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的价值探讨

发布时间:2019-07-25 04:48:14

宫腔镜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的价值探讨
作者:江梅珍 金海燕 何凤仪 欧阳小明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2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辅助分段诊断性刮宫术(诊刮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子宫内膜癌患者182例, 随机分为单纯分段诊刮A112例, 宫腔镜辅助下的分段诊刮B70例, 比较两组术前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 判断宫颈受累的可靠性, 比较两组腹腔冲洗液阳性率的差别。结果 对宫颈受累估计的准确率, B 组明显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辅助分段诊刮术能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能较确切了解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宫颈受累情况, 不增加患者腹腔术中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分段诊刮术;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是发达国家最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1]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超过宫颈癌, 跃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2]。传统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段是诊断性刮宫术(诊刮), 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分段诊刮提示宫颈管受累, 而术后病理报告宫颈无肿瘤侵犯的证据, 患者因而接受扩大手术范围和术前放射治疗等过度治疗。随着宫腔镜技术发展, 宫腔镜直视下检查和活组织学检查被认为是确诊子宫内膜病变的最佳方法。本文对2006 1月~201012月在本院诊治的1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前后诊断过程, 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研究传统诊刮术与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结果, 及患者术中腹水细胞学阳性率的差异, 为临床诊断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1月~201012月本院诊治的1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2876岁, 平均年龄(50.3±10.1)岁。根据选择的诊断方法分为:单纯分段诊刮A112例及宫腔镜辅助下的分段诊刮B70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

宫腔镜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的价值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