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发布时间:2011-11-24 15:08:10

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一. 教学目标:

《雨巷》

1. 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 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再别康桥》

1. 学习诗人用彩笔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秀丽的风光,创造空灵、飘逸意境的写法。

2. 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 教学重难点:

《雨巷》

1. 学习象征的用法

2. 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

《再别康桥》

1. 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2. 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

. 知识分析:

《雨巷》

1. 了解写作背景“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

有句俗语叫“文如其人”。作者戴望舒是怎样一个人呢?了解了诗人,能更好地理解诗作。《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2. 意象的解析

1)雨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

2)油纸伞。

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蒙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3)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3.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期流行于欧洲(主要是法国)的艺术思潮。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接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姑娘的形象,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驰骋艺术想像的结晶,是真实与想像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

4. 艺术特色

1)《雨巷》的音节特色(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2)诗歌的压韵

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而服务的。

3)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

4)诗歌的用词《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

《再别康桥》

1. 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11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

2. 了解诗中内容大意。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入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笙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3. 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1)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2)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国“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3)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题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4. 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

几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

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

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典型例题】

1. 阅读白桦《轻!重!》,选出对诗中对比手法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隐入绿色的边境森林,

谁能比边防军士兵更轻?

萤火虫飞过去也要闪亮一星星火光,

蝴蝶翩翩起舞也要扬起霏细的花粉;

我们活跃在深深的林海里,

就像是一群无声无息的黑影。

迎着黑色的骤雨狂风,

谁能比边防军士兵更重?

千年不化的冰川也会在雷电中崩裂,

万年凝固的雪山也会在暴风里震动;

我们站立在神圣的国境线上,

每一个哨岗都是一座不移的山峰!

A. 诗中的“轻”旨在刻画边防军士兵身手矫健、动作快捷的机警形象。

B. 诗中的“重”旨在凸现边防军士兵坚强无畏的精神和不可战胜的钢铁意志。

C. “黑色”“绿色”形成了对比关系,突出了“骤雨狂风”的恶劣,士兵生活的艰苦。

D. 萤火虫、蝴蝶与冰川、雪山对比,作用在于形成强烈的轻重反差,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答案:C

分析:对比映衬是诗歌常用手法。“绿色”“黑色”完全不能构成对比关系。“绿色的森林”,写实,作者未赋予感情色彩。“黑色的暴风骤雨”,显然,“风雨”不可能是“黑色”的,作者使用此词,己融入强烈的感情。因此,“黑色”不独指自然界恶劣的环境,也暗指边境敌对势力的蠢蠢而动。仅仅着眼于色彩的不同,是一种浮于表层的理解。

2. 阅读江河《从这里开始》10行诗句,指出对其结构手法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土地的每一道裂痕渐渐地

蔓延到我的脸上,皱纹在额头上掀起苦闷的波浪

我的眼睛沉入黑暗 

霞光落下 

城市和乡村关紧窗户 

无边无际的原野被搁置着 

像民族的智慧和感情一样荒凉 

寒冷的气流把我吞没 

颅头深处 

一层层乌黑的煤慢慢形成 

A. “我”“土地”是诗人主观想像的两个触发点,也是贯穿全诗的两条线索。

B. “脸”“皱纹”“眼睛”“颅头”等是环绕“我”滋生的种种意象,“煤”“裂痕”“原野”“霞光”等是环绕“土地”滋生的种种意象,两个意象群的纵横交织是全诗结构上的显著特点。

C. 诗人有层次地抒发了思想情感:①②诗行——“苦闷”,③④诗行——“黑暗”,⑤⑥⑦诗行——“荒凉”,⑧⑨⑩诗行——“寒冷”。

D.“我”“土地”两种意象交汇,从总体上抒发了“思想的原野荒芜了”这一思想感情。

答案:C

分析:诗歌的结构手法,包括情感线索、抒情层次及内容,各种意象的内在联系等。C项对诗人抒发情感的层次把握不准确。③④⑤行诗句构成“黑暗”意象,由行诗句构成“荒凉”意象。 

3. 阅读艾青的《镜子》,指出对其风格评价不准确的一项(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已美 

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A. 诗人以小见大,在对人人见之不觉奇的镜子的咏叹中揭示了人人思之倍觉深的人生哲理。

B. 诗人抓住特征,十分准确地抒发了自己在坎坷曲折人生道路上对人间奥秘深刻独到的发现。

C. 全诗苍劲深沉,语言含蓄隽永,诗人思考生活的深度和表达诗情的高度艺术功力,达到和谐统一

D. “喜欢”“躲避”“打碎”,诗歌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对生活中种种丑恶现象作了无情的讽刺。

答案:D

分析:这是一首哲理诗,深刻的哲理不是直白道明,而是借助镜子含蓄说出。正因为如此,才启人深思。“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这一说法,是不切合诗歌语境的。 

4. 对桑恒昌《冰凉的夕阳》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断脐

从我的脚下 

蜿蜒到母亲坟前 

攥满满一把土 

直至攥出我的体温 

继而 

攥出我的心跳 

若掘地为井 

一定会得到 

母亲为我 

积攒了四十年的乳汁 

离地越来越远了 

母亲怀中从春抱到夏 

从夏抱到秋的蒲公英 

还翩翩地追在后面 

后面的后面 

伸手可及 

是冰凉的夕阳 

A. 第一个诗段中,诗人人到中年,却设想自己是一个“断脐”的婴儿,“断脐”延伸到母亲的坟前,减少了时空跨度,缩短了母子距离。

B. 二、三两个诗段中,诗人祭扫于坟前,“攥土”攥出体温和心跳;母亲长眠于地下,“积乳”,积下40年的乳汁:奇特的想像,状写了母子亲情。

C. 题目“冰凉的夕阳”是全诗抒情的线索,夕阳是冰凉的,诗人的心也是冰凉的,全诗感情的基调是哀婉悱恻的。

D. 最后两个诗段中,以夕阳下的“蒲公英”“翩翩地追”暗示母子亲情永远相连。

答案:C

分析:诗人以奇特的想像,表达了对母亲的真挚怀念,“亲情”是贯穿全诗的线索,母亲去世多年,不能说诗人的心是“冰凉”的,感情的基调是“哀婉悱恻”的。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做1—3

也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c松阴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1. 对诗句词语的揣摩

第二节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2. 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夭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A. 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B. 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

C. 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D. 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3. 对写作方法的领悟 

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A. 通过具体形象,象征社会的环境。

B. 通过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比拟。

C. 通过具体形象,烘托真实的意境。

D. 通过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试题答案】

1. C 2. A 3. C

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