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技巧(高考)

发布时间:2017-03-17 15:15:54

表达技巧

一、抒情手

二、描写手法

三、修辞手法

四、其它手法

一、(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四、【答案】(1)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2)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二、(江苏卷)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五、10.(1)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白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 (3)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三、(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 ,扫空眼底蓁② 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 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蓁,一种弦乐器,如筝。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 □□□□□□□

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六、21.(2分)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2.(5分) 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四、(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圆(1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

8.这首诗签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赏析表达手法

四、8.1)明月独悬,照射在江面和屋舍上,波光粼粼。(2)月光照射在屋内的华丽的席面上。(3)仰视月空,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9.前一句写眼前的月亮,后一句虚写,想象到千里之外家乡的亲人也共同沐浴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希望天涯各处的亲人们都共同沐浴美好月光的美好心愿,同时也表达出自己长期滞留在异乡,久久不能回家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五、(2014·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

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

五、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重点考查根据具体语境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考查重点是通过诗歌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把握人物形象及人物情感,理解作者刻画的意图。

答案:番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评分标准】一点1,两点3,三点4分。

2、【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技巧的分析。本题已经告知了诗歌使用的手法——点面结合六、(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 渔 家

[]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

六、【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和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题干是“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实质问的是抒情手法。本诗后两句是抒情,最后一句“惆怅起来山月斜”,是作者梦醒之后,站起身来,看到窗外的月亮。“山月”勾起了诗人浓重的思乡之情,诗人越发孤独寂寞惆怅。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惯别家”“等闲挥袂”,似乎对漂泊毫不在意,这样与后文写思乡之情形成了反衬。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七、(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1.“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

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春天的天气,催人欲睡,词人午后醉入梦乡,醒来后,又觉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这种环境,使人愁闷。于是词人卷起帘子,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心情为之一畅。“卷帘尽放春愁去。”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这句写得富有特色,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

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八、(2014·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

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

八、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重点考查根据具体语境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考查重点是通过诗歌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把握人物形象及人物情感,理解作者刻画的意图。

答案:番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评分标准】一点1,两点3,三点4分。

2、【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技巧的分析。本题已经告知了诗歌使用的手法——点面结合,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分析。面,是诗歌景物描写的背景内容,即“香红渐渐稀”的春天整

九、(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2)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

九、1、【解析】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和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作重章叠句。

答案:重章叠句

【评分标准】写成“重复”“回环往复”给1,其他的表达不得分。

十、

暮春山间

[]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

十、1、【解析】分析“暮”字的字面意思,它体现了晚春的特征,回答时应结合诗句把晚春

十一、(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

商调·黄莺儿

赠 燕

[]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

十一、1、【解析】本题考查对散曲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这首散曲描写燕子着意衔花,用了拟人的手法。“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化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现实的燕子和刘禹锡诗歌中的燕子虚实结合。此题没要求分析,答出手法即可。

答案: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种手法1,3分。

2、【解析】本题考查对散曲思想感情的鉴赏能力。燕子因为怜惜花朵而衔花修补房梁上的花朵。联系刘禹锡的《乌衣巷》可知作者的情感既有对落花的怜惜,也有对盛衰的感叹。

十二、2013年天津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  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又叫秋闱。

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十二、

1、答:轻微、新鲜、清爽等。

2、答: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答: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十三、2013年福建卷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十三、1、答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韵味。

2、答: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十四、2013全国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十四、8、答: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答: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封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幕才独自离开。(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十五、(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十六、答案:(1)色彩渲染、意象叠加。

2)雨后生机勃勃。体现在樱朱、豆青、草绿、水满、蚕动。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一、【答案】(1)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2)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二、 (1)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白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3)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三、21.(2分)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2.(5分) 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四、8.1)明月独悬,照射在江面和屋舍上,波光粼粼。(2)月光照射在屋内的华丽的席面上。(3)仰视月空,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9.前一句写眼前的月亮,后一句虚写,想象到千里之外家乡的亲人也共同沐浴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希望天涯各处的亲人们都共同沐浴美好月光的美好心愿,同时也表达出自己长期滞留在异乡,久久不能回家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五、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重点考查根据具体语境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考查重点是通过诗歌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把握人物形象及人物情感,理解作者刻画的意图。

答案:番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评分标准】一点1,两点3,三点4分。

2、【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技巧的分析。本题已经告知了诗歌使用的手法——点面结合,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分析。面,是诗歌景物描写的背景内容,即“香红渐渐稀”的春天整体景象的描写。点,即具体部分内容的描写,在诗歌中就是“花褪雨,絮沾泥”,具体展现了春末的景象。点面结合,点与面相互映衬。诗歌写景,以景起情,可以丰富词作的情感内涵。

答案:“香红渐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的情感内涵。

六、【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和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题干是“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实质问的是抒情手法。本诗后两句是抒情,最后一句“惆怅起来山月斜”,是作者梦醒之后,站起身来,看到窗外的月亮。“山月”勾起了诗人浓重的思乡之情,诗人越发孤独寂寞惆怅。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惯别家”“等闲挥袂”,似乎对漂泊毫不在意,这样与后文写思乡之情形成了反衬。

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评分标准】答出“衬托”手法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大意对即可。

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春天的天气,催人欲睡,词人午后醉入梦乡,醒来后,又觉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这种环境,使人愁闷。于是词人卷起帘子,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心情为之一畅。“卷帘尽放春愁去。”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这句写得富有特色,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

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评分标准】共有两个要点。要点①为所用的表达技巧是比拟(拟物)手法,答对得2;要点②需要分析所用表达技巧营造的艺术效果,答对得3分。

八、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重点考查根据具体语境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考查重点是通过诗歌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把握人物形象及人物情感,理解作者刻画的意图。

答案:番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评分标准】一点1,两点3,三点4分。

2、【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技巧的分析。本题已经告知了诗歌使用的手法——点面结合,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分析。面,是诗歌景物描写的背景内容,即“香红渐渐稀”的春天整体景象的描写。点,即具体部分内容的描写,在诗歌中就是“花褪雨,絮沾泥”,具体展现了春末的景象。点面结合,点与面相互映衬。诗歌写景,以景起情,可以丰富词作的情感内涵。

答案:“香红渐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的情感内涵。

【评分标准】面的描写,点的刻画,能够指出来,1分。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的情感内涵,1分。[来源:www.shulihua.net]

九、1、【解析】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和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作重章叠句。

答案:重章叠句

【评分标准】写成“重复”“回环往复”给1,其他的表达不得分。

2、【解析】这是一首贺婚诗。诗的三章都以桃树起兴,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人丁兴旺,表达对女子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

答案: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评分标准】要点①应紧扣文本写出“赞美和祝福”之情。要点②要根据意象“桃花”“桃实”“桃叶”写出家庭幸福这一层面来。要点③进行小结时要写出比兴手法的作用。要点①3,要点②2,要点③1分。

十、1、【解析】分析“暮”字的字面意思,它体现了晚春的特征,回答时应结合诗句把晚春的景物表现出来,如抓住“落花”“柳绵飘白”“叫子规”等意象。

答案:花瓣飘落 柳絮飘飞 春风将尽 子规啼叫

【评分标准】本题2,准确回答得2,否则依次扣1,直到扣完为止。

2、【解析】《暮春山间》这首诗写桃花,但没有直接写桃花,而是通过诗人在水边洗手,嗅到桃花香味而发现春已离去不禁沉浸其中,驻足观赏,间接地表现出诗人闲适的情怀。

答案: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

十一、1、【解析】本题考查对散曲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这首散曲描写燕子着意衔花,用了拟人的手法。“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化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现实的燕子和刘禹锡诗歌中的燕子虚实结合。此题没要求分析,答出手法即可。

答案: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种手法1,3分。

2、【解析】本题考查对散曲思想感情的鉴赏能力。燕子因为怜惜花朵而衔花修补房梁上的花朵。联系刘禹锡的《乌衣巷》可知作者的情感既有对落花的怜惜,也有对盛衰的感叹。

答案: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斑驳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评分标准】答出原因2,情感2分。情感要点:①“惜花伤春”,②“痛惜衰败”。

十二、

1、答:轻微、新鲜、清爽等。

2、答: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答: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十三、1、答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韵味。

2、答: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十四、8、答: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答: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封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幕才独自离开。(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十六、答案:(1)色彩渲染、意象叠加。

2)雨后生机勃勃。体现在樱朱、豆青、草绿、水满、蚕动。

表达技巧(高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