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人各有性情,处世尺度”话题(高中议论文解析)

发布时间:

“人各有性情,处世尺度”话题(高中议论文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汉时期,有性格迥异却相处得很好的两个人,一个叫陈遵,一个叫张竦。陈遵才气过人,不拘一格,好酒贪杯,家常满客;张竦则博学文雅,处世严谨,洁身自好。两人虽个性不一,但都官至太守,爵至封侯。
恰好有一段时间,两人都因故被贬,返回长安。两人居处离得不远,却一个宾客盈门,一个门可罗雀。陈遵天天喝酒会友,好不快哉;张竦只偶尔与前来拜访的人谈论经学道德,亦怡然自得。陈遵对扬雄的小赋《酒箴》颇为喜爱,便以此揶揄张竦生活的单调。相对于陈遵的任性潇洒,张竦有着冷暖自知的从容自在,他说:“人各有性情,处世尺度。你要像我一样生活是不实际的,而我要像你一样生活也同样不实际。如果我一味地仿效你,那会过得一塌糊涂啊!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感受和启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方向】
人文底蕴:自知之明反求诸己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学会学习:以史为鉴不忘历史实践创新:勤于反思乐学善学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主题词】
自知之明知人者智反求诸己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其选材与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有相似之处,都是从传统历史故事中取材,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历史材料的感触进行写作。但题目的限制却不如2020年高考作文严格,考生可以品评历史人物,谈出自己的感受和启示;可以比较权衡,展示自己的思辨能力。从材料内容来看,历史人物的选取很有创新性,选取学生相对陌生的人物,但是故事内容却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贴近,对于考生富有启发性;此命题能引导考生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
题目引发写作的情境内容由两段文字构成,第一段文字交代了陈遵和张竦两人的基本情况,两人虽性格迥异却相处得很好,虽性格迥异,却都官至太守,爵至封侯;第二段文字叙述被贬后的陈遵和张竦虽性格不同,却各得其乐。陈遵揶揄张竦生活的单调,张竦回应“人各有性情,处世尺度”,没必要相互效仿的事件。两段材料有机关联,人与人性格迥异,可以和谐相处,也可以各有处世尺度,不必相互效仿。张竦的话是审题立意的核心内容,考生需要围绕该材料核心来审题立意,不可断章取义或另起炉灶。
考生要围绕材料生发感受和启示来作为写作的主要内容,不可偏离;材料中两个人的性

格和处世态度个有可取之处,考生不可做是非评判,而应对此作比较权衡;材料中的陈遵和张竦属于关系型人物,考生若割裂两人的关系,只从一人立意,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材料中的陈遵、张竦性格迥异却能相处很好,其中张竦有着知人和自知的智慧,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并且坚定地去做自己,所以他不需要去模仿别人,更不会用别人的标准来随意评判自己。由此可以看出,命题人希望考生能从陈遵、张竦的故事中得到启示:性格迥异,爱好不同,同样可以有精彩人生,不必一味地仿效。这便是命题人通过试题传递给考生的价值判断,希望引导考生勇敢做自己,成就精彩人生。考生必须在这样的情境限制和价值判断下,来进行正向认知思考和写作。
从材料内容和任务指令综合来看,只要是从陈遵张竦的故事中得到的感受和启示来切入对人生的思考都是符合立意的;考生可以结合材料第一段,从性格迥异也能和谐相处,同样能拜官封爵,来谈人生各有其妙,多元人生,同样精彩,不必相互效仿;亦可结合材料第二段,面对陈遵的揶揄,张竦泰然回应,来谈论人各有性情,不应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勇敢做自己,坦然面对人生的喧嚣等等;也可以从两段材料整体把握陈遵、张竦的故事,谈论来畅谈“你”对人生的理解的感受和启示。总之,立意的角度十分开放,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展示。
材料中陈遵、张竦的故事传达出的是对于生活不同的理解、认知和实践;在谋篇布局的过程中,可以思考陶渊明决然的回归,可以品味刘禹锡陋室中的坚守;可以赞叹樊锦诗的守护,可以折服张桂梅的奉献;可以激赏钟芳蓉的决定,还可以选取自己生活事件中的所思所想等等。总之,考生可以结合自己多方面的积累、多维度的认知和生活体验来进行写作,可以探讨的内容很多。
考生可以侧重感性,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表达自己对成长的思考;也可以侧重理性,写成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写出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但文体特征必须明确。
【切题立意】
1.多样性格,精彩人生。2.人各有性情,不必效仿。
3.勇敢做自己,成就精彩人生。
4.做真实的自己,坦然面对人生的喧嚣。……
【偏题杂说】
1.君子顺逆不改其乐。(不能准确把握故事的核心内涵,故事强调的是个性不一,各有精彩,不必互相效仿。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断章取义,属于偏题立意。3.性格与成败。(泛化审题,走向话题。……
【范文展示】
知人亦自知,方能得其乐
西汉时期的陈遵、张竦,前者任性潇洒,高朋满座,后者严谨慎重,怡然自得;但是更让我钦佩的是后者面对前者的揶揄,能坦言人各有性,不必效仿的从容自在。真所谓,知人亦自知,方能得其乐。

人贵知人,贵在知晓身边人的性格,唯有如此,才能雄于现状,不慌不忙,成就辉煌。

老子《道德经》曾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一直认为,“知人”和“自知”都是非常难以做到的,直到我今天读到张竦的故事。陈遵才气过人,不拘一格,张竦则博学文雅,洁身自好,恰如材料中所言“性格迥异却相处得很好”,能做到这一步,可见都非常了解对方,做到了“知人”。按照老子的说法,二人都是智者,因此,“两人虽个性不一,但都官至太守,爵至封侯”,可以看做是“知人”的典范。由此可见,人贵自知,贵在知晓身边人的生活,做到了这一点,便能雄于现状,不慌不忙,成就辉煌。
人贵自知,更贵在知晓自己的性格,唯有如此,才能顺逆如一,内心充盈,摒弃效仿。古希腊有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卢梭称这句箴言“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以此反观陈遵张竦,可见一斑。一个人智慧的起点,莫过于对自我有着清晰的认知。张竦便是如此,因为他对自己非常了解,所以他有着冷暖自知的从容自在;因为他对自己非常了解,所以他顺境逆境都能坦然面对;因为他对自己非常了解,所以他能在回应陈遵揶揄时不卑不亢。他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他知晓自己的性格,唯有如此,才能顺逆如一,内心充盈,摒弃效仿。
人贵知人与自知,唯有如此,面对世事变幻之时,才能自在从容,自得其乐。
“人各有性情,处世尺度。你要像我一样生活是不实际的,而我要像你一样生活也同样不实际。如果我一味地仿效你,那会过得一塌糊涂啊!”这句话让我对张竦的认知又加深一层,他不仅知人更能自知,这是对生活多么深刻痛彻的领悟啊!假如他不能够认识到陈遵的生活方式,可以想象一个不拘一好酒贪杯之人,怎么能够和一个博学文雅处世严谨之人“相处得很好的”;假如他没有自知之明,在面对陈遵揶揄之时,怎会说出“人各有性情,处世尺度”饱含哲理的话语。这其中体现出来的难道不是知人与自知的智慧吗?
我们青少年当学张竦,懂得知人与自知,既要懂得别人的性格,更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唯有如此,才能找到生活的位置,悠游自在,成就价值。

【作文】“人各有性情,处世尺度”话题(高中议论文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