弹簧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之的滑动摩擦力: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B,木块B下面是长木板.实验时小明拖动长木板,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B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1)请你画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2)你认为谁的实验设计更好,为什么?

8学校实践活动小组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1)你认为表中哪个数据是不合理的,并指出导致数据不合理的原因;

(2)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下表是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实验得到的数据:

1)研究过程中,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g=9.8N/kg,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发现在不同的地点g值存在微小差异.下表为部分地点的g值大小: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
g值最大的位置在  影响g值大小的原因是  

固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2012•钦州)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
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ρ=8.9×103千克/3  

表二(ρ=7.8×l03千克/3

表三(ρ=8.9×103千克/3

1)本实验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或28、或3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的结论

 

4)甲、乙两位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了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和相关条件,甲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由此得出结论: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底面积无关;乙同学计算了三个表中的数据及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当圆柱体的密度和高度的乘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当圆柱体的密度和高度的乘积越大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请判断,甲同学的结论是  的,乙同学的结论是  的.(均选填错误正确

小明同学做探究实心均匀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把由ABC三种不同材料制成的若干个均匀实心圆柱体分别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通过比较,发现沙面的凹陷程度有相同也有不同,实验序号123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大,456凹陷程度相同且其次,789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小.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高度相同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也相同,与底面积的大小 (选填有关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586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高度越高,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实心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归纳并得出的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得出结论:当实心圆柱体密度与高度的乘积相同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得出结论:当实心圆柱体密度与高度的乘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5)小明同学经过上面的探究分析及归纳,又进一步得出了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圆柱体的高度成正比,与圆柱体材料的密度成正比的结论.你认为此结论 得出(选填不能).

液体压强

2012•南充)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内部压强的情境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  (选填越大越小);
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  

5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法;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有高度差,通过   方法可以进行调节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拆除软管重新安装;U型管内加适量水;

63)其实压强计里装的是水,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比深度小(装置不漏气)的原因是

4)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实验中,金属盒在水面下5cm,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为4cm,则压强计内液体的密度为  kg/m3

物理课外小组为了研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重力及容器形状的关系,同学们特意找了一些大小、形状各异(直筒形、开口大、开口小)的容器,他们先测出每个容器的底面积,实验时,在各个容器中都盛有同种液体,用仪器测量出各个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再计算出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1)分析比较表一中的数据可知:
2)分析比较表二中的数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等于液体的重力.(选填一定不一定
3)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还可得出关于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结论是:

大气压强

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
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

3)如右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用一根长约1m、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充满水银后,将开口堵住倒插于水银槽内,则管中的水银液面会下降,降到一定高度时水银柱将  .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将  

,但水银柱液面所在的高度将  .若用粗一点或细一点的玻璃管作这个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将  

,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地区的大气压强  ,如果管顶破一小洞,管内水银将  

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2)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F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    

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  进行测量.

流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静止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那么,流动着的液体的压强大小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打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可以看到AB处竖直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不同,这说明AB处的压强不相同.是什么原因引起AB处的压强不相同呢?

我们知道,在相同的时间内,流过AB处的水量是相同的.但是由于B处水管的横截面积比A处小,所以,水在B处的流速一定比在A处的流速大由此可见,AB处压强不同是由水的流速不同引起的.
1)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AB两处的压强关系是:PA  PB,其物理依据是:  
2)请你总结出流动液体压强大小规律:  
3)根据你得到的规律解释下面的现象:

如图所示,是两艘并排的船,它们在航行时常常会不自主地碰在一起,这是因为:  

浮力

2012•重庆)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  

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  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  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  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

 (选填字母序号).A.寻找普遍规律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  

.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  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2011•武汉)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  

(填变大不变变小).(4)合金块的密度是   .(取g=10N/kg

甲.测出实心合金块所受的重力.
乙.把合金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合金块所受的浮力,收集合金块排开的水.
丙.测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

2012•达州)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C: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
E: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
1)分析比较实验③④,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④⑤,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ABCDE”).(2)分析比较实验①⑤②⑥,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ABCDE”).(3)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2009•乌鲁木齐)王强同学要探究金属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与浸在水中深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放在压力测量仪上(可以测出容器对它的压力).分别将横截面积相同的铝制、铁制、铜制圆柱体缓缓浸入水中(水足够深),记下金属柱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压力测量仪的示数F,数据如下表:

1)由表中数据可知:铝制圆柱体浸入水中4cm时,受到的浮力为  N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金属柱完全浸没之前,受到的浮力与浸入的深度  正比(选填不成),浸入深度相同时受到的浮力与圆柱体的密度  关;浸没之后受到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  关.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铁制圆柱体的长度为  m

杠杆平衡条件

2012•南京)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  N

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4) 如图所示,若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填)调节至平衡.杠杆平衡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填可以不可以)再旋动两侧的螺母

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杠杆受两个阻力(F2F3)时的平衡条件.在已调节好的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适当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记下钩码的数量和位置.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做两次,将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在表中.表中数据是以一个钩码的重力为力的单位,以杠杆的每小格为长度的单位.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填写关系式)
2)在农村还广泛使用的杆秤就利用了上述原理.图2是一根杆秤的示意图.小云设计了如下测量秤砣质量M的实验方案,请你将两步补充完整.
用刻度尺测量杆秤上的主要刻度的示数m到提扭O的距离x,并作出m-x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
用刻度尺测量挂钩到   的距离l
m-x关系图象中任意读取两组数据x1m1x2m2
设杆秤自重G0,重心到提扭的距离l0,据杠杆平衡条件Mgx1=  +G0l0以及   =m2gl+G0l0两式相减得 M=  (要求用lx1x2m1m2表示).

机械效率

如图是小明同学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为8N的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沿斜面的拉力为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木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力为 .若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和物体重力的关系,应控制 保持不变.

如图是某小组同学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时,用木块将带有刻度的平木板垫起,构成一个斜面.
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从底端位置A沿斜面匀速运动到位置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1N,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若将木块向右移,使木块左端与长木板90cm处对齐,重复(1)中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比较(1)、(2)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 有关.
3)若将小车四轮朝上倒置.重复(2)中的实验,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变  ,机械效率变 .比较(2)、(3)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接触面的 有关.

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表中空白处分别写出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值;
2)画出滑轮组的绕法;
3)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做 运动.
4)若增加钩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不考虑摩擦.
1)实验中,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悬挂在A点匀速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N,钩码总重G1.0N,钩码上升高度h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1  %
2)将三个相同的钩码悬挂在A点匀速提高时,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2,则η2  η1.(</=/>)
3)将同一物体分别悬挂在AB两点匀速提高时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AηB,则ηA  ηB.(</=/>)

1)我们都做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2)我们学习过测定机械效率的方法.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规范的操作很重要.规范的操作应该是: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慢升.并要及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你思考两个问题:
使钩码缓慢上升的优点是什么?答:

及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什么时候读?(选填上升时静止时).答:
3)某同学说杠杆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
为了探究这一猜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不同重量的钩码挂在AB两点进行实验探究,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

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

)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A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
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  反映出来的,这里用到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  方法(选填直接测量放大转换);

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个图来分析,并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其中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从B处滚到底端的过程中,小球的   能转化为  能.

2008•青岛)回顾实验和探究:
1)如图是研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中通过  知道动能的大小.  两次实验是为了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2)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让小车每次都从斜面  位置由静止滑下,先后滑到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其中让小车运动状态最难改变的是  表面.

2012•厦门)小鹭想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利用一段弹簧、光滑轨道、物块AB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用物块将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释放,物块沿轨道向左滑行,最高可冲到光滑斜面虚框处.
1)实验时可通过观察同一滑块  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大小.
2)比较如图(a)、(b)两个实验可以初步得出,弹簧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  
3)若物块冲上斜面的最大高度ha=hchb,弹性形变的大小lalb=lc,则物块达到最高处所具有的重力势能EaEbEc的大小关系是  

2012•南宁)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是弹簧的材料有关.
为此,小明选用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B(长度和粗细相同),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各一,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最后得出以下实验记录表.

1)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是  (填序号).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请将探究猜想一的方案补充完整.
将弹簧A、小球、木块按如图安装好;
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5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S1
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  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  
比较分析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
3)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  能.
4)为了探究猜想二,可选用试验次数  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如图所示,学下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方案:三个相同的木桩插在沙坑里,露出沙坑的高度相同,如甲图所示.取三个铁块从空中静止释放后撞击木桩,木桩陷入沙坑,如乙图所示.
1)在此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  来比较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若hA=hBhCmAmB=mC,如图乙所示:比较AB情况,说明  .比较BC情况,说明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    有关.

机械能转化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系着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动能最大是在  点,小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最大是在  点,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是  ,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是  

在用滚摆探究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活动时,把滚摆悬挂在框架上,用手捻动滚摆使悬线缠在轴上,滚摆升到最高点后,放开手,可以看到滚摆下降,越转越  ,到最低点时滚摆转而  ,直到差不多回到  的位置.滚摆在  位置时重力势能最大,在  位置时动能最大.可见,    可以相互转化.

如图所示,小华和小静在用单摆做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注意到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很有规律,由此做出猜想: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小球质量、摆长L和小球摆动的幅度S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她们做了以下实验探究:
1)先用一小球,使其摆动,记下小球往返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再用摆长相同,质量不同的另一小球,重复上述实验.经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在摆长不变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小球的质量无关.针对猜想,试验后小华经过仔细思考发现在两次实验过程中,还应使小球的  ,实验方案才是完善的.
2)接着她们针对猜想,对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与摆长L的关系又进行了一次正确的实验探究:先用一小球,使其摆动,记下小球往返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后用摆长  (选填相同不同),质量   (选填相同不同)的另一小球,使小球摆动的幅度与前次实验  ,重复前次实验.比较两次实验中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做出正确的结论.
3)在实验过程中,每次都是通过测出小球往返20次所需的时间然后计算出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需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