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

发布时间:2020-06-14 03:24:34

郑州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空的颜色也变化着:深红粉红橘……仿佛是魔术大师的精彩魔术,让人目不暇接。

抬头望着天空,只见红彤彤的晚霞已经染红大半片天空了,形状更是千姿百态。

黄昏,一缕轻烟从烟囱里轻盈地飘出来,地面还留着一丝余热。

你看!一只凶猛的老虎正在追赶一只小兔子,跑着跑着,不见了,却出现了一匹骏马,它在无边际的草原上奔跑着。

黄昏不像正午那样闷热,而是清爽的风中略带一丝暖意。

A③⑤①②④

B③⑤②④①

C①③④②⑤

D②⑤④①③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去掉的结果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在句子末尾加上的需求

C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之一去掉)

D.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删去能否”,或在取得前加能否。)

3 . 某人收到一个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因病不能出席,写信向大会秘书说明,措辞得体的一项(

A.因病不能到会,坐失良机,深感不幸。

B.因病不能到会,有负众望,深感不安。

C.因不能到会,不能对会议作出应有贡献,特致歉意。

D.因病不能到会,失去学习机会,十分遗憾。

4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悄然(qiǎo    咆哮(páo xiāo 屏气敛声(bǐng)    摧枯拉朽(kū)

B.要塞(yào sài  颁发(bān)      锐不可当(dāng)       殚精竭虑(jié

C.国殇 (shāng)    篡改(zuàn)    惨绝人寰(yuán)       卓有成效 (zhuó)

D.镌刻(juàn)   娴熟(shú)         杳无消息(chá)       清荣峻茂 (jùn)

5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仲裁  蒙昧  耽精竭虑   一丝不苟   颔首低眉

B.镌刻  窒息  眼花缭乱   催枯拉朽   诚惶诚恐

C.泄气  咆哮  郁郁寡欢   任劳任怨   藏污纳垢

D.禁锢  祖藉  和颜悦色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6 .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做过傻事、错事,陷入绝境时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最终成长为百折不挠的钢铁战士。

B.《格列佛游记》中慧駟们教育子女学习克制、勤勉以及整洁等课程,还训练子女沿着陡峭山坡上下奔跑,以提高它们的力量、速度和耐力。

C.《骆驼祥子》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

D.《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的书

琦君

1)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2)我就会问:哪本书呀?

3那本橡皮纸的。

4)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5)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着嘴的是母的。喜鹊也跟人一样,男女性格有别。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得最厚的一页。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6)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潮湿。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橡皮纸。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纸,是太外婆亲手裁订起来给外婆,外婆再传给母亲的。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里,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了。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7)还有一本母亲喜爱的书,也是我记忆中非常深刻的,那就是触目惊心《十殿阎王》。粗糙的黄标纸上,印着简单的图画。是阴间十座阎王殿里,面目狰狞的阎王、牛头马面,以及形形色色的鬼魂。依着他们在世为人的善恶,接受不同的奖赏与惩罚。惩罚的方式最恐怖,有上尖刀山、落油锅、被猛兽追扑等等。然后从一个圆圆的轮回中转出来,有升为大官或大富翁的,有变为乞丐的,也有降为猪狗、鸡鸭、蚊蝇的。母亲对这些图画好像百看不厌,有时指着它对我说:阴间与阳间的隔离,就只在一口气。活着还有这口气,就要做好人,行好事。母亲常爱说的一句话是:不要扯谎,小心拔舌耕犁啊。”“拔舌耕犁也是这本书里的一幅图画,画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舌头被拉出来,刺一个窟窿,套着犁头由牛拉着耕田,是对说谎者最重的惩罚。所以她常拿来警告人。

8)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气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气为止。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 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多。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和大哥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

9)母亲当然还有其它好多书。像《花名宝卷》《本草纲目》《绘图列女传》《心经》《弥陀经》等的经书。她最最恭敬的当然是佛经。每天点了香烛,跪在蒲团上念经。一页一页地翻过去。有时一卷都念完了,也没有看她翻,原来她早已会背了。我坐在经堂左角的书桌边,专心致志地听她念经,音调忽高忽低,呼慢呼快,却是每一个字念得清清楚楚,正正确确。看她闭目凝神的那份虔诚,我也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念完最后一卷经,她还要再念一段像结语那样的几句。最末两句是四十八愿渡众身,九品成令登彼岸。念完这两句,母亲宁静的脸上浮起微笑,仿佛已经渡了终身,登了彼岸了。我望着烛光摇曳,炉烟缭绕,觉得母女二人在空荡荡的经堂里,总有点冷冷清清。

10)《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11)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7 . 作者琦君以母亲的书为线索,勾勒母亲的形象。请问文章主要写了母亲的哪三部书?围绕这三部书,记叙了与母亲有关的哪些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书名

与母亲有关的事

橡皮纸书

橡皮纸书中夹着外婆绣花的图样

8 . 琦君以一双不谙世理的小女孩的眼光探究母亲的书,捕捉母亲的情感世界,令人感慨万千。读了全文后,你觉得琦君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9 . 按要求理解并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1)赏析第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

2)说说第段中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

10 . 这篇散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章表达的主旨与《秋天的怀念》有什么相似之处?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睡在噪音里的母亲

牧徐徐

母亲是一个特别爱静的人,尤其是在睡觉时,不能受到一点声响的打搅,否则就易失眠。

以前,母亲一直住在乡下老家,村子里的白天夜晚都特别安静。因此,她习惯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入睡。我在很小时便知道母亲喜欢清静,所以,不敢在她睡觉时发出喧哗声,更不敢轻易去打搅她。

母亲睡觉时爱静的这一特性保持了很多年,直到来到我这里。

我的新房正好位于城市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一天到晚都是车流不断,喧嚣不已,晚上的光污染也很重,窗外的灯光亮得如同白昼。

我知道这样吵闹的环境,母亲自然受不了,于是便事先给她的卧室窗户安了加厚的双层隔音玻璃,还挂上了一层厚厚的隔光窗帘。我想,这样便能有效地阻隔掉外面的噪音和灯光,能让母亲睡得安稳些。

但母亲晚上睡觉时却不愿意关窗户和拉窗帘,理由是窗户关起来,一点风都进不来,太闷了

夏天来临时,晚上卧室里热得很,可母亲却不愿意开空调,说空调吹出来的冷气让她不舒服。其实,她是觉得开空调费电,勤俭、朴素是她一贯的秉性。

不开会热坏您身体的!我坚持让她开。

哪有这么娇贵,我在老家过了几十个三伏天,也从没用过空调呀!母亲反驳,可城里比老家热呀,左右邻居都开,他们的空调外机将热量全都排到我们家了。我摆开事实,想让母亲清楚这个道理。

可母亲到底还是坚持不开空调,再热的夜晚,她也只是拿着那把从老家带来的蒲扇,给自己扇些风来,她说:扇累了,困乏了,自然就能睡着,睡着也就不知道热了。

一天晚上,我走到母亲的卧室边,一打开门便是一股热浪,让刚从空调房里出来的我十分不舒服,但我发现母亲居然睡着了,睡在很大的噪音和一股股热浪之中。从窗外射进来的灯光,毫不留情地打在她瘦弱、单薄而又苍老的身上。我有一种流泪的冲动,母亲一个睡觉爱静的人,居然改变了一辈子的特性,变得不在乎喧嚣,不在乎嘈杂,不在乎不黑下来的夜晚,更不在乎扑面而来的闷热,就这么慢慢地睡熟了……母亲,她是真累、真乏了。

我想,母亲肯定向往乡下老家的宁静,渴望回到那个没有喧嚣车流,没有刺眼灯光的乡下,过安安静静的晚年生活。但她却从未开口提起想回去的话题。母亲是明事理的人,她深知,自己来这里是有任务要完成的。她的到来和不离开,将能极大地帮衬儿子一把,让辛劳一天回到家的儿子,不必自己动手做饭,一回来就能吃上一顿现成的热腾腾的晚饭。她更知道,正因为她的存在,儿子早上才能多睡会儿,不必自己早早起来做早饭,更不必去外面吃又贵又不太健康的早点。

我想,天下有无数这样的母亲,为了子女,人到老年却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漂泊在陌生的城市里,带着大半辈子的乡土气息来忍耐城市里的新生活,她们善良而勤俭,并极具坚韧性,如同我的母亲,再热的天,再吵的环境,她也能忍受住,强迫自己合上眼睛,睡在一片喧嚣吵闹之中。

睡在噪音里的母亲,她知道不能为了自己撒手不管,回到熟悉、舒坦的乡下去,她是在为孩子做最后无悔的牺牲。

(选自20162月《思维与智慧》)

11 .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在噪音里的母亲的?

12 . 文章前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13 . 文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4 . 你认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

15 . 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伟大,读完本文,你最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

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温暖的小刀 马德

那年春末,我到一所中学去监考。

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不愿伸出来。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一位女老师。大约,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藏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什么东西。

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

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怍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一脸的痛楚,小声地嘟囔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地理题需要改动。办公室送来了一沓纸片,纸片上,印着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图。我们分发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粘贴在试卷的答卷纸上。由于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太过匆忙,这些纸片裁剪得很粗糙,考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把四个毛边撕去,大小合适,才能贴在试卷上。

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大约,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可是,那张小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她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

⑼“这位女同学,我可以帮你吗?”女老师走过去,俯下身子,声音低低地征询女生的意见。女生抬起头,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纸片给了她。

然而,女老师并没有立即动手,她把那张纸片放在讲台上后,便在满考场里寻找着什么。我有些纳闷,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嘛,她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不一会儿,女老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找到了一把小刀。然后,她坐在讲台前,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裁着那张纸片,————”,小刀割裂纸片的声音很好听。我和女生看着她做这一切。说实话,那一刻,女老师慈祥得像坐在讲台前的一尊佛,她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完成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

随后,她微笑着把这张小纸片轻轻地放在女生的桌子上。女生欠了欠身子,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她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说,赶紧答题吧,便走开了。

然而,我还在纳闷着。一张小纸片,用手也完全可以撕得很整齐,为什么一定要找把小刀来呢?

考试结束后,我道出了心中的不解。那位女老师笑了,说,这个女生所残缺的,是一只手。我不想在她面前,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头去撕那张纸片,那样的话,会撕碎这个女孩的心。我满考场去寻找一把小刀,就是想借助小刀,避开对她的这种伤害。

一直以来,小刀在我心中不过是一片冰冷的铁片而已。而那年春天我懂得了,原来即便是锋利而冰冷的一片小刀,也会裁剪出人性的温暖来。

16 . 本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17 . 文中第段中的加点词语这个细节具体指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18 . 段中划线句子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9 . 段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0 . 段在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三、句子默写

21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一诗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舟子喃喃曰:“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5)把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百里奚举于市(______

2)所以动心忍性______

3)衡于虑,而后作(______

23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4 .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列举实例,再依据实例讲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B.文章例举六个成功人士的事例,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人既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还包括其他能担大任的人。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论点是一致的。

五、作文

25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歌德曾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叔本华也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要求: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不少于5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26 . 作文。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会让我们认识到许多印象深刻的人。请以我的一位初中老师为题,作一篇文章。

要求:(1)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必须达到要求,否则作文降一个等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二、现代文阅读

1

2

3

三、句子默写

1

四、课内阅读

1

五、作文

1

2

郑州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