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簪的设计史

发布时间:2013-10-19 15:53:37

中国发簪的设计史

作者:常懿 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中国发发簪,各朝代,设计特征,美学。

摘要:发簪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一部分,拥有千年历史;通过对各个时代发簪的美学与设计分析,周簪之犷,唐簪之华,宋簪之素,明簪之精,可以看到中国的文化之丰盛与人民智慧之伟大,也了解到中国女性的美丽,为中国的女性的装饰艺术美探新。

:《辞海》里有这样的解释:发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中国的古发簪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祖先使用发发簪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材质制作发发簪的材质可以分为金、玉、象牙、竹、木等等。制作工艺也有镂刻、累丝、镶嵌等。《史记·滑稽列传》里说:“前有堕珥,后有遗发簪”。 近现代,随着人们的发式的改变,发发簪在汉族中已失去了许多固有的意义,而逐渐衰亡。但在少数民族中仍然流行,许多少数民族妇女盛装时,仍保留着发发簪满头的习尚。发簪是中国特有的,因此,对发簪的探索与研究,是对中国设计美学的一次挖掘,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无尽的魅力。

一,发簪的分类与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发簪来固发了;后古人挽发成髻,亦用发簪固发饰发。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有大量骨发簪出土。

1 笄:笄是发簪的前身。笄是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可固定冠帽。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拴住。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

2 发簪 殷商时期的古人就开始用发簪了,发簪的用途有二:一为安发,二为固冠。发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就质料而言,有骨发簪、角发簪、象牙发簪、铜发簪、银发簪、金发簪等。发发簪是用来插髻使头发不散乱的饰品,后来经过改进,缀上珠宝花饰,装饰作用更加突出。

3 钗:在发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约出现在西汉晚期。钗的首端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常配备成对,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4 步摇:也许是在发簪钗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步摇是在顶部挂珠玉垂饰的发簪或钗,因走动时摇曳而得名。根据《释名 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 可以想象,步摇最动人处正在那起身微步的瞬间。《续汉书·舆服志》记皇后服制:“假结步摇发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 当走动的时候,那白珠桂枝和耳珰随着脚步摇动,化静为动,所谓的“花枝乱颤”。

5 男性的发发簪:男子发发簪一般用于固定头发,形式较少,同时男子发发簪是身份权利的象征,杜甫有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发簪”皇帝在节日里赐给大臣的礼物通常是发簪。男子用发簪的历史400年前在血泊中戛然而止。现在只有从白云观道士的装扮上感受到曾经的华夏衣冠了。

6 中国少数民族发发簪:数量最多的是以白银为质地的发发簪。不论是北方民族,还是南方民族都喜欢用白银打制成的发发簪。因而银发发簪在每个民族中几乎都能见到。较有特色的银发发簪有羌族耙形银发簪、布朗族三尾螺银发簪、侗族坠花穗银发簪、锡伯族刻花扁银发簪、瑶族刻寿字蜜蜂纹扁银发簪、白族刻花扁弓形银发簪、土族花头大银发簪、苗族长针银发簪以及蒙古族和达斡尔族的镶宝石嵌珐琅坠珠穗花鸟虫型银发发簪等。骨、角质发发簪以黎族的人形骨发簪和藏族的镂花牛角发簪最著名。

,中国发簪各个时期的设计特征

1 新石器时代 设计简洁,材质原始

新时期时代发簪的式样比较简单,有的只在发簪身上刻一些横、竖、斜纹,有的将发簪头刻成球形、环形、丁字形及一些不规则形状。昌鸳鸯池出土的一支骨发簪较为突出,发簪头饰有一团黑色粘胶,胶中镶着36颗白色小骨珠。

2 商周 开始出现具体图形设计,材质多样,带有阶级性。

商代以后至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金发簪、玉发簪相继出现并成为奴隶主贵族身份,帝王饰玉发簪、后妃饰金发簪。其次象牙发簪、玳瑁发簪均为臣子戴的发簪的象征。帝王饰玉发簪、后妃饰金发簪。其次象牙发簪、玳瑁发簪均为臣子戴的发簪。发簪头出现了人形及各种鸟兽形,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一种骨发簪,发簪头为凤头形,头顶戴有刻着锯齿形花边的凤冠,特点极为鲜明。贵州平坝马场东晋墓出土的发发簪实物大小20多件,出土时,全部摆放于女墓主的头骨四周,且参差穿插在一起。

3 秦汉 装饰性加强 ,分类增多,发簪的形状多为长扦形,很少有图纹和其他装饰

封建大一统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阶级进一步细化,而且中国出现了妓女,她们由于生活所致而专事修饰,衣着日趋奢侈,这种情形使得社会风气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美的观念由质朴而炫华、富丽,面部的妆饰精巧富于特色。帝王贵族们的推崇和提倡,对此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时期的主要头饰有:步摇、发簪、钗和镊子,或插以鲜花。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木制,玉质的发发簪,设计素丽雍容,大方简洁,为汉代美学的代表。

4 吸收外来文化,形式多样,制作精巧绝伦,发簪纹饰的热情奔放、不拘一格

唐代盛事,经济快速发展,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与多民族的统一,极其丰富了唐代的文化。 女性之美得到发展,从唐代画迹众多满头插发簪的妇女形象,唐代女性发发簪品族多样,以步摇为主,其步摇一般制成鸟雀或凤凰状加上唐代的手工艺发达,材料更广泛,琉璃发簪,玻璃发簪等各式带有异域风情的发簪饰。发簪的造型与工艺更加精致,华美富丽。

5 材质丰富,造型精美素雅大方,不失古朴浑厚

宋代发饰也承袭了唐制,有帽、发簪、梳、篦。髻上的装饰通常以金银珠翠为材料,制成各种形状的发簪钗,常见的有鸟形、花形、风形和蝶形等,使用时插于髻上。《梦梁录》中记录了当时妇女所用的首饰,有“飞鸾走凤”、“七宝珠翠”及“花朵冠梳”等。除此之外还有金钗和翠翘,这是从西北吐鲁番地区进入内地的首饰,由于十分贵重,使用范围比较小,只有贵族妇女才佩戴,一直延用至南宋。宋代的步摇,因在顶端加放了珍珠和玉石,更显得精巧和俏丽。黄庭坚赞誉道“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发簪一枝”

6 元明清,出现镶嵌钿金工艺的发发簪,制作繁复

发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发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爱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发簪首形状。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

明代细金工艺可分为四大类:花丝工艺、錾花工艺、打胎工艺、镶嵌工艺。花丝工艺,是将"花丝"进行再加工的制作过程为花丝工艺,即: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点翠等。錾花工艺,錾花即是雕刻,在金、银材料上用各种鉴具錾雕花纹,是首饰工艺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有平刻、阳鉴、抬、采、镂空等。打胎工艺,利用艺匠手上功夫,采用不同的锤具将金属片锤打成型。镶嵌工艺,将宝石、珍珠等嵌入金银材料上的一种工艺,明代处于萌芽状态。如故宫珍藏的红宝石串米珠头花、羽毛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松、竹、梅)头花、蓝宝石蜻蜓头花、红宝石花迭绵绵头花、金镙丝双龙戏珠头花、金嵌米珠双钱头花等等,都以制作精致,形象逼真而著称。

7 当代 材质与造型极其多样,不具阶级性,多选择性。

随着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与经济前所未有飞进,工业化发展,女人的发型多变,不受传统服饰的制约时,新的发饰,更加快捷,更符合时代的发饰取代科发发簪,发发簪在很长一段时间停止了发展,成为历史馆的展品,也是中国上个历史阶段的代表语言。中国的文化融入世界时,其文化再度震惊世界,新的审美要求呼唤时。发发簪又以崭新的姿态出现,新时代的发发簪,以轻巧的材质,现代的设计,并保留传统元素被广泛的所接受;塑料,水晶,最受欢迎的要数合金镶水钻或水晶的发发簪。钗针质地坚硬而可塑性良好,发簪首沿袭古老文化的璀璨设计。花团锦簇诠释的是端庄,单个的花体演绎的是典雅,缀着吊饰的则透着一股调皮气。各种金属质地琳琅满目发发簪,插在现代女性或直或卷的发丝里成为一种流行,并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象征走遍全世界。

三,中国发发簪的文化特征与设计美学

发发簪的发明是以实用性为基础的,同时也意味着古人向文明的靠近;远古人类不再披头散发,一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视觉,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审美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飞进;在中国封建时代,女子插笄是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到时还要举行仪式,行笄礼。笄礼源于周代。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还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后代4000多年中,发发簪一直在国人的生活中拥有重要地位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 “体发之肤,授之父母”的孝道,男女蓄长发为了表示对父母的孝心,而长发的整理离不开发发簪,文明的发展也就会必然要求发发簪的设计变化与美学。

发簪源远流长,大约从先秦时期发簪的产生使用到唐代银发簪的流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是以贵族阶层使用为主。发簪的形状多为长扦形,很少有图纹和其他装饰。唐代经济的繁荣和多元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了银楼的发展和银发簪的百花齐放。唐代女性体态丰腴,普遍梳“高髻”发式,与之相适应的银发簪形状肥厚硕大,唐代女性开放的性格也造就了发簪纹饰的热情奔放、不拘一格。自宋代以后,发簪的总体风格趋向素雅大方,但仍不失古朴浑厚。明代时,宫廷银发簪已十分精美,用发簪则体现出简练流畅、生动活泼的特征。尤其是图纹的刻画往往是寥寥数刀,神形毕备。清代是银发簪最辉煌的时期。这时期银楼遍布,银发簪制作工艺十分完备和娴熟,银发簪中的精品已能与宫廷制作的银发簪相媲美,有些宫廷后妃的用发簪也取自于的能工巧匠之手。清代银发簪的风格已一改唐以来的古朴浓厚,显示出俏丽华贵的特色。实用类银发簪的造型中规中矩,端庄之中透出秀气。装饰类象形发簪的造型十分花哨,形状千姿百态,处处体现出妩媚动人的装饰美。发簪的制作工艺以精细著称,达到了“无工不精”的境地,錾刻工艺的精细之处,纤细如发,令人赞叹。一些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的高浮雕如鬼斧神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银发簪的纹饰画面繁褥,装饰华丽,给人锦上添花的美感。银发簪纹饰丰富的题材中,以吉祥纹表现得最为活跃,可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将吉祥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清代银发簪达到了传统精湛工艺与优秀文化的完美结合,成为历史上银发簪中最精美的头饰。今天的发簪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具时代美。

1发簪是随审美的需要而日益丰富。

2 发簪的材质与设计不断变化,成为阶级象征。

3 发簪的制作工艺不断繁杂精致发展。

4 各个时期的发发簪代表着各个时期的审美特点与生产水平。

四,结语

我们慢慢走过发发簪史,发现华夏头饰的绵延就象一个巨大的风筝,有长长的线牵着,飞得再高再远,也飞不出握线的双手,我们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头饰文化的源远流长,它穿过铁血诗书的大汉,穿过万邦来朝的盛唐,穿过繁华似锦的宋朝,让人感叹中华五千年文博之精华。

中国发簪的设计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