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一语文初中散文阅读理解技巧+专项训练练习题

发布时间:2019-12-03 15:16:00

部编初一语文初中散文阅读理解技巧

散文的基本知识

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题材,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初中阶段常分为状物散文、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这种文体的最大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是文章所写的事物,“神”就是文章的主旨。散文的“形”一般会显得比较散,感觉有些乱,但它有一定的线索,将文章相对散乱的材料组织起来,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中心主旨。

散文考点分析

1、把握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主题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领: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1)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常见的散文线索类型有:事件的来龙去脉;作者的见闻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某一具体事物。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

答题要领:

状物散文的线索往往就是所写的“物”:如《背影》中的“背影”;高尔基《海燕》中的“海燕”;《珍珠鸟》中的“珍珠鸟”……

叙事散文的线索往往就是所写的“事情的经过”或“作者的所见所闻”:如《散步》中“一家人的散步情景”;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我与藤野先生的关系”。

抒情散文的线索往往是“作者的情感变化”。

2)思路、顺序:

理清文章的思路主要看作者在文章先后写了什么内容,可以用“首先……然后……最后……”的语言来帮助理解。

考题形式:

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答题思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形式,一般我们不主张同意调整,但无论是否同意调整,都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分析。

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看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分析语句的深层含义:(方法如下)

A、找到与所要赏析的语言相关的语段,然后反复细读上下文。

B、判定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C、抓住所品析句子的关键词语(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巧妙运用)。

例如:请赏析“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春》)”这句话的优美之处。

答:该句运用拟人修辞,把春天鸟儿的欢快,生机勃勃的形象写得细腻,充满活力,同时,也使得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散文试题演练

我在泉州的清源山和福州的于山里,看到了辉煌的石壁榕,才知道比起我家屋后那棵倔强的小榕树所奏出的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来,还有更雄壮的进行曲。

清源山的石壁榕,真是生命的奇迹。这棵雄伟的榕树,生长在足有三层楼高的一块巨岩上,而本身又有两层楼高,观赏它时,非仰视不可。

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它们把整块巨石紧紧拥抱。假如从云端俯瞰下来,大约会看到这棵榕树像巨人伸出手臂,抱住一块天然宝石,企图把它从大地的母腹中拔出。

我很幸运,竟在一次大雾天里见到清源石榕别样的风姿。那时,雾气正像炊烟似地袅袅上升,一阵一阵地掠过岩石,而且一阵比一阵浓烈,最后岩石像沉浸在浩渺的云海中,而榕树,被云岚雾霭所凝聚成的大白盘托住,在迷蒙的烟波中忽隐忽现,好像飘动在云中的神树。更有意思的是,在榕树背后,又隐约可以见到岩石的母山中的一座寺庙,庙宇在云雾缭绕中浮沉,朦朦胧胧地,像是天上的殿堂。见到眼前景象,我竟飘飘忽忽起来,仿佛置身于云中仙山,置身于琼楼玉宇与金木玉树之前,似乎还听到苏东坡的南方口音:“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在于山,我又一次见到气派雄伟的石壁榕。也是站在巨石肩膀上的云中大树,也是气吞大地的巨蟒似的根群。

了解清源山和于山石壁榕的友人告诉我:这种榕树所立足的岩石,不是一般的岩石,而是最坚硬的花岗岩。如果说,要在世界上寻找一种在最坚硬的基石上生长出来的最顽强的生命,那就是榕树。

他还告诉我,这种生命的奇观,是发端于一种细韧的种子之中。那是一颗成熟的、像小珍珠的果子,果子里面包藏着许多小颗粒似的种子。大约是一只顽皮的鸟儿,在它吞食了榕果之后,就选择这个奇伟的地方,排泄出它消化不了的种子,就凭借岩上那一层尘埃结成的薄薄的泥土,悄悄地、雄心勃勃地长成绿光四射的庞然大物。

仔细瞧瞧,岩石上好像没有别的生命,也许在岩缝里有几株细小的野草,但我看不清。这种岩石真是生命难于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在生命难以发展的地方,把自己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木。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

1、作者观察和描写清源石榕里风姿的顺序是有哪些?(3分)

2、第⑥⑦自然段通过友人的话,说明形成清源山于山石壁榕生命奇观的条件。作者最着力强调的是:(3分)

3、这篇散文的开头、结尾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3分)

4、石壁生命进行曲的寓意是什么?(3分)

5、给这篇散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3分)

6、阅读下面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再补写两个比喻句,来形容石壁榕的树根。(4分)

“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有的像                   。有的像                 。(4分)

答题解析:

1题答案是:由下而上,由近到远,由现实到想象。

2题的答案是:立足于最坚硬的花岗岩。(而花岗岩是生命很难存活的地方,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

3题的答案是:互相呼应,首尾连贯,一气呵成,突出榕树生命力的顽强。

4题答案是: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

5题:“石壁榕,生命进行曲”

课堂练习,能力提升

(一)感谢贫穷

1)贫穷,是生活中的一道沟坎,是岁月里的一段艰辛,是人生境遇的一种无奈。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我曾切身体会过贫穷。那滋味让人难以忍受,无法言表。但是,经历多了,时间久了,竟也品味出不一样的味道……

2)我十五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为治病,家里不仅花掉所有积蓄,还借债万元。二十年前的万元,和如今相比,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境,更加雪上加霜。

3)当我考上大学时,家里凑来凑去只有五百元钱,全部给了我。学校离家千里,父母虽不放心,但也没去送,因为要省下路费作为他们儿子上学的费用。在父母担忧的目光中,我独自一人坐火车前往学校。

4)到校后,交完各种杂费,兜里只剩下二百多元,这就是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只吃食堂里最便宜的饭菜,有两个菜的价格至今仍然清晰记得,土豆丝三毛、萝卜粉二毛五,而一些好菜的价格反倒忆不起来了。说来有些尴尬,老乡到学校来看望我,我却撒谎说自己不在校,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害怕请他们吃饭,一顿饭钱虽然只要几十元,却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用。

5)坦白讲,贫穷实在不讨人喜欢,让我那段人生充满艰难与沉重,在无人的夜里,自己也曾抱怨过、痛苦过、自卑过,在最绝望的时候,甚至嚎啕大哭过。但如今却深深感谢此番经历,因为贫穷是我另一所大学,教会我很多东西。

6)贫穷告诉我,要学会珍惜。由于领教过一无所有的滋味,在自己眼中,得到的一切都是如此来之不易。一点小小的收获、一个浅浅的微笑,都会让自己满心欢喜。当遇到挫折和烦恼的时候,回头看看来路,就会觉得,曾经赤贫的我,没有什么输不起,那么难的日子都过来了,大不了一切归零,从头再来,没必要患得患失,内心也就坦然起来。这种状态让自己变得豁达,在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世界中,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心态。

7)贫穷教会我,如何去爱。对于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无论走多远,心中永远珍藏着父母省吃俭用给我治病、供我求学的伟大的爱;记着朋友之间不为金钱设防的坦诚;感动于妻子可以不要钻戒、不要婚车、不要住房就嫁给我的真挚爱情……贫穷让我剥开事物的表层,看到真实的内核,使我不用去怀疑感情的纯度与爱的温度。人生中又多了一块试金石,能够去伪存真,感受真情的可贵。

8)贫穷更教会我,要去努力。可以说,自己最早的哲学老师就是贫穷,它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明白:一个人金钱上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志气上的穷,只有奋斗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在大学读书时,自己同时兼作三份家教,寒暑假经常在外打工,尽量为家里减轻一点儿负担。参加工作后,从来不敢荒废时间,一直在加倍努力。如今,自己已在社会的坐标中找到了位置。虽然在很多人眼中,这微不足道,但对于我,已经足够开心,足够庆幸,足够珍惜。

9)说来这世界其实也公平,每个人在得到的时候,也在失去,在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很难说谁更贫穷,谁更富有。所以觉得,面对贫穷没必要唉声叹气,妄自菲薄,其实贫穷也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1.“贫穷,是生活中的一道沟坎,是岁月里的一段艰辛,是人生境遇的一种无奈”根据自己对贫穷的理解,再续写两句话。贫穷,是 2分)

2.简要概括作者遭遇过生活中的哪些贫穷?(4分)

3.纵观全文,作者是如何面对贫穷的?(4分)

4.作者为什么要“感谢贫穷”?(2分)

5.文章最后一段说“说来这世界其实也公平,每个人在得到的时候,也在失去,在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很难说谁更贫穷,谁更富有”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四)1.示例:学习上的一个羁绊,前进路上的一座高山

2.家庭因自己生病而举债度日;学习上被迫节衣缩食。

3.最初面对贫穷他持抱怨态度,内心痛苦自卑,后来,他感谢贫穷。

4.贫穷教会他学会珍惜;教他如何去爱;教会他要去努力。

5.得到和失去都是相对的,没有失去就没有得到。

(二)牵手母爱

1那一次,我应一位朋友之邀,客串为他的学生讲了两堂作文课。他们即将面临高考,学习生活异常紧张。课堂上,我给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命运之神可以满足你一个心愿,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当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能够顺利通过高考,也有部分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像超女,或像比尔·盖茨一样成为某个领域的偶像。

3然而,有一个男孩的回答却是:“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牵一下妈妈的手——”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竟泛着泪花。然后,他讲了这么一件事情:

4他家是在一个小山村里,距离所在的学校有数十里路。因此,他升入这所学校之后,一直在学校寄宿。他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在家种着两亩果园。因为他父亲的腿有残疾,所以果子成熟后,总是由母亲登着三轮车,将摘下的果子驮到离家二十余里路的小镇上卖掉。每次卖掉果子后,她总是要在市场上买一点好吃的东西,然后再登上十多里路来探望他。

5那是在去年中考前夕,母亲趁早将几筐桃子卖掉,然后买了他最爱吃的葱花饼。她怕葱花饼凉了,就用干净的布巾包了又包。

6中午的最后一遍铃声响过后,他急匆匆往学校门口跑去。母亲将三轮车停在远处的树底下,她却站在没有一点遮阴处的校门口。毒辣辣的日头,将她黧黑的面孔烤出一层细密的汗珠,蓝色的短袖衫泛着亮晶晶的盐粒。母亲笑着上前抓住他的手,关切地说:“走,到那边树阴下,妈给你买了葱花饼。”

7这时候,离家较近的同学推着自行车出来。他感到有些难为情,便把手轻轻一甩,将母亲的那只手掌甩开。母亲的脸上闪过一抹失落,然后他们一前一后地朝树下走去。树阴下,当母亲将一摞温热的葱花饼放到他手中时,她脸上的失落完全被欣慰的神情替代了。

8他低着头对母亲说:“这么远的路,以后就不要来了。”

9母亲笑着摇了摇头,仍像先前一样不厌其烦地叮嘱他保重身体;然后,目送着他走进校园,才登上三轮车离去。当他咬了一口手中香喷喷的葱花饼时,忽然想起忘了问母亲是否吃过午饭。

10一个星期后,噩耗传来,他的母亲在去小镇卖果子的途中遭遇车祸。当他心急如焚地赶回家时,面对的只有母亲那僵硬而苍白的面孔。他扑通跪倒在母亲的身下,万般痛悔地哭喊道:“妈!——你为什么不牵儿的手啊?………”

11他流着泪说完这件事情,然后郑重地说:“现在,我愿意用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来换取跟母亲牵一牵手的机会!”

12此时,不光是我,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亲情,是我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紧紧牵住爱的手吧,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1.文章以“牵手母爱”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2.赏析第6段划线句子。4分)

3.7段划线句子说说母亲为何闪过一抹失落,又“欣慰 ”什么?4分)

4.仔细体会“他感到有些难为情,便把手轻轻一甩,将母亲的那只手掌甩开”,揣摩一下此刻“他”心里想些什么?2分)

5.对文章的“男孩”你是什么看法呢?2分)

(六)1.点明了中心,是文章的线索。

2.对母亲的外貌描写,表明母亲大热天已经等我较长时间,说明爱子情深。

3.“失落”是因为母亲好不容易见到我,我却为了面子,有意疏远母亲。“欣慰”是因为母亲终于卖掉桃子。买了儿子最爱吃的葱花饼,心理满足,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4.男孩子好面子,难为情。言之成理即可。

5.

作业布置

寻石记    迟子建

我们童年所做的游戏,稍微有点新意的,也不外乎让一个小伙伴扮成白军,我们一伙红军四处去抓他。一抓总能抓得到,他不是藏在柴垛后面,就是躲在狗窝里。每次白军垂头丧气地被捉住的时候,我都要想:白军真蠢啊,怪不得胜利的是红军呢!

这些游戏玩得腻了,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听说石头能砸出火花,火花在白天看时不明显,须等到夜里来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

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了。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终于有一个傍晚父母去邻居家串门了。我便与几个小伙伴砸家中的那块青石。它方头方脑的,大约有二十斤重吧,我们每砸一下,都要跳起来为迸射出来的银白色火花欢呼一番,直到它被砸碎为止。

次日清晨,我给母亲从被窝中揪出来。她呵斥我:“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那石头我们家年复一年地用着,成了我们的老熟人了,它的破碎自然要让母亲大发雷霆的。

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一块石头,那样我不就跟白军一样愚蠢了么!我穿上衣服冲出家门,朝河岸走去,我印象中水里有大石头。刚到河畔,就见邻村的打渔人在收网,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我如实说了。他就告诉我说,河里的石头动不得,石头底下藏着龙,我要是搬了石头,龙就会伸出尖爪子把我钩住。

我想河里的石头动不得,山上峭壁旁的石头应该能让人动的。我朝山上走去。到了那里时,正碰上同村的赤脚医生在采药材。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我说要搬一块石头回家。他就笑着对我说,峭壁旁的石头动不得,它们是山神胸脯上的一块块肌肉,你动一块,等于在山神身上割了一块肉。

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母亲根本就不相信她清晨时的一句气话竟然使我独自出去寻石头,更不相信我听到的这些传说。她嗔怪我说:“我看你不用出去找石头了,你自己就是一块石头!”

我真的是石头么?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

1.本文开头写“抓白军”游戏,其作用是什么?(3分)

2.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4分)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3.第⑥⑦段中打渔人和赤脚医生对“我”说起石头的传说,其目的是什么?(4分)

4.结合全文,谈谈第⑩段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提示:以抓白军趣事引出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6.提示:

A 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石头好像它下的“蛋”,富于想象力。它们都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充满童趣。(答这道题我用时超过2分钟)

B 天真的人总有奇思妙想,居然相信石头的传说,并且还推理说自己也不蠢,“理直气壮”回家了,充满童真。

17.提示:

大人们看到一个小女孩大老早下河里找石头、大老远上山去找石头,意识到会有危险,巧妙地编造传说让“我”回家。

18.提示:如果看不出这篇文章的主题,这4分丢定了。它和第17题是最难的两道题。

无知者无畏。小女孩在经历了家里砸石头及听到两个石头的传说后,幼稚的心灵里立下壮志,希望做一个不怕风雨、有追求(原文有“听风雨”)的人,让生活更有意义(原文有“亲吻”)。

二、现代文阅读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得比较快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儿地笑话它,说它是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了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打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一条这个世界上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下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逃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跑掉了!

    众人发出——”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这时,小猎狗突然蹿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束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的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有删改)

1)请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梳理情节。

不受重视,努力练习跑跳→________→吓到母鸭,受到惩罚→________→________→成为猎人最喜爱的猎狗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3)首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尾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发生这种心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读罢此文,你获得乎哪些人生启示?请你补充下面表格中空白处的内容。

【答案】 1)跳到养鸡场,受到惩罚;看葵花田,每天很疲倦;出人意料,猎杀公狼

2这一动作表现出小猎狗希望猎人关注自己的迫切心理。还是则强调了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凸显了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

3小猎狗一开始以为是因自己的罗圈腿而被主人忽视,它为此感到害羞它用平时练就的本领扑杀了一只雄壮的公狼,赢得了主人的重视和人们的赞叹,罗圈腿成了荣誉的象征,它为此而感到骄傲

4)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自己的追求(或:不要怕挫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要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不可以貌取人(或:要看到别人的努力)。;十条猎狗

【解析】【分析】(1)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前往后梳理故事的情节,从开头到说它是傻瓜写罗圈腿的小猎狗因不受主人的重视,开始努力练习跑跳;从终于,有一天它自然受到了惩罚。写它练习跳高时调到养鸡场,受到主人的惩罚;从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写它吓到母鸭,受到惩罚;从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还是能吃上肉写它看守看葵花田,每天跟着葵花来回跑到,非常疲倦;从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它的身边躺着的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写它出人意料地猎杀了大公狼;最后几段写成为猎人最喜爱的猎狗。据此分析答题。

2)结合语境分析,小猎狗的主人在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就挤到前面想让猎人看到自己,可即使它挤到前面,猎人像它不存在一样,依然 把目光越过它,去数后面十条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也体会到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3)结合小猎狗的经历分析,首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是因为它长着罗圈腿,不像其它猎狗一样长着健壮而又美丽的腿。小猎狗受到主人的忽视,于是开始练习跑、跳,它练就了一身跑跳的本领,终于机会来了,它用平时练就的本领扑杀了一只雄壮的公狼,从而赢得了主人的重视和人们的赞叹,罗圈腿成了荣誉的象征,它为此而感到骄傲

4  从小猎狗的角度分析,小猎狗因自己长着罗圈腿而不受主人的重视,但它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练就了一身本领,并靠自己的本领赢得了主人的重视和众人的称赞,这启示我们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从猎人的角度分析,小猎狗因长着罗圈腿就不受主人重视,这启示我们不可以貌取人;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十条猎狗的角度进行分析。能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跳到养鸡场,受到惩罚;看葵花田,每天很疲倦;出人意料,猎杀公狼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⑶ “这一动作表现出小猎狗希望猎人关注自己的迫切心理。还是则强调了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凸显了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

⑷①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自己的追求(或:不要怕挫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要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不可以貌取人(或:要看到别人的努力)。十条猎狗

【点评】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情节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根据两个情节之间的段落概括出剩余的情节。

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认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内涵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必须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不仅要理解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深层内涵,文章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内涵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

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舒婷

    儿子放学路上,遇一长毛异种狗,挑逗不休,那狗烦了,朝我儿子的小腿噙了噙。虽然只是一道浅浅的血痕,也只好连夜带他过海去防疫站注射疫苗。行程真是漫长。暑假带儿子出外旅行,一路用冰桶镇着那疫苗。天气大热,逢雪糕冰棒就买,自然也有接济不上的时候。疫苗是如期注射完毕,心里却担心其中是否有几针失,每每想及就恐惧不安。

    养狗不得,退而求猫,公公婆婆断然反对。我和儿子统一战线,只占少数票,因为丈夫生于斯长于斯,虽貌似中立实际已倒戈相向。

    夜里失眠,听邻家荒园脚步杂沓,低吼连连长哭阵阵问杂几声凄啼几声尖叫,好像猫的家族在开什么作品讨论会。翌晨我去买早点,见从邻墙缺口处瑟瑟缩缩爬出四只小猫,就像初冬那一抹稀薄的晨曦。

    我返身上楼,唤醒酣睡的儿子。找出一草篮,垫上软布,将小猫放进去。告诫儿子,若其母来叼,儿子务必躲进家门,让它们合家团圆。

    儿子只是可怜巴巴望着,拒不回答。待我回来,是儿子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说是小猫一直叫妈妈,儿子再三无奈,只好代他的新朋友找母亲。

    或是猫娘知违反了计划生育,再无踪迹。我们名正言顺收养了弃婴。一只弱者,下午就死了。一黑送我哥的小女孩,当天就被我嫂子扔进垃圾车。一白送我妹妹的小儿子,下落不明,问那男孩,说妈妈送人了。

    儿子留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公猫。原先儿子吃饭,极为艰难,家中诸人每天都有标新立异之法,简直可以申请哺儿专利。现在儿子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那猫也把嘴张得大大,我用牛奶喂它,小猫和儿子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小猫爬出草窝,来舔儿子粉嫩的脚指头。儿子咯咯地笑着,和猫玩得不亦乐乎。儿子上幼儿园,猫不甘寂寞,滚来滚去缠着每一个人的脚跟,悲剧因此发生。不到一星期,小猫的腰椎被不慎踩伤,再不能动弹。在儿子严厉的审判下,竞无人敢承认是凶犯。他只好把猫抱回窝里,猫却再不喝牛奶,只叫着。

    我蹲在猫窝前束手无策。儿子上幼儿园前来道别,对猫信誓旦旦:小咪,快好起来呀,我留巧克力给你。我却默祷:猫啊,你若真这么疼痛,不如去了吧。猫那样看着我,嘤嘤诉说着什么,两只琥珀色的眼睛里,孤独、忧伤、对生存的渴望和恐惧一览无余,令我刻骨铭心。一只不足月的小猫何以能如此体悟生命的全部含义呢?

    次日清晨起来,连猫窝也不见。丈夫说,猫死了。

    许久,儿子不再吵着养猫。养蜗牛,我二话没说把透明的糖果盒出让、,养蚕,是我夜间冒大雨执手电到园子里采桑叶。现在家中养五头呆鱼,是那种普通金鱼,从不搔首弄姿,只在鱼缸里沉思默想,养了两年未见长大。还养一只笨鸟。原先还养过一只善鸣的黄鹂,引得许多人探头探脑,不久便被千方百计盗走。现在这只鸟安全可靠也不扰人,儿子拉小提琴时,它偶尔啾啾出声以示高深。最后一只是懒龟,养在洗濯池里,背上竞长青苔,可见入定之功力,不亚闹市高僧。

    丈夫下班,说最新潮的儿童玩具是熊鼠。形容熊鼠如何笨拙可爱,如何随遇而安,吃什么都是欢天喜地,且极便宜,每只二十元。我和儿子每听一句都地长呼一声。托了在厦门的好些朋友,久觅未得。儿子没了耐心,仗其写字能力略有长进,在我床头贴一大字报抗议:熊鼠啊,你在哪里?

    星期日,丈夫率我与儿子浩浩荡荡到厦门花鸟市场接驾。一家家商店都答熊鼠已卖完,下一胎至少等三个月,只余一只只特别编制的铁丝笼空空如也。但在一只窄小仅足容身的铁丝笼里,因了一只美丽的大松鼠,眼睛机智灵活,尾巴蓬松高贵。儿子被勾了魂,我悄悄问价,答:八百元。赶紧把打开的小钱包咔地合上,拉起儿子就走。儿子左脚与右脚打绊,我也跟着频频回眸。只见那松鼠在铁笼里无休无止地翻跟斗,大尾巴张开,那样轻捷那样不顾一切几近凄凉,仿佛一种竭尽全力的告别仪式。

    从此对铁笼之物绝念。

    丈夫属鼠,儿子属狗,十二生肖无猫。我伴一大鼠一小狗过日子,勉强足矣。

(有删改)

1)儿子在养猫过程中,有哪些表现?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儿子左脚与右脚打绊,我也跟着频频回眸。

3)儿子为什么要在床头贴一张熊鼠啊,你在哪里?的大字报?

4)选文题目··改为养小动物,好不好?请说说理由。

【答案】 1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替小猫找妈妈;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被小猫舔脚指头,和猫玩得不亦乐乎;审判谁踩伤了猫的腰椎;上幼儿园前和小猫道别,对猫信誓旦旦。

2)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和舍不得离开那只美丽的大松鼠时的情形,表现了我对松鼠的喜爱和未能买的遗憾心情。

3)儿子很喜欢熊鼠,渴望得到一只;可是托了在厦门的好些朋友,久觅未得;儿子等不得了,就在床头贴一张大字报,表现了他焦急和渴望的心情。

4)不好。选文主要写了作者一家与狗、猫、鼠的故事,以··为题,更能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一家对动物的感情;改为养小动物也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但不能突出文章的重点,且语气平淡,表达效果一般。

【解析】【分析】(1)细读文章可知,从待我回来,是儿子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说是小猫一直叫妈妈,儿子再三无奈,只好代他的新朋友找母亲。概括出: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替小猫找妈妈;

现在儿子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那猫也把嘴张得大大,我用牛奶喂它,小猫和儿子一起吃得津津有味。概括出: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从小猫爬出草窝,来舔儿子粉嫩的脚指头。儿子咯咯地笑着,和猫玩得不亦乐乎。概括出:被小猫舔脚指头,和猫玩得不亦乐乎;从在儿子严厉的审判下,竞无人敢承认是凶犯。概括出:审判谁踩伤了猫的腰椎;从儿子上幼儿园前来道别,对猫信誓旦旦概括出:上幼儿园前和小猫道别,对猫信誓旦旦。

2打绊是对儿子的动作描写。频频回眸是对我的的神态描写。结合语境可知,表现了我对松鼠的喜爱和未能买的遗憾心情。

3)从形容熊鼠如何笨拙可爱,如何随遇而安,吃什么都是欢天喜地,且极便宜,每只二十元。我和儿子每听一句都地长呼一声。从这里可以看出儿子很喜欢熊鼠,渴望得到一只,从托了在厦门的好些朋友,久觅未得。可以看出熊鼠久觅未得。看出才有了在床头贴熊鼠啊,你在哪里?的举动。

4)首先表明观点,不好。细读文章可知,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一家与狗、猫、鼠之间发生的故事,以此为题目,能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更能表达作者一家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如果改成养小动物虽然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不能突出文章的写作重点----狗、猫、鼠,从语气上显得过于平淡。不能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故答案为:⑴①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替小猫找妈妈;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被小猫舔脚指头,和猫玩得不亦乐乎;审判谁踩伤了猫的腰椎;上幼儿园前和小猫道别,对猫信誓旦旦。

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和舍不得离开那只美丽的大松鼠时的情形,表现了我对松鼠的喜爱和未能买的遗憾心情。

儿子很喜欢熊鼠,渴望得到一只;可是托了在厦门的好些朋友,久觅未得;儿子等不得了,就在床头贴一张大字报,表现了他焦急和渴望的心情。

不好。选文主要写了作者一家与狗、猫、鼠的故事,以··为题,更能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一家对动物的感情;改为养小动物也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但不能突出文章的重点,且语气平淡,表达效果一般。

【点评】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根据题干所给出的时间提示,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然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作者所用的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本题考察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把握。找出关键语句结合题干要求即可作答;本题考查对(4)文章标题的作用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把握全文脉络与题目含义,结合题目的作用加以理解分析即可。题目的作用为:概括主要事件;提出中心;交代事情的时间、人物等写作对象;比较新颖,引人入胜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交代文章的线索。

4现代文阅读阅读《老山界》一文中的选段,完成小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像……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选文第一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并请举例说明其作用。

2)第一段中划线句描写了山谷夜晚的声响,似乎有点矛盾,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3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所写的情况似乎不像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之所为。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4)选文中说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的心中坚强的意志指的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把它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的心中的?

【答案】 1)视觉: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写山高;听觉:耳朵里有……在澎湃,写幽静;触觉:才觉得寒气……打着颤,写寒冷。

2)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洪大;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而且风声、水声、林木呼啸声等等,混杂一起,变化万端,引起人的种种联想。

3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4)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我们通过贴标语、喊口号、演说等方式进行宣传鼓动,激发红军指战员的斗志。

【解析】【分析】(1)认真阅读文章第一段内容可知,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写山高;是作者看到的,属于视觉;耳朵里有……在澎湃,写幽静;是作者听到的,属于听觉;才觉得寒气……打着颤,是作者皮肤感觉到的,属于触觉。

2)解答此题,注意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半夜,此时周围的环境非常寂静,地点是山谷中,山谷里会有各种声音:风声、水流的声音、林木呼啸的声音等,这些声音有远的,有近的,有大的,有小的,再加上山谷的回音,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洪大;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听起来就会引起人的各种联想。因此并不矛盾,而是作者真实的感受。

3)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理解,这篇文章通过记叙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赞扬了红军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意志坚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老山界非常的高、陡、险,但红军战士不怕这些困难,而是争先恐后地翻山,看谁最先翻过去。因此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4)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理解,红军战士在翻阅老山界的过程中,面临着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但红军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他们顺利地完成了翻越老山界的任务,因此这个坚强的意志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阅读文章有关内容可知, “我们通过贴标语、喊口号、演说等方式进行宣传鼓动,激发红军指战员的斗志。

故答案为:视觉: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写山高;听觉:耳朵里有……在澎湃,写幽静;触觉:才觉得寒气……打着颤,写寒冷。

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洪大;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而且风声、水声、林木呼啸声等等,混杂一起,变化万端,引起人的种种联想。

⑶ “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我们通过贴标语、喊口号、演说等方式进行宣传鼓动,激发红军指战员的斗志。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调动的感官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心脑的思考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点语句的能力。理解文章的语句要结合特定的语境进行理解,因此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此段内容,理解语境。语境理解之后就能正确地理解具体语句了。

3)此题考查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词语的赏析一般要求赏析动词、形容词、叠词等,赏析词语时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分析词语对表现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主旨方面的作用。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内涵的能力以及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再此基础上分析语句的深层内涵。筛选信息题比较简单,在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并从中筛选合适的信息即可。

5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严明

几年前,在我都有了孩子之后的一个冬天,我回安徽探家,父亲似乎在不经意间给我讲了下面的故事。

父亲在蚌埠读师范时,暑假都会回家里干各种辛苦农活。通常在开学前启程的那天早上一定会是这样的场景:父亲收拾好书本行李,与家人一起匆匆吃早饭,然后我的爷爷蹲在墙角抽着旱烟,缓缓从兜里掏出准备好的钱来,交与我父亲,那是他新学期一切所用——学费和生活费。父亲会默默接过钱,收好,拎起行李辞别家人,去邻县坐火车返回学校。

可偏偏在最后一学年的夏天家中极其困顿,父亲也心知肚明。经历了一个暑假的劳作后, 开学返校的日子还是来到了。一家人吃完早饭后,爷爷蹲在墙角抽烟,父亲开始整理行李, 等待随后的场景出现。可是随后什么也没有发生,爷爷低着头一直抽烟,一言不发。场面在一点点凝固,时间在一拖再拖。父亲知道家中肯定已是实在拿不出一点钱来了,便跑到生产队的田里扒了五个山芋回来,打开棉被包裹进去,再把被子捆扎好,背起出了门。

父亲说,因为没钱买火车票,他在火车站等来火车后,等列车员关了车门、车欲开出时才扒上车门位置,面朝外,侧背行李,双臂各扣住两侧的立杆死死不放,一路熬到蚌埠。其间途经淮河大桥时,还遭遇铁路工人用水管喷水,他只知道紧闭着眼,死死揽着门杆不放。到了蚌埠站,想沿着铁道走出站的父亲还是被工作人员揪住,带回了值班室。直说没钱买票回学校,车站的人不信。打开行李搜,看到那几个山芋。车站的人一时无语,最后说了三个字你走吧

真不知道那五个山芋父亲吃了多久,不知道他如何面对那学期的所有问题…… 听完故事,我真有彻骨的悲!

甚至有些纳闷:父亲跟我讲过那么多故事,这么惨绝的故事为什么不早些拿出来教育我这个浪子呢?竟然还有保留曲目。后来细想,之前父亲的故事都是关于应对困难、劝人节俭之类的,听故事的时候我还小,那时日子也并不好过,总觉得我还没有尝到甜的时候你让我忆什么苦呢?所以那些励志故事我是不太能听进去的,只愿想着努力摆脱。

而这个故事不同,这一则是关于绝望。

前些年,我自己的所谓摄影事业连年徘徊,养家糊口、生存发展这些里里外外的事常令我一片茫然。努力、坚持这些话其实根本无需再用来劝勉我,那是我一直的选项。现实早已教训我,纵然你觉得跟什么事业是天生一对,一直坚持,也未必能一路好走。现实不一定只让人咀嚼苦难,还可能让你吞咽绝望。我们可能会走到一个怎么也过不去的境地,眼睁睁地与绝配走入绝境。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绝地求生。艺术本来就在最疼的地方,我们只能心甘情愿感受它、始终信它、一直陪它。

我觉得这是个好故事,可以作为一个家族史话将来讲给我的孩子听。它制止了我渴望回报的焦急企图,它再一次刷新了我对苦难底限的猜想,清晰了我对困难的预判。真的可以更纯粹,一如父辈赤贫的过去,如我儿时赤条条的奔跑。我不会再怕回忆,只怕记忆不够清晰。终于明白,父亲摊开被褥坦然出示的那几个山芋,与我一样,都是那片土地所出。那里是我们清晰的来路,是父亲可以告诉我的最后的底牌。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讲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从内容、写法、修辞等角度给文章加上评语。请自选角度对文中的划线句进行批注。

3父亲讲这一则关于绝望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4)请从下列选项中为本文选择最佳的题目,并简述理由。

A.父亲的故事    B.五个山芋    C.父亲的底牌

【答案】1)父亲在蚌埠读师范的最后一年,家中极其困顿,拿不出钱供父亲读书和生活,父亲只带上五个山芋,扒火车车门逃票一路熬到学校。

2)运用了动作、神态的描写,既表现父亲扒火车时的紧张和恐惧,同时也表现出父亲在遭遇绝境时的绝不放手的顽强毅力和坚定意志。

3)父亲在的摄影事业面临一个似乎过不去的坎的时机,用这个关于绝望的故事来制止渴望回报的焦急企图,刷新对困难底线的猜想,让对困难的预判更加清晰,激励”“绝地求生

4)父亲的底牌,比喻留到最后动用比较强有力的方法——事业陷入绝境时,父亲才拿出这个故事来激励绝地求生,是父亲的保留曲目;父亲逃票被抓时,车站的人打开行李看到的用来面对那一个学期所有问题的五个山芋,也是父亲的底牌;用父亲的底牌为题与结尾照应,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父亲的底牌为题,设置了悬念,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与概括。解答此题,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内容可概括为:父亲在蚌埠读师范的最后一年,家中极其困顿,拿不出钱供父亲读书和生活,父亲只带上五个山芋,扒火车车门逃票一路熬到学校。

2)此题意在让我们学会批注的方法。写法:如对比,描写方法,象征等手法,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先从写法或手法分析,再从内容方面分析,表情达意等方面分析。

3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对父亲故事的思考,主要在第八段到文末部分,对这部分内容加以理解,可以发现,父亲现在说给我听,一是因为原来小,励志故事我是不太能听进去的;二是现在我到了人生的绝境,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到茫然,父亲是想用这个故事让我学会坚持。

4父亲的底牌是全文的线索;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父亲的底牌揭示了全文的中心.贫穷和困难是我们人生的起点,是我们生命最初的底色,我们无需惧怕困难和贫穷,无需因为养家糊口,生存发展等问题而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坚持下去,不惧苦难和贫穷。

【点评】本题考查散文的阅读。(1)本题考查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做此类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要注意通读全文,归纳段意,进行合并,最后归纳主要内容。

2)此题考查批注的运用。本题没有固定答案,答题范围也比较宽泛,只要找出运用的写法或手法的句子,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其意义或作用。

3)此题考查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做此类题,要结合上下文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来谈。

4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标题在小说中的一般作用,主要有: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设置悬念;指明文章线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然后根据文章主要内容去选择判断即可。从文章内容来看,父亲的底牌是全文的线索,并点明全文的中心,让我们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贫穷,坚持下去,无惧苦难。同时这个标题若不结合文章内容很难知晓什么内容,所以它还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6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英语发芽,汉字开花

路也

行到国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成了一只盛满汉字的罐子,那些方块字由于忽然失去了使用场地,找不到及时的出口,只能在我这只高一米五八的罐子里面密封着、烦闷着、膨胀着、挤压着、惆帐着、等待着,仿佛里面关进了一群亮闪闪的蟋蟀,或者里面在日日夜夜地培育着催生着植物胚芽,跟生豆芽一般……我的天灵盖,也就是罐子上方那只圆圈的盖子,快要被压抑着的巨大的母语的力量掀开来了。

有时,我又感到自己的身体是一只地面上的雷达,里面的导航系统装置完好,却怎么也搜索不到要找寻的飞行目标了,灵感不再,甚至连表情看上去都有些发呆了,A我这只中国制造的雷达失灵了。

被英语包围,四面楚歌。

可是这楚歌又让我无比兴奋,其实从感官到心理,我对英语都有着类似红杏出墙的热爱,它能带给我城池沦陷般的快乐,它的干练准确和绅士风度让我着迷,以至倾倒。

我身体里的英语正在发芽,正在一点一点的挤走汉语的地盘。于是我很快就开始想念汉语了,30多年来,第一次,我在一个没有它的地方想念它,我想模仿都德《最后一课》里那个教师的口气武断的说,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时我才强烈地感觉到我原来是离不开它的,我对它的爱是前世的、今生的和来世的,我与它生死相依。我常常一个人在异国旅行,包里总塞着一本唐诗宋词元曲的选本,在英语那连绵不断蜿蜒起伏的大好河山里,想着古汉语的四合院和画栋飞檐,的确有着很奇特的感觉。在一面镶着字母似的卷涡纹边框的西式的镜子里,照见的却总是方块字里的中国,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清晰。

去看海明威和惠特曼,没有朝拜的心情,倒是有走亲戚串门的感觉。在路上我总是能想到八里洼这个地名,地球是圆的,我这样不停地走下去,途经海明威的家、惠特曼的家,途经梭罗的木屋,走过狄金森的窗下,最后一定还会走回到我的八里洼。

诗都是后来写的了。B我遥遥地赶回地球另一边,走在蒙着烟尘的天空下,沿着永远飘散着白菜味的街道拐进小巷,走进光线昏暗斑驳的楼道,回到那个属于我的小小角落,重新坐在那扇有着白杨树的南窗下,那雷达在汉语的领空重新有了信号,找到了目标……我感到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

那满满一罐子汉字,蟋蟀们蹦跳出来了,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压抑不住的茁壮的胚芽,都舒展开了枝叶,抽出茎干,开出花来

诗后面,我没有像过去那样标上写作的日期,这次我标的是我最初想写这诗的时候的那个日期,我认为对于这些诗,产生想写它们的念头要比真正写出它们来更重要。

诗写的是外国,但更是中国。

1)文中A处写到我这只中国制造的雷达失灵了,请简要概括失灵原因。

2)文中B处写到身处一个小小角落,却觉得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3)下面是一些学者对路也(本文作者)作品的评价:

幽默风趣,颇具新意

想象丰富,风格鲜明而活泼

淋漓的抒情,让心灵与文句都飞扬起来

请在上面三点评价中,选择你认为最恰当的一点,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明你选择的理由,并简要说明这一点评价对你平时写作有何启发。

【答案】 1)示例1:被英语包围,四面楚歌。

示例2:因为行到国外,母语失去了用武之地。

2)不矛盾,前者指自己工作住所的环境狭小,而后者则是指用母语创作,让自己心灵驰骋于世界各地,即作者创作时心灵神游四海精骛八极独特感受。

3)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要点。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我这只中国制造的雷达失灵了,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自己比喻成只能接受信号的雷达,由于在外国很少用母语汉语交流,雷达失灵的原因可以概括为:被英语包围,四面楚歌。因为行到国外,母语失去了用武之地。

2)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含义。先解释词句的表面含义和言外之意是什么,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句子的意思和所表达的人物情感。身处一个小小角落,却觉得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这句话从不同角度来写自己的感受,并不矛盾。身处一个小小角落:指自己工作住所的环境狭小,觉得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指用母语创作,让自己心灵驰骋于世界各地,即作者创作时心灵神游四海精骛八极独特感受。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赏析句子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修辞或写作手法、情境、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精彩巧妙之处。比如第一段“ 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成了一只盛满汉字的罐子,只能在我这只高一米五八的罐子里面密封着、烦闷着、膨胀着、挤压着、惆帐着、等待着,仿佛里面关进了一群亮闪闪的蟋蟀,或者里面在日日夜夜地培育着催生着植物胚芽,跟生豆芽一般,运用比喻,进而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现在国外无法用母语交流的烦闷和不快,体现语言幽默风趣,颇具新意,想象丰富,风格鲜明而活泼的特点。

故答案为:(1)示例1:被英语包围,四面楚歌。示例2:因为行到国外,母语失去了用武之地。

2)不矛盾,前者指自己工作住所的环境狭小,而后者则是指用母语创作,让自己心灵驰骋于世界各地,即作者创作时心灵神游四海精骛八极独特感受。

3)略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要点。答题时应注意,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选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不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遵循基本的原则:一是力求完整,不能以偏概全;二是力求简洁,不要过多复述;三是力求明确,不能笼统含糊。

2)本题考查理解词句的含义。答题时应注意,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部编初一语文初中散文阅读理解技巧+专项训练练习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