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12 00:37:49


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代银宝2012-9-2413:37:56来源:《彝州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笔者有幸作为牟定县委选派干部到重庆市渝中区挂职学习3个月,根据区情和兴趣使然,把学习的重点锁定在了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方面,现将重庆市渝中区城市管理的主要做法以及本人对县城管理粗浅思考供大家探讨。一、渝中区城市管理概况及主要做法、特点渝中区地处重庆市西南部和长江、嘉陵江汇流处,其东、南濒临长江,北面濒临嘉陵江,西面连陆,为东西向狭长半岛形状;境内地形最高处海拔394,最低处167,坡降很大,高差悬殊,是坐山依水的秀美之城。全区总面积为23.7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5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71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街道,76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63万、日均流动人口约30万人次。2011,渝中区实现GDP665亿元,人均16233美元,比肩京津沪;三产增加值占GDP94.4%;区级财政收入51亿元,区域税收达144亿元:入驻世界500强企业28,总入驻数达10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146元。渝中区是老城区和全域建成区,城市建设管理独具个性:一是两江环抱,地形高差起伏大,建筑多依山而立,平面作业难度大;二是为重庆市政治、文化中心,是长江上游地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总部经济基地,人流、车流、物流如潮,频次高,资源需求特别是空间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与拓展空间狭小之间的矛盾突出;三是高楼大厦嶙次栉比,遍地现代化城市景观和大都市生活繁华炫目,但同时危旧房多,市政设施破旧、功能不完善,“欧洲景观”与“非洲景观”交错;四是城市低收入人群、进城务工人群量大面广,居民文明素质程度参差不齐,摊、烧烤、乞讨、非法小广告等城市管理事件屡禁屡存,“传统文化习惯”与“现代文明要求”相互冲突,“脸皮”与“肚皮”相互纠结。

近年来,渝中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重庆市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建设“五个重庆”、“内陆开放高地”等重大历史机遇,全面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在创新、提升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法规、人员素质等方面作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解决了城市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的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管理粗放、缺乏监督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开创了“老旧城区管理的渝中模式”,实现了城市形象的“加速蝶变”,推动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升级,经济实力大提升,会民生大改善。几年中,渝中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中国最佳商业环境区等国字招牌。渝中区城市管理的主要做法及特点可以简要概括为三点,即“理念新、措施力、机制强”。(理念新一是认识足、定位高。一度时期,当渝中区千年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大都市的光环与“老、弱、脏、乱、差”的城市环境、形象交织在一起,城市环境成为新时期大城市经济高速发展、民生需求高速增长的最大瓶颈之后,各级管理者、社会单位、居民逐步认识到了“环境也是生产力”,而且是“重大生产力”。近年来,渝中区以打造“内陆香港、幸福渝中”城市理想为指引,定位打造“国际都市形象区”和“老重庆底,新重庆客厅”,确立城市建设管理为全区工作“第一主业”。2011,提出“一年大变样、二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和“干净卫生、规范有序、提档升级”的工作目标,把城市建设管理作为全区“最基础的发展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结合“五个渝中”即“宜居渝中、畅通渝中、园林渝中、健康渝中、平安渝中”建设,切实增加投入,大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实现了城市形象品质的“蝶变”。2012,在起草班子历时半年多起草的基础上,渝中区区长唐英瑜亲自执笔修改并几易其稿形成城市管理工作有关文件,管理层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二是创新多、改革大。倡导“人人都是楼栋管家、户户都是社区主人”的自主管理理念,创立了散居楼院自助式物业服务模式、“三自三联三创”社区自主管理新模式、居民小区自主组团式管理模式,让居民群众全程参与小区的管理与建设;遵循“由管到治、管治结合,由堵到疏、疏堵结合”理念,在背街小巷和支次干道设置“统一设计、统一样式、统一管理、统一保洁”的便民商摊,实现流动商贩“主干道严禁、支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同时,也照顾了“一个小摊养活一家人”的民生需要和便民需要;在主干道设置交巡警平台,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立体交通管理

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