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评论篇】-

发布时间:


【作文素材之时事评论篇】汉字正音要从众,但不能流俗
北京日报:汉字读音,约定俗成不是将错就错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要读cuī而不读shuāi;“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要读xiá而不读xié……这些曾经语文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要注意的读音,近日却传出消息即将反转。虽然教育部迅速表示此类“改读音”尚未通过审议,但因之引发的讨论久未平息。
从甲骨文到简体字,与时俱进是汉语永葆青春的生存密码。回顾3000多年汉字发展史,无论是字义的新增、字形的流变,还是句读的加入、音律的变迁,根据生活实际,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内容,可以说是汉字发展的历史规律。但这番引发舆论波澜的读音修改方案,却并非此类合理流变,而是贸然忽略每个特殊读音背后的历史、文化、音韵等元素,仅因为很多人都读错于是干脆将错就错,如此“一刀切”显然过于任性草率。“错的人多了就成了对的”的倾向,尤当警惕。
对于此次汉字读音修改,舆论场上也有些许赞同之声。一些人认为这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比如小学生学习语文,多音字读写是一个难点;比如古诗词里的一些特殊读音,限制了诗句的传播。还有人更进一步,提出汉字“字数多、笔画多、读音多,难认、难读、难记、难写、难用”,认为这“三多五难”阻碍了中国语文教育。诸如此类的想法并非不能理解,但若以此作为修改读音乃至吐槽汉字的理由却是相当不负责任。若是为了“方便学习”就可以让别字统统“上

位”,那还分什么正误,何不干脆对“错别字”不管不问?学习本就存在门槛,丧失原则不断让步,还谈何对汉字的尊重。
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和传递。汉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部首,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石径“斜”读xiá不读xié的背后,是抑扬顿挫的平仄神韵;小篆“章”字由“音”和“十”两字组成,寓意乐曲演奏完一遍叫一章……也正是从一个个方块字中,许多人获得了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规范汉字乃至读音皆无不可,但整个修改过程,兹事体大,需要饱含敬畏之心、慎之又慎,充分做好与历史的映照、与习俗的和谐、与大众的交流,才能无愧于凝聚在汉字中的文化之魂。否则,若干年后,汉字的读音表意、语法字形皆面目全非,我们如何面对下一代?作为仍在使用的世界最古老文字,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奇迹。
守护并传承好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02人民网评:鬓毛shuai?不能因"错误的大多数"就让别字转正
正在元宵佳节、融和天气中沉醉于桂华流瓦和酒朋诗侣的人们,忽被一个转爆朋友圈的帖子击中——《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多读书人瞬间风中凌乱。
按这帖子的表述,词典和新版教科书们正悄悄为“白字先生”正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不再读(cuī),

而读(shuāi)了;“远上寒山石径斜(改读xié)”,“一骑(改读qí)红尘妃子笑”……还有确凿的“凿”,原读(zuò)后改为(záo)“粳米”的“粳”原读“jīng”,现在要读“gěng”……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正音”,如今要被“别字”堂而皇之地取而代之?专家们陈述如此“修正”的理由,“就比如说‘确凿’的‘凿(záo)’字,大家都这样读,读着读着就成了‘对的’。”这让大家愈发不淡定了。
莫非语言文字的改革,对字音的究诘,竟要倚多为胜?这一回合,难道可以坐视三人成虎、曾参杀人,李鬼竟真能取代了李逵?
对此,朋友圈连片“惊呼”甚至“惊恐”:“读别字的人多了,别字便成了‘正’字?什么逻辑!”“干脆把‘鸿鹄’的发音也改成‘鸿浩’吧,这个也错的多”,“考试可以改成投票制,ABCD四个选项,哪个支持的人多哪个就是正确答案?”上海一位语文老师出身的小学校长忧心忡忡,“以后小学取消多音字学习吧,省得教错,反正我是教不来了!”
这一切是确有其事还是捕风捉影?
澎湃新闻刊出一则报道:《咬文嚼字》主编称这是一则“假新闻”,提及的大部分内容,来自国家语委201666日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至今尚未正式发布。今后正式发布的应该不完全和《征求意见稿》一样,专家说,“也许网友担心的‘读音改动’根本就不会出现在正式发布的《审音表》中,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听了权威的“也许”,却依然让人“担心”。“审音表”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出笼两年多,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而这些看似荒唐的“别字”上位,“也许”不会有,然而“也许”会有啊!征求意见有没有广泛性、科学性和严肃性?眼下的“哗然”,正是提醒国家语委的“正式发布”文本,一定要慎之又慎。
语言文字从来都是变动不居、与时俱进的,当然不能抱残守缺,全依祖宗,一字不能易。否则,我们“也许”仍在之乎者也和繁体字中呢喃沉浮呢!鲁迅当年吐槽过一位名人说错成语,把“每下愈况”错说成“每况愈下”,所表达的意思也满拧。眼下,“每况愈下”早已成为正确的成语了。这也说明,“约定俗成”确实可以成为语言规范新创的重要因素。
然而,“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代表着国家尊严和文化传承,兹事体大。如果少了诚惶诚恐的敬畏之心,在改动时随意性太强,会带来简单粗暴、杂乱混淆甚至人文历史的断裂。语言文字的改革,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也要尊重约定俗成。但这并不是说,祖先魂魄所依的皇皇汉字,就一定要向“错误的大多数”屈服。
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这样的名句,几乎是每一代小朋友开蒙必读,这个读音不仅合辙押韵且浑然天成。倘若改成“xié”,便让晚唐七绝圣手杜牧陷入不会“押韵”的窘境。久而久

之,我们的后人还怎么体会唐诗的铿锵优雅、宋词的婉转清丽?怎么告诉孩子某处读音的别扭该由谁来负责?
曲高和寡,不意味着只能让“曲”走“低”,相反,可以通过努力,让“曲高”而“和众”。时下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日渐流行,证明了这种努力的有效。当小选手们已经很有腔调地诵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之际,我们却要坐视某种文化上的釜底抽薪,让孩子们忽然“衰(shuāi)”得不知所措?让兢兢业业的广大语文教师失了准绳?让语言传承没了沉着有序的步步相依?
兹事体大,且请广开视听,慎之又慎。

03人民日报:赓续汉字音韵之美
最近,一篇网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发现,小时候被语文老师改正的错误读音,如今却得到“认证”。对此,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说服到底念shuō fú还是shuì fú,铁骑究竟是tiě qí还是tiě jì?事实上,这些读音出现争议,并非首次。早在2016年发布第三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征求意见时,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读音就成为规范读音。除了这些日常用语中的读音改动,有些诗词中留存的古音被修改,也引发热议。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改为xié)、“乡音

无改鬓毛衰”cuī改为shuāi),这些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诗词的合辙押韵,影响了韵律美感。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不宜。”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发音是约定俗成的,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言”到隋唐时期民族融合中塑造的“唐韵”再到近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形成的普通话,语音的流变从未停止。如果把语言比作一条河流,那么这条河流中既有河水奔腾而下,也随着支流的汇入、地势的起伏,以及地貌、气候、植被的不同而不断变化,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然而河流之下,也有着千万年沉淀而成的河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才是河流的本质。从历史的角度看,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我们何其有幸,能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感受委婉的韵致,能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ǎ)”中体会旷野的苍凉,这是语言文字跨越时空的力量。
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更承载着文化与心灵的密码。中国传统诗歌对字词读音相当讲究,既要押韵,更讲平仄,这是中国传统诗歌之所以有独特魅力的重要原因。即便读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仍能从这些音调韵脚中,领略唐诗宋词的曼妙音符。而那些处于诗句关键位置的“诗眼”,更保留下日常语言中已经不常见的读音,让人从中感悟音韵之美、语言之美,于反复诵读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找到

一脉相承的源头。从这个角度看,人们关注字词读音的修改,正是因为存有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呵护之心。
进而言之,人们希望留存这些“诗眼”,其实也是想为传统文化在汉语发音中留存一些“气眼”,让日常交流的语言,至少在诗歌中能够多一份诗情。我们不可能要求语言一成不变,相反,更有效率、更为实用、更能容纳当下生活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也应看到,在变动不居中,我们仍然需要找到接续传统的空间。

04中青报:从俗修改读音 如何能读其音感受其韵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这两天,有网友发文质疑:不知道从何时起,一些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经常读错的字音,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对的。
很多网友一脸“发懵”,纷纷惊呼“上了个假学”。这不仅是播音员的噩梦,大概也是学生新增的痛苦。好不容易扭正记住了的读音,现在又要扳回去。
《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黄安靖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这是“假消息”,网上流传的标准读音很多来自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而这个修订稿尚未正式发布,所以目前仍旧以1985年发

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准。教育部有关部门也回应称,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虽然这则审音表目前还未通过审议,不过既然已经有了修订稿,所以大众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而且,一些字的读音确实也已经为了“从俗”而修改。读音的修改背后,还涉及文化与规范的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不标准、不规范的表达,应该是正音,而非改音。允许这次修改,下一次,还有常读错的音是不是都得改一通,到最后岂不是都乱了套?语言的演变不能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翻原有的认知,磨灭读音背后的文化认同,这样做真的好吗?
其实,这次网传修订的很多都是多音字。一字不同音,对应的是表意的差异,就像骑读的时候,通常是表示跨坐的动词,而作为形容一人一马的量词或名词则读jì。就像“的地得”三个同音字的不同适用,理解背后的“所以然”和深层意义,也就能知道不同语境下该怎么读,错用、误用自然会有所减少。
那些微妙、细腻、具有不同个性的表达在不同音韵下娓娓道来,若一刀切地将其全部同质化,将有生命的表达形式统统捕杀,只会助长文化的单一趋同。人们逐渐失去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徒留粗糙的表达,这种多元性的丧失,才是最让人心痛的。
《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黄安靖同意改读音应当少数服从多数,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以前的知识都“白学了”,因为读音是约定俗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此言一出,也招致了争议。


虽则说语言的进化确实有着约定俗成的色彩,慢慢演变的过程中确实可能会在音节上有轻微变化或遗失,这是语音的自主更新,无可厚非。“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汉语言的活水池里从来不是一成不变、波澜不惊的,但问题是,哪些可以变,又应该怎么变?
归结来看,这次经常弄错读音的网友,很多也选择站在坚持原音的队列里,其用意不是反对改变读音这一行为本身,而是明确反对对一些诗词中读音的更改。毕竟,诗词等语音背后的语感韵律不容随意篡改,需要呵护与传承。
近体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力求达到意境优美,朗朗上口。贸然修改,损失掉的不仅是典雅的表达,还有历史底蕴及内涵。
曾经闻其声,想见其人;读其音,感受其韵。纵使改变前后的读音没有优劣之分,只是杀死了格律,也足以让古人“心寒”至极。想想古人费尽心思掏空脑壳才锤炼出的对仗押韵,捻断数根须才斟酌出的千古名句,如今说改读音就改了,贺知章、杜牧等诗人的棺材板大概已经压不住了。
日常用语不同于诗词表达,只要大家都听得懂就行,着重于沟通便捷提升效率。就像粳(jīng)米改为粳(gěng)米,(qián)麻疹变成荨(xún)麻疹,这些修改顺应了市井文化,尊重了大众的习惯,也获得了普遍的认可。


在日常用语上,约定俗成的习惯可以发挥更大的效力。但官方发布的审音表和字典代表着汉语言的规范与权威。专业表达还是需要追求经典的汉语规范,而既然提出了规范,就不能一味迁就习惯,尤其是诗词,一音之差,不仅削弱了原有的表达力,更是破坏了本来的意境。所以对于“古音”,理应多点敬畏与尊重。


05南方日报:汉字正音要从众,但不能流俗
这几天,一些汉字词语的新读音引发热议:许多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而一些经常读错的字音,现在却成了对的……许多人称“怕自己上了个假学”。
语言文字是人们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交际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词语被将错就错,习以为常。比如,现在房屋建设中,常见的“给排水”一词中的“给”字,几乎所有的人都读成“gei”,而这个字应该读“ji”,是“给养”“给予”“供给”的意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发音也会出现变化。一个人读错音那是针尖上挑毛巾——不足为奇(旗),大部分人都读错音,那就应该考虑改音了,这就是所谓的约定俗成。“说客”的“说”很多人可能会读“shuì”,但现在其实读“shuō”;“粳米”的“粳”大部分人会读“jīng”,但现在要读“gēng”。汉字读音的更改并不仅是近

两年的事情。1987年,曾有过“呆板”(ái bǎn)变更为dāi bǎn的案例——这主要是为了尊重大众的习惯。
笔者不反对重新定义某些汉字的读音,但反对把一个字的两个读音强行合并成为一个读音。比如:铁骑,tiě 是古代发音,我们大都背诵过杨玉环吃荔枝的诗句“一骑(jì)红尘妃子笑”;读是类似动词,比如骑兵。其他的类似名词词义的全部都读jì:轻骑、车骑、骠骑。突然间,“骑”字只有一个读音了,那就是qí,而音已经取消了。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同时保留两个读音,在不同的语境当中读不同的音,这样各得其所,两全其美。
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不宜。”语言根据约定俗成做出改变,能够更加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好处多多,善莫大焉。例如,若非象棋保留了“车”的另一读法,我们就不会知道,古人曾把车比喻为行路中的居所,而读“车”为“居”。汉字正音,必须严肃,要尊古,还要从众。要正本清源,但是不能流俗,更不能迁就。许多人发不好平舌音、翘舌音,或者说不准前鼻音、后鼻音,权威部门从来就没有因此而有简化的打算。
好在新闻只是源自国家语委曾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至今还未成定论,但网友的担心不失为一种意见反映。



06人民日报大家手笔: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提出了质疑。“汉字落后”论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认为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虽日渐式微,但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汉字行将就木”。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

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种种现象表明,对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 ,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 【作文素材之时事评论篇系列】别用刻板眼光定义成功

01北青报:数学竞赛中国丢金,舆论不要“带节奏”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当地时间225日,第十一届罗马尼亚大师杯数学竞赛闭幕,中国队获团体总分第六名,6名参赛者有4人获得银牌,1人获得铜牌,1人获得鼓励奖。美国、韩国、塞尔维亚、以色列和俄罗斯队分获团队总分前五名。在2017年的本赛事中,中国选手曾获得个人第一名,团队第三名。
中国队6名参赛者获得41铜,有媒体报道称之为“数学大赛中国队全军覆没”,显然有些夸张。但在早已经习惯了中国学生国际奥数大赛斩金夺银的氛围中,中国队获团体第六、参赛者获41铜的成绩确实不算突出,国人由此颇感失落,也在情理之中。如果简单地说这次“不代表国家数学水平”,一次数学竞赛丢金不算什么,显然难以抚慰人心。
正确对待失利与正确对待胜利同样重要,输了就是输了,没有拿到金牌就是没有金牌,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正视这次比赛。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在数学竞赛中成绩下滑和取消部分竞赛类升学加分项有关,从而有意无意地往奥赛上引,有了如此一问:“不学奥数我们的数学教育效果是不是不好了?不能出顶尖人才了?”


很多孩子成长记忆中都有奥数。不必讳言,在奥数竞赛中,确实发现了一些好苗子,有一些孩子也因此进入了心仪学校,但放眼大多数,奥数却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教育负担,与教育减负的时代潮流格格不入。那个年代,不仅仅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学科培训全面飘红,当时规范校外培训还没有形成今天的共识,即便想要全力整治估计也会很难。
还要看到,奥数教育的成果也存在着一定的拔高。罗马尼亚大师杯也好,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也罢,都只是对中学生中数学竞赛普及程度和训练水平的一次检验,并不能简单将其等同于一个国家的数学科技水平和顶尖数学人才情况。比如,法国是数学强国,有很多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但是数学竞赛并不是很普及。再看看我们,获得了那么多的奥赛金牌,真正的数学实力与竞赛成绩成正比吗?
当年的奥数热,有着浓浓的功利动机,多数学生也不是因为兴趣,而是为了分数去参加培训。家长花了大把的金钱,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想要寻找“换道超车”。可以说,中国的“奥数热”是一种虚热,也正因为如此,2014年相关文件明确,取消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自此,“竞赛热”有所退烧,也为现在的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打下了基础。
仅仅因为一次数学竞赛丢金,就要重新回到“竞赛热”,这是十分简单的思维,真要回到过去,也是十分可怕的事。诚然,丢金需要引起重视,但不是来个180度转弯,不是要回到过去的河流。对

于当初的“竞赛热”,我们已经深受其痛,好不容易出来了,再回到过去,这不是儿戏吗?当然,也不能说竞赛一无是处,当初的“禁赛令”也不是一味否认竞赛的意义和价值。现在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基础上继续改革,精准发现有天分和有兴趣的孩子,让适合竞赛的孩子去竞赛,真正让好苗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国际数学竞赛中国丢金,有必要对此进行严肃的思考,但舆论不能借此“带节奏”。阿Q式盲目乐观,无视这次丢金不对,试图回到过去,再来一次全民竞赛也不对。正如此次竞赛的参赛领队瞿振华所说,应该淡化对国际奥数竞赛成绩的过分看重,让其回归本质,也需要给数学有特长的学生一个平台,让数学竞赛发挥本来的作用,这更值得我们思考。
02人民网评:数学天才坠落?别用刻板眼光定义成功
某杂志近日发布的报道《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刷屏,该报道以“伤仲永”的基调,叙写了“数学天才”付云皓,从连续两年夺得国际奥数满分金牌的少年巅峰,到大学物理挂科无法毕业,如今在一所学院担任数学老师的人生经历。随后,付云皓回应“并未觉得自己在堕落”,并表示“正稳稳当当地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基础教育的道路上”。
按照惯常思维,既然是数学天才,并且曾就读于名校,就应该在学术研究上大有作为,成为“国际数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但是,在一所普通学校当老师,并不等于坠落。记者在报道中可以流露出惋惜之情,但不应该俯视,更不能贴标签,甚至道德“绑架”付云皓。


什么是成功?言人人殊。有人认为当大官是成功,有人认为发大财是成功,还有人认为当明星、做名人才是成功……不同的人对成功或有不同的定义,但可以断言,界定成功不能只有一把尺子。具体到付云皓身上,不能认为搞学术研究、在数学界研究出有价值的成功才是成功,除此之外的道路都叫做不成功。这样的认知,是窄化了成功,对成功的定义过于刻板,显然不可取。
马克思说过,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普通院校当老师,的确跟某些人的职业相比不那么耀眼,但不能就此认为这样的职业没有价值,更不能贬低为人生坠落了。
马克思还有一句名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付云皓目前正做的事,一方面很适合自己,适合自己更能发挥其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富有现实意义。正如付云皓所称,“我只想尽自己的力量,让初等教育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有水平,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让尽量多的孩子受到正确的引导。”我们的初等教育需要这样的实干者,需要一批又一批接地气而又乐于扎根基层的教育家。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只要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路上奔跑,就不该受到非议乃至干涉。曾经,有名校毕业生选择回乡创业备受质疑。这恰恰说明一些人的价值认知过于偏激。在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即便不认可也不应该去嘲弄。名校毕业进入大企业是种选择,回乡带领乡亲致富不也是种选择?甘于平凡,选择普普通通的生活无可厚非。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定位,

并为之努力,足矣。只要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成就;只要心怀志向,在基层工作也能发挥才华,有益于社会。
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人生。我们每个人在规划职业时,不能狭隘理解成功,被偏颇、刻板的成功观所蛊惑,不必把当大官发大财当成人生唯一的追求。不畏人言,勇敢做自己,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这就够了。

03中国青年报:奥数天才被质疑引发人才评价之争
【新闻回放】近日,《人物》杂志一篇题为《奥数天才坠落之后》的报道,使曾两次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的付云皓沉寂多年后再次走进公众视线。
付云皓当年被保送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却因在大学期间大部分科目“挂科”而无法顺利毕业,后来在广州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博士学位,现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担任数学教师,这与人们对他在学术研究上崭露头角的期望似乎落差颇大。报道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广泛关注,而付云皓本人随后在知乎上发帖对报道内容和“坠落”的表述提出质疑,将相关讨论推向了高潮。
15年淡出视线”引来媒体关注
《人物》杂志的报道称,在中国国家队30多年的奥数参赛史上,取得付云皓这样成绩的选手总共只有3名,他更是唯一征战了两届IMO“相对困难”级别的中国选手。然而,从2003年付云皓第二次

获得IMO金牌并入读北大数学科学学院至今的15年里,他仿佛销声匿迹了。
报道的字里行间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伤仲永”式的惋惜意味:付云皓昔日辉煌的奥数战绩与他如今“在这所以培养小学教师为目标的二本师范学校”讲授自己“在小学就轻松掌握的知识”对比鲜明,“坠落”之意不言而喻。
“现在参赛的学生,10年后将成为世界上握着知识、智慧金钥匙的劳动者,未来属于他们。”这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曾连任两IMO主席的雅科夫列夫教授作出的著名论断。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有资格踏上IMO战场的年轻人拥有他们所处时代最杰出的数学头脑。
如报道所言,“在自己生命的前18年里,数学天赋是付云皓王国的主宰”。高中3年,付云皓几乎没学过数学课以外的课。进入大学后,付云皓百般不适,先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然后在数学外的其他学科课程中屡屡挂科,最终因为物理补考成绩不及格只能从北大肄业。
对此,当年的付云皓仍然是一个教训,足以提醒天下的父母和教师,要正确引导孩子成长,既不要捧杀,也不能棒杀。
当事人回应:脚踏实地奋斗为何被惋惜
面对舆论的热议,付云皓很快作出回应,在知乎上发表了题为《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在脚踏实地处》的自白书,用略带自嘲的语气,表达了对相关报道的看法,时隔多年第一次谈及自己的“天才”往事。


在自白书中,付云皓说他并不理解报道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优秀的人从事基础工作,就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是天才坠落了。“现在的我,正稳稳当当地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基础教育的道路上”。
面对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奥数天才的人生道路有固定的标准吗?
“奥数冠军在师范学院教书,在不少人看来可谓‘大起大落’,但每一个人都拥有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权利。毕竟,人生只有一次,相比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更为重要。”这是人民日报对奥数天才“坠落”之争的评论。
成功的定义有千百种,付云皓只不过选择了自己认为的一种。数学得好的人,本没升天,所以,也就无所谓坠落。多家媒体评论也认为,不同的人对成功或有不同的定义,但可以断言,界定成功不能只有一把尺子。否则就是窄化了成功,对成功的定义过于刻板,显然不可取。
正像付云皓自己所说的,有热情,所以去钻研;有碰撞,所以有火花;有执着,所以才耐得住寂寞。
奥数天才质疑风波后的冷思考
围绕付云皓的报道风波,折射出社会对人才评价的某种误区。 “我不赞成媒体报道其‘坠落’的观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姜朝晖博士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道路,哪怕是天赋异禀的天才,“反倒是现在的教育观、成才观以及社会舆论环境,值得我们去反思”。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对奥数天才“坠落”的质疑,是单一评价导致的问题,而非奥数自身的问题。“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已令很多学生、家长形成功利的升学成功观。”熊丙奇说,以考进名校作为成功的标志,与日益多元的个体职业发展选择产生矛盾,这是近年来名校毕业生、奥赛获奖者选择“普通职业”引发争议的根本原因。
熊丙奇认为,消除这类争议,需要建立教育多元评价体系,“每个个体有属于自己的人生选择,不能因为没有选择大家设想中的人生发展道路、成功模式,就认为是失败”。
“个性化的教育观和多元化的成才观,包容的社会舆论环境,该成为新时代的价值取向。任何人只要忠于自己、坚持奋斗、奉献国家,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何种岗位,都值得尊重和肯定。姜朝晖说。(记者 余闯)

04钱江晚报:奥数天才当教师,人生换轨,何来坠落
53日,《人物》杂志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了题为《奥数天才坠落之后》的报道,文章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两届满分金牌得主付云皓因考试挂科没有正常从北大毕业,现在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担任教师。
次日,已过而立之年的付云皓在知乎发表“自白书”《人物》杂志报道表达不满。他说,“我没有坠落,我正在脚踏实地处。称对目前的状况很满意,幸福感很强。同时公众的反应也估计让《人

物》吃了一惊。很多读者认为只要他开心并满足,都应该受到人们的祝福。
应当说,观念的改变是与时俱进。放在往日,付云皓真的是“伤仲永”的典型例子。他高中时曾经连续两年以满分荣获IMO牌,在中国派队参加IMO三十余年来,取得同样成绩的只有三人。但是,因奥数成绩出众而保送北京大学的付云皓,进入北大后的第一学期就挂掉了《军事理论》一科,第二学期又有多门课程挂科,最后因物理重修未过,按北京大学规定只能肄业,无法获得毕业证。肄业后,付云皓在广州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从教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因为是培养小学老师的地方,而非高大上的研究院,因此就被认为是“坠落”了。
的确,付云皓在他青年的时候是“坠落”过,大好青春时光,沉湎于游戏,以至于智商虽高却连毕业都通不过。但反过来说,人生谁不会遇到挫折?古语说得好,“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我们不能以“伤仲永”、“老大徒伤悲”之说而将一个人一棍子打死。就像网友所说:仲永就不能老而悔悟奋发努力?少壮不努力老了就只有徒伤悲的唯一选项?何况,付云皓后来不还是读完了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这不是对昔日放荡的自我纠正?这还不够优秀吗?媒体把他在普通高校任教当成了“坠落”,可难道精英一定就非得到高大上的地方任职?
实际上,这关系到为什么读书的认识问题。老祖宗曾说过,读书是为了解惑,所以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言。但是,“书中自

有黄金屋”的训条又让千年来读书沦为个人谋好职业的工具。当然,读书本就是和谋职业息息相关,能谋到个好职业也是件好事。但问题是,谋职业的最终使命又是什么?是为了高大上的炫丽?马克思在他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道,“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事实上,付云皓做到了马克思所教导的,他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放弃学术,并强调自己从事的师范生教育工作很有意义,教小学老师的意义并不亚于执教研究院。有此,足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北大毕业或肄业,可以卖猪肉,可以成为一个流浪歌手,就算他去当农民,只要认真生活,内心受到鼓舞,对社会有意义,又有何不可?人生换轨道而已,何来坠落?

05“坠落”的天才付云皓已超越了成功的定义
如果不是《人物》杂志的报道,付云皓不会进入舆论视野,这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2002年和2003年满分金牌得主,别人眼中的“天才”,如今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担任教师。对于付云皓来说,他正稳稳当当地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基础教育的道路上,这没什么不好。
偏偏一部分舆论不这么认为,以《人物》的采访为例,这位奥数天才意外地消失于学界,这是一种“坠落”网上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对于付云皓的现状来说,不是“脚踏实地,而是走投无路”。


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这样的“传统认知”:天才必须要在顶尖领域功成名就。尽管付云皓否认自己是“天才”,不过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在普通人眼里,奥数满分得主,被北大破格录取,这绝对不是“普通人”的待遇。成长学习的过程不普通,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也决然不能普通,否则,对不住“天才”二字。
正是有着这样的“期许”,《人物》杂志的采访以“坠落”定义了付云皓的人生轨迹,付云皓奋起回应,在舆论场里又引发了震荡。有趣的是,当人们极力从付云皓身上捕捉更多信息时,恰恰是舆论的各种反馈呈现出来的信息更有价值。
光明网的一篇评论从付云皓身上感知奥数祛魅,从现实来看,军万马奔赴奥数独木桥,绝大多数人并非因为兴趣,而是因为有用。就如付云皓一般,因为奥数竞赛的出色成绩,曾经步入北京大学。但是奥数成绩一定代表学习能力吗?付云皓在北大挂科没能正常毕业也给出了答案。那些奥数学得不好的人,在选择未来职业上,也未免不是一种幸运;而那些有能力将奥数学得好的人,是否就一定要在奥数一条道上走到底才算成功,则与人们的奥数价值观相关。
以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付云皓“坠落”之争,我倒更愿意将着陆点放在有关“成功”的定义上。一个曾经被媒体赋予“天才”标签的少年,他的未来就一定要成为所谓的风云人物吗?我们太多人似乎都患了“成功焦渴症”出人头地的欲望愈来愈强烈,而且评价“成功”的标准也简单庸俗。就像付云皓在回应中所说,该文章的作者笔下传递的观点是:优秀的人从事基础工作,就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得过

imo冠军的人,如果不出意外,他们的征途就一定是高等数学的星辰大海,而不是给一群“二本师范生”教初中数学知识,如果成了付云皓这种去给“二本师范生”讲课的人,那就是天才坠落了。
能够沉下心来专注基础教育,无论在社会贡献上还是人生阅历上,都是一种升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付云皓也不例外,无论是他曾经活在聚光灯下的辉煌还是如今的岁月静好,也无法为更多人形成参照。可是,太多人总希望他人活成我们希望的样子,很少去考虑,他人在选择自己生活方式上的内心感受。哪怕如今付云皓的岁月静好是无奈之后的“走投无路”,但自己认可并能从中感受到幸福,你能说这不是一种“好的生活”吗?
好在,舆论场里也有很多力挺付云皓的人,在力挺者眼中,付云皓是一个人格健全,人生观、价值观都相当成熟正向的人。他的故事并不是一个“伤仲永”的故事,如果你硬要把他往“伤仲永”的故事上靠,那只能是你心中庸俗的成功观在作祟。
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尊重每一种无伤社会公序的生活,这比你探讨成功不成功要重要得多!

【作文素材之时事评论篇系列】让家政业成为爱心工程


01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让家政业成为爱心工程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家政服务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行业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亟待加快步伐


家政服务业,这个在今年两会上被习近平总书记寄语要“办成爱心工程”的朝阳产业,如今正驶入发展快车道。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近年来该产业连续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吸纳了超2500万从业人员。家政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了不可小视的经济新动能。
家政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壮大,反映着深刻的社会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庭结构从几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变成以三口之家为主的核心家庭。很多情况下,养孩子、做家务等劳动,很难再通过家庭内部分工来解决,需要到市场上寻求帮助。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添双筷子添个碗”式的粗放式养娃行不通了,人们对高水平家政服务的需求逐渐常态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和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购买家政服务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更为家政服务业发展带来重大利好。
家政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在推动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从而实现双赢。这一行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既满足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也满足了城市家庭育儿养老的现实需求。以进城务工的女性为主要用工对象,家政业为这一群体提供了相对不错的收入和就业环境。很多农村女性凭着自己的能力,成为资深保姆、金牌月嫂,改善了自身的收入水平,也推动家政业成为年产值上万亿元的朝阳产业。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与更高的服务水平和标准相比,这一行业也存在发展不均衡、部分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不高等问题,业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亟待加快步伐,以提供更多优质供给。


和很多行业一样,家政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的调节,也需要相关部门做好服务和监管,比如市场准入、从业人员健康认证、从业培训、建立全国联网机制等。毋庸讳言,家政行业经历过一轮无序发展,一段时间里甚至一个招牌、一间门面、一张桌子就能开张。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供需之间严重不匹配,导致一些资质不全的小家政公司生意兴隆,家政服务人员也待价而沽。不少家庭抱怨,好不容易雇了个不错的保姆,人家一听说隔壁家保姆工资更高,立即就要求加钱,不然就走人。消除行业乱象,需要更加健全的监管机制,做到监管有力、有法可依。近两年,家政服务行业政策密集出台,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以成熟的行业自律为内在规范,以严格的法律保障为外部约束,才能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家政业的健康发展,也需要雇佣关系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包容。政业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一份没有爱心就很难做好的工作。照料孩子、伺候老人,都需要在业务能力之外,付出更多责任和爱心。另一方面,家政业是直接进入家庭的服务行业,很多保姆和月嫂还和雇主一起生活,产生的是一种需要高度信任的紧密关系。现实中,很多家庭都更换过不止一个保姆,感叹遇到好保姆需要运气。这一现象说明,有责任和爱心的从业人员还是供不应求,同时双方的相处模式也需要更好调整。作为一个屋檐下“最熟悉的陌生人”,真心付出、以诚相待,应该是对双方共同的要求。
抚小、养老,是无数家庭的需求,也是一个社会生存繁衍的必需。家政服务业作为家庭服务业的主要业态,领域不断拓展、分工日益细

化,成为中国经济和就业的新增长点。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随着行业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的加快,家政业定能成为一项真正的爱心工程。

02钱江晚报:“红黑名单”给家政市场定了个好规则
31日商务部网站消息,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已进入为期20天的公开征求意见期。《意见稿》信息透露,我国将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同时建立家政服务领域守信主体“红名单”和失信惩戒“黑名单”制度,未来消费者选择家政服务人员时将可参考“红黑名单”。
近几年,家政服务行业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家政服务就业人数在2800万人左右,家政服务营业收入达到4400亿元,同比增长26%对推动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当前我国家政服务业信用缺失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家政服务员隐瞒真实信息、不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还有如保姆虐待幼儿、老人以及偷盗财物等事件也时有发生,2017年的杭州保姆纵火案更是引发保姆市场信任危机。
在目前的家政服务体系中,对于保姆的来历背景、有无“黑历史”,雇主无法知之甚多,甚至是一无所知。所以有第三方机构顺势推出保姆背景调查服务,核实保姆身份信息、法院诉讼和失信记录、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借贷记录等。但是这么做往往容易侵犯个人隐私,

特别是未经保姆本人同意授权的情况下,这么做是触犯法律的。没有完善的市场规则,就不会有规范的行业行为,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完善的市场规则,才可以有效约束和规范家政市场,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就是完善市场规则的手段之一。所以能由商务部门牵头建设一个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平台是再好不过了的,并且由商务部门牵头容易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这样的好措施早就应该出台了。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无论是家政服务人员、家政公司还是客户都存在不讲诚信的情况。给家政行业建档应是双向的,家政人员要建档,客户也要建立信用档案。这样也能保障保姆的合法权益,让她们不受黑心东家的欺负。
家政服务人员是一支数量庞大、水平参差不齐但充满活力的劳动大军,伴随着二孩政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家政服务需求有明显上升。只要能推进家政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必将步入“快车道”,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03人民时评:用爱心迎来家政业的春天
向着互利共赢进发,向着爱心工程奠基,“地丁花”必将开在春天里,白领们也必将获得更多芬芳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在与代表互动中谈及家政业。他表示,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家政业是朝阳产业,既满足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也满足了城市家庭育儿养老

的现实需求,要把这个互利共赢的工作做实做好,办成爱心工程。“互利共赢”“爱心工程”,总书记用这两个关键词来定位家政行业,再贴切不过,正如网友所说,“简直说到我们心里去了”。
如今,家政服务已经是众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刚需。多数都市白领是双职工家庭,结婚生子偏晚,又都忙于事业,双方父母因年龄、身体原因也不能长期帮着带小孩儿,甚至本身也需要照顾。一位上海白领曾这样写道,“更尴尬的是,我们这一辈人的家务能力普遍在退化,没有‘阿姨’参与的话,很多家庭就要停摆了。”这番话道出了这个群体共同的心声。家政服务的好与坏,事关无数家庭的“小确幸”。
然而,登录网络,不难感受到白领群体与保姆“同在一个屋檐下”内心的焦灼。现实中,个别“阿姨”素质不高,服务质量不达标;有的保姆表里不一,服务态度人前人后有差异;极少数钟点工责任心不强,甚至手脚不干净。而保姆纵火、毒杀老人、虐待幼儿等等极端事件,借由社交媒体的传播与放大,进一步销蚀着白领家庭对家政人员的信任感。因为事关生活质量、涉及亲人安全,找个靠谱的保姆,成为白领们强烈的呼唤。
只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从家政人员的角度看,雇主群体何尝没有瑕疵?暗地挑刺,克扣工钱;工作内容超出合同规定,要求太高太细;不尊重人,给脸色看……这些都是保姆们不能忍受的对待。她们干的是“伺候人”的活儿,还要忍受“低人一等”的成见,这种状态不仅造成从业者的一些心理问题,成为部分纠纷的诱因,而且令高素质人才望而却步,加剧供需结构性失衡。进一步地看,她们有的与雇主只

有雇用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保护,没有养老保险,也难有公共领域发声的能力与渠道。实际上,“毒保姆”“坏阿姨”只是被舆情放大的极少数个体,并不能代表整个家政行业。她们如同沉默坚韧的“地丁花”,需要社会更多理解与尊重。
“雇主用得不放心,保姆干得不开心”,与其互相抱怨,不如反思如何从根本上调和家政供需矛盾,走出家政服务“高需求,低认可”的怪圈。杜绝家政乱象,引导健康发展,还需国家、行业和企业共同发力。我们喜见,17个部门联合发布行动方案,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一些家政企业尝试“员工制”,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令家政人员有了社保;一些地方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推动实施家政人员精准培训和追溯管理……宏观规范市场,微观理顺市场,家政行业才能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家政行业,既是容纳就业的蓄水池,也是育儿养老的保温舱。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谈及家政业,不仅是对行业发展的未来期待,是对行业辐射的千万家庭的热切关怀。只要家政行业向着互利共赢进发,向着爱心工程奠基,“地丁花”必将开在春天里,白领们也必将获得更多芬芳。

04内蒙古日报:互联网家政不能游离于监管之外
搭着“互联网+”的翅膀,家政服务行业近年来纷纷开疆拓土、“移师”线上,APP软件、电商网站、小程序等互联网家政平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新兴的互联网家政平台,一方面,方便了用

户,丰富了用户的选择权;另一方面,也涌现出不少亟待规范的乱象。互联网家政平台最终要赢得市场和用户,还有一段路要走。
家政服务业,这个在今年两会上被习近平总书记寄语要“办成爱心工程”的朝阳产业,如今正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互联网家政作为一种新型家政服务模式,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互联网家政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并实现多赢局面。一则,可以解决居民无时间和精力清扫家庭之难题;二则,免去了去实体店雇人的不便;三则,可以为一部分人提供就业岗位。
互联网家政方兴未艾,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未签订雇佣合同埋下消费隐患;有些家政服务人员素质和能力良莠不齐;有些从业人员未与挂靠的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不仅其自身权益难以保障,而且不利于消费者日后维权。这些风险的存在,也让消费者在享用互联网家政服务时心怀忐忑。
互联网家政作为一种实体店的延伸,绝不能游离于监管之外。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出台适应新形势的家政服务规范性办法。去年,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商务部等17部门印发《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要求建立家政服务企业、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等,这对互联网家政也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好行业自身监管的作用。行业协会要发挥自身作用,提高家政企业和服务人员的准入门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及实行红黑名单制度,

让不法家政服务企业以及APP及时得到曝光,并以此倒逼行业自身规范化发展。
此外,网络平台也要积极作为,主动监管。目前,互联网家政主要是通过APP选购服务。这种新型服务模式有效串联起线上、线下业务与服务,而要保持这些APP服务质量过硬,推出相关服务的APP自身也应把好监管关,谨防害人APP不及时下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抚小、养老是无数家庭的需求,也是一个社会生存繁衍的必需。互联网家政作为家政服务业的新业态,是社会发展的大方向,相关各方应本着长远发展的眼光,强化监管,让家政业成为一项真正的爱心工程,让消费者在享受互联网家政服务时更加放心、舒心。

05南方日报:让月嫂成为受尊重的职业
近年来,家政市场供不应求,家政服务员工资上涨较快,北上广等大中城市月嫂的平均工资早已过万元。月嫂的高薪待遇,吸引着人们纷纷进入市场,但价钱高不等于品质好。近日媒体调查指出,当前月嫂准入门槛较低,只要参加培训就能拿母婴护理证,甚至存在花钱买证的现象。
月嫂行业的需求提升,与家庭结构的变动有关。以前,一个孩子由双方家庭照顾,爷爷奶奶帮忙照看,代际资源的支持有效。但随着社会政策调整,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晚婚晚育盛行,老一辈看护的支持方式,不得不面对老龄化的冲击,且伴随城市化快速推进,年轻

人和老人之间的地理区隔、观念差别也在加大。对职业女性来讲,一旦产假结束,最理想的方式是上班期间请人照看孩子,在一些大中城市,这已是被普遍接受的育婴方式。可以预见,伴随着家庭结构不断优化和母婴家庭人群继续扩张,接下来月嫂市场将只增不减,需要通过服务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提高其规范性。
当前,消费者对月嫂的要求明显提高,除了育儿、膳食搭配等服务,还希望他们掌握早教、外语等技能。但从市场的反馈来看,月嫂质量有些参差不齐,甚至有“婴儿遭月嫂虐待”“乙肝病毒携带者与婴儿共用奶瓶”等新闻频频爆出。《2017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指出,目前全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2200多万人,但很多都是以城市下岗工人、进城务工农民为主,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具体在月嫂市场上,可以看到这一职业的归属感并不高,基本以“60后、70后”的年龄为主,中介公司招人难、留人难也成为一大难题。
职业归属感不强,反映在很多人心目中,月嫂并不是一个“高大上”的职业,特别是从准入门槛设置上,可以一窥它的含金量。2017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曝光月嫂证不用培训就能拿到,牵出几家母婴服务协会,而他们早已被民政部门确认为山寨社团。这是个相当有代表性的例子,在许多地方,妇联、母婴中心和月子会所,几乎都有推介“金牌月嫂”,甚至中介公司本身也能做资格认证。如此准入门槛,“月嫂证”不过是一张纸,不需太多的知识和技能含量,也没有后续的成就感和成长性,当真能吸引人吗?这一事实表明,嫂作为一种正当职业的氛围有所缺失。


而被称为世界级“家政服务员”的菲佣,是一个很好的对比素材。在菲律宾,劳务输出的“职业化”得到极大重视。在教育培训上,不仅有大量家政机构进行免费培训,更是在高等学校开设了室内设计、服装工艺、社区营养、食品工艺、家政学、家庭生活与儿童开发等专业。通过了这些培训,意味着进入了一个被国家认可、法律保护的正当职业。这里的启示是,提升月嫂专业形象,应该积极引入“国标”认证。这方面,应该重申育婴资格的准入机制,并且根据不同的工作经历、服务技能等,进行不同等级的认证,从而让月嫂成为一项受人尊重的工作,激发起人们的职业归属感。

06北青报:“对我好不好”缘何成家政阿姨择业首要因素 家政公司“阿姨来了”近日公布的《2018阿姨年鉴》显示,“对我好不好”成阿姨上岗下岗首要因素。因为是长期与人打交道的服务行业,阿姨们选择工作的参考标准第一是雇主是否待人亲和,第二才是工资待遇如何。“包不包住”和“劳动强度大不大”也是阿姨们挑选工作的主要条件。(214日《工人日报》)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雇佣包括保姆、月嫂等家政人员住家服务的市民家庭越来越多。如果你在雇佣家政人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家的保姆寻找各种理由辞职,甚至你主动提出加薪也留不住人,保姆辞职以后很快又在邻居家上岗,而邻居给出的工资还不如你家高,那么你就要好好反思一下了。家政公司“阿姨来

了”近日公布的《2018阿姨年鉴》显示,“对我好不好”已经成为阿姨选择上岗或下岗的首要因素。
调查数据是可信的,但是却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困惑。这些农村女性进城当保姆、月嫂,主要不就是为了挣钱吗?那么自己只要工资给得高点,逢年过节红包给得厚点,不就可以了吗?如果作为雇主,你还秉持这样的理念,那只能说明你确实有些落伍了,也就难怪很多阿姨不愿意在你家长期提供服务了。
家政市场出现这样的变化,说奇怪也不奇怪。一则,随着近年来家政市场的火爆,很多时候家政人员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那么在工资待遇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家政人员自然愿意选择那些待人亲和、好相处的雇主;其二,越来越多的家政人员,已经不是出于家庭经济困难才从事这一行业,他们本身家庭条件可能也不错,而只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这时候工资待遇就不再是他们选择雇主的首要考虑因素,而是更加看重工作做得开不开心,愉不愉快。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雇主,就要顺应形势,在心态、观念、态度上作出改变,才能享受到家政人员更好的服务。更加重要的是,“对我好不好”成为家政人员择业的首要考虑因素,背后折射出的,实际上是家政从业人员个体乃至这个职业整体希望得到社会更多尊重的体现。以前在很多人的眼里,家政人员就是“侍候人”的职业,难免带有某种轻视甚至是歧视而难言尊重,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先不说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应该互相尊重而不应该因为从事职业的不同就分

出人格的高低,以上提到的家政市场的种种变化,也意味着再把家政人员当作“侍候人”的,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
只要是在法律与道德的范畴内,任何行业或职业的人,都值得尊重,也应该尊重,这和这个行业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无关。所以说,家政公司的这份调查报告,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们也希望每个雇主都能与自己雇佣的家政人员和谐相处、亲如一家,共同提高彼此的获得感、幸福感。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评论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