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小说对比

发布时间:2018-06-30 23:26:17

中英小说对比

一、中西小说之起源与发展

作为叙事性文学类型,小说是在神话、寓言、故事、历史传说等故事性文学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小说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和后来的各种故事。

(一)中国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主要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夸父追日等。

先秦寓言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先秦两汉《史记》、《左传》、《战国策》等史传散文,在写人、叙事等各方面,都为小说文体的形成准备了艺术条件,对后来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的,这一时期出现了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前者的代表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后者的代表是干宝的《搜神记》等。

唐代小说又称为“传奇”,多传写奇闻异事,为文言短篇小说。改变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叙述方法,开始进行具体细致的人物、情节和生活场景的描写,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已真正成熟。

宋元小说以“话本”最出色,为白话短篇小说。话本是说话艺人讲演故事的底本。随着“说话”艺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宋代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既出现了短篇拟话本小说,如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还出现了章回体长篇小说,如“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等等。

章回小说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如《水浒传》: 第二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郑关西

(二)西方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小说和叙事诗是先后相关、一脉相承的。西方小说的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腊最早的叙事文体——史诗。希腊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中的故事直接影响到西方小说的产生。

西方小说真正形成的标志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它开了西方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同时期拉伯雷的《巨人传》是西方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到17世纪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小说在文体和艺术上都已经发展成熟。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种种变化,出现了古典主义小说、启蒙主义小说、感伤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自然主义小说,直到20世纪的现代主义小说等等。

(三)中西小说发展过程的共同点

回顾中西小说的产生,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们虽然都有遥远的根源和长期的发展阶段,而真正的形成或走向繁荣却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出现、市民阶级兴起的时期,即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的明清时期。

二、中西小说主题之比较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歌颂英雄,反映个人的寻求、冒险以及心灵历程等等,是西方小说的重要主题。

鲁滨逊漂流记

中国小说强调的不是西方式的个人主义精神,而更多地肯定了人在家族、群体、社会中的价值。中国小说强调的是对现实政治、道德伦常的关注,而缺少对人类命运、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

三、中西小说结构之比较

结构布局是小说中技巧性最强的一方面。中西古典小说都注意用情节来吸引读者,而要使情节生动引人就需要在结构布局上下功夫,由于中西民族文学传统不同,中西古典小说在结构布局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中国小说结构的第一个明显特征是首尾完整。作家往往按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顺序安排情节,这主要是受到史传文学的影响。

中国小说结构的第二个特点是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在遇到转折,或另一线索开头的地方,作者往往要用明显的语言提醒听众。如 “此是后话不提,如今且说……”,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等等。这是受口头“话本”文学之影响。

中国小说在结构上的第三个特点是大小故事有机结合。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常常是大故事中有独立完整的小故事,小故事之间环环相扣,合起来构成一个大故事。这同样是受到“话本”之影响。

《水浒传》中,按“武十回”、“宋十回”的框架,它们可以另取书名,独立成书

长篇小说《红楼梦》,也有许多章节如“红楼二尤”、“小红赠帕”之类可以单独成篇。“刘姥姥进大观园”,往往被独立地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西方小说一般不按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的自然顺序去绪构作品,而是根据表达主题和人物塑造的需要,颠倒自然顺序,或以事件结尾为开头,或以中间部分为开头,或将起因放在结尾,目的在于突出最重要、最吸引人的情节。

西方小说往往喜欢将多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思想。

四、中西小说人物塑造之比较

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以写外部现象为主,即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和言行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与中国古典小说相反,西方古典小说大都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见长。通过对人物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以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的刻画和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的许多回,就是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像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对话,王熙凤与老太太之间的对话,刘姥姥与姑娘们之间的对话,简直就是小说的主体内容。

中西小说人物塑造差别之原因

中国古典小说以较少分析人物心理活动,这与儒家的集体本位,要求克制自我,顺从社会的思想有关。

西方小说重视人物的心理刻画。与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本位、自我中心有一定的关联。

五、中西小说环境描写之比较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揭示形成人物性格的外在原因,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西方古典小说特别是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中,经常有大段的环境描写。甚至可以只写环境不写人。

西方小说往往通过人际关系写社会环境。

许多时候将环境描写象征化与神秘化。如《呼啸山庄》开头对于荒原环境的描写。

中国古典小说中没有大段的环境描写。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往往显得很简略,处于陪衬地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才是主体。如《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凤雪山神庙》中,对雪景的描写:“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乍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这里作者用十分简略的风景描写烘托林冲郁闷、孤独的心情。

中西方小说环境描写不同之原因

中国古典小说不重视环境描写。一方面是受话本或拟话本的影响。另一方面,与中国绘画的影响分不开。我国古代绘画主要以线条造型,甚至根本不着颜色,只是“白描”,一般很少细致地描绘背景。受此影响,我国古典小说也就不重背景的细密,而重白描之笔。

西方古典小说多有大段大段的环境描写。这与西方的绘画影响有关。西方的油画主要是用明暗色彩造型,讲求画面不留空白,因此,背景和环境的描绘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受此影响,西方古典小说在注重人物形象塑造的同时,也注重环境的描写。

中英小说对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