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09-17 23:24:47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艺术,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是美的值得我们去感受。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只不过我们缺少发现艺术的眼睛罢了。同时,艺术有时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心灵灵感,比如当我们落寞时可以欣赏艺术来抚慰受伤的心灵;当我们绝望时可以感受那些艺术家们的心酸与苦难,我们就会发现与那些艺术家相比自己其实还是比较幸福的。刚刚读完《艺术的故事》最后一章,作者贡布里希先生用了一个反问句作为结尾。这让我在读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号。其中了解到西方的一个艺术家对贡布里希评价说,“我一直认为艺术史对于艺术家来说,就像鸟类学对于鸟一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鸟其实根本就不懂鸟类学。艺术史学者他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跟艺术家本人无关。艺术史家写的书基本上都是写给同行看的,或者是写给有兴趣的人看的,而艺术家对这些不大有兴趣。但是《艺术的故事》出版以后非常受欢迎,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读者都是史学家。我们读《艺术的故事》扉页上写的评论就能够感受到这种气氛。英国有一个著名的奖项特纳奖,是由一些艺术家获得的,这些艺术家提到,是什么打开了他们艺术家之路的呢?就是这本书《艺术的故事》。

我个人认为《艺术的故事》从头至尾就是讲艺术怎样创新,艺术的风格怎样变化,一个新的风格怎样取代旧的风格。旧的风格是不是就完全死亡呢,不是,它还会有死灰复燃的时候。这本书讲了一个传统不断变化、不断延续,一个艺术创新的问题,就这点而言最适合艺术家来读的。首先这本书有一个理论框架,就是“看”与“知”的矛盾。什么是看,什么是知呢?我们看一幅画的时候,有多少“知道”影响了你的看法。大家都是按照眼睛客观所见来画,要把学到的程序性的东西丢掉。毕加索说过这样的话:我年轻的时候就可以像拉斐尔那样作画,可是我现在很想回到儿时,像一个儿童一样来画画。马蒂斯也说过这样的话,都反映的是一个共同的愿望,把自己学到的程序性的东西丢掉,以眼睛见到的来画。我说得再通俗一点,你们都学过素描,老师告诉过你们,要把你们的感觉画出来。画家想画一个客观对象的时候,要扔掉所学到的一些东西是非常困难的。实际上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真像儿童那样去画的时候,画的恰恰不是你看的,是你知道的。比如说有一个三岁的小孩,你让他画画,你问他在画什么呢?他说我在画我爸爸,难道他画的就是他看见的爸爸吗?实际上他是按照他知道的画的。“看见”跟“知道”看似这么简单的道理,却是画家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贡布里希以后,“透视”这个词在艺术创造中开始流行。在80年代,中国很多的艺术前辈的认识都是从贡布里希开始的。很多人都想在《艺术的故事》框架中写出一本书来,但是都失败了,我觉得原因很简单,这本书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一本书,把理论融入到创作当中去,用浅近的语言来谈,以至于大家发现不了其中理论的深奥和结构的完美。我用古希腊的雕塑,米隆的《掷铁饼者》来说明这个问题。这个雕塑太出名了,很多掷铁饼的人也按照这种姿势来投,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成功。这件作品虽然栩栩如生,让人感觉到一个掷铁饼的人最好的姿势就应该是这样,可实际上恰恰不是。

读过这本书之后使我懂得了“知道”与“看见”的差别,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是我们知道的而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这种现象恰恰就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我们却没有发觉,我们以为那些事我们知道了那么就是对的,其实不然,这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我们看到的才永远是正确的。这是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谨拿来与大家分享。

美术学院

陈梓溪

2011211471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