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使用音乐,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发布时间:2016-03-14 08:40:13

巧妙使用音乐,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中山市古镇镇曹二小学 姓名:邓佩雅 邮编:528421电话:151********

【摘要】音乐是反应现实生活情感的一门艺术,它与语言文字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恰当巧妙地使用音乐,有利于学生更容易投入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音乐的熏陶下,让语文课更具艺术性,更有魅力,从而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关键词音乐;语言;高效;实践

巧妙使用音乐,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摘要】音乐是反应现实生活情感的一门艺术,它与语言文字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恰当巧妙地使用音乐,有利于学生更容易投入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音乐的熏陶下,让语文课更具艺术性,更有魅力,从而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关键词音乐;语言;高效;实践

在音乐众多的定义中,笔者个人比较认同这一说法:“音乐是反应现实生活情感的一门艺术”。在笔者看来,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从它工具性上看,音乐更是一种语言,它使用音符这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可以交流,可以表情达意,在特定的领域中,它甚至比起语言文字,更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李吉林老师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他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正因为如此,音乐和语文在某种定义上其实是互通的,在语文教学中借助音乐,能以生动,真挚的情感去拨动人的心弦,更有利于学生投入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近年来,音乐不断地走进语文课堂,成为激活语文课堂的香饽饽。笔者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尝试,对如何使用音乐,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进行探究,在使用音乐的方法与效果中,收获了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下面,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探讨:

一、 因材施“乐”,营造气氛,激活课堂

首先,笔者认为在课堂上使用音乐应当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使用音乐,恰当地使用音乐,可以激活语文课堂,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在不适合使用音乐的课文中刻意生硬使用,或是使用了不恰当的音乐,将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闹出笑话。因此,想要让音乐在语文阅读教学起到应有的作用,便应当因材施“乐”,即根据课文的体裁、情感基调、中心思想等等选择恰当的音乐。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维生素C的故事》时,笔者尝试在导入新课时播放了一段节奏缓慢,音调低沉的纯音乐,营造了一个悬疑、可怕的气氛,当学生逐渐被音乐拉进所设定的情境时,笔者便在幻灯片出示一张航海图片并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内容“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船员在船上只能吃到黑面包和咸鱼。最可怕的是在航海期间很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先是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船员们都把这种怪病叫做海上凶神接着提问,如果你就是当时的船员,你的感受是什么?这样一来,原本略显枯燥的科普小品,在音乐的渲染下,在创设情境中,使学生仿佛不知不觉踏上了哥伦布的大船,成为其中的一名船员,甚至也一同陷入到“海上凶神”的威胁中,为学习下文做好了情感铺垫。而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笋芽儿》时,笔者在学习课文前,播放节奏明快,歌词朗朗上口的《春雨沙沙》,让学生跟老师一起歌唱,一起舞蹈,使学生在音乐中充分感受春天的气息,为引出课文中勇敢、坚强地在春天中破土而出的笋芽儿营造气氛,收效甚佳。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音乐时,绝不能信手拈来,为用而用,必须提前对课文进行透彻的分析,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因材施“乐”,这样,音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营造气氛,激发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反复出现,彼此呼应,强化记忆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讲过:音乐是通过思维和记忆系统的高速公路,当高雅音乐一旦被巧妙地融入课文所营造的那座无比神圣的殿堂,会有奇妙的效果”通过音乐这一表现形式来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使用语言文字基础上展开想象,更能促进思维,强化记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避免重复枯燥,通常一首音乐只会播放一次。而笔者在实践中,尝试了同一首音乐在课堂中反复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这一篇课文时,笔者首先对课文进行分析,本篇课文开头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句子“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本课文通篇使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对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没有形象描写,为了丰富小鸟的形象,笔者通过筛选,为小鸟度身选定了一首动听的纯音乐——《欢快的小鸟》,把小鸟天天给树唱歌的内容具体化。通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每天早上,当太阳刚露出笑脸,鸟儿就(生接读此段);每当夜幕降临,繁星满天时鸟儿还是(生接读此段);不管是百花盛开的春天,还是酷热难耐的夏天,哪怕树叶凋零,吹起瑟瑟的秋风,鸟儿依然(生接读此段)”,学生在《欢快的小鸟》这一音乐中,通过反复地诵读感受到,这就是小鸟给树唱的歌,树和小鸟在这样动听歌声中愉快地生活。学到课文最后,当小鸟回来寻找好朋友树时,树却被砍伐做成火柴只剩下灯火,当小鸟看着灯火,不舍得离去时,《欢快的小鸟》这一音乐再次响起,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小鸟过去和树相亲相爱的日子,竟异口同声地朗诵起“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由此一来,课文的中心思想在音乐中不言而喻。

笔者认为当遇到合适的教材,不妨大胆尝试同一节课中使用同一首音乐,这样的音乐在课堂中反复出现,不仅使文章前后得到呼应,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对课文的理解。有资料显示,在音乐中记忆,效率可提高7倍,西方人把音乐介入背诵法叫做超级学习法。正如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的: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

三、 配乐朗诵,牵动情感,升华内化

配乐朗诵是语文教学中运用音乐最常的手法,不管是音乐艺术还是文学语言,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情感,而配乐朗诵则是带动学生情感的绝佳方法。配乐朗诵的形式多种多样,课文开头使用配乐朗诵,能起到引领全文情感基调,引出下文的效果;在课文之间穿插配乐朗诵,则能牵动学生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课文最后使用配乐朗诵,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可以让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内化。

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中,笔者使用的是在课堂最后配上《烛光里的妈妈》这一首歌的纯音乐,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动人的音乐再配上感人的语言文字,学生沉醉在音乐中,也沉醉在自己的朗读中,朗读声随着音乐越发投入情深,越发激情四溢,这正是学生感情得到升华内化的效果。

是的,让音乐与语文有效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因材施“乐”,注重适度、适量、适时,为课堂营造气氛,让语文课充满生机与活力,更能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提高情感素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4

[2]《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于永正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11

[3]《引进音乐辅助优化语文教学》黄瑾,现代语文,2004

[4]《让音乐走进语文教学》崔秀敏,教学探索,2006

[5]《音乐让语文课堂如此精彩》庞慧珍,教研论坛,2010

巧妙使用音乐,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