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概论(考试复习册)

发布时间:2020-05-16 07:09:12

民族学概论(考试复习册)

(注:全按照老师的勾画重点顺序编排!!!

1、民族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及其文化。

2、“民族”一词最早的提出人物及时间:列宁于1912年第一次系统完整的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提出。

3、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创立标志:恩格斯作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4、“进化论学派”的相关内容:

(1)主要观点:文化发展按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逻辑发展演进。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英国的斯宾塞、泰勒【代表作:《原始文化》、《人类学》】、弗雷泽;美国的摩尔根【代表作:《易洛魁联盟》、《古代社会》】。

5、“英国功能学派”的相关内容:

(1)主要观点:民族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把每一种文化都作为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系统,要在弄清楚各部分对整体所做贡献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试图找出作为整体人类社会功能的一半法则。(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抽象还是具体,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代表作:《西太平洋的探险队》、《野蛮社会的犯罪与习俗》】、拉德克利夫-布朗【代表作:《安达曼岛人》、《社会人类学方法》】。

6、我国最早提出“民族学”一词的人物及时间:1926年蔡元培在《一般》杂志上发表《说民族学》。

7、我国民族学发展历程的几个重大事件:

11928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学组设立。

219516月中央民族学院成立。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重生,198010月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在贵阳成立, 1984年改名为中国民族学会,1991年改名为中国民族学学会。

(4)1981年中国人类学学会在厦门中山大学成立。

8、“种族”的相关内容:

1)概念: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2)类型:蒙古人、欧罗巴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

3)特征:①蒙古人→黄皮肤、黑发、面部扁平、鼻梁不高、嘴唇厚度适中。

②欧罗巴人→柔软的波状头发或直发、发色不一、肤色较钱、体毛和胡须发达、鼻梁很高、嘴唇厚度较薄。

③尼格罗-澳大利亚人→黑色卷发、深棕色肤色、体毛不多或中等、脸型较窄。

9、 “种族主义”的相关内容:

1)概念:人类种族在治理和道德发展能力上不相等,种族差异决定各族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优秀种族理应凌驾于略等种族之上的理论。

2)危害性:①促使产生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沙文主义等多种形式的 民族剥削和压迫。

②促使产生种族屠杀、种族迫害 、种族隔离以及存在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种族歧视行为。

③种族主义理论为西方殖民者作为“优势”种族掠夺、迫害、杀戮“略等”种族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3)基本表现形式:民族偏见,民族歧视,民族隔离

10、“经济文化类型”的概念:

1)“苏联”的经济文化类型的概念:居住在相似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着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形成的经济、文化的综合体。

2)“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的概念: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并操持着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11、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作用:

1)肯定了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物质文化发展的影响。

2)为世界民族分类提供了一套新的方案。

3)为考古学中的“文化”、“类型”等概念的形成和解释提供了参考依据。

4)对体质人类学材料和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起到了参考作用。

5)对民族史志的撰写和讲授起到了纲领性作用。

6)为民族学走向社会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途径。

12经济文化类型在中国的“基本框架”(分布区域):

1)采集渔猎类型组:东北大小兴安岭的森林地区及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交汇处,民族有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生计方式为渔猎采集型。

2)畜牧类型组:东起大兴安岭西面,西到准噶尔盆地西面,南到横断山脉中段的广大地区,民族有蒙古族、哈萨克族、裕固族、塔吉克族、藏族以及部分鄂温克族和达翰尔族等,生计方式为畜牧型。

3)农耕类型组:分布在帕米尔高原坡到台湾、从黑龙江到海南岛的辽阔区域。大多数的少数民族,生计方式为农耕型。

13、近期中国民族学的任务:

(1)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问题的研究。

(2)积极研究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3)扬长避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研究。

(4)创立民族学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和现代化学说。

(5)进一步开展国内各民族的研究。

(6)加强世界民族的研究。

(7)继续开展国外民族学理论的研究。

(8)继续开展影视民族学(影视人类学)的研究。

(9)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研究。

(10)开展民族文物研究和建立民族学博物馆。

(11)开展民族学统计学的研究。

14、民族识别的概念:通过实际调查和科学研究,考察待识别对象的自然地域、语言文字、经济生活和文化习俗等要素,从而对待识别对象的民族成分、民族名称和成员族属等做出辨认和确定。

15我国开展民族识别的原因:民族识别是党和政府调整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以及开展民族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废除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后,党和政府推行民族平等政策,致力于建设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民族识别,为了更好的贯彻民族政策和巩固民族团结。

16民族识别的依据与原则:

1)依据:要判定一个待识别的人们共同体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单一少数民族还是某一少数民族的一部分。

2)原则:①结合我国实际,灵活运用斯大林关于民族四个特征的著名理论。

②从民族集团的现状出发,分析研究历史。

③尊重本民族集团中大多数人的意愿。

17、我国民族识别的重大成就及意义:

1)政治意义:民族识别的开展使得少数民族的族称得到了国家法律的确认,各少数民族成为了中华民族中平等的一员,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并且为党和政府制定和执行民族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2)学术意义:民族识别工作为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发展。

3)世界意义:中国的民族识别是一项世界性创举,为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弄清民族结构、妥善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8、民族学的基本方法;实地调查法(田野调查法)

19、民族学实地调查的含义: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住居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

20、“马凌诺斯基革命”的含义:对民族学实地调查方法的创新,即开创了“参与观察法”的田野工作新局面。

21、实地调查的特点:(1)社会性与多元化 2)历史性与现实性

3)实践性与探索性 4)艰苦性与变化性

22、实地调查各大类型的概念:

1)自观和他观(自观: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他观: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

2)宏观和微观(宏观:在较大的区域或跨区域的全方位综合的调查;微观:又称“微型调查”,就是在一定的地方,在少数人可以直接观察的范围内针对一方面的调查)

3)社区和个案(社区:针对具有数量不一共性的对象进行研究的调查;个案:针对具有唯一共性的对象进行研究的调查)

4)定性和定量(定性:不通过统计程序或其他量化方式得出结论的调查;定量:通过统计程序或其他量化方式得出结论的调查)

(5)专题和综合(专题:选择某一方面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全面的比较的调查和研究;综合:大规模、多学科、多领域进行的调查)

23、实地调查前的准备工作:(1)课题选择;(2)文献准备;(3)物质准备;(4)调查提纲。

24、实地调查的具体方法:

1)观察与参与观察(2)文献文物搜集(3)个别访问4)开调查会

(5)问卷调查法(6)谱系调查法(7)自传调查法;(8)定点跟踪调查法。

25、实地调查的记录和方式:

(1)影视记录(2)录音记录

(3)文字记录(笔记、实录、讲述记录、调查日记或流水账或备忘录)

26、实地调查报告的类型和基本格式:

1)类型:记录式调查报告、综合性调查报告。

2)基本格式:记录式调查报告→多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综合性调查报告→导语、正文【有关调查的内容多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展开,内容以分析调查材料为主】、结语【简明扼要地阐述调查者的看法和体系】

27、婚姻、家庭的概念:

1)婚姻:男女两性的结合,而且这种结合就是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些地区内社会制度及其变化和伦理道德规范所认可的夫妻关系。

2)家庭:由一定范围的亲属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细胞。它的联结纽带是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

28、“民族关系”的相关内容:

1)含义: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在人们的交往联系中,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

2)基本表现形式:①以民族群体出现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②以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相互交往中表现的民族关系

29、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相关内容:

1)性质: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2)基本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竞争、共同繁荣

3)本质特征(最基本原则):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之间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互助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互助是民族平等团结的必然结果,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相互联系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5)影响因素:分为正负作用影响:(国内、国际、民族本身)

①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②民族团结的大趋势与民族主义思想有所滋长并存。

③民族间互助合作的发展与民族竞争增强并存。

④本民族共同发展的趋势与民族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并存。

⑤民族联系交往增多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并存。

30、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31、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民族自主自治、民族全面发展、民族统筹兼顾、照顾扶持。

32、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概念: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联系中,处在同存的地位,具有同存的权利,是多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待遇和权力、利益的并存。

33、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概念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所指的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34、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依据:

(1)理论依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

(2)事实依据:①从历史情况来看,我国长期以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历史基础)

②从民族组成来说,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多,少数民族人口少,地大物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种情况决定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只有在统一国家内团结互助,通力合作,才能得到共同发展。

③民族分布状况,大杂居,小聚居。

④从我国各民族的关系来说,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密切联系。

⑤从我国革命发展状况来说,各民族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结成了血肉不可分离的联系。

35、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

(1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2充分调动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3)它有利于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保障整个国家的独立和繁荣,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36、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三种类型

(1)是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广西、西藏、宁夏、内蒙古、新疆)

(2)是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为主同时并有其他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3)是以两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地方

37、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民族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8、党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权益,又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2)充分调动了少数民族人民社会主义积极性,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

(3)有利于抵制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保障整个国家的独立和繁荣,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和人民民主执政的政权。

39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措施:

(1)各类院校的培养学习(2)注重实践锻炼、干部交流、岗位轮换、挂职

(3)在德才兼备的情况下,选拔任用。

40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

(2)少数民族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3)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占重要的战略地位

(4)处理好民族问题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41、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2)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经济;

(3)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力度;

(4)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

(5)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6)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

42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1)积极因素:自然资源丰富民族团结政策支持

(2)消极因素:①自然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43、为什么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需要现代化

(1)之所以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是因为我国少数民族比较集中分布在祖国边疆地区,复杂多样的地质构造,发育历史不同,各自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因而各种能源矿产应有尽有,而且山上还有宝贵的森林资源和各种动植物资源;

(2)之所以少数民族需要现代化,是因为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在解放前大都长期停滞在资本主义前的落后状态,需要现代化的扶持发展民族经济。

44、文化的概念(英国学者“泰勒版):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45、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共享的 (2)文化是习得的 (3)文化以符号为基础 (4)文化是整体的

46、文化的变迁的含义: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民族文化系统,从内容到结构模式,风格的变化。

47、文化的涵化的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文化体系间持续接触、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异。

48、 文化变迁的动因

(1)内部动因:本民族社会内部社会的发展,即进化、发明、发现而引起的文化变迁

(2)外部动因:是在于不同的民族的接触中,收到他民族文化的传播影响出现借用或创新而导致的文化变迁。

49、文化涵化的两个前提条件

(1)文化的接触:相互持续的接触;

(2)文化的传播由一种文化向其范围之外转移或扩散,引起他们文化的互动,采节以及整合过程。

50、文化涵化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接受:即通过接触、选择、采借接受了某些文化成分,这种接受有的是被迫的,称“逆涵化”,有的是自愿的,称“顺涵化”

(2)适应:即把接受过来的各种文化成分同自己传统文化体系的部分或全部协调起来的过程

(3)抗拒:即在涵化过程中,由于政治上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压力太大,变迁发生过猛,致使许多人不易接受,从而导致排斥,拒绝,抑制或反抗现象

51、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

(1)概念:各民族在适应和改造自身生存环境的实践活动中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特征:共享性 ②习得性 ③适应性 ④整体性 ⑤象征性

轻轻背重点松松过考试!OH!耶!

民族学概论(考试复习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