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要点整理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发布时间: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勒温(K.Lewin1936)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公式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该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E.P.Hollander1976)提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和确立期。一、哲学思辨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中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二、经验描述阶段
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四)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代表人物麦独孤,提出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合、控制、服从、创造和建设十二种本能,认为从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三、实证分析阶段
实证分析阶段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进行实证研究的先驱是美国学者特里普力特和德国学者莫德。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二、社会交换论三、符号互动论
(二)主要观点(理解)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的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控制,前者是行为的动力,后者是行为的方向。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1.意识与潜意识;2.“力必多”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4.生本能与死本能;5.人格结构。(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三)新精神分析论
20世纪30年代,一批德国精神病专家移居美国,如沙利文、弗洛姆、艾里克森等。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第一单元社会化
三、个体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一)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二)较好的遗传素质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五、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一)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三)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
一、什么是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二、社会角色分类
划分
范化程度按角色的功能
先赋角色成就角色
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如父母角色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角色
规定型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小,如公务员、军警开放型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个体自由度较大,如朋友功利型角色以追求实际利益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
人等,主要是追求效率表现型角色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基本目标的
角色,如学者、教授等,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
心理状态
自觉角色
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演员
不自觉角色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如性别角色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四、角色失调角色失调
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
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比如官员由于渎职下台,就是角色失败。
同一主体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冲突人们对同一角色的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我
(一)自我的定义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主我与客我(詹姆士),前者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后者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三)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己。通过维持内在的一致性,自我概念实际引导着个体的行为
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不同的个体对相同的经验有不同的解释,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概念不同
在不同的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自我期待均主要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概念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三、自尊
(一)自尊的定义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个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包括两个方面:自尊
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个体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如果自尊遇到挫折,个体可能会感到无能与弱小,产生自卑,以致丧失自信。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卷入;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并给与其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
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
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动,有益于增加自尊
在社会比较中,如何选择坐标系是极为重要的。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与自己地位、身份相似的人进行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有利于增加自尊
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
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的进行社会比较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认知者的情绪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定义
印象是个体(认识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心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是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
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最新获得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
响更大的现象
不熟悉的人或者少见的人容易产生首因效应
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般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作用。
四、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其所好
中国人重视“重要他人”,而西方人重视“概括化他人”人情和面子是中国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
面子是社会化的产物,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单元归因
一、归因的定义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二、行为原因的分类内因与外因
内因外因
易变性原因不可控性原因
稳定性易变性可控性不可控性
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
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人格特征、能力情绪
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内归因。
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外归因。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气候条件
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作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
四、归因原则
凯利1967年提出,人们可以通过检查三种特殊的信息来进行归因,凯利的归因理论也因此被称作三维理论,协变原则被他认为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特异性信息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信息
特异性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社会视角
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别
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个体在归因的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
保护倾向。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的成
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作出反应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作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共同性
一致性
归因因素刺激客体行为主体情境
凯利三维理论用协变原则的解释

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对他人失败的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冬季型归因偏差。
观察位置时间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第四节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合动机
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亲合起源于依恋。亲合的作用
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窘境

影响亲合的因素
情境因素
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其成员会产生亲合的需要。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就越强。悲惨的情境也能加强人们的亲合动机。对社会隔离剥夺者,他们较长时间独处,缺乏亲合。从亲合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与他人在一起,反而增加焦虑。
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比弟妹们更明显。在同一家庭中,这种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情绪因素
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
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管估计。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
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四、侵犯动机
(一)侵犯行为的构成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和社会评价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二)侵犯行为的原因1、本能伦的解释
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的性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性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而自我保存本能使人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后来他又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对立的基本本能。死本能是个体的一种向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人只要活着,死本能就受到求生欲望的妨碍,因而对内的破坏倾向转向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伤害意图和冲动。洛伦兹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习性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的侵犯理论是从对动物习性的研究中建立起来的。他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
情绪唤起水平
高水平的非特异性的情绪唤起(比如恶劣的心境),会直接导致个体侵犯行为的增加,而特异性情绪的唤起(如性唤起),也会增加人们侵犯的可能性。
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可以造成他人痛苦的侵犯行为就越难以发生。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就比较容易发生。如果社会对某种社会角色比较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大众传媒中存在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的侵犯性。
道德发展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社会角色与群体大众传媒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去个性化的状态使人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
对社会评价的关注,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五、利他动机利他行为的影响因
外部因素
自然环境社会情境
良好的气候及环境使个体心情愉悦,往往会增加利他,而噪音等恶劣的环境会减少利他。
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的影响,在场人数越多,利他发生的可能性有时越小。独自一人时,个体利他的可能性反而增加。
情境的性质不甚清楚时,个体往往参考在场其他人的反应来做出判断
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的看法,容易出现利他行为
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利他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时间压力利他对象的特点
心理特征
心境内疚人格
利他技能
救助技能与救助手段的掌握,会增加人们利他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二)嫉妒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在即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三)羞耻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什么都无能为力。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
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第一单元态度概述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成分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具有针对性,没有无对象的态度。态度的对象可以包括人、物、事件、观念。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地转变。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个体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一般认为,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种成分。
态度的维度

指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因素
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的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
信息差异。任何态度的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

响因素下发生的。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畏惧。信息如果唤起人们的畏惧情绪,一般来说会有利于说服,但畏惧与态度转变不是线性关系。信息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
因素
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因素个体的心理倾向预先警告分心重复
三、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那么就会倾向于朝平衡转化。
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O联系为否定时的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第三单元态度测量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目前还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的方法。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等。
在使用量表测量态度时,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与态度的强度两个维度。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三、沟通的主要功能沟通的主要功能
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沟通能协调群体内的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虚拟沟通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形式,沟通的双方在网络上可以匿名,个人都可以扮演各种角色,每个人都在和他自己想象的个体沟通。

第二单元身体语言沟通
身体语言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妆饰、人际距离等。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的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能从目光中看到一个人真实的心态。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其他的身体语言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二、身体运动与触摸
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触摸不仅使个体感到愉快,而且还使他们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三、姿势与妆饰
社交距离:4~12英尺,即12
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包括: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自我暴露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水平:情趣爱好方面、态度、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隐私方面。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
第四单元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定义
人际吸引是人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二、影响喜欢的因素
熟悉与邻近相似与互补
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相似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
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的相似
互补需要的互补
社会角色和职业的互补


外貌才能人格品质

某些人格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
人格品质是影响喜欢的最稳定因素之一,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提出受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

第七节社会影响第一单元从众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的多数人相符合。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是行为方面的从众。
从众毕竟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如果凡事从众,缺乏独立思考,那么也会使自己失去主动性和缺乏个性。正确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第二单元社会促进和社会懈怠
一、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
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结伴效应观众效应
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
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的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的效率有明显影
三、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社会懈怠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的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
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一、模仿模仿的意义
模仿是学习的基础适应作用促进群体形成

塔尔德的“模仿律”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
二、暗示
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息,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越明显;年龄、性别与暗示效果也有关系被暗示者所处的情境时按时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

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一单元爱情
一、爱情的定义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爱情的特点
一般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不含同性恋是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
基本倾向是奉献,“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
二、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依恋、利他、亲密。
五、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斯坦伯格1988年提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根据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理论”,情绪=刺激*生理唤起*认知标签。认知标签起决定性作用。
印度学者古普塔的研究发现,有爱情结合的夫妻婚后5年,彼此爱的情感开始不断的减少。
第二单元婚姻
婚姻行为决定于婚姻动机。三种动机:经济、繁衍和爱情(包括性)

心理咨询师要点整理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