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表彰的百名县委书记如今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8-03-22 06:40:33

20年前表彰的百名县委书记如今在哪里
作者:贺海峰
来源:《领导之友》2015年第05

         19956月,中组部表彰了100名全国优秀县(市、区)委书记。他们是从2800多人中精心遴选而来,入选概率仅为3.5%郡县治,天下安,始终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善治状态的一个显著标杆。

         整整20年过去了,让人感慨万千的是,这些佼佼者,有的一帆风顺,有的原地踏步,有的退居二线,有的因公殉职,有的锒铛入狱,其仕途的升降浮沉,精准地应和着革故鼎新、选贤任能的时代节拍,因而也成为了洞悉中国政治密码的独特标本。

        16人晋升到省部级

         获中组部表彰之后,有些县委书记晋升速度相当惊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1月,已有2人晋升到正省级,14人晋升到副省级,此外至少42人晋升到正厅级。引人注意的是,许多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如杜家毫、毛万春、李玉妹、于迅、陈伦、陈光、胡晓华、饶益刚、王三堂等均赫然在列。

         根据领导者的成长规律,这16名省部级官员脱颖而出的核心要素,包括环境塑造、组织培养、机遇垂青、贵人相助、个人努力。就其个人因素而言,品德、能力、学历、经验等都堪称一时之选,在此前提下,年纪越轻就越有可能受到诸多外力的垂青与襄助。

         统计显示,这16人初任县委书记时平均年龄为38.5岁,低于整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群体将近10年。其中,毛万春、罗黎明仅为32岁,李玉妹、于迅、陈光仅为35岁,杜家毫、陈光志等仅为38岁,堪称时代的宠儿、同辈的翘楚。

         年少得志,其实是一柄双刃剑。从有利的方面看,组织部门或重要岗位已将这些官员摆放在更强的聚光灯之下,接受着来自各方的关注与考验,进一步锻炼并提升了他们的领导才能与艺术;但另一方面,正如彼得原理所揭示的,不同层级领导者的领导素质存在显著差异。如果把在县里形成的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带到更高的平台和岗位上,结果只会导致一流的县委书记变成二流的市长。因此,如何突破这个彼得高地,是这些青年才俊必须全力应对的现实挑战。

20年前表彰的百名县委书记如今在哪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