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整理)

发布时间:2013-08-10 23:27:47

20051113,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含有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的污水流入松花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1118,吉林省向黑龙江省进行了通报。(已发生5天)

1121,哈尔滨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未来几天停水期间居民生活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问题。发布公告:

苯、苯胺和硝基苯的危害是什么?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嗜睡。口唇、耳廓、舌及肢端出现轻度紫绀。一般在24小时可恢复正常。中度中毒时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有的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皮肤粘膜紫绀明显。可有尿频、尿急,尿液呈葡萄酒色。可出现轻度溶血性贫血。重度中毒者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步态不稳,抽搐甚至昏厥。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可消失。

《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公告》:112212时起,检修停水4天!(真相!!!)

1122晚,重新公告:黑龙江环保局监测报告、水体污染、确保安全→停止取水、供水,具体恢复供水时间另行通知。

1122,中国向俄罗斯通报。

1124,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会见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介绍事故详细情况以及环保部门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1126,外交部长李肇星会见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代表中国政府致歉、最新情况以及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

1126,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及其驻华代表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汇报。

1128,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俄罗斯联邦资源部巴罗夫斯克边区环境保护局局长率领代表团、歉意、赠送快速监测苯类污染物的监测仪、汇报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带所处位置等。

122,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引咎辞职!!

12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致信俄罗斯总理。(愿负责任、合作消除隐患!)

127,环保总局、水利部、外交部、和黑龙江代表团联合工作组启程赴俄罗斯展开工作。

128,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对双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严肃认真处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采取一切必要而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程度,减少这一事件给俄方造成的损害。

1212,张力军表示:苯浓度大幅下降,水污染取得阶段性胜利!!

松花江污染事件的特殊性:

体现在创下中国环境史上的多项第一

第一个导致中国最高的环境管理机构(环保总局)负责人引咎辞职的污染事件!

第一个导致一个中国的大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供水系统完全中断的污染事件!

第一个引起中国高层极大关注的污染事件!

国内环境问题演变为跨国环境问题,进而演变成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

环境问题是国际关系问题吗?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瑞典)、标志着环境问题被列入国际政治议程。

环境问题的性质发生变化:从国内技术问题演变成重大的国际关系问题。

从环境科学的角度说:环境问题已从简单的(地方性、可分类、可定量、易解决、低风险近期可预见性)→复杂的(全球性、不可分类、不可定量、不易解决、高风险、长期性)

案例: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学者、环境问题的变化、呼吁将环境问题纳入国际关系的研究范畴:

1971年,理查德福尔克提出:主权国家体系已无法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危机。

1972年、1974年、1977年美国许多著名的学者都在有权威的相关杂志著书立说强调环境问题治理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的关联性,强调环境问题的解决无法由某一国家独立承担,而只能由多个国家共同完成。

③中国学术界:环境问题与国际关系的问题了解和研究都很有限,与我国环境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甚至在高校教科书中对环境科学的分类都没有提到环境政治(与国外差距很大!!!)

原因何在?

我国在国际环境政治方面缺乏研究,成果有限,社会影响小,以致被忽视。

出编者视野有限,导致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许多人对环境问题是国际关系问题感到陌生。

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像电影慢镜头,将环境问题如何从国内问题演变成国际关系问题清晰地呈现在国人的面前:环境问题无国界!!!

20056月,《自然》刊载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中国与世界如何相互影响(封面文章),文章结尾:在过去的20年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希望未来的20年创造环境奇迹

2005年英国《卫报》:“19世纪英国和欧洲教给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教会人们如何消费,21世纪,中国如果要引领世界,必须教给世人如何持续

中共十七大报告:对内建设生态文明,创建和谐社会;对外加强国际环境合作,共建和谐世界!!

中国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 世界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

第一章 全球化及全球化问题

全球化:各国学界、文化界、政界乃至商界使用频率都极高的概念。

至少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在今天,全球化确实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二,全球化已引起了全球范围内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

当代世界上的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等等学科都在热烈地讨论这一问题。

全球化事实上已凸现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一个前沿热点问题。

一、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指人类从以往各个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分隔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一个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可区分为技术层面、社会关系层面和价值观念层面。

(一)技术层面: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全球范围内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越来越缩短,整个地球日益变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即所谓的地球村

从技术层面看,全球化可以远溯至15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

人类航海史上的这些壮举所实现的地理大发现,给当时处于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强烈地刺激了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和资本输出,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19 世纪末,世界贸易逐渐从西欧、环地中海地区扩展到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这样一个极其广大的区域,标志着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最终得以形成。

与此同时,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世界交通运输业的面貌也迅速改观。轮船出现、跨国铁路修建标志着全球交通网业已形成。例如:1910 年阿根廷至智利横贯南美的大铁路建成。

技术层面的全球化进程:

1516 世纪主要表现为地理大发现,在1819 世纪主要表现为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交通网络的建立。

那么,在当代表现是什么呢?

体现为全球范围内人们信息接收和处理的共时化以及整个人类活动的同步化。

(二)社会关系层面

全球化意味着全球范围内人们的社会交往越来越频繁,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越来越紧密。

在近代,特别是通过世界贸易,全球范围内人们的普遍交往和各民族的相互依存关系已充分地表现出来。

(三)政治文化观念或价值观念层面

从这个层面看,全球化也就是西方化或资本主义文明的世界化。

资本和商品以及附着在资本和商品之上的资本主义政治文化观念由现代化的中心即西欧核心地区的资本主义国家向边缘和外围的扩散。这一点在当代表现得更加充分、也更加赤裸裸。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观念全球化的使者?风靡全球的华尔兹、摇滚乐,西方大片米老鼠、唐老鸭、麦当劳和肯德基西方国家名目繁多的奖学金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观念圣诞节、情人节等。

资本主义政治文化观念的全球扩散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全球化的当代特点全球化进程加速全球化内容多样化全球化方式内在化全球化的效应双重化

三、当代的全球问题

全球化的最大负面效应是引起了当代一系列的全球问题。

所谓全球问题,就是对全球范围内的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构成严重威胁的问题。

一个巨大的问题群落: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全球问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的全球问题;人与自身关系上的全球问题;全球范围内普遍而激烈的价值观冲突。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全球问题

包括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膨胀、粮食不足、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等等

从形成途径来看,生态环境问题是在近现代工业技术文明的片面发展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不合理运用过程中出现的。

历史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受到技术上的限制并带有地域性特征,二战以来工业化浪潮向地球上各个角落的扩展和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全球规模上的应用,当代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侵害最终突破了自然界所能忍受的限度。

出现了一种总的、累积性的结果,这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的全球问题

当代的全球化促成了并标志着一个高度组织化和内在有机化的全球性社会的形成,但这样一种全球性社会的形成并没有消除地球上各个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更不意味着世界大同的出现。

在当代全球化的条件下,在各个地域、民族和国家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全球大交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则时常引发不同地区之间、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各种形式的矛盾和冲

突,甚至在一定范围内还导致了异常激烈的战争。

当代人类社会的全球大系统、局域性的矛盾、冲突和战争却有着全球性的影响,它们往往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大波动。

20 世纪末以来:亚洲金融危机、美国“9·11 事件、伊拉克战争、美国次贷危机

局域性重大事件所产生的世界性深远影响通过上述事件得到了充分表现。

人与自身关系上的全球问题

全球化所引发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的各种全球问题,都这样那样地反映和折射到了当代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以极其曲折和多样化的方式:

导致了当代人的心态失衡和个性扭曲,造成或加剧了当代人的本质异化、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以及举世关注的人权与人道等一系列人性问题。(普遍的社会现象)暴力、吸毒和卖淫激烈的价值观冲突

全球化意味着全球性社会的形成。全球化需要以是一定的价值认同为基础的。近代以来,全球化价值认同途径:强制认同与引诱认同。强制认同: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的强大优势而把非西方国家强行地纳入其价值体系。引诱认同:当代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的认同模式。

例如:和平演变

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价值观的对外输出和普遍化扩张一直受到非西方国家人们的反对和抵抗,从而不断地引起各种价值观之间、特别是西方价值观与非西方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20 世纪以来的市场化与反市场化、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科索沃战争、中东地区持续不断的战争和冲突、美国的“9·11”事件以及后来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第二章 全球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 其中,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其表现及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

它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不断扩展为全球性分工, 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 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从而促进了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 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成因

经济全球化: 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 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 相互依赖、 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

成因:①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②和平与发展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力量。③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条件。④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1 企业全球化

跨国公司既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 又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

全球化的发展使跨国公司的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组织, 竞争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跨国兼并现象比较突出, 并呈现出两大突出特点: 规模大; 兼并数量多; 涉及金额巨大。企业的兼并浪潮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 生产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从广度上讲, 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已遍及全球; 从深度上讲, 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同时,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深层次上的通过投资设厂, 在生产领域里、 在生产过程中把各国经济联系起来的方式, 90 年代以来, 国际直接投资增长速度在各项国际经济指标中是最高的。

另外,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迅速扩大, 已成为贸易之外联系世界各国经济的又一重要纽带。

3 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表现在: 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使各国交流产品

的必要性大大增加; 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高效率大批量生产,也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 扩大国际贸易规模;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国外产品的需求, 从而促进贸易全球化;

便捷灵活的贸易方式和国际协调对贸易限制的减少, 促进了贸易全球化。二战后, 国际贸易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 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二战后相继取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大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 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全球化还只是上世纪末的事情。

目前, 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不同制度国家的共同体制, 从而为市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经济全球化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为基础, 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就没有生产要素国际间的自由流动, 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

5 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的飞速发展, 尤其是随着各国对资本流动管制的解除和电子货币” ( 信用卡) 的流行, 这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 使经济信息在全球迅速、 准确地传递,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金融的全球化。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随着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 信息化已成为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信息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取代传统产业而成为支柱产业。 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也改变了传统制造业、商业、 金融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 这一切使全球经济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规模越来越大。

6 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

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加快, 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同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作为协调和监督世界经济运行的国际性组织, 其权威性和作用越来越明显,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增长与经济全球化的进展

世界经济的增长、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南北经济的不平等关系对全球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是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经济根源。

一、世界经济的增长

人类经济活动的增长是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1500年:世界GDP2400亿美元(比上世纪中国台湾地区的GDP还小;1820年:6950亿美元; 1950年达到5.37万亿美元;

1977-2007年:全球环境经济扩张尤为明显,全球国民收入几乎翻了一番。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制造业的增长。

其中:①对全球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化工品的产量也在高速增长。(世界市场:1982年存在6万种化学物质;1991年达到10万种,美国和欧洲为主要生产国)②发展中国家稍有优势的产业:依赖自然资源(石油加工业和采矿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和皮革业);而知识密集型产业(微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劣势。③从1970-1988年,产业结构方面:

发展中国家:在5个被认为是能源和污染密集型产业(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业?、化工、纸浆和纸张业)中的4个发展最快,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快2倍;发展中国家继续增加烟囱工业份额,提高了工业污染程度;发达国家:从重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移。放慢了其工业污染。

思考:经济规模、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

冷战?结束,东欧国家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渐过渡,经济全球化在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体现在以下指标:

①世界贸易总量的快速增长和国际贸易在世界各国经济中作用的提高。1950-1998年,全球经济仅增长6倍,但世界商品出口额却增加了17倍。②私人投资和资本流动日益增长。1970-199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从440亿美元增加到6440亿美元;中国引进外资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多。③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到1997年,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总值、掌握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2/3的世界贸易。全球最大的10个跨国公司?的总收入﹦世界上100个较小国家的总收入。③国际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也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航运、空运吨位增加;跨国流动人员增加;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增强以及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思考: 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环境的负面影响?

市场扩大到国外、扩大了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越过边界将环境影响转移到另外一些国家;各国经济的专业分工、不符合现行环保标准的产业和危险废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转移污染密集性产业、导致发展中环境恶化。

第二节 南北经济关系与全球环境问题

南北经济关系的不平等不仅对全球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构成了当代国际环境政治的一个重要背景。

现行的南北经济的国际分工是殖民主义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南北经济关系的不利趋势不仅加剧了南北不平等,而且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在南北经济关系问题上的谈判地位。

1974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个重构全球经济体系的计划:国际经济新秩序(发达国家、减少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障碍;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能力;增加发达国家对技术转让的资助;改革专利法,以减低技术转让费用)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发达国家采取的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造成了国际贸易和金融环境的急剧恶化。(初级产品需求减少、压低价格、国际利率上升、债务上升、转嫁发达国家控制通货膨胀和实行结构调整的较大代价。

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和加工产品的进口树立了更多的贸易壁垒。

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不合理结构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也迫使发展中国家加大对他们自然资源的开发。

第三节 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环境的影响

贸易自由化直接或间接对环境造成正面和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贸易推动的经济增长给许多国家带来了日益增长的财富,并有助于对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但另一方面,贸易活动的增加从总体上扩大了全球的经济规模,使 全球经济、生产和消费活动增加,全球环境资源的使用量增加,从而对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全球贸易自由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危险废物:一般指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威胁的物质。通常包括:放射性废物、杀虫剂、有毒焚化废物、化学沉积物、电子废品等。主要来源化学和电子工业。

危险废物90%产于发达国家,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②全球木材贸易与发展中国家森林资源的减少:③野生动物贸易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虽然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是全世界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但生物学家认为,濒危物种名单上超过1/3的脊椎动物主要是由于贸易而被猎杀。④有毒化学品的国际贸易(杀虫剂案例)⑤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南北转移

第三章 全球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社会根源主要表现在消费社会的兴起和全球人口的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第一节 消费社会的兴起及能源消费的增长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消费社会的兴起: 消费社会兴起主要体现在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兴起。随着西方经济的恢复与繁荣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消费主义表现为生活层面的大众高消费,自然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以产品的形式被消费,转化为废弃物,它带来的只能是资源的损耗、生态的失衡和环境的破坏。因此说支撑高消费的正是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恶化。

消费社会在美国诞生后,已经扩展到西欧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收入方面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两者在资源消费方面的不平衡。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2年的统计表明:发达国家仅占世界人口的1/4,却消费了世界能源的70%,钢铁的75%、木材的85%、粮食的60%。消费社会的环境代价是巨大的。随着收入的增长,谷物等较少危害生态的产品的消费增长缓慢,相反,会造成生态危害的如轿车、汽油、铁、钢、煤和电等的购买与生产却成倍地增加。

二、能源消费的增长

1 能源是工业文明的动力,能源消费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能源又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2、能源消费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城市空气污染;跨界的酸沉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及其对气候的可能影响;核事故导致核放射的跨界释放;废物的安全处理

3、人均商业能源消费量是衡量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尺度。据统计,高消费国家的每一个人消费的商业能源是低消费国家的18倍,并引起更多污染。如:1个美国人消费的商业能源≈3个日本人、6个墨西哥人、14个中国人、168个孟加拉国人、280个尼泊尔人、531埃塞俄比亚人。

第二节 全球人口增长与城市化的环境影响

一、全球人口的增长:20世纪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及其所造成的人口数量的猛增,构成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直接压力,成为引发全球环境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1825年世界人口达10亿(用了200万年);增加到20亿(用了100年);增加到30亿(用了35年);增加到40亿(用了15年),在20世纪,世界人口在不到40年时间的增长量相当于自人类出现以来到20世纪中叶的总增长量。

人口过度增长会带来严重的消极后果: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度。带来如下后果:一方面,人口过多的压力将转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带来消极的环境影响,它将引起粮食不足和资源匮乏,导致毁林开荒、毁草垦殖、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从而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满足人类快速增长的需求过程中,生产和生活废物大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日趋严重。因此、资源、环境问题是与人口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展

城市化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和林业用地转化成为城市与基础设施用地,影响相关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滨海地区的城市化还会破坏脆弱的生态系统;城市的空气污染不仅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对很远距离以外的蔬菜和土壤造成损害。

第四章 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环境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 特别是20 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改造利用环境的能力极大增强, 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时, 也使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急剧恶化, 导致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在近30年里,全球经济、社会、政治和科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全球环境的巨大变迁,环境问题从地方性问题逐渐演变成全球性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使环境条件或因素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

环境问题何以产生?

公共产品的特征: 使用的非排他性; 消费的非竞争性。

亚里士多德:¡°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务¡±。《公用地的悲剧》(哈丁)公地自由只能带来全体牧人的毁灭。

(1)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ª¡ª人类早期社会(2)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ª¡ª工业革命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地域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两个时期)(3)全球环境问题时期¡ª¡ª20世纪80年代至现在(1)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人类经历了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耕种和养殖为生的定居生活的转变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局部的,没有达到影响整个生物圈的程度

2)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出现了大规模环境污染,局部地区的严重环境污染导致公害病和重大公害事件的出现。

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资源稀缺甚至枯竭,开始出现区域性生态平衡失调现象。

地域环境问题时期以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为典型代表:马斯河谷事件(193012月、比利时、13家化工厂、有毒气体、3200人死亡);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夏季至早秋、天气晴朗、浅蓝色烟雾、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光化学反应);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伦敦烟雾事件(1952);水俣病事件(1953-1956、日本熊本、内海海产品丰富、氮肥厂、醋酸厂使用含汞催化剂、食物链、猫舞蹈病、1万人);骨痛病事件(1955);四日哮喘病事件(1961);米糠油事件(1968)。区域环境问题时期伴随着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以及国际水道的流动,环境问题便从地域化开始向区域化的方向发生演变。197265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环境宣言》

3)主要全球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世界自然灾害显著增加。

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酸雨污染 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水资源危机)、海洋污染和破坏、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有害废物的越境转移)1、全球变暖(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微量气体甲烷、氧化亚氮、氯氟烃等。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土地利用变化,而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业。

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它对地球增温起了50%的作用。温室效应的概念:指二氧化碳及微量气体能无阻挡地让太阳的短波辐射射向地球,并部分吸收地球向外辐射的长波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犹如玻璃温室一般。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化,引起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的概念: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2007年《气候变化2007:自然科学基础》

北极冰盖变化 阿尔卑斯山脉2007/2008 喜马拉雅山脉1968/2007 气候变暖:玉龙雪山冰川退缩 气候变暖:玉龙雪山冰川退缩 玉龙雪山是欧亚大陆雪山中距离赤道最近的海洋型冰川区,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3公里,山上分布有19条冰川,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1996年以来已经逐步开发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冰川旅游地之一,目前正式获评国家地质公园。据中科院丽江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站显示,从1982年到2002年,玉龙雪山最大的白水1号冰川冰舌大约后退了250,厚度和积雪面积也在减小。冰川末端海拔高度由2004年的4255上升至2009年的4320;海拔4680处的冰川宽度由2004年的336缩减为2009年的318

2、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主要是臭氧损耗物质造成,其中主要是氯氟碳(CFCs)。CFCs主要用于冰箱、空调、绝缘体、消防设备和电子产品等。臭氧层损耗在南极大陆和最近的北极地区程度更深。据美国科学家研究报告:臭氧总量减少1%,预计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5-7%,白内障的发病率随之增加。

3、生物多样性锐减

生物多样性:是指丰富多样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由这些生物物种与其环境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以及各种生态系统所进行的千变万化的生态过程。地球上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是上亿年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目前全世界物种的总数为500万至3000万个,其中大约200万个物种被描述过。

世界生物多样性分布不均匀。陆地生物多样性多集中在热带地区,尤其是热带雨林。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物种最丰富的环境。虽然它们只覆盖不到10%的地球表面,但却含有90%的世界物种。全球生物多样性目前正在以空前的速率减少。直接原因是栖息地丧失和退化、气候变化、污染和对自然资源掠夺性获取以及生物入侵等。其中,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最重要因素。栖息地的改变主要是由于多种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主要包括农业发展、森林砍伐、大坝建设和城市发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710月发布《全球环境展望4》指出:30%的两栖动物、23%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6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开始,而这一次原因是人类活动。

在今后二三十年内,地球上将有1/4的生物物种陷入绝境;到2050年,约有半数动植物将从地球上消失:每天有50150种、每小时有26种生物离我们悄然而去。

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2010年目标:¡°明显遏制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态势

城市化、 农业发展、 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 使自然区变得越来越小, 从而导致数以万计的物种的濒临灭绝。一些物种的绝迹会导致许多可用于制造新药品的分子归于消失, 还会导致许多能有助于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失, 甚至会引起新的瘟疫。

4、酸雨污染

酸雨:泛指pH值小于5.6的酸雨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是由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的。90%的二氧化硫是人类排放的,主要来自炼油厂、热电厂和冶金厂。酸雨问题是当今主要的跨界污染问题。

酸雨对森林、湖泊和土地的危害极大,还严重腐蚀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古迹,因此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空中杀手。西欧、北美和东亚是世界三大酸雨区。

世界三大酸雨区:我国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以德、法、英等国为中心,波及大半个欧洲的北欧酸雨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北美酸雨区。这两个酸雨区的总面积约1000多万平方公里。

5、森林锐减

森林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而且本身就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森林具有生成土壤、调节气候、控制洪水、蓄积水分、防止干旱、减缓降雨的侵蚀等作用,同时提供栖息地并有助于大气中碳循环和二氧化碳平衡。森林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人类导致的,包括对工业木材、薪柴和其他森林产品的过度采伐。森林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将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近100多年来,人类对森林的破坏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人类文明初期地球陆地的23被森林所覆盖,约为76亿公顷;19世纪中期减少到56亿公顷;20世纪末期锐减到344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下降到27%。地球表面覆盖的原始森林80%遭到破坏。

20世纪中叶以来的20多年中,世界森林从40亿公顷下降到26亿公顷,是森林减少最多的时期。

6、土地退化

地球陆地面积1.4亿平方公里,占其表面面积的三分之一。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破坏了植被和原有的生态平衡。土地退化主要包括:土壤侵蚀(主要有水蚀、风蚀)表土流失、土地贫瘠化、盐碱化和荒漠化。大约有20亿公顷的土地发生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15%(比美国和墨西哥加在一起还大),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5%。目前,地球表面上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荒漠化危险。土地荒漠化—“地球的癌症

目前,全球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已达3800万平方公里。因沙漠化而丧失的土地,每年都高达5~7平方公里,几乎每分钟就有11顷的土地被沙漠化。如果沙漠化继续下去而得不到有效抑制,本世纪末,预计损失的耕地将会达到目前耕地的1/3

我国也是一个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国家,沙漠与沙漠化的地域已由1949年的66·7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985年的13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6%。沙化土地,每年还以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非洲大陆上现有耕地的三分之二将会消失,在亚洲也将会有三分之一的耕地消失,南美洲将会有五分之一的耕地消失。其中,非洲是受荒漠化威胁最严重的地区。

7、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

8、水资源危机

地球上的水:总体积14亿立方公里。其中:淡水资源:3500万立方公里(占总量的2.5%)其中:68.5%的以冰雪形式存储于南、北极30.8%的以地下水形式存在只有0.3%(约10.5万立方公里)在地表江河湖泊中。能被人类利用淡水总量约20万立方公里,不到淡水资源的1%,地球水资源总量的0.014%

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灌溉农业的扩展和水污染加剧使淡水资源短缺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面临全球性的水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水量的激增导致水资源的短缺;二是水污染的扩展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在五大洲中,亚洲水资源情况尤为严峻(亚洲供养了全世界近一半的人口,可利用水资源只占全球水资源的36%

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占地球水资源总量0.014%,更严重的是,这些水还面临着许多威胁:污染、水传染病、酸雨……

专家们说,如果世界人口像预计的那样到2025年达到80多亿人,对水的需求量将增加40%,到时,水资源将成为关乎人类生存的稀缺资源。水战争:“20世纪的许多战争都是因石油而起,而到21世纪水将成为引发战争的根源。(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早在1995年的预言)水争端(水战争案列):

以色列、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分享约旦河 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共用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则流经 土耳其、叙利亚、 伊拉克 以色列已故总理拉宾就曾指出,单单是一个水问题就能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再次引发战争。事实上,不但多次中东战争都与水资源的争夺有关,叙以之间争论不休的戈兰高地问题,关键词亦是水源。

我国水资源现状:从当前的发展看,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将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状况形势严峻 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

据对我国30个省当地水资源分析,接近联合国公布的2000立方米警戒线的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10个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1000立方米

世界水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321是世界水日)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清洁水,每年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水,全世界平均每天5000名儿童死于饮用不洁水,约1.7亿人饮用被有机物污染的水,3亿城市居民面临水污染。全球每6人中有1人在生活中无法固定获得干净的水源。

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

中国水污染基本现状

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已有59%的河段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湖泊、水库的污染更加严重,72%的湖泊和水库已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43%的湖泊和水库失去了使用功能。全国有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35%的地下水源不合格;平原地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

9、海洋污染和破坏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洋作为倾倒地被认为拥有无限的容量,海洋污染问题并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污水是海洋和沿海环境的最大污染源。约有70%海上污染源来自陆地,其中包括农药、化肥、污水、石油、碳氢化物、化学合成物和许多重金属。不仅破坏了沿海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而且危及其他海洋区。

由于大量废弃物排入海洋和过度捕捞, 海洋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 15个主要捕捞区中, 11个区域的总捕捞量下降。许多靠摄取海产品蛋白质的穷人面临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过度捕捞造成海洋渔业资源迅速减少,严重影响了海洋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全球70%的海洋渔业资源已经或正在枯竭。

10、有害废物的越境转移

废物:根据《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的定义,是指处置或打算予以处置或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必须加以处置的物质或物品。分为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两种。

主要来源于化学品生产、能源生产、纸浆与造纸厂、采矿业与制革业。发达国家生产的危险废物占全球生产量的95%。转移方向: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转移。1992年为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生效。

1988年尼日利亚媒体报道,意大利公司、3800吨有害废物运进科科港,每月100美金的租金堆放在一家农民的土地上、恶臭、检验后致癌性极高的化学物聚氯丁烯苯基

2006年,500吨来自西欧的有毒废物被倾倒在科特迪瓦最大城市阿比让,造成12人死亡,十多万人到医院就医。经检验硫化氢神经毒剂。

美国电子垃圾50%-80%转移到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上述十大环境问题中,

气候变化, 极地臭氧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海洋污染这四种问题完全是全球性的,

其他问题虽是局部地区、 部分国家的环境问题, 但其影响也具有跨国界、 涉及全球的性质。这些问题互相交叉相互影响, 日渐复杂化,如科学家所言: 与一代以前的黑色天空和蓝色河流相比, 今天的环境问题 _比如臭氧层稀薄,全球变暖和内分泌受到干扰, 更加微妙, 更加难以察觉和对付。

1、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对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产生严重威胁。(2)促使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变化。

引发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各国政治与社会管理的影响。

(3)应对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政要议事日程的优先议题。

1、我国环境问题2、我国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明确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责任 维护各国资源主权,应遵循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 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是非常必要的 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需要 (一)国际层面:基于国家利益需要,积极寻求国际合作1、基本出发点:基于历史和现实国情,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1)不能只看总量,还要看人均。(2)不能只看当前的排放量,而且要看历史的累计排放量。(3)不能只看排放的数量,还看要发展的阶段。(4)不能只看本土排放,而且要看转移排放。

2、基本角色定位:发挥维护者、推动者、领头者的作用,展现领导风范和大国作用

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暨自身利益而努力;展现领导风范和大国作用,提升国际影响力。

基本行动策略:变被动为主动,转防守为进攻;积极参与相关科学技术活动和政治谈判活动;积极参与环境合作的国际谈判和国际合作规则的制定。

(二)国内层面:将环境保护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1、慎重对待和处理本国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贡献。2、建立健全环境民主参与制度。3、改善环保法律制度和政策,使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4、着力推进环保科技创新。5、完善政府环境责任制度。环境博弈没有局外人,我们都是利益相关者,同乘坐于汪洋中的一条船,对全球环境有着共同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尽自己所能推动全球问题的解决,并赢得主动和先机。

第五章 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回 应历程 (321是世界水日)

第一节 环保主义与国际环境合作

1972年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全球性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与现代环保主义有何联系?南北国家在国际环境合作方面有何争论?会议取得了那些成就?并对国际环境保护产生什么影响?

一、环保主义运动兴起

环保主义的兴起构成了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的主要历史背景

环保主义?既是意识形态(一种信仰,相信改变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仅合乎需要,而且具备可能性),又是行为本身(不仅是个人行为,而且是集体性的社会运动)——环境社会学家查尔斯·哈伯

1962年、蕾切尔·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现代环保主义产生的标志

1、本书详尽论述了杀虫剂的过度使用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方面影响、由本书所引发的环境争论以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美国民意调查):水和空气质量问题被看作是值得政府关注的事务(17%上升至55%);生活中很重要的事(28%上升至69%);不希望被削减的政府开支(38%上升至55%

环保主义的兴起还表现在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壮大。环境非政府组织?主要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非政府组织(NGO: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通常独立于政府,是非营利组织)。许多环保主义学者著书立说,对工业主义、现代化和发展的价值观进行了重新评估,并对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以及环境退化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进行重新思考。

20世纪60年代,环境这一公共问题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引起较大关注的直接原因:世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例如:这一时期,世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增加了50%。另外,公众环境意识在环境科学的发展下以及媒体的大量报道下日益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因此,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会议决定设立人与生物圈计划。该计划是政府间合作研究生态学的综合性计划,旨在通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对生物圈及其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圈资源,改善人类与环境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上世纪60年代的环保主义运动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使环境保护从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

20世纪70年代,环境事务不仅成为西方国家重要的政治议程之一,而且也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议题。

二、生物圈会议和《只有一个地球》

1968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生物圈会议。此次会议旨在: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包括空气和水污染的影响、过度放牧、森林减少和湿地干枯等问题。

生物圈会议的一个重要思想成果是认识到环境的相互联系性。会议指出:环境恶化是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错。但至今世界各国仍缺乏全面的环境管理政策。如果要恢复和保护环境质量,国家政策必须是强制性的。

《只有一个地球》是为联合国环境会议准备的一个非官方报告,与于会议召开前公开发表。主要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角度探讨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只有一个地球》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和原则:即人类及其周围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任何国家和个人都不可能脱离这一整体而生存。只有全球联合起来,才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这是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地球是一个整体,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也是需全球通力合作加以解决的。

三、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酸雨污染是触发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的单一环境问题。

197265-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113个国家、19个政府间机构和400个其他非政府组织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冷战背景下召开、苏联和除罗马尼亚外的东欧国家均未参加)

1、会议成果:取得3项实质性成果(一项宣言、一项行动计划、一项关于建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决定

《人类环境宣言》分前言和原则两部分。前言区分了环境问题的两种不同根源(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与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则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原则部分则是具体地表达了前言的内容。

《环境行动计划》由109条建议组成。这一计划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规定了环境保护的任务和指导方针,是国际环境合作的第一部蓝皮书。主要内容包括:全球环境评估、环境管理活动、环境教育和培训等支持措施三大部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其成立保证了联合国体系成为国际环境合作的主要机构;是在联合国体系内发挥协调和催化作用;会议决定将总部设在肯尼亚的内罗毕。

2、会议的影响:会议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探讨世界环境保护问题的国际会议,是现代国际环境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对国际环境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①会议的召开推动了现代环保主义运动的深入发展,标志环保主义运动的转型。②会议促进了国际社会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对国际环境保护机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③会议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促进了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保护中的作用。④会议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公平问题的关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

第二节 环境与发展的融合—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是国际社会回应全球环境问题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与《北京宣言》的发表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著和出版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不是对立的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次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进行阐述,重点强调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认为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1983年,联合国决定成立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由瑞典前首相布伦特兰担任。委员会由来自22个国家的23名成员组成,其中13名来自发展中国家。1987年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发展必须是可持续性的,必须保护国际公平。《我们共同的未来》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891222,第44届联合国决定在19926月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发展中国家的共识:《北京宣言》

1991618-19日,由中国政府发起,在北京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41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9个发达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列席了会议。②会议认为发展国家应加强相互磋商和协调,以便有效地向国际社会陈述发展中国家的观点,更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表达了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利益和立场。<北京宣言>详细阐明了解决全球问题的原则和方向;区分了全球环境退化的责任问题;强调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是保护全球努力取得成功的关键

1992年即将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大会,《北京宣言》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3点要求:

⑴大会不仅应讨论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及相应对策这类全球环境问题,还应讨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其他全球问题,特别是那些与环境有关的发展问题;⑵大会将产生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应反映发展中国家的意愿;⑶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根源;表示在不妨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家将充分参与保护环境的国际努力。

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263-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地球高峰会议,110个国家的首脑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全球环境和发展问题,同时签署包括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森林问题原则等国际文件。会议的主要成果:⑴签署了一项非约束性协议,即《21世纪议程》,这是建立更加可持续社会的全球性行动计划;⑵产生两项非约束性原则,即一是关于环境和发展的一般性原则,即《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是关于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管理原则;即《森林问题原则》;⑶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简称《宣言》)是一项全球性的政治宣言,旨在为各国在环境与发展领域采取行动及开展国际合作规定指导性原则和一般义务。《宣言》的核心概念是可持续发展,包含27条原则。指出人类处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过上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

《宣言》区分了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和发达国家的特殊义务;强调公众参与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重申了《人类环境宣言》全球环境保护的安排应尊重国家主权。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人类环境宣言》的关系:前者是建立在《人类环境宣言》的基础之上的,两者所宣示的许多原则,自然具有高度的延续性;前者强调人类在环境上的基本权利、国家主权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考虑、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国际科技合作等延续了《人类环境宣言》的基本精神,并做了补充;另一方面,前者在更大程度上比20年前的《人类环境宣言》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议程。

《宣言》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环境问题与其他更广泛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可见20年后,国家社会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不再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还涉及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等多方面的问题。另外,《宣言》强调国内环境法的建立和人民的参与渠道外,更将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对妇女、土著人、青少年等非主流群体与环境的关注纳入《宣言》中,这些都是《人类环境宣言》未曾提到的。

第六章 环境外交的兴起与环境大国 第一节 环境外交的兴起和基本格局

环境外交: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国家)运用谈判、交涉等外交方式,处理与调整环境领域国际关系的一切活动。(实质);利用外交手段获得世界有限资源及环境容量尽可能大的份额。

环境外交的兴起直接反映了全球环境挑战所引发的国际关系的变化。环境外交: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始)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快速发展)国际外交色彩:浅绿深绿(国家外交的主流形态)环境大国所起的突出作用和影响。

2007年为例: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许多重大国际会议的主要议题: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G85对话会议,联合国安理会气候变化专题辩论会,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厘岛会议,东亚领导人峰会对话会

环境外交概念(前述)

应该强调的是:环境外交/处理/跨国界的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环境问题应满足的三个条件:

①环境问题具有超越国界的影响(松花江水污染事件)②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涉及跨国因素,如国际管制和合作③一国环境问题的形成涉及跨国因素。(美越战争、橙剂(二恶英)的使用/到剂喷洒的越南村庄多达3181个,而受到污染的越南百姓可能多达480万人。)

一、国际环境问题的分类(一)世界银行将环境外交处理的国际环境问题分成三大类:

比邻国家分享的共同资源或一个国家的行为影响另一国家/区域性环境问题(酸雨、国际河流)

世界共同拥有的全球性环境资源,如大气和深海(温室气体的聚集以及排放氯氟烃所致的臭氧层变薄)有些资源归一国所有,但对全人类有价值(无法在市场上体现)如:热带雨林、特有的生态栖息地及独特的物种。(二)从解决环境问题的主体来看:

环境问题的分类:双边环境问题;区域性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强调:解决国际环境问题比解决国内环境问题更为复杂,原因:第一,没有一个制定并实施适当政策的权威机构,全靠采用劝说和谈判第二,解决方法必须平衡不同国家在得失方面的巨大差异。

二、环境外交的主要特征(与其他外交相比)

环境问题的性质独特(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同时兼具全球性、滞后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

公益性突出(环境外交的基本目标是保护地球环境、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它是一项惠及千秋万代的最大、最根本的公益事业)科学技术性强,科学家的作用突出(环境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必须以科学尤其是环境科学为依托,必须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加强环境研究的国际合作)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环境监测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科学协会理事会的国际地质圈、生物圈计划,都是环境研究的国际合作典范。

全球环境谈判十分复杂(复杂性表现在五方面:一是确定谈判议题的范围很困难;二是各国谈判代表团组成十分复杂;三是参与多边谈判的国家众多;四是谈判进程复杂。如气候变化谈判:1985年《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 1990年《伦敦修正案》 →《哥本哈根修正案》、《蒙特利尔修正案》、《北京修正案》五是谈判耗时长(气候变化谈判)

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明显

三、 环境外交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格局(一)环境外交的基本历程:

零星的、小范围的: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如1815年的莱茵河中央航运管理委员会成立。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环境问题列入政治议程。

80年末90年代,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国际关系问题,国际外交进入环境外交时代,有三大标志:①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②国际关系行为体都将全球环境问题列入各自重要的活动议程。③国际环境谈判向纵深发展,直接触及各国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环境利益。

(二)基本格局:国际环境外交发展至今,其基本格局可概括为: 1 宏观上,南北对峙,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国际环境与发展事务的进程; 微观上,南北阵线日益模糊,谈判阵营随环境议题的变化而变化。(1)在宏观上看环境外交中南北对峙的具体体现: ①在有关世界环境与发展事务的基本问题上,一系列重大分歧主要发生在南北之间。

发展权问题:发达国家往往侧重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求发展中国家用环境政策来指导经济发展,并不时运用经济、贸易和政治手段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则认为经济发展是它们的首要任务,不能就环境谈环境,环境问题必须与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联系起来,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责任问题?发达国家强调世界各国对全球环境的恶化负有共同责任;发展中国家则坚决主张发达国家负有主要责任。

因为其以世界较少的人口消耗了世界大部分资源,排放了世界大部分污染。

资金与技术转让问题: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有义务和责任并有能力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但发达国家却以各种借口逃避责任,导致南北环境合作陷入困境。

环境剥削问题:其一是转嫁污染。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将有害垃圾倾倒在发展中国家。其二是生态掠夺。发达国家为保持在国际贸易中的有利地位,压低初级产品价格,抬高制成品价格,使许多主要依赖原料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更趋恶化。

国家主权问题?一些发达国家主张为了保护全球环境,各国应主动放弃一些主权,建立更强有力的国际环境组织。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必要的,但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基础上,各国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属于一国主权之内的事情,不容外来干涉。⑵在一些重大的国际会议与谈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往往自成一体。(8国集团、77国集团在筹备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过程中关于责任与援助等议题的协调)

⑶在国际环境立法与条约的规定中,常常是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划线而加以区别对待。

如:《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应在2008-2012年间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而发展中国家不在限控之列。

2、在具体问题上国际环境中南北阵线的变化。 微观上看,在具体环境问题上,国际环境外交中的南北阵线日益模糊,发展中国家之间并非时时一致,常常观点相左;而发达国家也非铁板一块,常常立场相对。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不同的谈判议题上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谈判阵营

总之,形成上述局面的原因在于环境问题是复杂多样的,由于各国经济、能源结构不同,大小不一,所处地理环境各异,资源的丰度不同,环境协调能力有别,环境外交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同一环境问题对不同的国家必然呈现出利益差异。

当然,国际环境外交格局与有大国与小国的差别。环境大国除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中起带头作用,同时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主要角色,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邻国及其盟国的有关政策。

第二节 部分环境大国的环境外交 环境大国的定义:主要是指那些在环境领域的作为或不作为都可能产生重要的区域或全球性环境影响的国家。世界上公认的环境大国有美国、中国、巴西、日本、印度、俄罗斯、德国和印度尼西亚。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1997年世界状况报告》指出:全球环境形势是由环境八大国主宰的。这八大国占有世界人口的56%、森林总量的53%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8%

德国的环境外交 德国:世界第四经济大国、第五大能源消费国。欧盟中最绿的成员之一,欧盟环境一体化政策最强大的推动力。德国有世界环境准领袖之称。(80年代

德国环境外交的演变:①国际环境外交的拖后腿者(1972年至20实际80年代初);②世界环境领域的积极推动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③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积极推进环境外交,促进国际环境合作

德国的环境外交特征:在国际环境谈判中具有较强的议程设定能力;在国际环境问题上往往先行一步,起到示范作用(超额完成国际环境条约的义务,在酸雨问题、保护臭氧层以及防止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其对欧洲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环保的国家(20078国峰会,提出发达国家执行强制减排计划,使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0%,并将未来40年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

在国际环境谈判中发挥关键作用;积极签署国际环境条约,签定数量排世界第二。

总之,德国是推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一支主要力量,但还难以冠之以世界环境领袖的称号。(成为世界环境领袖的两个条件:强烈的政治意愿;强大的财力和环境科技实力。德国在后两项上很难与美国和日本抗衡)

二、日本的环境外交:

对环境外交的重视程度可与德国比肩。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曾被称为污染列岛环境外交分为1972-19921992以后两阶段,环境外交是日本外交最优先发展的方向之一。

(通过环境外交提高日本的外交地位、树立形象)日本环境外交历程:日本环境外交的兴起(1972-1992年):对国际环境问题的立场发生转变;加强国内机关机构的建设;开始参加国际环境谈判和履约;开展国际环境援助。环境外交占据日本外交的主流地位(1992年至今):将国际环境保护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力强化环境外交体制;参加国际环境谈判和履约(1997年日本主办了《京都议定书》的京都会议);加大了国际环境援助的力度

日本环境外交特征:将国际环境保护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力强化环境外交体制,参加国际环境谈判和履约,加大了国际环境援助的力度

总体上,日本的环境援助对日本外交贡献很大,但迄今日本在捕鲸、污染转移和生态掠夺方面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

俄罗斯的环境外交,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25%的森林、20%淡水、生物资源丰富且生态潜力巨大。俄罗斯三分之二的领土都是自然地貌,这些土地上的动植物资源是地球上仅存的支持欧、亚、美洲发达国家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杜马议员)

在关键时刻签署《京都议定书》,得到世界普遍的赞誉。

俄罗斯环境外交政策调整:不断提升对国际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建立环境外交的相关机构

参与国际环境谈判和履约

四、巴西的环境外交

拥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亚马逊森林的大部分。(360万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居全球之冠。拥有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沼泽地,是77国集团的重要成员潘塔纳尔沼泽地 环境外交经历两个阶段:

1972-1990年:巴西政府在国际环境问题上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和斗争多于妥协与合作。

1990年至今:巴西的国际环境政策发生明显变化,以更合作的姿态参与国际环境事务,政策更加灵活,合作多于斗争,作用更加凸显。由强硬转向灵活、从对抗转向合作,巴西环境外交的调整幅度之大在环境大国中是罕见的。

五、中国的环境外交

①经历了萌芽期(1972-1988年)②迅速上升期(1989年至今)③加强了对环境外交的组织和领导,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环境外交原则和目标。19907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第18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我国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④1989年原来,中国环境外交活动频繁,目前已经形成包括双边、区域及全球性多边、区域及全球性多边等层次多样、内容广泛的环境外交格局。

内容回顾:中国被公认为环境大国的基本原因:人口世界第一、经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国土面积世界第三、经济规模世界第二(去年超过日本)。中国环境外交的演变:①萌芽期(1972-1988年):环境外交基本处于外交的边缘,表现在环境外交并未引起国家的足够重视;环境外交缺乏协调;在环境外交中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方针作指导。②迅速上升期(1989年至今):

第一,加强了对环境外交的组织和领导,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环境外交原则和目标。

颁布了《我国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和立场》,制定了我国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及我国对几个全球性重要环境问题的立场。

确立了我国环境外交的基本目标:①争取国外资金和技术援助,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②加强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确保地球环境安全;③维护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权益;④扩大国际影响,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案例:国家领导人重视环境外交,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事务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

李鹏总理发言:阐述中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呼吁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改善担负起更多的责任。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

拯救地球、重在行动为宗旨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2002826在约翰内斯堡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朱镕基总理阐述了中国政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五点主张。

2005年八国集团与五国领导人对话会议在英国苏格兰佩思郡举行。胡锦涛主席、《携手开创未来推动合作共赢》。阐述了中国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上的三条原则(遵循《京都议定书》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加强务实合作。

第二、频繁参与环境外交活动,已经形成包括双边、区域及全球多边等层次多样、内容广泛的环境外交格局。①双边环境外交是重点;在着重与周边邻国开展环境外交的同时,与发达国家保持密切合作。与42个国家签署环境保护合作协议,主要开展环境信息交流、联合开展合作研究、人员培训,举办研讨会等活动。在环境规划与管理、全球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酸雨、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双边环境外交的考虑有何不同?

与发达国家签署环境合作协议,为中国通过正常、官方途径获取资金、引进技术、借鉴其环境治理、管理、立法、规章等方面的经验开通了渠道,提供了保障。

与发展中国家签协议,加强了中国与这些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联系,使他们在多边环境外交场合与中国相互支持,同时,也为中国环保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打开国外环保市场创造了条件。 ②区域环境外交:中国的区域环境合作已经实现了机制化。合作机制主要有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东盟与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东盟与中国环境政策对话会、东北亚环境合作会议、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上海合作组织中的环境合作等。③全球性多边环境外交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规模大、结果影响各方利益,备受各国重视。中国多边环境外交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①参加并主办重要的国际环境会议:199911月、《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会议、北京召开、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会议、通过《北京宣言》

②参与国际环境谈判:自1989年以来,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重要国际环境公约的谈判,共缔结或签署了50多个国际环境公约。③认真履行已加入的国际公约。

1994年响应联合国号召,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为落实又编写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及《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纲要》。

案例: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

是联合国为了避免工业产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对地球臭氧层继续造成恶化及损害,承续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大原则,于1987916邀请所属26个会员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所签署的环境保护公约。该公约自198911日起生效。

中国是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为什么?)中国加入该议定书后率先制定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受到各方赞誉。通过对氯氟烃生产行业实施进厂督察制度、重组工业项目和组建国际履约环保产业园等措施,在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199971成功实现氯氟烃的生产和消费的冻结目标。截止2002年底,中国获得《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批准的项目累计金额到7.4亿美元。至2005年中国相继颁布了100多项有关保护臭氧层的政策和措施,实现完成了消减目标。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占所有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50%

200771,中国提前二年半完成《蒙特利尔议定书》所规定的目标。

第三、截至200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环境基金20个最大捐款国之一。

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发起建立、国际环境金融机构。1990年建立,基金的宗旨是以提供资金援助和转让无害技术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防止气候变化、保护生物物种、保护水资源。截止20026月,赠款总额40亿多美元,其中约39%为生物多样性领域项目,约36%为气候变化领域项目,约18%为国际水域和臭氧层损耗领域项目。中国环境外交的作用

1.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近年来,由于我国沙尘暴和酸雨、跨界河流污染、越境野生动物保护等问题,与周边国家的环境摩擦不断发生,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也越来越大。

中国环境外交未来需要重视的问题 1.加强环境外交研究,全面开展环境外交2.不断提高环境标准,抵御绿色壁垒”3.在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中树立良好的环境合作形象 4.与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环境合作还有待加强

思考题:针对中国环境外交的历程,谈谈你的体会?

联合国三次大型多边性环境会议

环保主义与国际环境合作—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环境与发展的融合—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行动—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第七章 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国际组织

全球环境治理(国际环境治理)定义:国际环境组织和公约形成的网络及二者之间的空间。强调环境治理范围的全球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治理的民主协商方式。

一、全球环境治理的政府间组织:

①联合国是全球最具权威性和普遍性的政府间组织。

②联合国进行国际环境治理的主要架构:以联合国大会和经社理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核心工作机构,以联合国各专门机构及其机构为主体的跨领域、多层次的治理系统。

③联合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第一,在聚焦环境问题,提高各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方面,联合国的作用不可替代。第二,在促进国际环境谈判方面,联合国的作用不可替代。第三,在提高国家履行国际环境条约的能力方面,联合国作用不可替代。

总之,作为最具权威性和普遍性的综合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在国际环境治理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具体而言,在聚焦环境问题、提高各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促进国际环境谈判、提高国家履行国际环境条约的能力方面,联合国的核心作用是其他国际组织难以取代的。

二、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区域性政府间组织:以欧盟为中心

①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其不仅在欧洲的环境治理而且在全球环境治理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②欧盟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第一,作为独立的行为体签署了一系列国际环境协定。第二,倡导环境新思想和新观念,引导国际环境谈判的方向。第三,在国际环境谈判的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第四,加大对外环境援助。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环境基金援助方,其官方援助拨款占到全球发展援助总额的2/3

总之,欧盟是全球环境治理和国际环境外交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它正通过国际贸易、国际环境协定和对外环境援助等手段将其环境标准全球化。

三、全球环境治理中的非政府间组织

①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IENGO):由跨国成员组成、在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办事机构、主要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活动的非政府组织。②类型:综合性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如:绿色和平国际、世界自然基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门性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如:气候行动网络、巴塞尔行动网络等)③真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活动的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绝大数都源自发达国家。④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第一,是环境意识的倡导者和宣传者。第二,是环境信息的提供者。第三,是国际环境机制的积极推动者。第四,是环境正义的维护者。第五,是全球环保人士的联系纽带和桥梁。

第六,是制度创新者。

第八章 国际环境机制的发展

一、国际环境机制的定义:指国际关系行为体为协调国际环境关系、稳定国际环境秩序、进而达到保护全球环境与资源的目的而共同制定或认可的一整套明示或默示的原则、规范、规则以及决策程序等。主要表现为通过国际环境谈判而达成的多边环境条约。

二、国际环境机制的演变:

①从19世纪到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前,是国际环境机制的萌芽期。

这一时期国际环境机制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国际环境机制覆盖的国家有限,主要集中在欧美发到国家,发展中国家很少见;二是国际环境机制调整的问题领域非常狭窄;三是国际环境机制缺乏从整体上保护和管理全球环境的指导原则,导致国际环境机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四是国际环境机制处于国际关系的边缘,未引起国际上的重视。

②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前,是国际环境机制迅速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际环境机制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国际环境机制的成员覆盖全球,既有发达国家,也包括绝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二是国际环境机制的调整范围比以前大大扩大,有关的国际环境条约已形成体系,国际环境机制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三是现代环境基本原则已基本形成;四是国际环境机制约束力有所增强。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以来,是国际环境机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时期。

A 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三项文件和两项条约,即《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B、这次会议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与1972年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相比较,具有以下的重大突破。第一,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将环境与发展直接联系起来,找到了环境问题的根源,而《人类环境宣言》则以污染治理为中心,就污染碳污染,没能将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第二,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上的重大突破;第三,在国际环境合作方面,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提出建立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主张各国以伙伴精神进行合作,比《人类环境宣言》所要求的全球合作的思想更充实、更明确。

C、这一时期国际环境机制有了新的发展,主要标志:首先,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国际环境机制的指导思想,对国际环境机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次,《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首次提出在国际事务中建立全球伙伴关系,为国际环境机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规范和动力。

三、国际环境机制的类型

一类是综合性国际环境机制;一类是具体问题领域的国际环境机制。

①综合性国际环境机制形成了四项基本原则:国家享有开发其资源的主权权利,同时负有不损害国外环境的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国际合作原则

②具体问题领域的国际环境机制

国际大气环境保护机制: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及其《蒙特利尔议定书》还有《长程越界空气污染公约》组成。

保护海洋的国际机制: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以及《国际打捞公约》等组成。国际生物资源保护机制:由《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拉姆萨尔公约》等组成。

国际淡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机制:由《国际河流利用规则》、《跨界水道和国际湖泊保护和利用公约》以及《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组成。国际保护土地资源的机制:《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除了以上这些机制,还有国际两极地区环境保护机制、国际

保护外层空间环境机制、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国际机制、国际危险品管理机制和军事领域国际环境保护机制。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为每年的9161995123,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16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联合国大会确立“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目的是纪念1987916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2000年的主题是:拯救我们的天空,保护你自己,保护臭氧层。氟氯烃化合物。

1972423 黄河第一次出现断流。长江全长6397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一、 什么是荒漠化?

含义: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原因: 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

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之一。

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它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

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当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多发生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因受人为不合理灌溉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加剧了西北地区气候和土壤的干旱化。这使得该区的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结构变的更加松散,加速了土地的荒漠化。另外气候增暖,大范围气候持续干旱,给各种水资源(冰川、湖泊、河流等)带来严重的影响,使冰川退缩、河流水量减少或断流、湖泊萎缩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植被因缺水而死亡,失去了保护地表土壤功能,加速了河道及其两侧沙化土地的扩展及沙漠边缘沙丘的活动使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2、臭氧层破坏和损耗3、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4、酸雨污染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7、大气污染8、水污染(水资源危机)9、海洋污染和破坏10、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有害废物的越境转移)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⑵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②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2)气候异常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2.气候的严酷性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随着沿岸国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及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根据图2.8,分析这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早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分析这一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上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坎儿井-利用地下水;治沙+发展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结合生活中遇到的沙尘天气,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等地的大气环境问题 气象气候灾害等气候灾害的成因,发生,发展,防治等,要用批判的态度去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