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客观经济理论思想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指导意义

发布时间:2011-06-11 17:52:56

凯恩斯客观经济理论思想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指导意义

摘要:凯恩斯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将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需求管理,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萧条与危机的原因,提出通过政府干预扩大有效需求可以使经济恢复均衡。凯恩斯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对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凯恩斯 中国经济 宏观调控 作用

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经济学面临着第一次大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他的划时代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理论》。在这本书中他抛弃了统治西方经济学长达150年久的萨伊定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分析方法及政策主张。形成了凯恩斯主义,诞生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他的基本思想是:

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因此,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

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

4.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

5.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货币需求,其中L1来自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L2来自投机动机。货币数量是货币供给,由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和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组成。

6.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凯恩斯认为,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即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来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不足来自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发挥政府作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增加总需求,通过乘数原理引起收入多倍增加。货币政策是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收入。

凯恩斯客观经济理论思想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指导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