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18-08-28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

建设方案








一、
专业建设基础......................................................... 3 (一)专业建设背景 ............................................................................................................... 3
1.现代电子制造业的发展需要SMT的支撑 ............................................................... 3
2.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提升现代电子制造业技术水平 ................................................. 3 3.区域经济需要培养SMT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 4 4.学院的持续发展需要重点建设SMT专业 ............................................................... 5 (二)合理的专业定位 ........................................................................................................... 5 (三)专业建设优势 ............................................................................................................... 7
1.师资队伍实力雄厚 ..................................................................................................... 7
2.实训资源配置合理 ................................................................................................... 11 3.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 13 4. 课程改革卓然有效 .................................................................................................... 16 5.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 21 6.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 22 (四)问题与思考 ................................................................................................................. 24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 25
(一)完善专业教学资源辐射专业群,夯实学生核心技能 ............................................. 25 (二)引入符合企业标准的课程体系,进行专业课程研发 ............................................. 25 (三)依托三星企业学院,完善双师结构 ..................................................................... 26 (四)立足企业需求,开展SMT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 26 (五)依托研发中心三星学院,开展研修性教学 .............................................. 27 (六)密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完善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 27 三、建设内容 ............................................................... 27
(一)深化校企融合,完善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系统培养 ........... 27 (二)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 ................................. 28 (三)依据SMT岗位工作任务,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 28 (四)面向SMT岗位需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 29 (五)依托现代电子制造业,构建卓越双师队伍 ......................................................... 30 (六)密切联系现代电子制造企业,共同开发职业资格认证 ......................................... 31 (七)加强专业服务能力,培养SMT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 31 1.培养SMT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 31 2.培养培训中高职骨干教师 .......................................................................................... 32 3.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产学研紧密结合 ...................................................................... 32 (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行第三方人才评价体系改革 ............................................. 32

(九)提升SMT专业服务能力,引领辐射专业群发展 ................................................... 33 四、改革举措 ............................................................... 34
(一)调动多方力量,创新完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和机制 ............................................. 34 (二)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专业水平 ................................................................................. 35 (三)探索SMT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制度和形式,推进中高职衔接 ............... 36 (四)贴近SMT岗位,完善课程体系 ............................................................................... 36 (五)密切联系SMT岗位需求,合理完善实训室 ........................................................... 38 (六)加大培养力度,构建三维复合型师资队伍 ......................................................... 38 (七)整合校企资源,共同开发职业资格认证 ................................................................. 39 (八)加强专业服务能力,提升产学研水平 ..................................................................... 39 (九)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改革第三方人才评价体系 ..................................................... 39 1.依托研究机构,实行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 39 2.校企联合,实行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估 ............................................... 40 3.依托企业,建立用人单位需求与评价指标体系 ................................................... 40 4.联合企业行业专家,共同指导评价学生毕业设计 ............................................... 40 五、绩效指标 ............................................................... 40 六、经费预算与年度计划 ..................................................... 45 七、保障措施 ............................................................... 46
(一)经费保障 ..................................................................................................................... 48 (二)人员与组织保障 ......................................................................................................... 48 (三)制度保障 ..................................................................................................................... 50 (四)质量控制 ..................................................................................................................... 50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
项目组负责人:
史小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 副教授/高工) 方红兵(三星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人事副总 培训师)

项目组成员:
吴文明(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副主任 朱利军(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SMT专业主任 张筱云(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主任 曹春泉(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主任助理 郭家星(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培训主管 李淑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主任 沈国荣(横河电机(苏州)有限公司制造部长 陈志炜(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SMT设备主管 孙玉坤(研二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 周学峰(明基电通(苏州有限公司SMT主管 金卫 (苏州维讯电子有限公司部门经理 付秀国(利华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宣大荣(江苏省电子学会SMT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闫伟 (苏州中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副教授/高工) 讲师/工程师) 副教授/高工) 讲师)
讲师/高级技师)副教授/高工)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高工)

(一)专业建设背景
1.现代电子制造业的发展需要SMT的支撑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的技术核心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组装技术的英文全称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简称SMTSMT是新一代电路互联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它是现阶段电子装备微电子化、小型化的重要手段,正在成为板级电路组装技术的主流,已经在军事和航天航空电子装备中获得应用,同时还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工业自动化、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的新一代电子产品中,并正向纵深发展,SMT已成为支撑现代电子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之一。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迅速兴起。电子信息技术是世界新技术革命中最活跃的因素,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SMT主要涉及雷达工业行业、通信设备工业行业、广播电视设备工业行业、电子计算机工业行业、软件产业、家用视听设备工业行业、电子测量仪器工业行业、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工业行业、电子元件工业行业、电子器件工业行业、电子信息机电产品工业行业、电子信息产品专用材料工业行业等。 2.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提升现代电子制造业技术水平
江苏是我国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广东、江苏、上海和北京)之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目前在全国排名第二位,随着招商引资的力度扩大,江苏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尤其是苏南地区。2009年,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000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产值5854亿元,同比增长22.5%。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居全国第二。2010年,苏州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产业比重51.4%, 同比增长24.3%2011年,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0亿元,年均保持增长12%,继续保持苏州第一支柱产业地位。



近年来,随着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的加快,先进的表面安装技术在电子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苏州已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在苏州的制造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和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四个生产基地,聚集了伟创力、天弘、NOKIA、德科、明基、华硕、菲力浦、维迅等规模巨大的知名跨国公司及大企业集团。这些分布在苏州及其周边的电子企业具有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水平先进的特点,电子产品生产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微型化、高密度组装的阶段,先进的表面组装技术在电子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SMT已成为这些企业广泛应用的主流生产技术,苏州工业园区的伟创力、诺基亚、德科、力斯顿、天弘、APC、利腾、志合电脑、大将电脑等公司都有多条先进的SMT生产线。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2011--20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液晶面板及周边产品、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外设、通信设备为核心的具有较强优势的产品群,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产业的云集,必然带来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强势需求。
3.区域经济需要培养SMT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2011--20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液晶面板及周边产品、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外设、通信设备为核心的具有较强优势的产品群,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产业的云集,必然带来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强势需求。行业调研表明,仅有16%SMT技术人才来自于应届生,有45%SMT技术人才靠行业或企业自身培训来解决。因此,劳动力市场出现了SMT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短缺,媒体也不断呼吁高薪难聘高素质的SMT技术人员。可见能适应高端技能型、技术应用型岗位需求的电子表面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预计在今后几年,需求总量与技术应用型的比例还将增加。



4.学院的持续发展需要重点建设SMT专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基层单位,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更新加速、职业教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一所建院时间较短的新型高职院校,要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获得持久的生命力,真正起到辐射和示范作用,就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以提升质量为宗旨,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改善生产性实训条件,以进一步提高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对电子表面组装技术SMT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学院于2005年设立了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本专业是教育部考虑到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特点特批给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新专业。在专业的筹备与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面向苏州及长三角洲现代电子加工产业的区域经济,确定了以表面组装技术与设备作为专业的发展方向。2007年,SMT(苏)专业成为学院的紧缺专业,得到重点支持与发展。
(二)合理的专业定位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企业的需求,我们的目标为指导思想,全方位、全过程开展校企合作。为此我们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参与专业建设。
首先,SMT技术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与其说SMT工艺的基础知识来自学校或课程,不如说来自实践,来自实践环境中有经验师傅的传、帮、带。任何脱离实际的理论、缺乏实践的学院式教学都无助于SMT教育的健康发展。
其次,企业对灰领层”SMT技术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要求决定了高职院校SMT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蓝领型”SMT人才可通过中职教育培养,也可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培养;金领型”SMT人才则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单靠学校是培养不了的。



再次,高职院校通过对SMT实训室建设、SMT专业师资培训、寻求校企合作等的教学改革,可达到支持灰领层”SMT技术人才教育培养的基本条件。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本专业针对现代电子制造行业的技术与设备、材料与制程、工艺标准与检测技术等岗位,紧密围绕生产过程和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开发设置课程;与学院董事单位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诺基亚电信(苏州)有限公司等现代电子制作领域领军企业紧密合作,建设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实习基地和实训室,采用学院+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表面组装的生产、测试、管理及微型化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等相关岗位工作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电子制造企业SMT相关岗位任务及能力分析见表1
1 SMT相关岗位任务及能力分析表
岗位(群)

1.设备操作 2.物料控制 3.质量控制 4.工艺操作
1.设备操作 2.物料控制
3.文件和质量管理 4.工艺流程管理
5.计划制定、人员分配

了解SMT基本工艺知识;熟悉PCB组装的工艺标准;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相关,能熟练运用烙铁维修各种不良电子产品及在线检查;熟悉SMT生产线设备和工艺流程。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相关知识;熟悉SMT生产线设备和工艺流程;熟悉物料管控、产品品质管控;熟悉SMT各岗位的职责以及岗位操作规范;具备一定管理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相关知识;熟悉SMT程序制作、调试,以及产品SMT工艺文件的制定;悉过程不良分析、改进,组织实施CPAR;熟SMT生产线设备和工艺流程,能配置和维护SMT设备;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熟悉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具备电子电路的调试和分析能力;熟悉计算机及测试软件;熟悉测试设备,对各种自动测试接口的调试有一定的了解。
具备较强的电子电路的基础;熟练使用PCB计软件;熟悉SMT工艺与设备;能辅助工程师编制工艺流程,控制产品质量,减少相关产品的损耗率;辅助工程师进行微型化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SMT线操作员
SMT线管理员
SMT技术员
1.设备编程、优化 2.设备调试、保养 3.设备维护、维修
测试技术员
1.程序编写、优化 2.设备调试、保养 3.设备维护、维修 1.PCB设计
2.工艺流程设计、优化 3.程序编写、优化
4.设备维修、调试、保养 5.项目管理
助理工程师



(三)专业建设优势
1.师资队伍实力雄厚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群拥有一支双师素质高、梯队完善、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有25名,其中高级职称占64%,具有研究生学历68%双师型教师占84%,兼职教师11名。76%的教师曾赴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比利时等地培训,本专业教学团队中现有国家级教学名”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1人,学院专业带头人5名,学院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1名,学院骨干教师5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中双师素质(讲师+工程师)100%
教师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2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群师资结构统计表
专职教师人数 高级职称比例
25 其中
64
初级职称
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 具有博士学位
45岁以下教师 17 其中
硕士
双师型教师数 出国进修教师数 兼职教师人数

21 19 11 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 出国进修教师所占比例 兼职教师占教师比例 3 博士
45岁以下教师比例% 具有硕士学位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16 6 3 68 17 6 82 100% 76 31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和掌握现代工程技术的师资队伍,2003年以来获得了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如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基地、示范实验中心、高职实训基地、教改立项课题等。





A.教材建设情况:

3:教材建设一览表
教材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集成电路设计VHDL教程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教程与实训
电子组装工艺与设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C语言程序设计教基于Turbo C 变流技术的实现 电路分析与应用 数字电路基础
崔延 崔延等 严仲兴 袁丽娟
电路分析与应用 光电检测技术 EDA技术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项目教程 RF技术 电气控制与PLC目教程 电子技术实践(数电、模电部分) 电子产品测试技术
功率电子与运动控



作者 严仲兴 史小波 严仲兴 严仲兴 王应海、屈有安 严仲兴 史小波 曹艳 严仲兴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年 2003 2005 2005 2006
省级精品或获奖情况 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

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2007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江苏省精品立项教材
2007 2007
21世纪全国高职计算机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江苏省精品教材
2007 十一五高职高专规划教
2008 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
20107 2008

高职教育十一五规划教
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规划教材
崔延等 吴文明 史小波 张筱云 李红益 郭家星 王应海、李红益 朱利军 崔延
科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院 学院 学院 学院 学院 学院 学院
2010.7 2010.12 江苏省精品教材 2003 2009 2007 2007 2005 2008 2007



B.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4: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获奖情况一览表
项目名称
《电子组装工艺》一体化教学与实训 依托区域产业优势构建微电子技术人才培养平台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高职制造类专业中的实践与探索
校企互动实现人才培养的高端定位 基于企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奖励名称 2004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07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09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09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10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奖励级别 二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时间 2004 2007 2010 2010 2011
C.教学改革项目:
5:教改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电子组装工艺课程,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王应海)
微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及其对微电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2005年省高等教育教学重点课题(主持人:王应海) 苏州工业园区IT行业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划课题(主持人:朱利军)
江苏省微电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王应海)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负责人:张筱云)
微电子技术专业,国家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负责人:史小波)
基于工作过程的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开发(主持人:王应海)
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三、四级)题库的开发》2007年度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重点课题(主持人:郭家星)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重点专业师资培养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开发项目电子技术应用通信技术 (子项目负责人:王应海,屈有安)
移动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工(高级)培养模式及题库的初步开发,苏州市高技能人才
经费 20
项目来源 教育部/财政部
起止时间 20042010 3 江苏省教育厅 20062007 3.2 30 5 1310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教育部、财政部 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苏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
20052009 20072009 20062009 20072009 0.4 20072008 1 2007
100 教育部、财政部 20072010 1
苏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
2007


培养研发市级重点研究课题(主持人:傅勤)
符合企业需求的微电子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的研究,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研究课题(主持人:李淑萍)
电子表面组装技术员(三、四级)职业资格题库开发,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市级重点研究课题(主持人:屈有安) 高技能人才命题技术方法研究(王应海)

1
苏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
2008
1
苏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2008
5 2008
D. 教改论文
6:教改论文一览表
论文(著)题目
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以培训换设备的合作办学模式
关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研究 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群建设思路 高职电子表面组装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IT行业紧缺技能型人才缺乏的原因剖
IT行业紧缺技能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SMT岗位分布与相关技能要求 项目导入法VHDL教学中的应用 国外典型高职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剖析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期刊名称、卷次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30
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6 机械职业教育2007年第12 职业教育研究 2007年第10 中国电力教育 2007年第12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11 机械职业教育 2007年第12 机械职业教育 2007年第4 职教论坛 20056月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33
电源滤波器在医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 2010年第11
201011 20107 20109 200711 20066 20074 200712 200712 200712 20079 200712 200710
时间 200710
项目导入法在EDA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职业技术 Proteus软件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技术
2010.09(总第121期)





E.科研项目
7:科研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电机铁芯扭槽叠扣冲压控制系统
(王应海,袁丽娟等)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模电课程理论与实验融合式教学系统开发(屈有安、王应海等)
激光切割玻璃技术研究 (吴文明、栾伟峰等) 电子设计创新综合实验系统技术研究(王应海、张筱云等)
数控轮胎模控制系统 (张筱云、李淑萍等)
具有监控功能防盗报警系统的研制(王海燕) 设备自动化运动控制技术中、高级实训项目及题库开发(崔延)
经费 4万元 12
项目来源
苏州工业园区力嘉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教学科学研究院立项课题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苏州中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教育厅 苏州市劳动局
起止时间 05.01-05.06 05.01-07.06 10 10 4 0.6 0.6
05.01-07.12 05.01-07.12 05.01-05.09 2010 2010
2.实训资源配置合理
本专业及专业群现有24个实训室,主要分为专业基础实训室和专业核心实训室两大类。其中,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的核心实训室有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心三星半导体技术实训室 望友SMT软件应用实训室“AMD子产品检测实训室单片机与EDA应用技术实训室电子技术综合创新实训室 “PLC综合运用实训室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室SMT实训中心NOKIA电子组装工艺实训室(见表8)。
8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核心实训室
单片机与EDA用技术实训室
主要配置 EDA实验开发系统 EDA工具软件 在线测试仪(ICT AMD电子产品检测实训室
RF宽带扫频仪 高频实验箱 自动光学检测仪(AOI KSLT
技术规格 GW48 MAXPLUS QUARTUS JZICT-800 BT3C GP-3 OTEK-600 AMD自制
数量 24 24 4 12 12 2 6

电子技术综合创新实训室
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EDA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开发系统
Screen printer Mounter Chip mounter 热风回流焊炉 METCAL焊接设备
放大镜 显微镜 吸锡焊枪 静电测试仪 贴片机离线编程 ICT离线编程 继电器控制系统 变频控制系统 传感器 数码管显示
TDS1012B-SC EE1641C KX-DSN3 UP2000/A YV100II CM95R-M 科隆威 MX-SOOS-21 QUICK228 SA-600 ACL-300B Vayopro_SMT Expert Vayopro_TEST Expert IVT自制 IVT自制 IVT自制 IVT自制 IVT自制 IVT自制 IVT自制 IVT自制 IVT自制
THSCCG-1 K8 DFD-2D/8 PA-8 KS1484 SPB-63-NR 外包 外包 外包
1 1 2 1 1 1 1 24 24 1 1 1 24 24 6 6 6 6 6 6 6 6 6 12 1 1 1 1 1 1 1 1 SMT实训中心
NOKIA电子组装工艺实训室
望友SMT软件应用实训室
PLC综合运用实训
交通灯 气动机械手 输入、输出模块 小车控制 AUTOCAD的使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室
传感器技术实训装置
KSLT Sawing Die Attach 三星半导体技术实训室及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心
Wire Bonder Trim/Form 洁净室 防静电环境 动力配套
A.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新了“SMT实训中心“AMD电子产品检测实训室的软硬件配置;



B.20056月,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向IVT捐献一条SMT产线,其技术在国内半导体生产行业中具有一定的领先性。按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建设防静电车间、动力车间等,建立“SMT实训中心;这些先进SMT生产设备进入校园,在国内尚属首次。

1 SMT生产线
20112月,IVTSESS合作建立了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心三星半导体培训学院。三星捐赠了电子制造行业最先进的设备;同时,三星电子还将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学院也将继续在员工培训、硬件资源共享、荐优秀毕业生等方面为三星电子提供便利,持续不断地为三星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
在江苏省微电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我们还拥有行业领先的美国OK-MFR-SDI的返修系统、美国OK-BVX-201-KIT的双工位烟雾净化系统、日本白光-FR-802的热风拔放台(含热风喷嘴
C.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注重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强对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切实体现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 3.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非常重视借助企业的力量进行专业教学,走产学研合作之路,现有校外实习基地97家企业,先后与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


公司、上海望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超威半导体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等9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见表9),共建了“NOKIA电子组装工艺实训室三星SMT实训中心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望友SMT软件应用实训室“AMD电子产品检测实训室等,实现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导向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9 深层次合作企业一览表
校外实习基地名称

合作起始
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设备赠送、访问工程师、员工培训、学生实习 2004.11 江苏省电子学会SMT专业委员
上海望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伟创力(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飞索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 奇梦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专业建设、员工培训 设备赠送、员工培训、学生实习 专业建设、访问工程师、学生实习 设备赠送、员工培训、学生实习
2002.3 2005.9 2002.6 2002.10 设备赠送、访问工程师、员工培训、学生实习
2002.12 访问工程师、员工培训、学生实习 设备赠送、员工培训、学生实习
2004.5 2004.5 超威半导体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设备赠送、访问工程师、员工培训、学生实习
2005.11 2005年,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向学院赠送了一条SMT生产线,我院则按企业真实工作环境配套建设了防静电车间、动力车间等,建立起国内第一个“SMT专业和具有真实工程环境的SMT实训基地。为了回报公司的馈赠,学院给公司员工提供2006~2012年的免费培训,企业因此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成为SAMSUNG集团2005年全球最佳合作模式,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也因此受到SAMSUNG集团的特别嘉奖。双方2005年启动培训换设备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以来,得到韩国SAMSUNG集团、中国教育部的高度评价,真正结成伙伴关系,实现了双赢。在此基础上,2011年又赠送价值2000万元的设备,为此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SESS总经理李庆珍和我院院长单强共同为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心、三星半导体培训学院共同揭牌,拉开了与三星公司更深层次合作的序幕。在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心,


学院的专业教师与三星电子的工程师将共同进行设备改造研发,为企业的生产设备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在三星培训学院,学院中的专业教师还将根据三星电子的实际需要,与企业共同研发专业技术培训课程。不断革新的专业课程研发,将满足企业各类员工技术提升的需要。同时,三星电子还将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学院也将继续在员工培训、硬件资源共享、推荐优秀毕业生等方面为三星电子提供便利,持续不断地为三星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
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心不仅是开放式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而且是实体化运作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表面组装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技能培训为目标,主要涉及以下七个方面: 基于SMT生产线的电子产品制造与工艺研究; 基于望友IVT软件联合实验室的SMT软件应用; 嵌入式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 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 师资培养与技术服务;
表面组装技术培训标准开发和职业技能鉴定。
2007年,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联合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SESS共同开始独立运营江苏省微电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心不仅是开放式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而且是实体化运作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组建结构如图2
IVT
SESS 人员、设施 设备
独立运营的产、学、研实体
研究开发 培训 生产试制

2 组建结构图



微电子工程技术开发中心计划依托于学院微电子技术、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群,在与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合作创建的三星半导体技术实训室、电子表面贴装(SMT)生产线、与上海望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SMT软件实验室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建立。通过创建电子工程化研究、验证的条件和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培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搭建电子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桥梁;通过与相关院校及企业合作,开展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培养电子专业技术人才;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电子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具体如下:


与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合作,开展微电子工程硕士培养,提高教师学历及科研能力;

开展电子技术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培养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电子专业教师,形成电子工程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建设集成电路设计与开发开放实验、SMT软件应用开放实验室; 建设SMT中试生产基地、电子封装测试中试基地; 促进电子技术科研成果转化,加快电子产业化。
江苏省微电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建立和建设,也为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的建立和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坚实支撑。
目前,本专业成立了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确定,同时担任毕业实习、设计指导等教学工作。同时,不定期邀请企业的技术专家举办专题技术讲座。通过这些措施带动教学改革,确保专业教学内容紧密贴合产业需求,并不断更新进步,保证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4. 课程改革卓然有效
1)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设计 A.依托岗位,设计学习领域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组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坚持与现代电子制造行业相关企业深入合作,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要求确定其职业能力和素质内涵,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构建


了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课程体系,形成课程教学模块。以学做结合、案例教学、项目导入等多种方式,将知识、技能、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通过企业调研,我们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根据SMT线操作员、SMT设备技术员、测试技术员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重点,从增强学生全局和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出发,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从强化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出发,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通过企业专家座谈会、企业调研等方式,对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深入分析,实现基于工作过程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如图3所示。

3 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示意图
B.课程改革摒弃学科体制
坚持必须、够用为原则;根据岗位技能设置核心课程;根据企业培训、学生就业、企业走访、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订单式(定向班)教学等反馈更新岗位所需知识点,从而优化核心课程,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2)因材施教 A.小班教学,分组讨论
在教学工厂的环境中,24名学生作为一个小班,分成六组;每组各有一名组长。首先项目课题放在小组内让学员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工作计划(锻炼学员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讨论、集思广益(锻炼学员的学习和思考能力);经过大家讨论群策


群力最终确定出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锻炼学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进行项目练习时,每组的2名学生先进行实践训练,2名学生先进行软件仿真,然后再进行交换;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6个小组的组长再讨论,教师进行评价。
B.项目导入,学做结合
将实际的工业案例作为项目导入到教学内容中,采用先懂后会的方式;学生先得到结果(做),再回顾头来分析知识点(学)。然后,设置故障让学生解决,达到知识的提升。
对于《SMT工艺实训》、《表面组装产品测试》等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课,采用项目导入教学法,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SMT工艺实训》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中,将SMT生产中的典型案例,如:印刷不良、贴片不良、焊接不良等案例呈现给学生,并设计项目引导文,一步步启发引导学生,并用设计标准图例与各种不良图例对比进行形态比较分析;用设计标准实物样品与各种不良实物样品对比进行状态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现场发现、分析和解决SMT良问题的能力。在工艺方案编制教学项目中,教师提供产品的样件、原理图、PCB图及设备和工具,要求学生完成SMT组装工艺方案的选编。学生分组讨论,独立完成行动计划的制定,温习SMT工艺流程设置原则,考察现有的SMT生产条件,查阅SMT工艺规范等资料,完成工艺方案初选编制,并评价其可行性性和合理性。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把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在专业教学之中,注重责任心、团队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把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C.多媒体课件教学
知识模块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它可以实现每个案例中的各个执行部分的仿真演示;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训后,了解其具体的使用,并能提升学生的自习能力等。也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增加学习的兴趣。
本专业多门专业核心课程配有虚拟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视频,内容丰富,十分符合教学需要。除提供多媒体、交互式、CAI课件外,还提供了虚拟工艺、虚拟车间资源库(如图4)。







4 虚拟工艺、虚拟车间资源库
D.职业素质贯穿教学全过程
在实习训练过程中,严格作业规范训练和管理,“东西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保持标准的工作环境状态,形成良好的习惯。SMT系列设备的正常运行、SMT工艺制程的规范化实施直接决定着电子产品的生产效率,影响着电子产品的质量。学生在校期间,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正确的从业心态,养成刻苦、严谨、周密细心、不敷衍了事、工作到位的作风。这是学生入职顶岗工作后,保证SMT系列设备正常运行、SMT工艺制程的规范化实施的主观因素。
3)教学组织、特点 A.课堂教学
有效的教学内容,必须辅以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专业以教学工厂、项目导入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专业核心课程的全部内容都是在24人的实训室内完成,遵循先会后懂的教学逻辑,实施:项目方案实施分析拓展提升的七大步骤,完成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创新过程;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多媒体教学,尝试双语教学等教学手段。
B.网络资源建设
广泛使用校园网、互联网建立精品网络课程,开展网上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EDA技术与应用电子组装工艺等部分课程的教学资源都挂在校园网上,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学习任课老师提供给学生的资料和图书馆的期刊资源,通过互联网查找工具设备、工艺材料、技术标准规范、最新行业资讯等最新


资料,通过网络上的专业网站和专业论坛与专业人士交流信息和答疑解惑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所用的器件资料、设计资料、供求信息等。
本专业已建成95个工业案例,为专业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课程资源。随着工业案例资源的完善和运行,专业课教师将可以容易获取优质课程资源,为推广、普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工业案例资源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学生随时都可以获取案例库资源,为自主学习、课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证。另外工业案例库也是一个知识、经验积累与分享的平台,这必将激发教师投身科研、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创新奉献的学院文化。如图5所示。

5 MOODLE平台上的工业案例库
4 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A《电子组装工艺》国家级精品课程及EDA技术与应用》省级精品课程:与全省其他同类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资源共享,得到同行和企业的极高赞誉。
B出版的电子组装工艺与设备等教材广泛用于同类院校的教学和培训中,得到学生、企业和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
C.研究课题《电子组装工艺》一体化教学与实训 依托区域产业优势构建微电子技术人才培养平台分别获得2004年度和2007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其成果对《电子组装工艺》课程和微电子技术人才培养平台起借鉴作用,供同行分享。同时,基于企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1年院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D按企业要求开发的电子组装工艺“SMT工艺实训“PLC技术10余门课程用于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公司、诺基亚电信苏州分公司等10余家企业的培训,已培训企业员工近千人,并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
E.开发的电子组装工艺现代测试技术等课程用于江苏省中职师资的四新培训,已培训教师300多人;培训全国中职骨干教师(教育部项目)62人。
F.案例教学、项目导入、先会后懂等教学方法、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工厂的教学环境,也渐渐在同类院校中推广。
5.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本专业积极为社会提供服务,积极开展横向课题和科技服务,近年来开发并销售产品50多万元,史小波、屈有安等8位老师长期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积极为企业解决生产及技术问题,如吴文明老师为苏州捷美电子有限公司开发新产共聚焦生物芯片扫描仪解决了光电倍增管对微弱信号检测的难题;牟淑贤老师为苏州六六视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进行了技术服务,解决了YZ23A/B同视机的光学设计难题;王应海、袁丽娟老师为力嘉模具有限公司研制的电机铁芯扭槽叠扣冲压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栾伟峰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为苏州半导体总厂光电分厂分析设计了四位微型字符显示器测试系统,解决了生产试验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除正常教学外,积极进行各类培训, 2005年以来,培训了四川乐山师范学院、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甘肃临夏州学校等大中专学生1503人,三星半导体、三星液晶、博世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员工1453人,全国骨干教师268人。这些培训得到学生、企业和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见表10
10:社会服务汇总表
年度
学生 人数
总学时
人数
企业
总学时
骨干教师 人数
总学时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95 120 100 319 373 496 250 730 900 1582 86560 55816 249 329 253 195 241 186 559 817 752 320 12256 12800 71 51 107 27 12
120 80 420 300 800


6.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尝试和探索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目前,有无线电调试工、SMT技术员、电子技术专项能力等职业资格认证可供学生选择。向劳动局申报了“SMT 技术员(三级)“SMT 技术员(四级)等职业资格认证,并与相关电子制造企业合作,推出相应课程,开展了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同时,我们与江苏省电子学会SMT专业委员会合作开发了电子技术专项能力认证2008年以来,主要专业课程均包含技能考试,技能考试合格率平均达95%本专业所有在校学生均参加过至少一个职业工种的技能鉴定,通过率均达100%。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除了通过专业必修课程及考取英语、计算机相关等级证书,同时也取得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6 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强调技能训练,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获得了较高的就业率,而且还实现了优质就业。20072008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100%平均80%的毕业生在园区外企就业。就业岗位中,技术人员及助理工程师以上的岗位占75%左右(见图720082009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析; 820082009届毕业生就业企业类型; 920082009届毕业生就岗位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也较高(见图102009届毕业半年后薪资对比)。
7 0809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析 8 0809届毕业生就业企业类型


9 0809届毕业生就岗位分析 10 09届毕业半年后薪资对比



通过对2009届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调查,大部分学生通过近半年的实习,能力都有了一定地提高,岗位也有了提升,已经逐步走上关键技术岗位,薪资待遇也相对较高,这个水平已经超过目前苏州市场上的大专生平均工资水平。总体而言我院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的学生的软、硬技能都能较大程度的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这些都得益于我院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于岑松、陆凯在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从事设备维护维修工作;钮丽、史桂欣在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任工程师,从事测试维修工作;明传在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任设备技术员,被公司派往德国培训三个月。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学生还多次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高明传荣2005年苏州地区高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曹威荣获2006年度苏州市技术能手称号、苏州工业园区电子技术技能竞赛二等奖,郜园园荣获优胜奖。2009年,王建、郭云波、邹培获苏州地区AMD杯高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胜奖;20096月,朱月成、徐东荣、郭云波三位同学组成的江苏四队,代表江苏省在天津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的角逐,荣获团体三等奖。20109月季明珠、张涛双双荣获江苏省首届表面贴装部品手工焊接竞赛三等奖。
四)问题与思考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实训条件建设对经费投入的需求很大,例如,与电子组装技术密切相关的贴片机、印刷机、回流焊炉、自动锡膏检测仪、AOIICTFT等,以及相关专业软件都涉及非常昂贵的设备和严格的环境要求。因此,如何走出一条多种形式并举,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新路子,是需要我们重点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的初步思路是:
在实训条件的建设上立足于合作,充分吸收社会资源,包括设备制造商、原料供应商、行业协会等,以互惠共赢的方式来推进实习基地建设;将教学任务同生产任务统一安排,教学过程同生产过程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产教结合,


消耗型实训为生产型实训,形成教学、生产、培训、项目开发,以及职业资格鉴定一体化。

随着现代电子组装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满足企业的需求,我们依托园区企业,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熟悉现代电子制造行业的技术与设备、材料与制程、工艺标准与检测技术,能从事表面组装的生产、测试、管理及微型化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等相关岗位工作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经过二年的建设,形成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出发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成为区域内现代电子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专业。我们对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的建设目标如下:
(一)完善专业教学资源辐射专业群,夯实学生核心技能
为了进一步加大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的建设,根据相关专业的教学需求以及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服务和企业需求,计划到2013年,更新SMT实训中心、SMT软件实训室、电子组装工艺实训室、电子产品测试实训室、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室,新建可制造性设计实训室,将本专业建设成为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构合理、教学和科研服务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形成一个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电子表面组装技术实训体系;构建一条较完备的、先进的、开放的生产级SMT生产线。

(二)引入符合企业标准的课程体系,进行专业课程研发
通过三星培训学院,建立实际工程环境的问题,按照三星企业岗位和职业行动能力的标准,基于企业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加大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力度。计划将该专业建成省特色专业,完成1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门省精品课程建设,行业考工标准1个,出版教材3本,建设3门基于工作过


程的优质核心课程,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全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方式,同时全部配备对应的企业工业案例资源库。加大优质核心课程和工学结合特色课程的建设力度。
(三)依托三星企业学院,完善双师结构
学院作为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一直承担着培养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任务。三星企业学院依托微电子技术开发中心三星设备研修中心”,构建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 使职教师资能直接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在实践开发中获得的第一手经验和体会,着重培养他们的规范化能力和分工协作能力。
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1名,聘请1名企业专家任专业带头人,引进和培养师型骨干教师2人,实施访问工程师计划4人,出国进修1人,企业兼职教6人,在逐步形成由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兼职讲授实践技能课程机制的同时,使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
重点专业建成后计划每年为省内外培训电子表面组装技术相关学科师资100人以上。
(四)立足企业需求,开展SMT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市场需求的调查表明,生产技术的升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制造企业需要的是熟悉SMT和工艺的技术人员,而不是传统的电子装配调试工。我们将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就业制度,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这与三星培训学院的建设目标是充分融合的。我们学校充分发挥企业学院与生产实际深度贴合的优势,校企联合开发了SMT技术员、电子技术专项能力、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等高品质职业资格证书。三年来,在校生、企业员工共计800多人获得各类证书,直接为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深受社会认可。我们将紧跟技术发展速度,优化认证课程,完善考核设备,始终让认证体系与企业需求保持同步。



(五)依托研发中心三星学院,开展研修性教学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推进学院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促进就业,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学校和三星电子在企业学院联合申报并建立了江苏省微电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该中心不仅是开放式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而且是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
学校依托研发中心三星学院将联合建立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心,建成后该中心承担着企业半导体设备改造研发、专业技术培训课程研发的重任。设备技术研修中心中,学院的专业教师与三星电子的工程师将共同进行设备改造研发,为企业的生产设备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在产业转型升级的今天,力求在应用技术开发、企业生产技术服务等方面有所创新,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六)密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完善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做好教学质量全过程监控,实施多方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估、用人单位需求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期内,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月收入高于本省同专业平均水平,就业对口率达95%以上,对学校满意度大于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大于95%

(一)深化校企融合,完善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系统培养
以深化校企融合为切入点,推进企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角色转换。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推进企业由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被动参与者向高职人才培养的主动参与者转变;另一方面,配合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同时,引导其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正规学历制教育领域,使其成为和学院并列的人才培养主体。本专业以工作过程导向,岗位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1所示。



“工作过程导向,岗位能力提升”的“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工作过程导向职业基本素质元器件辨电子元器件调电路检测与调SMT设备应用设备设备设备操作维护维修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SMB程式产品销后设计制作生产服务职业发展潜力第一学年学习领域职业素质学习领域职业基础学习领域:职业基础课程实用电路装配调试与返修项目第二学年职业技术技能学习领域:职业核心课程实用电路测试与维修、PCBA设计与制作项目学院主导学院主导校内企业合作校内企业合作职业拓展学习领域:简单电子产品、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第三学年准就业(带薪)实习:顶岗实习、毕业项目学院负责学院负责校内外企业主导校内外企业主导SMT线操作员岗位提升学徒设备操物料控质量\艺控制设备技术员、工艺管理员、品质管理助理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现场工程师产品开发助理工程师设备技术员工艺管理员测试技术员线长,班组长11: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二)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
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继续教育培训培养方案为载体,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明确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同时,以中职学生注册进入高职院校为试点改革,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三)依据SMT岗位工作任务,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依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CDIO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以精品课程为标准建设课程,加大优质核心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将《SMB设计与制造》、《SMT工艺实训》、《表面组装产品测试》等课程建成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努力将SMT工艺实训》、《表面组装产品测试》打造成省级精品课程;将本专业建设成省特色专业。



(四)面向SMT岗位需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计划更新SMT实训中心、SMT软件实训室、电子组装工艺实训室、子产品测试实训室、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室,新建可制造性设计实训室,夯实学生核心技能,进一步满足专业教学、批量培训和技术提升的需求。

11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项目
建设内容
全自动锡膏印刷机
FEEDER 技术要求及参考型号
GKGG5DEK265MK1GSP2UP2000HiEAP25选一 配套 国产 YPS-60V JTS3000

数量
1 20 1 1 1 单价 总价
(万元 (万元
30 0.26 10.00 18.00 60.00
30 5.2 10.00 18.00 60.00
123.2 SMT模板、原辅料 (扩建)
MOLD设备 SORT设备
更新SMT_EXPERT 国产 1 1 1 5.00 5.00
10.00 5.00 5.00
10.00 20.00
SMT软件实训更新TEST_EXPERT 国产 室(扩建)
版图设计软件
laker3 licence技术包


电子组装工艺实生产线 训室(扩建)
可制造性设计实DFM系统 训室(新建)

外包


国产或进口


含电源控制屏
1)交流电源(220V及可调低压交流电源);2)直流电源:
1 12.00 12.00 12.00
1 32.00 32.00 32.0
实训平台
2路连续可调,2路固定直流电源,±12V1A和±5V1A均有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3电源显示仪表与指示灯。
24 24 0.4 0.6 9.6 14.4 频率计、直流信号源、脉冲源、多功能逻辑测试笔、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室(扩建)
通用信号源和常用电路挂箱



实训模块挂箱
分立元件板、固定电路实验板、典型电路实验实训套件等


24 0.2 4.8 28.8
功能测试配套 精密LCR测试仪
外包
Agilent4284A (美国安捷伦/湾固纬LCR-8110G BJ3125A 型数字IC测试系统. 24 1 2 0.5 8.9 1.4 8.9 2.8 12
数据采集分析仪 Agilent34970A(美国安捷伦
电子产品测试实训室(扩建)
数字IC测试系统
采用模块化结构。配101数字IC测试单元可测TTLECLCMOSEPROMRAMEPLD等中小规模数字IC的功能、流参数。(32Pin
高性能逻辑分析仪
LA1016

总计

2
0.16 0.32 33.82 249.82
1
9.8
9.8 (五)依托现代电子制造业,构建卓越双师队伍
依托三星企业的雄厚行业背景,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实行学院+企业双带头人制度,为本专业建设一支工程化和国际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坚持具工业背景者优先的人才引进原则,通过访问工程师计划促使所有专业教师都具备一定的工业经历,鼓励教师职称转评,造就高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见表12
12 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高层次
专业带头人 聘请企业专家 任专业带头人 引进和培养 骨干教师 访问工程师
培训

提出本专业中长期发展思路;开发职业技能考核方案;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引领作用。
SMT行业有10年以上经验;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关键作用。
数量 1
1
符合双师要求;每人负责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的建设与主讲;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 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在相关企业作不少于1个月的访问,参加企业合作课题,4
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和工艺。



出国进修 聘请企业 兼职教师
出国进修1~3个月,主修表面组装技术与设备。负责相关课程的修订与开发。
具有SMT行业10年以上经验,能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了解技术发展前沿,指导学生收集工业案例。
1 6
(六)密切联系现代电子制造企业,共同开发职业资格认证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职业教育。我们学校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就业制度,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这与三星企业学院的建设目标是充分融合的。而国家现有职业资格认证已滞后于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学校充分发挥企业学院与生产实际深度贴合的优势,使本专业把为行业输送培养人才作为主要的任务之一;为配合产业发展的形势需要,结合本地区行业起步晚,技术积累及人才培养不足的现状,制定本行业的职业标准、技能培训与鉴定内容,以职业资格鉴定为主的培训。将成熟的培训鉴定以培训外包的形式推广。
在专业建设中,采用市场化模式,不断整合优化各种资源,集约经营管理,以自身的良好效益来不断完善专业建设。在专业建设上立足 合作,以互惠共的方式吸引企业、学校和政府,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推进专业建设。
(七)加强专业服务能力,培养SMT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培养SMT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利用本专业先进的教学资源,针对SMT线管理、SMT设备维修维护、SMT设备制程与工艺控制、测试设备维修维护、测试设备制程与工艺控制;电子产品开发、电子产品维修、电子产品检验(QC)与品质管理、电子产品工艺与现场管理;电子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元器件材料采购等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现代电子制造行业的技术与设备、材料与制程、工艺标准与检测技术,能从事表面组装的生产、测试、管理及微型化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等相关岗位工作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培养培训中高职骨干教师
学院作为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一直承担着培养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任务。利用专业先进的教学资源,培养培训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使职教师资能直接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在实践开发中获得的第一手经验,着重培养他们的规范化能力和分工协作能力,让基地成为培养双师规范的示范点,建成后计划每年为省内外培训电子表面组装技术相关学科师资100人以上。通过与同行学校的紧密合作、对口支持,开展跨区域的成果分享。
3.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产学研紧密结合
利用本专业先进的教学资源,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设计。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通过必要的资金、装备条件与技术支持,对科技成果进行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与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促进技术科研成果转化。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及项目开发。加大为企业的科技服务力度,每年与企业合作开发横向课题2-3项;积极参与SMT专业委员会、电子学会等行业协会组织的工作。计划在学术会议举办、科研项目开发、论文发表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以提高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行第三方人才评价体系改革
依托研究机构、企业、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实行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着重从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效果、专业知识水平教育培养、能力培养效果、身体素质、内在素质等方面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对毕业生从思想政治道德表现、文化素质、职业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特别关注毕业生首次就业与对口程度、毕业生薪酬信息、毕业生转岗信息、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家长满意度、社会满意度等信息的收集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进行调整优化。



(九)提升SMT专业服务能力,引领辐射专业群发展
1.专业建设
围绕区域经济的技术特点和人才需求趋势,学院设立以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为核心,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微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专业为支撑,以光电子技术专业为外延的专业群。专业群中的各个专业,面向同一产业链中不同的岗位群,既各有侧重,又互有交叉,各专业均能在同一实训体系中完成基础的实践环节教学。本专业群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实现了相互融合、资源共享,在核心专业课方面区分专业方向,较好地涵盖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各个领域。通过专业群的建设,有利于形成群体优势,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专业建设成本。
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建设省级特色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 2.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
将《运动控制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数码影像设备及原理》C51制技术》建设成优质核心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加大工业案例库建设,每个专业各选择1门核心课程,每门课程建立5个工业案例。
3.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群建设期内,引进和培养骨干教师4名,实施“访问工师”计划8名,聘请企业兼职教师8名。具体情况和要求见13
13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数量 4 8 8
引进和培养 专业群:符合“双师”要求;每人负责一门专业群核心骨干教师 课程或主干课程的主讲;教学质量评估为优。 “访问工程师” 专业群:每年在相关企业作不少于1个月的访问,学习培训 企业先进的技术和工艺。 聘请企业 专业群兼职教师:具有电子制造行业5年以上经验,能兼职教师 承担专业群主干课程教学,指导学生毕业项目。
4.实训条件建设
扩建“单片机与EDA应用技术实训室”配备实训平台、FPGA开发套件、EDA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开发系统KX_DSN3 AlteraFusion StartKit FPGA开发平台、综合实训装置、学习开发套件、嵌入式开发平台、DSP开发平台、仿真器、编程


器等。详见表14
14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群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项目
建设内容
实训平台
技术要求及参考型号
SmartSOPC+多功能教学实验开发平台。
EDA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开发系统KX_DSN3 Altera Fusion StartKit FPGA开发平台 ZY-P02单片机开发应用技术综合实验装置(含模块挂箱) AVRPICC8051FXXXMP430等单片机最小系统
MagilARM2410(2440芯片(广州周立功
DSPC2000 TS-2812(北京闻亭 嵌入式智能仿真开发平台TKSCOPE K9(广州周立功 西尔特编程器


总计

数量
12 12 6 6 6 6 6 6 2 6
单价 总价 (万元 (万元
0.5 0.2 0.8 0.3 1.95 0.2 0.7 0.65 0.6 0.3 6 2.4 4.8 1.8 11.7 1.2 4.2 3.8 1.2 1.8 38.9 38.9
FPGA开发套件 XILINX ALTERA(高级版) 开发系统 开发系统
单片机与EDA应用技术实训室(扩建)
综合实训装置 学习开发套件 嵌入式开发平台 DSP开发平台
仿真器 编程器

(一)调动多方力量,创新完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和机制
1.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
建立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由江苏省电子学会SMT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及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定期进行调整充实,通过调研论证,出台工作章程和会议制度,完善专项工作制度,确保校企双方共同设计、实施、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态、提高教学效率,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培养“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2.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1)完善合作多赢的动力机制。按照利益驱动、成果共享的原则,制定《校企合作协议》,明确规定院校、企业的责任和权利。充分发挥学院在教育资源、人才培育方面的优势,让企业优先选用毕业生,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继续教育和技术服务等,调动企业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在兼职教师资源和新技能方面的优势,满足学生实训、实习和毕业生就业的需要。
2)完善互动良好的运行机制。改革学院人事、招生及学生管理、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建立校企人员互聘互兼、高技能人才共享、课程开发管理等具体合作细则;完善校企教育资源的使用、学生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等制度,建立校企合作互惠多赢的制度系统。
3)完善高效快捷的保障机制。加大以分配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力度,通过制定和完善 访问工程师制度,让专业教师走下去,健全学院激励机制。
4)完善绩效并重的评价机制。将企业、院校、学生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完善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校企互评与专家组评价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校企双向多层评价体系。
(二)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专业水平
“三星学院”为依托,拓展校企合作,使它具备实训、科研和生产的功能,从而为SMT的专业发展建立更高的平台。密切与江苏省电子学会SMT专业委员会、现代电子制造企业合作,拓宽学生的企业实习和就业渠道。
人才培养模式走工学结合,是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基础和前提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保障。在“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的指引下,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校企合作主要包括:联合实施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造、联合实施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改造、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实施生产性岗位综合实训、联合实施学生的订单式培养等。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不再是局限在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简单内容,而是校企



合作通过“前店后校”的方式深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企业专家不仅参加学院的课堂教学和实训指导,还积极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为学生进行“真实的实训”;企业专家不仅为实训教学提供真实的材料,还积极提供工作岗位,承担培训“双师”教师的任务;企业专家不仅积极参加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参加教材的编写,还对示范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参与,提供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企业专家为学院提供服务的同时,我们也尽其所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根据企业的需要为企业提供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培训;帮助企业承担产品开发与科研项目。通过校企间紧密地合作和相互支持,对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创新,巩固伙伴关系。
(三)探索SMT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制度和形式,推进中高职衔接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开展: 1.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培训
中职毕业生可通过继续教育的形式来我院选择“学历+技能”学习或“纯技能”继续深造。
2.中职学生注册进入高职院校
根据苏州市创建“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实施方案,发挥“国际教育园”和“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改革创新示范作用。在国际教育园内积极探索“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制度,在本市职业学校就读的中职毕业生,通过注册方式可进入在苏的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建成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互通的学籍制度,实现中高职贯通的一体化办学。
(四)贴近SMT岗位,完善课程体系
本专业根据产业的预测和发展现状,根据企业走访中对行业技术和企业生产实际的了解,根据为企业进行内部培训的要求和内容,根据学生实习和就业岗位的调研反馈、根据校企合作中董事会、用人单位的反馈等途径,掌握就业岗位的


知识技能需求,设计岗位所需要的核心课程,形成符合产业技术状况和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保证专业学习的适应性,见图12所示。

就业岗位
企业走访 企业培训 就业反馈
反馈
校企合作 ……
知识技能
核心课程

理论/实践 课程体系
12 课程体系设计示意图
在课程的组织实施中,把课堂教学设计为七大步骤,如图13所示。
项目 问题和任务
方案
课程内容主题 (教学知识点)
提升
综合应用
(综合其它知识)

拓展
设置故障 (项目变换/延伸)
教学环节
实施
完成手段 (实验/训练设置)
分析 实验分析
(
验证
实验结果 (先学会做)

13 课堂教学环节示意图
本专业以教学工厂、项目导入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专业核心课程采用24人小班制,遵循先会后懂的教学逻辑,实施:项目方案实施验证分析拓展提升的七大步骤,完成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创新过程;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等。



(五)密切联系SMT岗位需求,合理完善实训室
电子表面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岗位:生产线操作;SMT备调试、维修;SMT生产工艺流程制定、工艺文件管理、品质管理、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SMT产品检测;SMT设备的营销和售后服务;微型化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相关岗位:生产线操作;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的使用、维护与管理;生产线管理;生产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学院利用现有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三星半导体技术实训室 望友SMT软件应用实训室“AMD电子产品检测实训室单片机与EDA应用技术实训室电子技术综合创新实训室“PLC综合运用实训室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室“SMT实训中心“NOKIA电子组装工艺实训室,通过教学工厂、项目导入等教学方式方法,使得学生具备了岗位群所要求的核心技能,但是,随着园区企业规模的增长和产业升级,业对电子组装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和岗位技能要求大大增强,学院计划更新SMT实训中心、SMT软件实训室、电子组装工艺实训室、电子产品测试实训室、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室,新建可制造性设计实训室,夯实学生核心技能,进一步满足专业教学、批量培训和技术提升的需求。
(六)加大培养力度,构建三维复合型师资队伍
为了能为外资企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员工,学院加大教师海外培训力度,加强国际间师生互动与交流,实现师资的国际化,造就一支融双语教学、实训指导、项目开发为一体的三维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具体思路是:
1)坚持具有两年以上工业背景者优先的人才引进原则,择优招聘与引进具有跨国公司工作经验的人才,形成与企业的双向互动;并积极推进工程师转评讲师访问工程师计划,造就高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2)依托与学院形成紧密合作关系的外资企业,每年聘请2名企业工程师担任专业兼职教师,进一步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现企业工程师的课时数不低于总课时数的35%专业教师中担任过企业访问工程师的人数达到100%
3)通过引进具有国际教育和工作背景的人才,加大选派专业教师到海外培训与研修力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师资背景的国际化,推进双语教学。



4)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关注学生和企业客户对教师的要求,形成评价与遴选制度,并把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七)整合校企资源,共同开发职业资格认证

在专业建设中,采用市场化模式,不断整合优化各种资源,集约经营管理,以自身的良好效益来不断完善专业建设。在专业建设上立足 合作,以互惠共的方式吸引企业、学校和政府,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推进专业建设。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职业教育。定本行业的职业标准、技能培训与鉴定内容,以职业资格鉴定为主的培训。将成熟的培训鉴定以培训外包的形式推广。
(八)加强专业服务能力,提升产学研水平
利用本专业先进的教学资源,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设计。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通过必要的资金、装备条件与技术支持,对科技成果进行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与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促进技术科研成果转化。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及项目开发。加大为企业的科技服务力度,每年与企业合作开发横向课题2-3项;积极参与SMT专业委员会、电子学会等行业协会组织的工作。计划在学术会议举办、科研项目开发、论文发表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以提高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九)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改革第三方人才评价体系 1.依托研究机构,实行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与麦可思公司一起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特别关注毕业生首次就业与对口程度、毕业生薪酬信息、毕业生转岗信息、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家长满意度、社会满意度等信息的收集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进行调整优化。



2.校企联合,实行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估
由电子工程系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专职辅导员负责,专业主任、教务秘书、班主任等积极参与,制作 “毕业生跟踪调查表”,着重从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效果、专业知识水平教育培养、能力培养效果、身体素质、内在素质等方面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制作 “用人单位反馈信息调查表”,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从思想政治道德表现、文化素质、职业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反应出毕业生的基本能力和表现。
3.依托企业,建立用人单位需求与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用人单位需求与评价调查数据库,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用人标准、评价指标与岗位要求等一手信息,从而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需求与评价,有效改进教学培养目标。
4.联合企业行业专家,共同指导评价学生毕业设计
学校老师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担任学生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共同指导评价学生毕业设计。学生结合实习岗位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校企教导老师共同参与毕业设计的开题、指导、评价,并组成答辩小组,全程参与学生毕业设计。

我们将利用二年的时间,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适合开展高职层次学生SMT教学的实训室,进行产品试制及小批量生产;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适合开展高职层次学生贴片机离线编程“ICT编程教学的实验室,开展正常的教学;培养能把握本专业发展方向,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引领作用的专业带头人1名;完成“SMT工艺实训表面组装产品测试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建成省级特色专业。各项投资计划及实现预定的目标见表15-123456




15-1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实训条件建设预期目标、验收要点表
建设内容
2012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3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预期目标: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适SMT实训中
适合开展高职层次学生“SMT”合开展高职层次学生SMT教学的实学的实训平台。
完成,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 适合开展高职层次学生贴片机SMT软件实离线编程“ICT编程教学的实验室,开展正常的教学。 训室
验收要点:软件升级安装调试完验收要点:满足职业教育、职业培毕并投入使用。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电子产品测试实训室

训的需求,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
预期目标: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预期目标: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适电子组装工艺实训室
适合开展高职层次学生电子组合开展高职层次学生电子组装工艺装工艺教学的实训平台。 套设施建设完成。

教学的实训室,开展正常的教学。 并达到考工需要。
预期目标: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适合开展电子产品测试教学与实训。 验收要点:能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并达到考工需要。
预期目标: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预期目标: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适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室
适合开展高职层次学生电子技术合开展高职层次学生电子技术基础基础教学的实训平台。 学生提供实训条件。

可制造性设计实训室

的实训室。
的需求,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预期目标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适合开展可制造性设计教学与实训。 验收要点:能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并达到考工需要。
验收要点:配套设施完成,能为验收要点满足职业教育、职业培训验收要点:生产线设备到位,配验收要点:能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训室,进行产品试制及小批量生产。 训的需求,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
验收要点:配套厂房、动力设施验收要点:满足职业教育、职业培预期目标: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预期目标:实验室正常使用。
15-2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预期目标、验收要点表
建设内容 师资 队伍 建设
2012(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3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培养1人。能把握预期目标:继续培养。能把握本专培养高层次专本专业发展方向,在行业内有业发展方向,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业带头人
一定影响力,在校企合作、专力,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引业建设中起引领作用。
领作用。



验收要点:到国外培训1~3验收要点:主持1项省级项目;主月,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手持并完成“SMT高级工测试技术段,了解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职业资格认证与鉴定方案的制取得培训结业证书;至少参加1定。主持或参与重点教材建设,开次专业培训与研讨,取得培训发特色精品校本教材、案例收集并结业证书。
开发,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预期目标:聘请1人。能够把预期目标:续聘或改聘1人。能够握教学改革方向,具有组织教把握教学改革方向,具有组织教学、学、培训、科研及专业建设任培训、科研及专业建设任务的能力。
聘请资深企业务的能力。
专家
验收要点:在SMT行业有10验收要点:主持1项校企合作项目;年以上经验;在行业内有一定为教师安排访问工程师计划。 影响力,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关键作用。
预期目标:培养1人。能够承预期目标:培养1人。能够承担优担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和科研项质核心课程建设和科研项目开发任骨干教师培养
目开发任务。
务。
验收要点:每人至少参加1验收要点:每人至少参加1次专业专业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并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并有案例收有案例收集开发等相关证明。 集开发等相关证明。 预期目标:安排2人。
预期目标:安排2人。
访问工程师验收要点:赴业界知名企业访验收要点赴业界知名企业访问,培训 问,时间不少于一个月,并提间不少于一个月,并提交总结报告、交总结报告、并有案例收集开并有案例收集开发等相关证明。 发等相关证明。
预期目标:聘请6名兼职教师预期目标:续聘或改聘6名兼职教师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参与专业教学工作。
参与专业教学工作。
验收要点:具有SMT行业5验收要点:具有SMT行业5年以上以上经验,能承担专业群主干经验,能承担专业群主干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指导学生毕业项目。 指导学生毕业项目。
15-3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预期目标、验收要点表
建设内容 课程
体系 特色专业建设

2012(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3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建成省级特色专业。 验收要点:申报通过。
教学 优质核心课程预期目标:建设2门优质核心预期目标:建设1门优质核心课程。
课程。 建设 内容



改革

验收要点完成SMT工艺实训;验收要点:完成SMB设计与制造1表面组装产品测试等2门课程门课程校内精品课程建设。 校内精品课程建设。
预期目标:完成电子组装工预期目标“SMT工艺实训表面组装产品测试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 “EDA技术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验收要点:建设完成 验收要点:申报通过;
预期目标SMB设计与制造》预期目标SMB设计与制造》SMT工艺实训》《表面组装SMT工艺实训》《表面组装产品 测试》课程课件建设。 教材与课件建产品测试》课程校本教材建设;
验收要点:校本教材系统成熟验收要点: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良并提供样本;课程大纲、题库好,资源库建设完善。 完整,符合要求。
预期目标完成15个工业案例 预期目标:完成15个工业案例

验收要点符合工业案例要求,验收要点符合工业案例要求,提供提供验收证明文件。

能鉴定

验收证明文件。
预期目标:测试技术员职业资格认证。
验收要点:完成题库建设与考试方案制定,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
预期目标:与企业、行业协会预期目标:与企业、行业协会合作,技术研发
合作,进行至少1种产品研发。 进行至少1种部件或软件研发。 验收要点:提供研发产品相关验收要点:提供研发产品相关资料。 资料。

E-LEANRNING平台建设

预期目标完善网上学习、资源共享、教学管理等功能。
验收要点提供网上学习、资源共享、教学管理等功能的相关证明。
15-4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顶岗实习预期目标、验收要点表
建设内容 实训实习耗材
顶岗 实习

2012(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3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满足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提供相关实训实习耗材。 验收要点:相关证明材料。
实习意外伤害预期目标:为学生顶岗实习提预期目标: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实供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习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



验收要点:相关证明。 验收要点:相关证明。
预期目标加强顶岗实习管理,预期目标: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深深入企业走访,建立顶岗实习入企业走访,建立顶岗实习工作站。
顶岗实习管理 工作站。
验收要点:制度完善,走访记验收要点:制度完善,走访记录,录,相关证明
相关证明;
15-5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体制机制建设预期目标、验收要点表
建设内容
2012(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3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开展专业建设研讨,预期目标:更新专业指导委员会队专业指导委员深入企业交流; 会建设
相关记录。

运行机制建设 体制 机制 建设

教师


伍,进行教学计划修订与研讨。
验收要点专业建设方案完善,验收要点:完善教学计划,提供相关材料。
预期目标:深入校、企合作,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验收要点:建立校企双方利益的运行管理机制。
预期目标:续聘或改聘2名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育教学工作。 验收要点:具有IT制造行业5年以上经验,能承担专业群主干课程教学,指导学生毕业项目。
预期目标:建立第三方评价体预期目标: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系,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 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 验收要点:初步建立第三方评验收要点:建立并运行第三方评价价体系,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体系,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工作。
善人才培养方案。

15-6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群建设预期目标、验收要点表
建设内容
2012(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3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建成国内较为先进
的适合开展高职层次学生单片机与EDA片机与EDA应用技术教学的应用技术实训实训平台。 专业群
验收要点:实训设备到位,配 建设
套设施建设完成。
优质核心课程预期目标:建设2门优质核心预期目标:建设1门优质核心课程。课程。 建设



验收要点:完成PLC技术、单验收要点:完成C51技术1门课程片机技术等2门课程校内精品校内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
预期目标完成10个工业案例 预期目标:完成10个工业案例
工业案例库建
验收要点符合工业案例要求,验收要点:符合工业案例要求,提提供验收证明文件。
供验收证明文件。
预期目标:培养1人。能够承预期目标:培养1人。能够承担优担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和科研项质核心课程建设和科研项目开发任引进和培养骨目开发任务。 干教师
务。
验收要点:每人至少参加1验收要点:每人至少参加1次专业专业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并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并有案例收有案例收集开发等相关证明; 集开发等相关证明;

中央财政支持资金200万,学院董事会将资金配套150.22万,企业配套资78万,总资金预算为428.22万。资金的主要用途,将投入到设备引进、设备更新以及附属设备的购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将利用二年的时间完成各项投资计划并实现预定的目标(见表16、表17)。
16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群)建设经费一览表
资金预算(万元)
项目
主要内容
2011
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1 聘请1名企业专家任专业带头人
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和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2 访问工程师计划4 出国进修2
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6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1门)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2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优质核心、校级精品课程建设3 校本特色教材建设3 教学课件建设3 工业案例库建设(30个)

2012 6 5 3 2 8 2 4.5 5.5 3.5 3 3 3.5 5 6 5 3 2 8 2 5.5 5.5 4 3 2 3 5

开发测试技术员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技术研发
E-LEANRNING平台建设 SMT实训中心(完善) SMT软件实训室(完善)
实验实训条件建电子组装工艺实训室(完善)

电子产品测试实训室(完善) 可制造性设计实训室(新建)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室(完善) 实训实习耗材
顶岗实习
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顶岗实习管理
单片机与EDA应用技术实训室(完善)
专业群建设
2 2 2 92.6 10 6 27.82 16 14.4 1 0.25 1.75 38.9 1 0 1 1 0.5 1 1 274.22 428.22 2.5 2.5 2.5 30.6 10 6 6 16 14.4 1 0.25 1.75 0 1 1 1 1 0.5 1 1 154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工业案例库建设 引进和培养骨干教师
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
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体制机制建设
第三方评价体系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分年度小计 总计
17中央财政支持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群)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专业名称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
项目编号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中央财政投入 2011
合计
1SMT实训中心 2SMT软件实训室 3、电子组装工艺实训室
4、电子产品测试实


学院董事会 2011
114.22 三星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2011 60 60 0 0 0 2012 18 18 0 0 0 小计 78 78 0 0 0
合计
2012 100 2.6 5 6 6 小计 200 5.2 10 12 12 2012 36 10 5 0 0 小计
150.22 40 10 0 21.82 100 2.6 5 6 6 428.22 123.2 20 12 33.82 30 5 0 21.82


训室
5、可制造性设计实训室
6、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室 小计
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1
聘请1名企业专家4 4 2 1 5 2 18 3.5 4.5 3 3 2 3 5 2 2 2 30 0 0 0 0 16 14.4 50 16 14.4 50 4 4 2 1 5 2 18 3.5 4.5 3 3 2 3 5 2 2 2 30 0 0 0 0 32 28.8 100 8 8 4 2 10 4 36 7 9 6 6 4 6 10 4 4 4 60 0 0 0 0 2 1 1 0 0 0 0 0 0 4 38.9 1 0 1 0 0 56.82 2 1 1 1 3
0
8 1 1 0.5 1 0.5 0 0.5 0.5 0.5 5.5 0 1 1 1 0 0 15 2 1 1 1 3
0
8 0 0 71.82 4 2 2 2 6 0 16 3 2 1.5 0 1 0.5 0 0.5 0.5 0.5 9.5 38.9 2 1 2 0 0 6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7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2 28.8 249.82 12 10 6 4 16 4 52 10 11 7.5 6 5 6.5 10 4.5 4.5 4.5 69.5 38.9 2 1 2
任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2 访问工程师计划4
出国进修2 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6
小计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1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2
优质核心、校级精品课程建设3 校本特色教材建设3
教学课件建设3 工业案例库建设30个)
开发测试技术员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技术研发
E-LEANRNING台建设
小计
单片机与EDA应用技术实训室(完善)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工业案例库建设20个)
引进和培养骨干教






小计


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0 1 0.25 0.75 2 0 0 0 0 0 0 0 0 0 1 0 0.25 0.75 2 0 2 0.5 1.5 4 0 0 0 0 40.9 0 0 1 1 1 0.5 1 1 3.5 1 0 0 1 3 43.9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3.9 2 0.5 3.5 6 2 1 2 2 7 实训实习耗材 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顶岗实习管理
小计
专业指导委员会建1 2 2 1 2 2 7 0.5 1 1 3.5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第三方评价体系
小计
0 0
(一)经费保障
1.多渠道、多途径筹措经费,保证项目建设资金需要
中央财政支持资金200万,学院董事会资金配套150.22万,企业配套资金78万,总资金预算为428.22万。
2.开展预算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产生最大效用
学院严格执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和监控制度,设立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制订详细的分项目、分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开展预算管理,保证项目资金完全用于项目建设,并产生最大效用。
(二)人员与组织保障
学院为保证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顺利实施,制订了周密的保障措施。我们在学院创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了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建设项目小组,全面负责本部门建设任务实施的组织、管理、检查、监督(见表18)。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