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制作人张培欣讲解

发布时间:2018-10-12 11:48:22

第一讲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制作人:张培欣

【单元线索】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自主预习,知识梳理】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

1)经济方面:

2)政治方面:

3)阶级关系:

4)思想文化:

2.意义

1

2

3

“百家争鸣”的表现

【师生互动,核心突破】

1阅读下列材料: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请回答:1)依据材料回答,孔子所说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孔子强调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孔子的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儒家文化?

2.阅读下列材料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至宋代,思想史上出现了理学思潮,在人性问题上,理学家认为,人性与天理本来是一致的,但是,仁、义、礼、智等美德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了。

请回答:

(1)材料中哪些属于史料?哪些属于对历史史料的解释?

 

(2)材料中哪些属于材料作者的历史评价?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

材料二今后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指夏王朝)之世者,必为鲧(禹之父)、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尧、舜、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行。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五蠹》

材料三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杀。──《公输》

请回答:(1)材料一是谁的主张?其思想源于何人?这一学派在后世的地位如何?

 

2)材料二是谁的观点?联系材料概述其主张。

 

3)材料三是战国时期有较大影响的某一学派的观点,指出这一学派的名称及其材料表达的观点?试列出该学派的一些其他思想主张。

 

4)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指出这一现象的历史称谓并说明其意义。

4.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

的政治观点?

【自主演练,巩固提高】

1春秋战国时期,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出现了气势恢弘的“百家争鸣”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 )

A.频繁的战争 B.生产力的发展 C.分封制的崩溃 D.封建制的形成

2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 ( )

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 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

3孔子主张“克己复礼”,“礼”的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孔子思想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 B.孔子力图维护西周社会的等级秩序

C.西周时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D.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对民众的重视

4“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这一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而知新 D.三人行必有我师

5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6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以“仁”作为人类正义的基本标准,也提出了理想国家的范式——仁政。孟子仁政思想施行的基础是 ( )

A.统治者发善心 B.民本思想 C.以德治民 D.人性本善

7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仍把他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主张 ( )

A.“制天命而用之” B.提出“人之性恶”

C.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 D.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9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说“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该思想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 )

A.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中央集权制 B.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

C.出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D.法家思想成为各诸侯国治国的指导思想

10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

A.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 B.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

C.甲一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D.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一儒

【课后作业市一轮16开本P139-140  1------7.

世纪金榜1--------12.

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

1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2 儒家提倡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4 儒家提倡的”“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5 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现在某校的水电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水电部门通知,如果再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停水停电。请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派别出发,分别给该校提出解决水电浪费问题的办法。 儒家代表:谁浪费水电,就要找他谈话,给他讲道理。让他意识到浪费水电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只要内心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并清楚浪费水电的行为是不符合礼的规范的,我想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了。道家代表:我们建议采用“无为”的办法,让这种浪费的行为再维持一段时间,等水电部门停水停电后自然就会让浪费者体会到浪费的后果,这样就会让其内心树立起节约的意识。法家代表:我们觉得应该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制度,对浪费水电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可以成立一个督察队,对浪费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一旦发现就采取有力的惩罚措施。墨家代表:我们会加强节约意识的宣传,通过这种方式来树立他们的节约意识。另外,我们会身体力行自身做节约的典范,还会利用自身优势制作出节约水电的各项工具。1)主要有恭、宽、信、敏、惠五方面的内容。孔子强调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2)现实意义: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都有积极影响。看待:儒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应吸取其精华并发扬光大。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1) 史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史料解释:民贵君轻。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君主。人的仁、义、礼、智等美德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了。(2)历史评价: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1)孟子。其思想根源于孔子。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韩非子。他认为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按照现实的需要去进行改革,主张以法治国,实行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3)墨家。本材料反映的是墨子反对战争的思想。主张兼爱、提倡节俭、治国主张是选贤任能。

4)百家争鸣。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解析】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产物,其主要内容涉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领域。包括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理论、人民民主专政、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等重要思想。当然毛泽东在军事、党建、统战、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也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理论。总之,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的实践密切结合,这样的观点、方法和立场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突破】1943年王稼祥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到抗日战争结束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个人的不懈探索为这个集体智慧作出了突出贡献。

英国诺丁汉大学一位学者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作者对“这个思想”的评价是

①给中国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②为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④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第一讲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制作人张培欣讲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