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设计全集

发布时间:2020-04-02 00:04:02

一、我的母亲

老舍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名人对母爱的描绘: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 
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
    1、作者简介:
    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
    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
    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思考二:(探讨)你的母亲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我们张罗,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承受着在我们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一切,并在不断接受我们因不满生活所发出的唠叨、牢骚。但,血浓于水,正是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三、深入探究
   1、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
    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
    明确:四个方面—— (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写作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四、重点研习     
   1、第12节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
    明确:(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2)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3)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2、第13节具体从哪三件事来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明确:(1)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送三姐出嫁。 (3)写除夕之夜送“我”返校。
    五、鉴赏语言特色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3、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六、总结
    在这篇散文里老舍是从母亲的身世谈起的。这样追本溯源,使文章富于情节的发展变化,虽是散文笔法,却像小说一样能引人入胜。
    作者沿着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线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种种优秀品质。同时作者在结尾用近乎排比的句式写下了母亲对于他的根本意义,这样就是人们自然地将对老舍的热爱转化为对母亲的崇仰和缅怀。
    全文从平静的语调开始,感情愈来愈浓厚,情调愈来愈激动,句势愈来愈紧促,直至捶胸顿足的大声呼唤,“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噶然而止,余味无穷。
七、课堂阅读《母亲杨沫》(《读者》2006年第6期)
八、亲情作业
   1、体验母爱,体验亲恩。
    明确: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看着母亲日渐衰老的面容,当我们喝着母亲为我们煲好的汤,当我们听着母亲日复一日的唠叨,我们是不是能感觉到她们的心、她们的爱?大音希声,至爱寡言,也许我们的母亲并没有把爱字挂在嘴边,可是她们深沉的爱,我们依然可以那么清晰的感觉到。母爱是水,是沉默不语的水,可是却包含着多少涌动的心血。
   2、请以“心中有爱要表达”为题,畅谈你对母亲的爱。
   3、浓浓的母爱给了作者生命的教育,请找出母亲对“我”的影响。
4、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为他们洗脚,为他们夹菜等,看看他们是什么反映。将这些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二、好雪片片

林清玄

教学目标

1.能够采用快速阅读方法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

3.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着的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学会给自己点一盏心灯,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给别人送去温暖和希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故事《要买上帝的男孩》导入

导语:不错,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在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中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这样的爱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林清玄来品品他的好雪

二、走近作者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请你采用快速阅读方法,阅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回答:你觉得文中的“我”和流浪老人是怎样的人,谈谈你的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四、品读课文

(一)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他的美好心灵

1.浏览课文第一部分

(1)找出文中描写流浪老人外形和生活情形的关键语句

(2)这部分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来对流浪老人进行描写?突出了流浪老人形象的什么特点?

(3)作者渲染流浪老人的形象特点有何用意?

2.欣赏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本部分写了两件有关流浪老人的事情,是哪两件?

(2)写“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3)找出这部分中描写老人动作、语言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4)写“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重在写流浪老人的动作,写老人为“我”扣扣子的事又重在写什么呢?

(5)“我”的感受是什么?这对表现流浪老人有何作用?

(二)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我”的心灵世界,体会“我”的善良和“我”对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的敏锐感知,从而学会怎样体察他人的善意、怎样善待他人

1.“我”和其他人对老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我”对老人除了同情,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情感?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

3.说说“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结合课文第三部分,理解文章主旨

1.如何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2.文章以“好雪片片”为题,又以“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收束全文,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四)小结

流浪老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不以为苦,真诚地关心、祝愿每一个向他买奖券的人,用他“明净的善意”带给别人“四处流动”的温暖;而作者也以他那颗善良而敏锐的心感受并回报了这一切善良的老人和善良的作者教会了我们该如何体察他人的善意,又该怎样善意的对待他人“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让我们的身边时时飘落起美丽动人的“好雪片片”吧

五、拓展讨论 结合本课和自身的实际,说一说我们该如何体察他人的善意,又该怎样善意地对待他人?

三、卖白菜

莫言

一、导入

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着阳光的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

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全班齐读,划分段落

开端(第1—9自然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发展(第10—26自然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

结局(第27—31自然段):母亲为我的过错流下了眼泪

3.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解析:7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4.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解析: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

三、研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

(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

1.请第一组同学来读第1段

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解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解析: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犹豫不决

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终于下了决心似的——无可奈何

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解析: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

2.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 解析:①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②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

3.“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白菜的数字?

解析: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

(二)阅读小说发展部分并思考:

1.请第二组同学齐读第10自然段

① 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了什么?

解析: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贫困

② 哪些词语表现了白菜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

解析:颠着小脚、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

2.请第三组的同学齐读第11自然段

① 这段文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老太太形象? 非常挑剔

② 小说为何要着力描写这个老太太?有什么作用呢?

解析:写这个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衬托了母亲的善良;二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

3.第四组的同学齐读第25自然段

“一张张地数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解析:表现了极度贫困中的人们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

(三)阅读结尾部分并思考

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解析: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

2.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解析: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

3.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解析: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

4.开头的第6自然段,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

解析: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去

四、拓展思考

1.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多么难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我们的诚信?

2.你所知道的关于诚信的名言有哪些?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冯玉祥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三毛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

四、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  
1. 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 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 入: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 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 (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2. 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3.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三、研讨课文: 

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一高贵品格的?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1) 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 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3) 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4)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五、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二部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二、探究学习: 
(1) 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2) 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3) 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学生自读课文,四人小组研讨、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1) (略) 
(2) 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 
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 生答:“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特别是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精神,精当、凝练。 
三、拓展延伸: 
(1)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2) 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教师明确:(1)(2)题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起说,就予以肯定。 

四、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五、作业(略)

五、我的空中楼阁

教学目标 
1.把握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手法。  2.鉴赏品味散文的内容,表现技巧、语言。 
3.理解作者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唐代刘禹锡《陋室铭》的语句,虽是一栋陋室,但在诗人眼里却充满了清幽雅静的情趣。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如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今天,我们再一起去参观一座山间小屋。 
二.解题 
 “空中楼阁”,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虚幻的楼台景物,后多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我的空中楼阁》也正是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三.课文录音+字词 

四.整体感知 
1.在文中“我的空中楼阁”具体指什么?  
2.作者是怎样写山和小屋的关系? 
3.作者怎样写小屋和树林的关系: 
4.如果说以上内容是从实处写,那么作者还从哪些方面怎样写其它? 
虚写  写花园:由“领土”有限,到“领空”无限;由“有形的围墙”到“无形的围墙”;由花园的花朵到天上的云霞。小屋的光线也富有浪漫的文学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早晨光线加强,花蕊慢慢绽开,傍晚,光线暗淡,花瓣微微收拢。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夜幕中的小屋,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难怪作者情不自禁,“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啊!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二个里程碑。 
5.从文章的整体看,“我的空中楼阁”是不是确有其建筑? 
理想中的生活地方。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合远离“入境”“不闻车马喧”之意。 
文章题为《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6.“我的”这一定语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倾向?从此可以感悟到作者什么样的志趣? 
喜爱之情。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读最后一段。作者特意强调,“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所谓“地利”即“空中楼阁”,它踞于“高高的山坡之上”,“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喧”之意,是“我”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不必养鸟,无须挂画”,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三个里程碑。 
作者把小屋视为“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薄,远离闹市人境,在尘嚣中寻找闲静,从明丽质朴的自然中获得无限的意趣,是对人生的一种超然态度,但作者这种幸福观是与众不同的,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对社会现实的厌恶和失望,对名利社会的彻底否定;也有其颇为消极的一面,即超凡脱俗、清心寡欲的遁世思想。因此,作者的这种“快乐”和“幸福”的人生追求,只是一种海市蜃楼式的幻景罢了,小屋只是一座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他所企望的境界实际上是镜中花水中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不过是人生的生活理想的寄托。 
文章开将从山写起,用比喻的方法,以神来之笔点出小屋的位置,接着用一组博喻来突出小屋点缀山,接着重点写小屋和树的关系,这部分由近到远,由局部到整体,多方位写两者的关系。尔后,又以大量篇幅立足于小屋描写外面的景致,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在对外面多种景物进行描写的基础上更侧重于抒写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这样独具匠心的构思,使文章的内容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也自然而然地借景物描写抒发了情怀。 
7.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8.描写景物的角度:本文在描写景物时,角度变化多端。 
A.近看小屋,呈现的景色是:“有了这许多树,小 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看到小屋的整体,看到屋的大小和树的动静的配置。总之,近看到得的印象,归结为“含蓄而有风度”。 
B.而远眺呢?“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想于枝头,轻灵而自由。”从大背景中,看到小屋特征鲜明的局部、一些线条、一排瓦屋、一片蓝、一片白,而整体则在树丛中“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远眺得到的印象,归结为“轻灵而自由”。 
C.此外,还有仰视:“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D.有俯瞰:“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E.又有白天所见——景物线条、色彩、层次非常明晰;黑夜所见——“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F.还有从屋内向屋外看:“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总之,作者以心爱的小屋为焦点,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描绘,写出了小屋在各种视角下的各个方面,写出了小屋的神韵。只有心灵自由,襟怀开阔,胸无尘滓,而且爱屋情笃,才能如此放纵笔墨,视点任意东西南北。  

六、离太阳最近的树

【教学目标】 
1、运用对比,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和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意。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就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人们却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里唯一的绿树。当代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  

(教师板书:颂歌、悲歌)  
二、新课 
(一)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什么样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 
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二)(师生齐读,约十分钟)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    红柳树。  
2、那么这种树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3、这是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4、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红柳树,那么他要歌颂什么呢?  
三、小结本堂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 
二、串讲课文:  
1、红柳是高原上的精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精神,并无私的奉献着自己,尤其是它的强大根系所具有的内在力量,这就是作者为红柳写的颂歌,然而在歌颂的同时, 作者就已预示了其结局,哪句话暗示了其结局?  
2、那么作者认为可悲的是什么?  红柳树惨痛的悲剧。  
3、能固住泥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给高原带来生命的希望的树,最后却被挖掉了,这无疑是一出悲剧,但可悲的仅 
是这些吗?

4、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小结:可爱的精灵,惨痛的悲剧,而更可悲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这一深刻的思想,文章并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是蕴涵在平平常常的叙事之中,谁能找出本文平静的叙述的例子?  
a:文章开头那个30年前的故事。  b:人们挖掘红柳的过程。  c:人们使用炸药的过程。  
小结:本文一个写作特色就是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于平静的叙述、细致的描写和大胆的比喻之中。 
5、下面请同学找出本文的比喻句5个,找出文中的描写5句。 
6、找的比喻句和描写句子都对,但是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红柳和冰山有何相似处?这个比喻有何含义?  
a:两者的相似点是,伟大的力量都埋在地下。这个比喻赞美了红柳的伟大力量和它对固定流沙所做出的贡献。  
7、作者赞颂其精神,悲叹其命运,但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赞颂,是悲叹吗?我们应怎么做?  
a: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热爱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做环境小卫士。  
小结课文:文中的红柳不只指红柳,而是指所有生命。本文的思想很深刻,标题也很有特色,请同学们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有什么含义?这个问题作为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

课文练习 
一、注音:  
皱褶(  谷穗(  铁锨(  逶迤(  枝桠(  遒劲(     镂空(  尸骸(  
二、思考题: 
1、 如何理解课文中挖掘红柳的悲剧意义? 
2、 文章的题目有无其他含义? 
3、 请概括文章的主题 
4、 文章的抒情有何特色? 
5、 本文和森林写意在写作方法上有何不同? 
三、参考答案: 
1、挖掘红柳的可悲不仅在于人们亲手毁灭对人类有巨大的贡献的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 
2、表层含义是说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离太阳最近\'。深层含义是显示了红柳生长的气势,透露了他伟大的力量。联系挖掘红柳,可见悲剧效果已从主题上含蓄地表现出来。 
3、文章通过对红柳的美和力量的揭示以及挖掘红柳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激情和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之情。 
4、将赞颂悲叹之情寓于平静的记叙描写之中。 
5、本文和《森林写意》一文都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主题一致。但《森》是采用全景式来表现作者对森林的思考辐射面很宽,结构很活泼,写意的味道很浓;而本文则从一个典型事件入手,由一点向纵深处开掘。

七、像山那样思考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平等共存。 2、确立正确的生态观,增强我们的忧患意识,维护我们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语段的理解。  2、和谐平等生态观的确立。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齐秦的《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听过狼嗥吗?请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段文字,想像一下当时的场景。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回响到另一个山崖,荡漾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请谈谈对狼嗥的感觉。 
    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为什么这声音是“不驯服”、“对抗性”、“悲哀的”? 这种“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又是从何而来呢? 
二、文本研习 
(一)分析2、3节 
1、先来看看周围的事物对这一狼嗥的反应。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分别的反应。 
       它们的反应有什么共同点?——“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 
2、却有另一种反应与众不同,是谁的?怎么不同? 
      “更加深刻”、“客观” 
3、“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为了强调这一观点,作者在第3节中有呼应的文句,能找到吗? 
明确:“山对狼有一种秘密的看法”  
  (二)分析4、5、6节 
1、那么,究竟这种“秘密的看法”和“隐藏的含义”是指什么呢?作者自己又是否从一开始就知道的呢? 
   明确:不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是自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开始的”。 
2、阅读4、5、6节。  为什么要杀死这只狼? 
 明确:社会——“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 
       自身——“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人为什么那么厌恶狼,非要置之于死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什么态度? 
 明确:人类对狼的敌意和偏见,狼对人类的利益构成威胁,那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主宰。 
       补充:作者曾是一位资源保护主义者,把资源分为“有用”和“无用”,保护有用的(鹿),消灭无用并有害的(狼)。 
3、作者的观点是如何转变的?哪一刻,哪一场景触动了作者的心灵? 
明确: “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是什么观点?(必须杀死狼的观点)  
    “新的东西”与前文哪些语句是一致的?(山的“秘密的看法”和“隐藏的含义”) 
4、山的“秘密的看法”和“隐藏的含义”究竟指什么?可能我们在解答完另一个问题时,答案就明了了。 
问题:自然界失去了狼会怎样?  阅读7、8、9节,用一句话概括狼被消灭后带来的危害。 
      一句话:狼被消灭了,山和草原也被破坏殆尽,自然环境受到毁灭性的影响,人类的未来也不复存在! 
      这一点,人类和其他生物并没有意识到,只有山和狼了然于胸,因此, “秘密的看法”和“隐藏的含义”就在这里。 
5、人类遭到自然报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他不知道像山那样去思考。”人类是怎样思考的,山又是怎样去思考的? 
   (阅读第10节) 
     人似乎在为和平而奋斗,但如何理解“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 
     人们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却带来了长远的危害。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如何理解?这是梭罗的名言,作者对此也是完全赞同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荒野中万物之间都是怎样的。应该说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6、文章末节在引出梭罗的名言后,又提到“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这就与首节前后呼应,也回到了我们开始留下的问题了。我们再来把第一小节齐读一遍,这节其实也是此文的文眼。通过文章的讲解,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领会一下这声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涵义? 
  三、拓展延伸 
     可悲的是,对于这一点,只有大山明白,却极少为人类所领悟,学过此文后,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话题:人与自然(学生谈) 
大家还记得这样一幅公益广告吗?拍卖最后一滴无污染的水,最后一株无污染的植物,当我们一味的追求物质进步,而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那留给我们的只能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要知道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包括那些无言的和无助的、甚至濒临绝迹的动物与植物,都拥有自己不可抹煞的生命的尊严、履历与故事。芸芸众生,他们都是自然的子民,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势必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都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可怕的灾难。     

面对大自然,有的人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有的人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抒写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的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切关注的。 
四、作业:把你学习这篇课文的感想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八、窗前的树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总分式结构,欣赏文章的结构美。

2、感受作者借洋槐寄寓的情感,欣赏文章的情感美。

3、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4、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教学重点

学习并鉴赏文章的语言、情感、结构之美,领会并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教学难点

领会借物抒怀的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鉴赏课文,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隐逸者如陶渊明,偏爱菊花;高洁者如周敦颐,偏爱莲花;坚强者爱梅,高雅者爱兰;格高者不可居无竹,行端者勿使目离松。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有意,自然界的树木生灵就会给我们以启示,就会与我们产生共鸣,产生一种默契。你能够懂得这共鸣、这默契么?让我们走进张抗抗的《窗前的树》,体会一下这种默契,这份情怀吧。

二、感知课文,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情感美

 

填写下列表格,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品味语言,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探究讨论:文章的语言很美,你能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句子么?能说出语言美在何处么?

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并进行赏析。

总结明确:

1、整句散句合理穿插

本文大量使用整句,和散句合理穿插,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韵律感。

例句(略)

所谓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  

所谓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字数参差的一组句子

整句和散句经过作者匠心独运的缀合,给人一种抑扬顿挫、疾徐有致之感,在朗读中更给人以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2、叠词运用恰到好处

文中多用叠词,给状物和抒情添加更多的风姿。

例句(略)

细读例句,你会发现,叠词在句中绝不生硬,绝不扭捏,绝不累赘;用了叠词,状物更为生动形象,抒情更加细腻入微。

3、比喻形象贴切。

例句(略)

三、理解作者与槐树之间的“神秘的默契”,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

1、作者说:“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从文中看,作者与槐树有哪些“无声的对话”?如何理解作者与槐树的“神秘的默契”?

2、从洋槐身上,你获得哪些人生启示?

3、作者笔笔写槐树,处处写的是自己的心声,从一年四季的洋槐形态中,吐露出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对人生的真知灼见。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借物抒怀的手法。

(借物抒怀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霞、瑞雪苍松等等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过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这样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

(正如课前我说的,只要你是有心人,自然界的草木生灵就会给我们以启示,就会与我们产生共鸣,产生一种默契。而我们,也可以像本文的作者张抗抗一样,把这种对生活的态度,自己的志向追求,借草木生灵书写出来。)

四、写作训练

世界的万事万物,你最敬佩,或者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请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借物抒怀的文章。

九、哦,香雪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2、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 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二、 教学重点: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三、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四、 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我们课下已经预习这篇课文了,那么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呢?(板书:大山)是什么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板书:火车),在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40页“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从前,台儿沟人历可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得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姻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它象征着封闭、传统;开放、现代。 
火车的进入,使台儿沟的少女们得以接触外面的世界,那么她们的追求相同吗? (或者:她们的关注点是否一致?) 
 凤娇——对“北京话”的情感,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呦,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了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非同一般的感情,她们之间的感情很纯洁——依附型。 
 香雪——她的追求与被人不同,她更注重的是皮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她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 
她对铅笔盒的执着追求,表现了什么? 
析: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在物品需求上迥然不同,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小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 
小说重点描写了香雪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文具盒。 
当她一个人站在陌生的西山口时,她的内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板书:怕——不怕——犹豫——坚定 
她的内心变化是用景物烘托得,找一找相关的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 
⑴45页“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怕 
⑵46页“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不怕 
⑶46页“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悉悉萃萃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犹豫 
⑷46页“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坚定 
以上几处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我们想一想:每个人在做出选择时,都会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害怕——不再害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这一障碍的跨越正是小说要着力表现的内容——自强型 
 其他姑娘们——她们喜爱的是法卡、丝巾、尼龙袜,追求的是一种物质——享受型 
香雪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呢? 
析:香雪追求知识,有着山里人特有淳朴、真纯、尊严。 
讨论:文章到这里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设想一下,这些人物在追求所谓文明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呢? 
析:凤娇和北京话跑了 
香雪考上北京的学校了 
有的人经商了 
我们在追求所谓的文明即物质,知识的时候,不要失落了人性中那份固有的尊严、真纯和淳朴。 
小结: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但并不意味着纤弱、单薄、浅显,相反它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严峻思考:那淳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当人们在疯狂地追求所谓文明的时候,这种淳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 
板书设计: 
大山——火车——变化? 
追求   “北京话”:情感(依附) 
        文具盒:平等、知识(自强)    
                                     不怕 
                                     犹豫 
                                     坚定 
        头巾、法卡:物质(享受) 
香雪:知识+尊严、知识、淳朴 
       追求       失落 

十、项链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故事的矛盾来理解小说主题。(1)从人物角度来看,学习分析主人公形象。

(2)从小说的各种矛盾来探讨小说主题。(3)分析小说波澜起伏、跌宕多姿的情节特点。

2、从小说引出人生的思考:悲剧产生的原因与怎样面对悲剧。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请学生介绍莫泊桑,并讲述其代表作《羊脂球》的故事情节。今天,与莫泊桑的另一著名小说《项链》来个亲密接触,真切感受短篇小说大师的艺术品的震撼力。

二、检查预习。

1、指出下面加点词的读音。 寒伧——奢华——请柬——挑选——面面相觑——债券——租赁——誊写——赝品

2、请连缀上面词语,复述故事梗概。

三、拟设标题,梳理小说情节内容,分析小说情节特点。

1、要求标题的设置有点文学色彩,能扣住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比如第一部分可拟“梦幻狂想曲”或“清贫女子之梦”;第二部分可拟“令人尴尬的请柬”或“猎枪和裙子”。余下的四部分,每小组拟一题,比比看谁的标题更出色。不能用“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识项链”这样的标题。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标题的拟设。

3、学生报出小标题,形式特别的请释道理,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参考:

第三部分:艰难的包装;租借荣耀;玫瑰和项链;从忧愁到惊喜……

第四部分:陶醉后的失落;乐极生悲;曲终人散悲剧生;从云雾里跌下……

第五部分:痛苦和艰辛;十年辛苦不寻常;别了,青春……

第六部分:意外邂逅;真相大白;造化弄人;人面不知何处去……

4、小结情节发展过程,看其情节发展有什么特点。

梦——机会——困境——曙光——光环——跌落——平凡人生——意外(情节起伏跌宕,曲折多姿)

四、把握主要矛盾,初步探讨小说主题。

1、教师启发示范,引导学生思考。

小说每一部分都有一对主要矛盾冲突,如第一部分,清贫的现实与奢侈的梦想形成矛盾;第二部分,机会(请柬)与能力(无力自我装扮)形成矛盾。(板书:清贫——梦想;有请柬——无服装)

2、学生分析其它各部分的主要矛盾。

第三部分:有服装——无首饰 第四部分:满足——失落

第五部分:一夕荣耀——十年艰辛 第六部分:十年艰辛——一件赝品

3、深入思考:

(1)这些矛盾中,主要矛盾是什么?(梦想与现实的矛盾)(2)如何理解女主人公的梦想?与灰姑娘的梦想一样吗?

回到小说的描写中来,找出对女主人公的“梦想”的描写,分析其实质。(重点)(不一样,前者是追求奢华的生活,后者是追求幸福生活。女主人公的梦想是虚荣的、奢侈的,沾染了社会的腐朽作风。)

五、设计情节,认识人物,进一步探讨主题。

(一)第一种假设。明确路瓦裁夫人贪图虚荣、向往奢华的性格,从而更好地理解悲剧产生的根源。

1、教师引入思考:能否说悲剧的根源是虚荣心、腐朽的生活作风?如果不丢失项链,还会发生悲剧吗?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假设未失项链,路瓦裁夫人的生活会出现几种可能?

2、学生假设,交流,教师点评。

可能性1:成功跻身上流社会,却以肉体交换为代价;虚荣之心,无底之渊,欲海难填,最终与路瓦裁离婚,另攀高枝。

可能性2:出身下层,教养不足,龙门难跃,梦想破灭,痛苦难堪。

可能性3:红杏出墙,夫妇同床异梦;最终离婚,却被情人抛弃,生活苦不堪言。

可能性4:每天在浮华场中打转,生活却没有好转,情绪更暴躁易怒,更加难以忍受这种煎熬。……

3、小结:悲剧的根源是偶然的“天意弄人”,还是人物性格的必然?

追求奢华、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的性格不变,她心灵上的不幸和不安、痛苦和失望就永远不会消失。从这一角度看,项链是一条锁链,贪图享乐的欲望是一条锁链。

 (二)第二种假设。认识路瓦裁夫人性格的两重性,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1、教师引入思考:丢失项链之后,路瓦裁夫妇的做法是否唯一选择?还可以有什么选择?

2、学生思考交流:

(1)申明真相,求得谅解 (2)假冒伪劣,以次充好 (3)迟迟不还,矢口抵赖

(4)转移住所,隐姓埋名 (5)坑蒙拐骗,积财还钱……

3、探讨:路瓦裁夫人为什么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路?

(1)根深蒂固的虚荣心:为了保住脸面,宁愿十年负债也不肯让别人看轻自己。

(2)诚实守信,坚忍顽强,宁愿牺牲十年青春,了要赔偿项链。

4、作者这什么这样塑造路瓦裁夫人?

(1)增强悲剧性:正因为她以十年青春来抵一条假项链的价格,更突出小说的悲剧意味。虚荣之为害竟至于斯。

(2)表达了作者对小人物的同情。她们是诚实善良的小人物,却受上层社会的浮华习气影响,开始了他们的悲剧人生。

 六、小说主题的概括。(答案不唯一)

七、小说技巧的补充介绍:突转、留白。(略提)

突转:应做到“出乎意料,又深合情理”。请分析文中两处突转(丢项链、假项链)如何做到这一点。文中有何铺垫来支撑这个突转。

留白:结尾戛然而止,这样处理有什么艺术效果?(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引发想象)

八、作业:回顾《麦琪的礼物》,同样的贫苦人家,有什么不同的生活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十一、荷花淀

教学目标: 
1. 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2.  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3. 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 (板书课题《荷花淀》)
二.作家作品简介: 
三. 分析景物描写特色: 
1. 提问: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2.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 

四. 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夫妻话别       探夫遇险        助夫杀敌 
五. 布置作业: 文中对话描写的特点。            

第二教时

一.分析人物形象: 

1. 角色朗读6―30段,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体会人物对话所包含的细腻复杂的感情。 
问:“今天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对描写人物、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 
明:它承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还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同时又暗写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这句话又可说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 
问:水生嫂既然十分关心水生,为什么不直接问明情况,却问“他们几个呢”? 
明:水生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只是说吃过饭了。但是,他异常的神情(脸上红胀,说话气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觉到了。她并没有直接追问,因为她知道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有些事是不便细问的。于是,她机敏地转换话题,问“他们几个呢?”水生回答她:“还在区上。”水生露出了一点口风之后,又把话语岔开,反问她:“爹哩?”、“小华哩?”这样写,一方面交代了水生家的其他成员以及水生对他们的关心,另一方面写出了水生对参军一事欲言又止,不愿立即让妻子知道的心理。 
问:“怎么了,你?”这是什么句式,水生为什么会这样说? 
明: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细。表现了中国女性传统的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品性。 
    再看另外的对话:女人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你走,我不拦你”“嘱咐嘱咐我吧”。行动:女人“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是新单衣、新毛巾、新鞋子,这种“送郎上战场”的言行,证明水生嫂并非一心当好妻子,她知道自己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人。 
   这样就可以解释水生嫂丰富的内心世界了。她爱丈夫,爱家乡,爱祖国。丈夫参军看似使她陷入了优先爱丈夫还是优先爱祖国的矛盾,也许她真的为此困惑过,但是,很快她就明白这并不矛盾。她必须爱一个“值得”爱的丈夫,而爱不爱家乡和祖国是衡量他“值得”爱与否的主要指标。如果丈夫为了他临阵退缩,她会因失望最终失去丈夫,相反,丈夫“总是积极”的决定才赢得她的敬重和爱慕。所以,她愈是有个心爱的丈夫,就愈是会支持他报国杀敌。 
   为了更好地认识水生嫂的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可指导学生做改写练习,有意改变水生嫂的性格特征,不歪曲人物,写一段临别对话。 
 2. 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也写得个性鲜明,生动有趣,分别展示了她们怎样不同的个性呢? 
明:“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建议让学生仿写改写这段对话,如添加一个人的对话,使之与前文一致,或者改写这几个人的对话,改变他们的性格特征。 
二.归结主题: 
   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三.做“思考与练习三”

十二、一碗清汤荞麦面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所表现的面对艰难而不屈服的精神及其社会根源性。

2.体会小说人物形象。 3.掌握以物为线索展开情节的结构形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读,思考下列问题:

(一)1.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2.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

3.那女人购买阳春面时,为什么“怯生生地问……”“可以吗? 

4.在这母子三人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精神?
(二)1.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将二号桌上摆好“预约席”的牌子?

2.在老板夫妇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社会公德?

二、导入:同学们已步入激情如火的青春季节。我们知道人在旅途上,不可能总是春色满园,鸟语花香,还有西风落叶,雨雪冰霜。在你的人生之舟即将起航的时候,多品味一些人生的酸甜苦辣,多解读一些人生的艰难曲折,那么你将会更加自信与坚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味在日本引起强烈共鸣、产生深刻影响的当代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体会一下母子三人在除夕夜同吃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感受吧。

[象中国人人包饺子一样,日本在除夕之夜都要 吃荞麦面,称为'年越荞麦'.日本人讲究讨口彩,过年吃荞麦面,长长的面条, 寓意人们的缘分长久,幸福常在.]

三、复述:小说以一碗面为线索,以北海亭面馆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我们读小说要掌握的第一要素,通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学生复述。
 四、分析课文:

(一)小说的主人公是母子三人,小说是怎样来塑造这三个主要人物的。这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 那女人购买清汤荞麦面时,为什么“怯生生地问……”“可以吗? ”在这母子三人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精神?写人物往往抓住哪几方面的描写?(语言描写)

问:找出母亲四次要面的语言描写,并注意这四次说话的区别:
生答:……唔……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     ……唔……一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 
   ……唔……两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     唔……三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 

讲解:(黑体板书)

1“……唔……可以吗”,符合日本人的说话方式,  更符合母亲当时的心理——难为情害羞(每一次都一样?)

2前三次难为情一次比一次轻——第一次把要面数量“一碗”放在后面。第二次第三次比第一次少了一个省略号

第三次比第二次增加数量,一碗变成了两碗

3最后一句不是难为情,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战胜了困难语气非常平静

 综合:前三次吃面,店主夫妇都是少收钱多给面。读过小说我们不难理解,命运的不幸,生活的艰难,在母亲心中刻上了深深的伤痕,每当除夕夜来临,他都有一种难以述说的复杂心情,既要与孩子过年又不愿在人前表现家境的窘迫,以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得在顾客散尽时候去。三人要一碗面的尴尬,这样晚的时间因吃一碗面而麻烦人的歉疚,使得母亲每次都怯生生的发问。

 问:母亲由非常害羞地开口要一碗清汤荞麦面,到少一些害羞,再到非常平静地说出要三碗清汤荞麦面,这里面有一个变化发展,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这是因为他们母亲三人战胜了困难,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他们依靠母亲对儿子的爱护,儿子对母亲的孝敬,兄弟之间的友爱,或者概括地说,是一家人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共同战胜了困难。

 再看母子三人前面三次吃面时的外貌衣着打扮(学生找、读)

综合:母亲三次穿的都是一件不合时宜的斜格子短大衣,这件大衣到后来就褪了色,两个孩子第一二次穿的是崭新的衣服,第三次弟弟穿了哥哥的旧衣服,哥哥穿了中学生制服。

这些细节描写让我们母亲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奉献和深切关爱,也暗示了一家人互相理解共渡难关的精神。

母子三人面对困难没有退缩,而是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团结、不屈、向上、奋斗是这个家庭从逆境走向光明的关键因素。

过渡:可是除了这个关键因素之外,还有无其它因素?

生答 提示:那就是店主夫妇的作用不能抹杀。

3.团结,不屈,向上,奋斗,是这个弱小家庭从逆境走向光明的关键因素。可是,除了这个关键因素,还有没有别的因素呢?  
(二)母子三人为什么连续三年在同时间同一家面馆吃面?第三次后他们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将二号桌上摆好“预约席”的牌子? 在老板夫妇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社会公德?他们主要给予了母子三人以什么?
拟生答:店老板夫妇给了母子三人以帮助,以温暖,以尊重,以同情,以祝福,以鼓励。

 师生共同分析:

母子三人

第一次去吃面的时候,店老板就多给了半碗面,这是帮助。

第二次,老板将熄灭的炉火点起来,这是温暖。

老板娘建议给三碗面,而老板说:“不行,他们会尴尬。”这是尊重

第三次,为了少收50元钱改了价格板,这是尊重。

第三次,当老板夫妇获知母子三人的不幸遭遇后,面对面蹲着掉泪,这是同情。

每一次,老板娘都以一句“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送走母子三人,这是祝福。

弟弟在写作文时的一句话,“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晚上,母子三人吃一碗清汤荞麦面,非常好吃……三个人只买了一碗面,可面馆的叔叔阿姨还是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谢谢我们,还祝我们过个好年。听到这声音,心里不由得喊到:‘不能失败,要努力!要好好活着!”,这是鼓励。

 综合:店主夫妇给母子三人帮助,尊重,鼓励充分展示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他们是那么热情真诚善良。也正是这种人性化的经商之道,使面馆生意兴隆。店面装修了,但那二号桌仍然如故,且放在店堂中央,让它出了名,成为幸福的桌子,这又说明了什么?

 (拟生答)这是对母子三人精神的肯定、赞许。也是对自己的激励。更是期待 期待,期待母子三人过上幸福生活。这本身就 暗示了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这些老板的朋友、邻居、同行中体现了共同的一种思想,人间的温情,给小说塑造了一个和谐温暖的环境。从中可以知道,母子三人的奋争不是孤立的。大和民族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成了小说不可忽略的社会环境。  作家栗良平把握住了当时日本的社会大环境的发展潮流,及时准确地为我们描绘了日本的发展前景。 日本在二战之中的疯狂,二战之后的荒芜,不必多言,世人皆知。但日本战后奇迹般地恢复,在二战之后的最初年头却是几乎无人知晓。而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更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而《一碗清汤荞麦面》就是反映这一时段日本社会现实的很成功的一篇小说。

我们从中受到激励,受到感动!因为我从这“一碗清汤荞麦面”读到了太多的真情!

 六、

下面这是一首根据课文内容浓缩而成的诗歌,字里行间洋溢着人间的款款深情。

(师朗诵)(进一步强化文章内容、主题)

 

一碗清汤荞麦面 

这是一碗普通得没有任何浇头的面 
自从面馆老板在碗里拌进了 
善良与尊重 真诚与热情 
这碗面 便不再普通 

这是菜单上价位最低的一碗面 
自从母子三人从碗里捞起了 
坚韧与团结 不屈与奋进 
这碗面 从此就变得昂贵 
你说 这只是一篇唯美如童话的虚构 
为童话而落泪 是幼稚 
这个世界欲望丛生,幼稚是一种罪过 
——你的声音冷静得冒着寒气 
我说 即使心已被现实冻成坚冰 
我们也没有理由漠视这碗面的热力 
久违了的感动 
需要不断温习 
你说 这已是一个尘封的传说 
为传说而动情 是矫饰 
这个时代真理都已贬值 矫饰纯属浪费 
——你的语气尖锐得令人生痛 
我说 即使人生已苍凉得没有一星梦想 
我们仍须承认 清汤荞麦面里的真情 
永远是人性最原初的渴念 
生命不长 为何不多承载一些爱与美好 
面前这一碗清汤荞麦面 
冒着它永远也散不完的热气 
我们头碰头地把它吃下 好吗 
为了—— 
不让它仅仅生长在那个樱花飘飞的国度 
不让它悄悄流传于多年以前 
不让它成为一个孤本的故事 
一件绝版珍藏 

 

板书设计:

 

十三、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学要求】 

1、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 
2、能边读边归纳文意,感知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能唤起对本单元其他的相关联系。 
3、能对文中某些内容作注释,逐步养成翻检工具书的习惯。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什么意思呢?学习不能偷懒!读书学习是非常苦的一件事情。我想做个调查,大家都认为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么?(多数同学说“是”)  那么,北京大学的王冕教授却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又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3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读书人是幸福人》,来改变你们的这种陈旧的观点。  

二、教学过程: 
    这是谢冕教授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最初发表在1995年7月19日的北京《中华读书报》上。后来收入《永远的校园》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在这本书里抒发了对北京大学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源于北大所给予每一个“北大人”的文明滋养,也包括对北大图书馆的爱和对所有读书人的交流、交往的幸福回忆。可以说,作者对读者的幸福主要是在北京大学这样的文明圣地感觉到的,所以在理解本文的抒情和议论主题时,就要先从“北大”说起了。 
(一)快速阅读: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给大家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来体会作者的读书的幸福,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2、集体合作、探究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情节和结构。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那一句? 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人是幸福人”呢? 
(2)那么,阅读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呢? 

(3)那么,阅读除了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知识”外,还由什么作用呢? 
来看第3段, 第3段得中心句是那一句? 

“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作者用整个第3段来说明这一核心思想。 
作者说:人们正是从读古今圣贤、才俊的书才学得人格和学会做人的。这是总说,后面用了8个小句子来作具体说明,名人、伟人,古人、今人,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中国人、外国人,众多实例,一一援引,又表述得言简意赅。最后作总结,“一个读书人,是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4)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 
这里,作者对书得品味、质地、价值和档次作了优劣、高下之分。作者这种谨慎得区分,也提醒我们“开卷有益”的“卷”要做品味、质地、价值和档次的区别对待。 
作者不仅告诉我们读书要读品质优良的一类,并且直言自己“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厌恶暴力,同情弱小,心灵纯净,富于正义感,情趣变得高雅,从幼年到成年,一步步向人间美好境界前进。” 
读到这里,回忆一下刘心武的《十首足矣》。香港一家文化机构举办了一项“最受欢迎唐诗选举”,结果投票者从上万首唐诗中选出10首来,评选出了10首 “最受欢迎唐诗”。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仅仅是因为这个活动么?不是!真正促使作者写作的动因正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和对美好人性和良知的呼唤,以及优秀文艺作品对人的心灵的陶冶。 
作者接下来又引用了笛卡儿和雨果的名言,一说“向善”,一说“避恶”,也都证明了优秀的书籍多人的教育、感化功能。 
这一段的中心句:“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避恶。” 
(5)至此,文章完成了论述。 
最后一段“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独句成段,点名主题。 
中心句:“读书人是幸福人。” 
(6)文章结构:总——分——总 
(二)、写作特点:(板书) 
1、 论述性散文——夹叙夹议——以议带叙 
2、文章层层推进,逐章显志,把读书能从时空角度扩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拥有这一核心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 
三、总结与引申: 
我不知道,学习了这一课后,大家还有谁认为读书是苦差事的? 我们都知道“希望工程”、“红凤工程”。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学上,没有书读。 大家有没有看过的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扮演小老师的魏敏芝,就是实实在在的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图)以及中国摄影家解海龙于1991年4月在安徽大别山区拍摄的照片《我要读书》,这张照片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图中主人公“大眼睛”苏明娟,都是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 
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上学、读书,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难道不应该是幸福的人么? 
四、作业:课后练习一、二

十四、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课文,学习文章主要采用的两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比喻论证。 
2、赏析鲁迅先生幽默讽刺的文风。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分析与引导提问相结合,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通读全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使学生对课文结构内容比较熟悉,并初步思考文章思想内容。初步分析因果论证的方法。 
全文结构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2段是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主义”  
3、4段是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 
第二部分(5):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是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是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种的精华和糟粕。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二、分析课文  
1、问题:什么是“送去主义”?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2、问题:“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含义。 

3、总结分析三种主义,讲解先破后立的因果论证方法。(重点)  
三、小结,提出课后思考题。 1)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思考第三题。 2)预习后面的课文,思考比喻论证的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1、总结上一课时内容。 

2、听第8自然段课文朗读录音并看动画。(演示课件1) 

3、提问并分析比喻的用法。(演示课件2) 

4、分析比喻论证。 

5、分析第9自然段,进一步深入分析比喻论证。 

6、分析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 

7、解决课后习题。 

8、结束课文学习。

十五、短文两篇

咬文嚼字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重点: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幻灯片显示)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简介: 
  三、 分析课文观点: 
1、 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读第3段) 
 2、 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 
明确:看课文      理: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四、引申:
 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教师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1)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2)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3)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4)填词 :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_____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提示: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大家填写的词是什么? 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  
  明确:为什么大家想到的是叹为观止之类的词呢?说明“套板反应”在起作用。
小结: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运用:
 课堂口头作文练习:任选一词口头说一段话,要表达出主观感受。
1、太阳        天空    校园    人们    小路
2、我    树林                
六、作业布置:
大家回去拿出自己以前的文章的某一段,咬一咬,嚼一嚼,让这一段精练,让它能与你的丰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词害意。好不好?

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1、掌握运用递进式安排论述层次的方法。     
 2、读书要虚心领会作者的意思,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
 3、学习作者运用喻证、引证阐述观点以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运用递进式安排论述层次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喻证、引证阐述观点以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马南邨,即邓拓,1912年出生于一旧知识分子家庭。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晋察冀新华分社社长等,解放后先后任《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等职。邓拓毕生挥笔,热情讴歌党的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光辉胜利,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左”倾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斗争。1961年,邓拓应《北京晚报》的要求,遵照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双百方针,以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等为宗旨,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在此之后,他又与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三家村札记》的专栏。这些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当时全国许多报刊效仿这一做法,开设类似杂文专栏,为当时的文苑增添了生气。
三、教学新课:
1、理解原文出处:
“不求甚解”一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今多谓学习或工作态度的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不求甚解》一文通过对“不求甚解”一词的辩正,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文章反弹琵琶,令人耳目一新,在轻松愉快中使读者受到教育,就其根本的思路来说,是对“不求甚解”的否定之否定;就其立意来说,是“不求甚解”的新解。
3、学生阅读课文,理解结构安排:
第一部分(第1段),开宗明义,从“不求甚解”否定之否定入题。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于“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用“对任何问题”指出这种否定属于看问题绝对化,不作具体分析;用“一般”“常常有人”指出持这种观点的人为数不少,并非偶然。“其实也不尽然”表明对今人否定之否定,然而语气委婉。“不尽然”是不把话说死。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要正面表明自己观点,“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是也不应“盲目的反对”。不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什么叫做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角度不同,结论迥异。这正是本文肯綮之所在。
第二部分(第2至4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
一是全用原文,言之有据,认为持不正确的观点的人之所以犯片面性的错误,原因在于断章取义,“只抓住了他所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这是何苦来呢?”语气幽默态度平和,被批评者斗会感到亲切。 
二是对引文进行全面的辩正。首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好读书才有发言权。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诀,在于会意”;“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是对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热情赞扬。三是全面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旧词出新意,宛如一股清风吹进读者的心里。
第三部分(第5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
1、采用了哪些论据?
学生阅读明确:
一是引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的例子,强调我们今天学习“应当抱虚心的态度”;二是引诸葛亮的例子,赞扬“观其大略”式的“不求甚解”的高明;三是引宋儒陆象山的话,说明“未晓处且放过”的方法与陶渊明的提法“很相似”。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一个“且”字,说明“放过是暂时的”,只要认真“会意”,“未晓处”最后还是会“晓”的。
三处例证、引证,或外或中,或古或今,信手拈来,自由骋笔,又恰到好处。怎样才能达到“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呢?“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这就是结论。
2、学生阅读课文。
四、小结:
本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逐层深入地剖析问题,并通过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述分析,从而明辨是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文章见解独到,文笔简洁生动,说理明白晓畅。众多的引证,生动的故事,深刻的见解,娓娓道来,既开拓读者眼界,又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五、作业:练习一、二、四

十六、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一、 作者简介

华罗庚 1910—1982 江苏金坛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924 年从金坛县初中毕业后 通过刻苦自学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30 年因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 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 被邀请到清华大学当助理 一年后任助教 又一年升为讲师。 1934 年成为文化基金会研究员。抗战期间 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授。其间写有《堆垒素数论》专著 并开展了矩阵几何和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1946 年去美国 任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 1948 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任教授。 1950 年回国 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主任。 1958 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1967年开始研究优选学 写成《优选学》和《优选法平话》 并到全国各地开展推广运用统筹法和优选法工作。这期间 华罗庚教授还与王元教授合作开展了近代数论方法在近似分析上的应用的研究 所取得的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1978 年起 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2 年 出席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时 不幸猝然病逝。

二、课文结构

1、第一段 点出作者自己的“自学”经历。

2、第二段 把自己的经历即中在“三劫” 并明确演讲的目的——要青年人从中得到“借鉴”,要珍惜良好的环境,努力学习。

这一段是下文“三劫”的总起 下文分说“三劫”。 “一劫” 是讲述作者“早年碰到的困难”。具体困难有其一,最高学历是初中 靠着自己的“啃”书本 来钻研学问。其二,贫困失学 因病腿坏 在补习班教学 被认为是“不合格”的教师 后当会计 仍发愤钻研。其三,在清华大学当办杂事的“教学系助理” 仍继续抓紧学习。最终 从英国学成归来 终于当上教授。作者以这些亲身的经历证明了“学习要自己努力 努力就可以很快上去”。作者对青年人提出“做个懒人可不行 要加强努力 在赶得上”的殷殷教导。 “二劫” 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十分贫穷的恶劣环境下 作者完成了高质量的科研论著 因此当上了美国的“洋教授”。这充分证明了“在艰苦环境里 由于坚持不懈 有了成果,人家还是不得不承认的”。 “三劫” 是在“文革”时期。这部分叙述了个人遭到诬陷和打击 仍发愤钻研 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成果 被国外同行称赞。这部分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其一 尽管人格受到了极大的“污蔑” 当在排除了人为设置的种种障碍后 始终不放松对数学的理论研究。

其二 利用出国机会 向别人学习 主张“弄斧去找班门 下棋去找高手”。

其三 谦虚学习 寻找差距 在任何条件和困难面前 在顺境和逆境面前 都极“有信心”。以上“三劫”证明了遇到任何恶劣条件 在任何困境中 仍要努力学习 刻苦 发愤。 最后的三段文字转入了“现在这么好的环境”。作者以一个设问句承上启下 “那么 我们是不是还会有困难呢 ”作者提出 任何时候都会遇到困难 当任何困难不会比以前遇到的更严酷。在成绩面前不能满足 做学问没有止境。作者提醒自己 要“不空不松 从严以终” 这又何尝不是对青年人的要求呢 作者在最后一段文字中总结了自学成才的四条经验 一要踏实 二要有计划 三要多想多练 四要知难而进 锲而不舍。

三、艺术特色

1、夹叙夹议 主旨鲜明。作者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 叙述时声情并茂 感人至深。叙述中始终围绕“在困境中”的“发愤求进” 适时加以议论 突出文章的主旨。

2、语言平实 极富教益。作者自始至终以一个长着的身份 以平和的语气、平实的语言 想青年娓娓道出自己的不寻常的经历 但从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真挚的希冀 给人以榜样 给人以启迪 给人以终身的教益。

四、小结

该演讲是华罗庚1981 年在金坛为勉励中学生发愤读书发表的演讲。华罗庚是我国家老一辈科学家里非常杰出的代表 然而他却只有初中毕业 并因家贫患病而落下跛脚的残疾 但是 他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 反而因此而发奋努力 刻苦钻研 而最终达到我们很多常人都没法达到的高度 在36岁时聘为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教授 后成为中科院的副院长。从他的演讲里 我们可以看到自我的努力和坚韧可以达到目标和走向伟大 巨大的艰难困苦能够成就宝剑的锋利与光辉。

十七、诗两首

致橡树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新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
3、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评判诗中表白的爱情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爱情主题的课文,视为禁区,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著名女诗人舒婷的新诗《致橡树》。    

二、整体感知

1、问:本诗完整的标题应该是什么? 同学回答,老师展示动画投影:木棉致橡树
2、问:既然是木棉致橡树,那么,木棉又向橡树说了什么呢?配乐朗诵全诗 

刚才我们已在《梁山泊与祝英台》的优美旋律中领略了《致橡树》一诗, 木棉所表白的,有哪些层次?全诗首尾一致吗? 
答:木棉不愿做:   凌霄花 鸟儿 泉源 险峰 日光 春雨
电脑投影:痴情的鸟(配鸟鸣)- 泉源 (配流水声)-险峰

3、问:难道这些有什么不好吗?木棉为什么要否定它们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答:攀援、炫耀;痴情、单调;   送来、慰藉;增加、衬托;
4、从这些词中,我们能看出诗人反对什么样的爱情观呢?有哪些词语可以表达?
“依附、附庸、奴性、无骨气、趋炎附势……” 即是    攀附型    痴恋型   奉献型
因为这些是感情的单向奉献,而并非平等的心与心的交流,其思想根源是什么?封建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

5、总结:全诗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现:诗人采取“破”的思维方式,目的是引出诗的下半部分,即——立:
并肩站立的树,根相握、叶相触;
6、问:有哪些诗句表现了这样的主题?

答:枝枝相覆盖,叶叶像交通。(《孔雀东南飞》)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7、问:两棵并肩的树,其形象有什么不同? 铜枝铁干的树:枝干像刀、像剑、像戟。
8、问:树是如此,花又怎样呢? 答:花像叹息,又像火炬。

9、问:花怎能“ 叹息”?为什么用“ 沉重”一词?用了什么修辞?两个“像”作用并重吗?
答:这是通感修辞,“像”重在后一个。:杜甫《春夜喜鱼》名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不仅如此,在诗人(木棉)的心中,橡树和木棉应当:
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10、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特点?——阳刚气概和阴柔气质。点击投影
诗人希望做什么?诗人崇尚的是:    心心相印、患难与共 、共同进步、事业至上。
诗的最后说的“这”,指的就应该是这些。全诗至此,完成了由“破” 而“立”的全过程。
投影配乐《梁山泊与祝英台--化蝶》,同学朗诵全诗。
    (全班同学闭上眼睛,静听音乐,体味诗的情韵)
投影补充:艾青的诗《树》并作练习。
三、作文:根据《椰子树是什么》写一篇作文,7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攀援、炫耀;痴情、单调;
     送来、慰藉;增加、衬托;
 依附、附庸、奴性、无骨气、趋炎附势……
即是    攀附型
        痴恋型
        奉献型

并肩站立的树,根相握、叶相触;
枝干像刀、像剑、像戟。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心心相印、患难与共; 
共同进步、事业至上。

《我愿意是激流

一、导入: 

爱情,是最能激荡人心灵的、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简简单单的两个字 ,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在你们心目中,爱情是什么?请你用一个比喻句来说明。 请学生回答。 
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爱情令人痛苦。爱情啊,你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先听听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回答吧! 
一、配乐朗诵《我愿意是急流》 
二、简介裴多菲 
请同学根据课文注释起来介绍。教师补充。订字音。 
三、研习《急流》 学生齐朗诵本诗,思考 
1、诗歌是用意象来说话的。这首诗中选择了哪几种意象?   
明确:诗中选择了十二种意象:急流、小河、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青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  
2、诗中意象可以概括为几类?  
明确:全诗五段,每段由一组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3、请注意形象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应该把2、3、4、5组中的“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分别改为“茂林”、“苑囿”、“华堂”、“云霞、彩旗”,从而更能产生美的对应呢?为什么? 
明确:这五组意象运用对比的写法,形成鲜明的反差,流露出诗人的一腔赤诚。第一段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处对照。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山岩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象征着爱情之路上会有重重的艰难险阻。但“只要”爱人是“快乐”的,诗人就甘愿面对崎岖,承受痛楚。 
第二段中“勇敢地作战”和“做窠”“鸣叫”形成第二处对照。小鸟“做窠”“鸣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象征着爱情路上会遭受到的打击和磨难。但“只要”爱人生活得幸福,诗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 
第三段中“毁灭”“荒凉”和“攀援上升”形成第三处对照。常春藤“攀援上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废墟是它上升成长的依靠,而废墟自身却要一步步走向衰亡,象征着诗人愿为爱情付出一切的巨大的牺牲精神。但“只要”爱人的生命之“藤”常青,诗人甘愿“荒凉”甚至“毁灭”。 
第四段中“饱受风雨的打击”和“愉快”形成第四处对照。安身于草屋内火炉里的火焰避开了户外风雨的危险,“愉快地缓缓闪现”,这一份安逸和温馨来自于草屋的庇护。而草屋自身却要“饱受风雨的打击”。但“只要”爱人能安全愉快,诗人甘愿承受打击。 
第五段中“飘来飘去”和“鲜艳的辉煌”形成第五处对照。“珊瑚似的夕阳”显出了“鲜艳的辉煌”,这是生命的辉煌,而云朵、破旗在广漠的空中飘来飘去却是一种居无定所的飘泊和苍凉。但“只要”能衬托出夕阳的绚烂美丽,诗人甘愿飘泊。 
4、五处对照可以看出诗人的爱情观是以什么为核心的? 
小结:五处对照使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体现,是诗情的倾诉,是画意的泼墨,是至美的追求,是真爱的憧憬。 
5、这种具有巨大反差性的形象和炽热的情感,作者是用什么样的句式结构来表达的?这样的句式结构有什么作用? 
全诗各节以“我愿意是……”为开头,“只要我的爱人是……”为转折,用这样一种倒装的条件复句形式,展现了五幅激情洋溢的艺术画面。诗句回环反复,整齐而富有韵律。诗人对爱情忠贞不渝、默默奉献的炽热情感得到的不断深化和升华。 
四、比较阅读舒婷《致橡树》  
(一)朗读《致橡树》 
(二)分析《致橡树》 
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凌霄花是指现实生活中那种攀附他人的一种爱情模式,痴情的鸟儿是没有价值的单方依恋的爱情模式。泉源、险峰、日光、春雨都仅仅是一味的奉献,这些爱情关系中的双方不是本质上的平等,当然也缺少一种独立性,所以女诗人是持否定态度的。 橡树、木棉的关系是:独立、平等、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关系。 
(三)比较两诗的异同 
1、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 借助一系列自然物象,通过一连串鲜明生动的比喻,排比和象征,构筑一个抒情网络,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使意象更有感染力,诗歌更有韵味。 
2、不同的爱情观: 《我愿意是急流》形象地描绘了相爱双方相伴相随的亲密关系。为了爱情,为了长相厮守,“我”有可以献出一切的勇气和力量。《致橡树》则否定了小鸟依人似的爱情观,她所追求的是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五、讨论:通过学习,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爱情观。 
 六、总结: 
1、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中学生就不乏“早恋”的现象;但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过早涉猎这个禁区,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倘若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他的事业还未确定方向,他还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那么,他就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首先应学会如何不断完善自己,如何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的树;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沉稳坚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诚的目光;他才会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他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2、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又有多少热血儿女放弃了男女个人之爱,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为了追求更加高尚的爱。由此,我不禁想起裴多菲那首比《急流》更为著名的小诗《自由•爱情》,这首诗是裴多菲1823年1月1日写于佩斯,这天正是他24岁生日,译者白莽被国民党杀害时年仅22岁,译这首诗是在21岁左右。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两个年轻人的思想、战斗、鲜血和生命,凝固成一首千古绝唱! 
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并为之而努力、而追求、而奋斗,我们就会在爱的空气中幸福地呼吸;我们就会沐浴爱的阳光、吸收爱的雨露,最终必将成长成一棵棵挺拔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诗 2、完成《全优设计》 

十八、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

教学目标  1、弄清作者的写作目的  2、学习分析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概括文中内容要点  2、弄清文中句子的含义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0年春节是阳历哪一天?是2月14日,它也是西方的情人节。在这一天情人互送巧克力、贺卡和花,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当情人节、玫瑰、与教师、学生这些很难关联的人、时、物交织在一起会有什样的结果?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曾宏燕老师如何完美地处理这个问题的。

二、自主学习

1、阅读课文,概括文中内容要点(写什么)

{要求}大家先阅读课文,然后回想一下文中写了什么,写出文中的主要内容要点。

A、红色玫瑰出现在学生的课桌上,老师惊呆了

B、  学生出现了骚动

C、 老师说学生给他出了教育话题,接着讲了红玫瑰的传说与情人节的由来,并讲了中国的情人节

D、 老师把这节课改为口头作文,还给学生一份意外的“礼物”

E、 学生送给老师纸条

2、这篇文章要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文章的主旨)  

(1)你们在一个非常的日子,选择了一种有特定意义的花,放置于一个特殊的场合,给我出了一道即兴的教育话题。是不是啊?“教育话题”指的是什么教育话题?

 

(2)玫瑰的花很美,不过,玫瑰的枝条上有刺,拿的时候要小心喔!

这句有何含义?

这句话意味深长,告诉学生,作为青春期这样一个并不适合爱情开花结果的日子里,一定要的谨慎地对待爱情。

爱情和孩子一样是纯真无瑕的,孩子长大,爱情才会长大,就让孩子在他们心中的爱情故事里健康成长吧。

(3)请概括文章的主旨

 

3、理清文章的脉络(怎么写)

{要求}分别在文中找出有关学生与老师的神态、动作、表情等描写。看看他们有何变化。

1、“我按往常一样去教室巡视,发现讲台桌上有一束红色的玫瑰”学生送给老师玫瑰有何用意?

老师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宽厚、智慧和胸怀从而收获了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2、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的呢?含义是什么

曾老师告诉大家,通过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出青春期的困惑,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操。要因势利导,相机教育,而不是粗暴阻止与干涉。爱是一种力量,只有正确引导,才能让学生把这种力量用改造自己,创造未来。

三、小组合作

把自己做的答案与小组其它成员交流,把自己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

四、成果展示

学生讲解自己解决的问题与提出的问题

五、作业 写出你对爱情的理解或认识

十九、永远的蝴蝶

学习目标:1.欣赏体味小说创造的悲剧美 2.学习小说的构思方法和写作结构。

教学步骤:
1、导入:图片或动画:雨夜——蝴蝶——信。

提问:请大家运用想象和联想,构思一个小小的故事,能把这三者联系在一起。
2.范读——抒写(粗读)
“好,现在同学们听下面这段故事,看看著名的台湾短篇小说家陈启佑先生是怎样利用这些内容构成一段凄美的小故事的。” 
提出要求(范读):
 用25个字概括本文的情节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② 抒写自己听后的感受
(提示:①一个春日的雨夜,恋人樱子因为帮我过街寄信而遭不幸的事。②作者对恋人浓重的爱,深沉的眷恋——通过悲剧性情节使读者感受审美的愉悦,即所谓的悲剧美)
3.启发性鉴赏(精读)
总之:极具悲剧美的意境是怎样创设的。(为了创设这样一副人生的悲剧情景,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即图片展示的三个意象在这样一个悲剧美的营造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4.塑造意象(蝴蝶的表面象征——深层象征——对作品的意义)
a.作者是怎样运用蝴蝶这个意象的?(从文中划出句子)
提示:标题是《永远的蝴蝶》;文中有两个句子提到了蝴蝶——“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撄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的,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没有人知道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b.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的题目叫做《永远的蝴蝶》?
提示:“蝴蝶”其实就象征着樱子,而“永远”就意味着在现实中樱子虽然死了,但是她永远会在“我”的心里。
c.为什么在文中作者要把樱子比做蝴蝶?
提示:蝴蝶的外形会给我们什么印象?美丽、五彩斑斓;轻盈,流连花间……总之,蝴蝶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d.樱子具有以上这些特征吗?从哪里得出的这个结论?试从文中找出描写樱子的语句。
提示:“樱子”这个名字就显得美丽而又纯洁;“樱子说她可以过去帮我寄信……谁叫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呢。她微笑着说。”足见她温柔体贴的一面。
e.作者是怎样形容遭受意外时的樱子的?为什么要这样形容,其中蕴涵着何种意义?
提示:容格说:“文学中每一个意象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和心理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和悲伤的残留物。”也就是说意象往往是人类某一方面情感和命运的象征。蝴蝶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中出了象征美好之外,还象征着什么呢?蝴蝶的象征意义并不仅仅止于此,在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论著中也提到过蝴蝶,就是很有名的庄周梦蝶。在这里,蝴蝶象征着虚幻和梦想,象征着一种魂魄精神、以及进化升华的心理。又表示再生、复活和喜乐。因为蝴蝶需要经过变身的过程才能蜕变为美丽的身躯,故又有成長、跃进、成功及转变的意思。在作家眼里,也许正是要借蝴蝶的这个意象意义,幻想着樱子能生命轮回,爱情永留。“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撄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的,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没有人知道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她作为美和爱的象征,但是在故事中渗透了浓厚的悲剧性。蝴蝶意象的塑造使我们在一开始就进入了一种悲怆的心理氛围。

f.气氛的营造除了意象之外还离不开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什么?找出对环境的描写。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对面。”(划出这一段文字的关键词)“湿冷冷的”“青、黄、红颜色的”“孤独的”,这段环境描写表现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烘托了气氛。这些词语表现了一个凄清、阴冷的夜晚,似乎预示着一场悲剧即将发生。
描绘景物(雨的变化)
g.大家想一想,在故事中,有一种事物一直在变化着的,是什么?作者怎样描写的雨?找出原文。
提示:“雨”:它为整个故事添上了一层淡淡的伤感,从一开始,读者的情绪就是被压抑着的,这种心理暗示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气氛。 “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f.讨论: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雨一直在变化,是实在的变化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提示:不是。雨在文中是“我”情绪的象征。当樱子撑起伞帮“我”寄信去时,“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雨点微妙的表达出“我”敏锐的心灵感应,为樱子的离去感到不安,足见“我”爱的深度和细致。当悲剧突然发生时,“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感情急遽变化,痛彻心扉!最后“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失去樱子是“我”生命中的最大一次劫难,这时情雨交融,正见悲之切,爱之切,悲剧气氛愈加浓烈。

h.大家对这篇小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小说的结尾设置:“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如果把它放在开头,会有什么效果?)
提示:给本已悲痛的心灵压上千均巨石,即将到来的幸福转瞬即逝,尤其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一纸幸福竟然成了樱子年轻生命的殉葬品,前面营造的浓厚的悲剧气氛与结尾的幸福感的急遽转换造成了读者的心理落差,使读者获得了审美愉悦。
4.迁移实践
“人们的脸幻景般的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花瓣树点。”根据这首诗,构思一个600字左右的微型小说(小小说)要合理的设置背景、意象和结尾。
 5、[练习]
   1.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2.小说最后再次描写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有什么作用?
   3.开始写“小雨点”溅到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点” 溅到眼镜上,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对作品构思的理解。①交代“雨”是悲剧的起因;②以“雨”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③造成笼罩全文的阴冷氛围。2.本题考查对作品构思的鉴赏。这样写,既使樱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更能表达“我”对樱子的深切怀念和爱恋。3.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两个细节基本一致,但前一个细节无感情色彩,后一个看似写景,实是写情,写“我”的内心痛苦。4.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二十、雪山上的红盖头

一、导入

同学们,一提到山区、高原,我们就会想到狂风和严寒,我们知道高原的环境是恶劣的,高原的条件是艰苦的尽管如此,我们的边防战士,我们最亲爱的人为了保卫祖国,坚守在边防的第一线艰苦的环境也不乏快乐和生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发生在高原上的故事吧!

二、整体感知,概括文章段落
小说的情节发展以“红盖头”为线索,串起了苏唯和小雪的爱情故事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故事开端:写苏唯第一次见到小雪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故事发展:写8年后邂逅小雪,两人从相知到相爱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故事高潮:写小雪放弃北京的生活毅然进藏演出
第四部分(第12——13自然段)故事结局:写苏唯赶到乃拉堆哨所,在小雪的雕像前倾诉
三、走进课文,研读文章
1.文章为什么把题目定为“雪山上的红盖头”,改为“爱情似火的红盖头”行不行?
明确:因为是雪山边防哨所的爱情故事,所以叫做“雪山上的红盖头”, 改为“爱情似火的红盖头”不行,因为这里的“爱情”已经超出了狭隘的爱情观,是一种对事业、对人类的大爱
2.在文中,“红盖头”一共出现了几次?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在文中,“红盖头”一共出现了四次,串起了苏唯和小雪的故事,小雪和乃拉堆哨所的故事
3.文中的官兵们说“白雪是他们心中最美的雪山女神”,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在文中,白雪其实是女孩小雪的象征,她爱岗敬业,舞蹈也很棒,她仅仅为了一个小小哨所的几个战士演出,不顾强烈的高原反应、不顾条件艰苦,轮流在雪地上演出,直到口吐鲜血、生命终止她义无反顾,她至死不悔,把自己大爱献给了祖国的边防事业她在战士们的心中是“雪山女神”
四、分析人物形象
小雪:
小雪是一个美丽纯洁的女孩大眼睛、笑得很甜,美丽笑脸上有甜甜酒窝,保留着少年时的那份纯真
小雪是一个敬业爱业的女孩通过侧面描写我们能够了解到,小雪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跳舞,她很刻苦、很努力她的舞蹈很棒,能“把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演绎得荡气回肠”
小雪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女孩红盖头的故事在她的心底播下了为边防战士服务的种子,舞蹈的成功鉴定了她奔赴哨所演出的决心,她在给苏唯留下的信中说:“我喜欢为那些边防的战士们表演,为能给他们枯燥的生活带来快乐而高兴我去过西藏两次,每次都能感到心灵的升华我忘不了那些脸庞黑红、指关节粗大、指甲凹陷的同龄人,那些可敬可爱的战士年复一年在千里无人雪线上重复着单调的巡逻;忘不了一个小战士把自己舍不得喝的水留给正在绽放的太阳花;忘不了给我讲故事的老兵满面的流水……”,这是一种大爱,一种与天地等齐的人间大爱
小雪是战士心中的“雪山女神”,她为了一个小小哨所的几个战士演出,不顾强烈的高原反应和条件的艰苦,在雪地上做轮流的演出,直到口吐鲜血、生命终止这种把自己的大爱献给祖国边防事业而义无反顾、至死不悔的无私已经成为了雪山上精神的象征

苏唯:
这是一位富有才华的青年军官他爱小雪,从8年前“深深地记住了她”,到8年后全军文艺会演再次相遇,经朋友介绍两人重新相识,“成为极好的朋友”,产生“浓浓的恋情”,最后在雪山女神雕像前倾情陈诉:“我一直爱着你,爱了8年”,他一直是深爱小雪的,就是两人因为进藏问题发生争执,他也从未放弃对小雪的爱他是一位有才华、有理想、有真情的青年战士
五、表达技巧
1.文笔清丽,语言简洁课文的语言没有过多的赘述,8年前与8年后相知相遇到相爱,没有过多的叙述和描写,简单的几个段落就能使人了解了全貌
2.人物思想成熟是自然的小雪哎舞蹈、小雪演出“雪山上的红盖头”受到教育、小雪毅然赴藏演出牺牲,这些情感是自然发生的,突出了人的天性很真爱而苏唯对小雪的理解也是自然的,是因为爱小雪而理解,最后在小雪的雕像前的倾诉,正是一种自然情感的展现
六、文章主旨
这篇短篇小说以“红盖头”为线索,塑造了“小雪”这位“雪山女神”的高大形象,歌颂了解放军战士将一腔热血将无私地奉献给祖国边防的真爱、大爱的博大胸怀这是一曲颂歌,它歌颂的不仅仅是“小雪”,而是千千万万奋斗在边防哨所的解放军官兵

http://www.5156edu.com/html2/11410.html

二十一、《诗经》二首

采薇

学习目标:

1、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3、背诵并默写课文,归纳《诗经》的艺术特点,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学习方法: 颂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前提详解

1、作者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而成。《史记•孔子世家》说: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特别强调“仁”,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整理编定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背景介绍

  《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3、相关资料 《诗经》的语言特点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 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 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 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二、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尤其是重点字词,句式,文章大体翻译。

1.学生朗读,整体把握。

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4.明确特点,熟读成诵。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三、布置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

静女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重点语句的内涵。

2、  理解双关和重章叠句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3、学会从美学的角度鉴赏古代诗歌,领会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4、背诵诗歌。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语

在《诗经》的开篇《关雎》中就告诉我们“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女双方自由恋爱的勇敢举动。《静女》继续这种自由恋爱的精神,谱写了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轻快优美的情歌。

 (二)导读

1、题解

1)《静女》简介(1分钟)

《静女》选自《诗经·邶风》,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这首诗格调轻松优美,把民间一对男女恋人约会时的情景描写得生动活泼,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2)《诗经》的基本知识(1分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它最初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到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诗经》中占比重最大的是爱情诗和婚姻诗。形式上,《诗经》中的诗全是古诗,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2、诗歌诵读(8分钟)

1) 请一学生诵读

正字,正音

2)全班齐读

3)对照注解,学生自读

自读期间,举手提问不懂之处

 3、诗歌赏析

1)  全班齐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静女》诗中,女主人公采取了哪些爱情的举动?她的基本形象是怎么样的?(用几个简练的词语表达)(3分钟)

提示:开始故意不见、赠送男子彤管、赠予男子荑草;美丽、活泼、热烈

 2) 重点阅读“爱而不见,搔手踟蹰”、“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以及“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几句,并分析其内涵。这里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5分钟)

提示:从一忧一喜的对比,最后热恋的欢乐中,描写了男主人公见到恋人前后的不同心情。表现了男子的真挚而专一的情感。

纯朴、真挚、专情

 3) 细读全诗,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作好记录,各小组经讨论后各派一个代表发言:

男女双方真挚活泼的举动,造就了这次轻松愉快约会,人美,情也美。除此人美、情美以外,还用了什么因素营造了这一这首诗优美的整体意味呢?(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20分钟)

提示:人美 ——静女、真挚专情的男子

情美——真挚、热烈、专一

境美——爱而不见、赠彤管、匮牧荑

语言美——押韵、双关、重章叠句

 (三)作业 (1分钟)

1、背诵全诗。

2、对比阅读《诗经》中的其他类似的爱情诗,如《关雎》、《桃之夭夭》、《上邪》等,初步把握《诗经》爱情诗的基本形态。

 (四)板书设计:

美丽、可爱、活泼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静女”

人美

“搔首踟蹰、说怿女美” 真挚专情的男子

俟城隅

贻彤管、匮牧荑 真挚、热烈、专一 —— 情美

爱而不见 欲见不现(忧)

搔首踟蹰 一张一驰,韵味无穷———境美

赠彤管 表明心迹(喜)

匮牧荑

“姝、隅、蹰”

“娈、管”

“炜、美” 押韵

“荑、异、贻”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爱管如爱人)

“彤管”(红色暗指热烈的心与爱) 语言美

“自牧匮荑,洵美且异。” 双关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爱人及草)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变式) 重章叠句

二十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了解以人物语言及简单动作描写展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教学难点

  1、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现象。             

  2、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从体会作品语言着手,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新课前,先来检查一下昨天字词的学习情况。

  以吾一日长乎尔 你们

  率尔而对 助词,……的样子               

  铿尔,舍瑟而作 同上               

  求,尔何如 你

  方六七十 方圆                      

  且知方也 礼义

  如或知尔 如果

  如会同 或者

  吾与点也 赞成

  唯求则非邦也与 同“欤”,助词。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大致内容

  (1)这篇文章选自哪里?《论语》

  (2)《论语》是哪个学派的经典著作?儒家学派

  (3)《论语》这部书是什么体裁?语录体

  (4)语录体的特点是什么?文字精练、质朴含蓄、概括力强。

  (5)“精练”等于不等于“简单”?不等于。“简单”就是容易流于肤浅,而“精练”则不同。我们刚学过《简笔与繁笔》这篇文章,从中知道,精练的文字同样能够描写复杂的典型环境,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是《论语》里最具有文学色彩的一篇。我们就来看看本文是怎样运用精练的文字塑造人物形象的。

  二、齐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分析,以学生读、说为主。

  (1)本文共提到了哪几个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孔子。

  (2)按课文题目顺序来分析,先看子路。

  子路有何性格特征?

  直爽、豪放、自负。(夸耀、善于渲染气氛、语气果断)

  通过副词“率尔”就可看出。不假思索。说明他素怀大志。

  (3)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子路的话,要把他自负的神情态度读出来。

  (4)曾皙、孔子很赞赏他的志向。作品特意把他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问他有什么志向,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先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如果本文是一篇小说的一个片段,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悬念抑制法。在散文里,这种手法叫欲扬先抑。目的一样,引起读者的兴趣。

  (5)他怎么谈自己的志向的?请一位同学先读一读。试着把握一下人物的特点。

  (6)子路与曾皙做一下比较,性格上有何不同?(讨论)

  子路比较性急、直爽,而曾皙就显得文质彬彬,非常洒脱。

  (7)找一下哪些动词能体现曾皙的洒脱?

  舍、作、浴、风、咏。

  (8)曾皙的回答不同于其他几位,没有直接豁达自己有什么才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而是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非常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大同世界,悠闲自在。在这种生活图景中寄寓了曾皙淡泊的情怀。

  (9)再来看看冉有和公西华。他们两有个共同的特征:谦让。

  在孔子点名后才开口,且出言谨慎。冉有刚说“方六七十”,马上觉得有些夸张了,可能会引起孔子的不快,所以又改为“如五六十”,而且说自己治理的话,仅能“足民”,至于礼乐,需要其他高明之士。

  公西华更为谦虚。我们知道他是个外交家。但他却说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希望能有学习的机会。(此处可把中西文化进行比较,谈谦让)

  由此可见,孔子的弟子都是胸怀大志,并且有才干的。只是人的性格不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10)孔子这个人大家怎么看他?他有没有谈自己的志向?从他的问志、评志的方式,可以看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他有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也很谦逊,其实他做到了这两点。尤其是对学生循循善诱,善于用含蓄的语言点拨学生。

  总结:我们写文章要考虑,如果让你来表现一个人物,能否三言两语就抓住人物特征。

  三、点分角色读。

  四、布置作业:随笔“难忘的教诲”写作训练,要求:通过语言描写抓住人物特征。

二十三 劝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四.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五.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二十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学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史记》中的小说因素齐备。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课文: 

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导入。 
二、由学生介绍课文故事发生时的战国形式、历史条件,教师补充。 
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 
1—2节:廉蔺简介  3—13节:完璧归赵。  14—16节:渑池相会。  17—21节廉蔺交欢(负荆请罪) 
四、集中学习1—13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 
3、落实文句翻译。 
4、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 
A、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 
B、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 
C、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 
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D、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 
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 
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E、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 
①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③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④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 
F、出使结果如何?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 
G、概括:写“完璧归赵”,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表现方法:①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②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 
5、学生诵读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集中学习14—16节 
1、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 
2、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 
3、研读、讨论“渑池之会”。(会前计议:相如主行并从,廉送至境与诀;会上斗争:迫使秦王击破缶,反请咸阳为寿;斗争结果: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动。) 
①秦军在打胜仗的情况下为什么主动与赵求和? 
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减少动用武力的代价。 
②秦王怎样侮辱赵王?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蔺相如是怎样针锋相对的? 
“秦王饮酒酣”中的一个“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 
蔺相如:首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③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如何对策? 
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 
④“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 
一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二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二、集中学习17—21节 
1、学生朗读,翻译。 
2、品读讨论: 
①廉颇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是什么?廉颇的心理状态有何变化?是由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 
②蔺相如是怎样处理这一矛盾的?从而显示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征?他们的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什么? 
③作者写蔺相如舍人的谏言用意是什么? 
④怎样看待廉颇的形象?你喜欢他吗? 
3、诵读,增强语感,接受古文化的熏陶。 
三、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从小说鉴赏的角度分析写作技巧。 

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写作借鉴: 
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三个故事,集中、凝练、鲜明)。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和好,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3、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 
4、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 
5、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 
二、结合课后资料《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看有什么新的研究体会。 
1、翻译这节文字。 
2、王世贞“对这种称道”提出质疑,他的疑点何在? 
疑点:奈之何既畏而复挑真怒也! 
秦强赵弱,赵畏秦合理,挑其怒不合理。 
3、何以见得是故意挑其怒? 
秦王设九宾,斋戒而待相如上璧,相如欺秦王,这就使秦有了理,有借口攻赵索璧。这就是挑其怒,对强权不能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置疑启示: 
这个疑点并不能否定此传,还需史实旁证,但这里提出的矛盾性细节足以构成了疑点,疑点可成立。 
质疑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像本文的疑,就有澄清史实的价值。《石钟山记》也是质疑,就有研究命名逻辑的价值,惜之,苏轼没能,也不可能把这一逻辑方法问题彻底解决。但是引发人们探究的欲念,还是有价值的。 
提出质疑,就要有辩驳,要驳倒不合理的,要找不合理之处,进行反驳,反驳的理由要充分,这也要合乎逻辑和事实,最后再提出自己合理的看法。 
三、归纳整理本文的语言现象,进一步进行考点知识梳理。 
1、通假字 
⑴可与不:不,通“否”。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⑶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⑷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通“熟”,仔细。 
2、一词多义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⑵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⑶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 
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⑸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⑹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 
3、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⑸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  ⑺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⑻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4、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⑵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⑶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⑷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5、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⑵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⑶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四、布置作业。 
附:课后资料《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翻译。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们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认为这是可以令人信服的。 
秦国拿了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骗赵国,并且用威胁的态度企图攫取它的和氏璧。这时说秦国想要得到璧是实情,但不是要趁此机会窥伺赵国的呀。赵国知道这个真实的情况就不给它,不知道这个真实的情况就给它;知道这个真实情况而惧怕秦国就给它,知道这个真实情况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它。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的啊,为什么既惧怕它而又要去挑起它的怒火呢! 
况且说到秦国想要得到这块璧,赵国不肯给它,双方是无所谓是非曲直的。赵国送去了璧而秦国不交割城池,那错在秦国。秦国交出了城池而赵国反把璧拿回去了,这错在赵国。要想使这错在秦国,就不如舍弃这块璧;害怕丢掉这块璧,就不如不送去了。那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去交割城池,又准备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沐浴了才来接受这块璧,照这形势已是不得不给城池的了。如果璧拿去了而不给城,相如就可以上前去恭敬地说:“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那璧不是赵国的璧吗?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珍宝啊。如今使大王为了这块璧的缘故,而失去了十五座城池;那十五座城池的百姓,都会深深地怨恨大王把他们抛弃了如同草芥一般。大王不给城池,却骗取了赵国的璧,就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竟在天下人的面前失去信用,我请求就死在这里,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璧。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怀揣着璧逃回去,把这有理的一方给了秦国呢!那时秦国的意思还不打算和赵国断绝关系啊。假如秦王发怒而在大街上杀掉相如,派武安君统领十万大军兵临邯郸,责问那块璧的去向以及为何失信,秦一次胜仗就可以使相如灭族,再次胜仗那块璧就终于送到秦国了。 
我所以说,蔺相如能够保全这块璧,那是上天的保佑啊。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所表示的强硬态度,温和忍让地对待廉颇,那办法是越做越神妙的了。所以能够赵国,这实在是上天袒护保佑着它啊! 

http://www.5156edu.com/html2/11410.html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设计全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