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教学WORD版

发布时间:2014-06-25 22:04:08

乐高公司:乐高玩具公司总部位于丹麦Billund, 是一家家族式私有企业。在提供模拟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学习能力的高品质产品和体验方面,它是全球的佼佼者,其产品主要通过游戏性的活动来鼓励游戏者动手、动脑创作,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促进团结和共同思考。

公司全面奉行的座右铭:“锐意进取,只求最好(Only the best is good enough)”。

机器人简介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

机器人发展典型事件

1914 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即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机器人),并注册了专利。这种机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1959 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由于英格伯格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宣传,他也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

1962-1963年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人们试着在机器人上安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触觉传感器,托莫维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灵巧手”上用到了压力传感器,而麦卡锡1963年则开始在机器人中加入视觉传感系统,并在1964年,帮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能识别并定位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1965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出Beast机器人。Beast已经能通过声纳系统、光电管等装置,根据环境校正自己的位置。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陆续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美国兴起研究第二代带传感器、“有感觉”的机器人,并向人工智能进发。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它带有视觉传感器,能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不过控制它的计算机有一个房间那么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一台智能机器人,拉开了第三代机器人研发的序幕。

1969 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研发出第一台以双脚走路的机器人。加藤一郎长期致力于研究仿人机器人,被誉为“仿人机器人之父”。日本专家一向以研发仿人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的技术见长,后来更进一步,催生出本田公司的ASIMO和索尼公司的QRIO

1978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通用工业机器人PUMA,这标志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完全成熟。PUMA至今仍然工作在工厂第一线。

1998年丹麦乐高公司推出机器人(Mind-storms)套件,让机器人制造变得跟搭积木一样,相对简单又能任意拼装,使机器人开始走入个人世界。

2002年美国iRobot公司推出了吸尘器机器人Roomba,它能避开障碍,自动设计行进路线,还能在电量不足时,自动驶向充电座。Roomba是目前世界上销量最大、最商业化的家用机器人。

2006 6月,微软公司推出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机器人模块化、平台统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尔•盖茨预言,家用机器人很快将席卷全球。

机器人优势:

机器人融合了计算机、机械、电子、通讯、控制、声、光、电、磁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在活动中,既教会学生去思考,又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培养综合素质。学生通过亲手组装机器人系统、检测调整传感器、编制调试控制程序等工作,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都能得到全方位训练和提升,对进行学科知识渗透、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机器人进课堂后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综合素质提高、创新思维活跃,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因此,机器人教育引入校园,对学生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获益。

其一,丰富学科生活,培养动手能力。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青少年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及科学模具的能力日益降低,创造发明的意念也渐呈弱化趋势。所有令他们爱不释手的玩具均是玩具商生产出来的,亦即是需用钱买来的。长此以往,将使未来中国少年儿童的求生能力、自我创造能力不断减低、变弱,这对于一个民族的科学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自我组装、制造机器人不但会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同时也会从小培养学生养成凡事自己动手的良好生活习惯。

其二,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机器人制作涉及相关领域多种门类的专门知识,青少年必须广泛涉猎,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机器人的制作过程,正是锻炼意志、培养坚韧品质的过程。机器人制作一般都以二人、三人或一个团队的形式进行,群策群力、共同作业,就像体育比赛中的接力赛一样,缺一不可,整体的实力远超出个人的能力的发挥。

其三,激发创新精神,培养科学兴趣。人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开发青少年智力的问题。参与机器人制作,能使学生自小就对科学产生兴趣,获得科普知识,同时也将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机器人教学概况

采用机器人作为教育平台,直观、有趣、综合性强,一经提出立即受到全球教育界的重视,并迅速发展。为了满足教育的需要,教育机器人的机械、控制、传感器和软件等四大组成部分均必须满足开放和扩展性的要求,并能够与各个层次的教学课程紧密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和训练要求。进入校园十多年,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促进教育改革的有力手段。机器人竞赛项目以其趣味性、挑战性、综合性和对抗性,深受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欢迎。

国外教育机器人的研究开展较早。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相继在美国大学里开始了对机器人教育的研究,到了六十年代他们在中小学也开始了机器人教学,在此过程中也推出了各自的教育机器人基础开发平台。

我国的机器人研究在七八十年代开展起来,在我国的“七五”计划,“863”计划中均有相关的内容。但针对中小学的机器人教学起步较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发展仍不完善。

相关评论

1、联合国2002年《教育中的信息与通讯技术中小学课程框架和教师发展纲要》:信息技术素养是人类继读、写、算后的第四素养,为人类的第二文化。

2、盖茨:我看着多种技术发展的趋势开始汇为一股推动机器人技术前进的洪流,我完全能够想象,机器人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机器人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3、苗逢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局信息技术部主任、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主任、全国“中小学机器人实验”项目发起人与项目负责人 ):

a.机器人教学即将进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b.机器人教学集中承载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诸多核心价值。

c.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是最具持续发展潜力的中小学信息技术领域之一。

d.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应用层面,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成熟后,信息技术课程应重点关注的领域应回归到属于信息技术技术特有的技术层面: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网络。机器人教育的开展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历史价值。

4、郭善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兼机器人学组负责人):

智能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学术前沿,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最佳载体,也是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其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这无疑会会为信息技术学科带来新的活力,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软件应用轻编程开发的局面会有所改善。

5、彭绍东(湖南师大教育技术学系教授 硕士生导师):

人工智能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次重大飞跃。信息技术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必然是向机器人教育重心转移。并代替人类学习或工作。

机器人教学概念

机器人教学,是指把机器人学看成是一门科学,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以专门课程的方式,使所有学生普遍掌握关于机器人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我国机器人教学的开展

我国的机器人教育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及众多知名专家以及一些发达省市的大力推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教育机器人逐步成为中小学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良好载体。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在“信息技术”科目中也设立了“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迈出了我国高中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第一步,这也意味着我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在大众化、普及化层面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各地情况来看,较多的学校只是以课外活动、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形式开展机器人教学。通常的做法,是由学校购买若干套机器人器材,由信息技术课程老师或综合实践课程教师进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机器人组装、编程的实践活动,然后参加一些相关的机器人竞赛。只有极少数的地区和学校将机器人教学纳入了正规课堂教学。

2000年,北京景山学校以科研课题的形式将机器人普及教育纳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

2001年,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卢湾高级中学等学校开始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机器人活动进课堂的探索和尝试。

2005年,哈尔滨市正式将机器人引入课堂教学,在哈尔滨师范附小、60中、省实验中学等41所学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课程,用必修课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机器人科学方面的教育。此外,香港在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的改革中,也在高中“设计与应用科技”课程中增设了机器人制作的课程。

2012年,河北省部分城市也将机器人教学课程纳入到信息技术课当中,全国各地机器人教育遍地开花,足以证明我国对机器人教育的重视,相信不久之后我国的信息技术知识方面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湖北、黑龙江、浙江、辽宁、河北、陕西等省市已经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机器人教学实验。这说明,我国青少年的机器人普及教育正在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教学目标:机器人教学的重要性技术融合了机械原理、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硬件及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承载着新的使命。机器人教育在教学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工作方式,为进一步学习机器人技术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2、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各个传感器的功能,学习编写简单的机器人控制程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机器人竞赛和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在搭建机器人和编制程序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4、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机器人学科教育对高科技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已在信息技术课与课外科技活动开设了有关机器人的课程内容。我国要赶超世界教育先进水平,必须大力加强机器人教育。

6、迎接机器人时代的需要。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展机器人教育,有助于使我们在机器人时代走向世界前列

机器人教学的教学意义

机器人教学是潮流所向,是其领域的扩大和发展。机器

人教学对知识广泛性以及技术综合性的要求,使机器人对

教育而言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1.1通过动手实践学知识,培养了开放性思维

传统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学生天性的发挥,而机器人教学的趣味性在于它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也鼓励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到有关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知识。在机器人教学中,其活动主题十分风趣,学生更是以工程师的身份,针对项目主题,进行研究、策划、设计、组装和测试。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自己的机器人,并为机器人编写程序,让它完成自己想让它做的事情。

1.2各个方面能力得以均衡发展

机器人的教学中,学生个体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锻炼表达能力,养成积极思考、发现创新的习惯。我们让学生自愿组队,几个队员共同致力于一个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很多学生喜欢这样的集体,因为不但可以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事物,也认识更多的同路人。在外出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更是与其他城市的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开阔了眼界。

1.3培养了师生的科学素质

不同的学生他们走的道路不同,如果走的是一条科技技术型的道路,那么学习机器人不可缺少。作为老师学习一点机器人知识,对于在中学里做实验搞科研很有帮助。至于学生启迪智慧意义更大了,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更可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技能,为将来走上社会,面对新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1.4有利于课程的整合创新

机器人它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所以一旦引进学校,它就不是只能存在信息技术的课堂。实际上,机器人的结构与物理学密切相关,我们可以用机器人做出经典的物理实验,也可以用机器人高精度的传感器设计完美的化学实验,这些不但有演示,而且有数据反馈过程,可及时完成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课程整合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为传统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国内外机器人教学现状:

为了适应未来科技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要,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将“人工智能初步”与“简易机器人制作”分别列入“信息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选修内容。教育部新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也提到“收集资料,了解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要求。由此可见国家对机器人教育的重视。机器人作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创新能力训练的有效工具,在教育界逐渐得到认同。

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小学的主要表现在于竞赛,通过竞赛体现机器人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进行拉动,以模范的力量推动它全面地进入课程设置。观察各地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方式大体区分以为下四种:

第一, 通过学校、少年宫、少科站等单位吸入机器人爱好的部分学生,组成智能机器人学习小组,以学员制进行活动,并可代表地区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这种形式是机器人进入中小学生视野最初、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 把智能机器人技术学习放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普及,在大中型的城市中非常的普遍,开设情况相对与经济欠发达地区较成熟。

第三, 把智能机器人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之一进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这种形式正在形成期,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常规性开设正在起步。但是,这无疑会会为信息技术学科带来新的活力,对今天信息技术教育重软件应用轻编程开发的局面会有所改善。

第四, 智能机器人教育作为研究性课程的形式进入中学,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机器人教育的长期性、个性化决定了如果通过研究性学习形式推广会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研究性课程的地位决定的课时不足,以及班额过大决定的组织难度,这都会影响机器人教育的整体推进。

国内机器人教学现状以竞赛为主

智能机器人教育应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各种形式的机器人竞赛。机器人竞赛的实质就是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竞赛。竞赛中包含着各种能力,如编程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声光电等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实践能力,还为素质教育及科技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0 年,机器人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第一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在长沙举行。其目的是刺激机器人新技术的发展;鼓励年轻学生投身机器人技术。2002 年,机器人竞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03 年,机器人竞赛达到热潮。2004 2009 年,机器人竞赛成为了主流,第四届至第九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分别在河南、广西、陕西、云南、重庆、湖南、青海举行,竞赛规模不断扩大,规格不断提高,经验不断丰富,成绩不断攀升。同时,第五届至第十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也取得了丰厚的成绩。它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机器人竞赛世界冠军,诞生了第一个中国创造的国际机器人比赛赛制。

2011 年广东省的虚拟机器人竞赛,全省共有12 个地市和顺德区报名参赛,参赛队伍106 支,参赛学生148 人。比赛形式新颖,要求学生现场编写虚拟足球比赛和虚拟灭火比赛的程序,然后进行投影演示,所有的同学都可以观看和学习。

2012 年的“乐博杯”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竞赛在西安举行,汇聚了众多的参赛者。同学们秉着重在参与、学习交流的态度,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比赛,比赛成绩优异,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编程人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兴围小学代表队,他们突出重围赢得了冠军,即将代表中国队去墨西哥参加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机器人竞赛已成为国内科技、教育界一致认同的一项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重要赛事,作为一项富有时代性、创新性、参与性和普及性,适应当代青少年需求,深受当代青少年欢迎的智力开发活动,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国内机器人竞赛项目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

中国城际家庭机器人挑战赛

未来伙伴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

“乐博杯”国际机器人IROC大赛

.国外机器人教育状况:

在国外,机器人教育一直是个热点:早在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就设立了 “设计和建造LEGO机器人”课程(Martin),目的是提高工程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和创造能力,尝试机器人教育与理科实验的整合;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终身幼儿园”项目小组开发了各种教学工具,通过与著名积木玩具商乐高公司的紧密合作,该项目组开发出可编程的乐高玩具,帮孩子们学会在数字时代怎样进行设计活动。同时,国外的一些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也有相应的机器人教育研究的内容。

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机器人学科教育对高科技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已在信息技术课与课外科技活动开设了有关机器人的课程内容。

1992年开始,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全国高中生中推行“感知和认知移动机器人”计划,高中生可免费获得70公斤重的一套零件,自行组装成遥控机器人,然后可参加有关的比赛。

日本发展机器人起步比号称“现代机器人故乡”的美国晚了十年,但是在机器人产业化发展道路上,已经走在了欧美国家的前面。这跟日本高度重视机器人教育和机器人文化的普及是分不开的。在日本,每所大学都有高水平的机器人研究和教学内容,每年定期举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机器人设计和制作大赛,既有国际性高水平比赛,也有社区性中小学生参加的比赛。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NIE)和乐高教育部于20066月在新加坡举办了第一届亚太ROBOLAB国际教育研讨会,通过专题报告、论文交流和动手制作等方式,就机器人教育及其在科技、数学课程里的应用进行交流,以提高教师们开展机器人教育的科技水平与应用能力。

美国

1994 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就设立了“设计和建造LEGO机器人”课程(Martin),目的是提高工程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和创造能力,尝试机器人教育与理科实验的整合;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终身幼儿园”项目小组开发了各种教学工具,通过与著名积木玩具商乐高公司的紧密合作,该项目组开发出可编程的乐高玩具,帮孩子们学会在数字时代怎样进行设计活动。

在美国,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全国中小学生中推行“感知和认知移动机器人”计划,大力支持和鼓励机器人教学。中学生们可免费获得70 公斤重的一套零件, 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自行组装成遥控机器人,然后参加机器人比赛。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与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和学习,通过亲自动手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日本

日本RoboCup 以机器人足球作为中心研究课题,通过举办机器人足球比赛,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RoboCup 至今已组织了八届世界杯赛。比赛项目主要有:电脑仿真比赛、小型足球机器人赛、中型自主足球机器人赛、四腿机器人足球赛、拟人机器人足球赛等项目。其最终目标是在2050 年成立一支完全自主的拟人机器人足球队,能够与人类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足球赛。

日本教学机器人Memoni,具有人工智能功能,可以与学生直接对话,还会自动记录场景,其储存了2 万多个词汇,能建构20 亿以上的完整句子,大大增加了学生语言学习的表现力。

新加坡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NIE) 和乐高教育部于2006 6月在新加坡举办了第一届亚太ROBOLAB 国际教育研讨会,通过专题报告、论文交流和动手制作等方式,就机器人教育及其在科技、数学课程里的应用进行交流,以提高教师们开展机器人教育的科技水平与应用能力。

美雅中学是新加坡的一所以机器人教学为特色的中学,经常会组织机器人教学活动、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双方还对互派师生互动交流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国际机器人竞赛:

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

IROC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

FIRA机器人足球赛

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

机器人灭火比赛

FLL机器人世界锦标赛

机器人走迷宫

每年都有来自加拿大、中国、丹麦、以色列、新加坡和美国等的100多支代表队参加

.国内机器人教学发展趋势:

机器人教学其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及创新性,完全颠覆了传统教育的束缚,机器人教学在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中“前途无量”。国内机器人有以下几大发展趋势:

1机器人教学的广泛普及

1)由于现阶段购买机器人的成本较高,所以大多都是校方投资购置教学机器人。由于经费的问题,购买教育机器人的质量也就参差不齐,学生受到教育的程度就会出现差距。巨大的资金压力还是将不少学校挡在比赛的大门之外。只有部分经济实力强的学校参与,这也就导致了局域性夺奖问题,一些有经济优越性的区域或者学校就成了包揽比赛的专业户。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器人的价格将有所变化,机器人的使用将会得到更好地普及,将会达到校校有机器人,机器人将走进每一个课堂,成为学生上课必备之物。

2)机器人教学的多样化。目前国内机器人教育形式主要以竞赛为主,并且竞赛的形式过于单一。机器人将会构建一个能真正体现学生实力和水平的比赛环境和社会环境。研究低价实用的机器人教育产品,降低参赛门槛。设立更多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和有教育意义的项目,进行多元评价。明确比赛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普及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2机器人教育向个性化、社区化、课堂化发展

机器人本身就具有吸引性和自身智能化的特点,学生便能收获成功的喜悦以及增强学习兴趣,机器人教学便像书画培训、音乐培训等非常成熟的大众教育一般,以其独特的优势走进大众群体中,给大众化教学带去了希望。在社会团体的组织下,机器人社区教育会在时间上更充分、组织活动更灵活、资金循环更顺利等,这会给机器人教育带来生机。同时,随着下一步新课程的实施,机器人教育走进课堂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向。课堂教育发展需要包括教材建设、教法研讨等几个步骤,是一个持续发展、革新的过程。这必将导致机器人教学的个性化、社区化以及课堂化。

3机器人主持教学

机器人由配角形象转变成了主角角色,机器人可以组织、管理教学,可以处理一些教学中的事务,辅助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机器人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教育机器人活动知识覆盖面广、能力锻炼多样、情感体验丰富,受到越来越多的师生欢迎,正向广大师生的普及过渡。教育机器人必将给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带来更

多的惊喜与期待。

制约:机器人教育面临的局限性机器人已经成为呼声很高的创新教育平台,并且正在大踏步地走向基础教育。教育机器人在国内处在起步阶段,随着各地中小学机器人实验室的迅速建设,它作为课程,一些不成熟的表现也越发明显,并且遇到了诸多方面的制约:

1、教育机器人产品缺乏规范性。国内外机器人制造商开发的教育机器人品牌十分繁杂,且自成体系,互不兼容,开放度较低。

2、资金严重缺乏,配套组件及设施不够,给普及增加了难度。

3、机器人教育缺乏科学规划。机器人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质量不高,大多属于“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指南”等,缺少课程与教学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且每个学校要独立开发各自的校本教材,难度较高。

4、竞赛活动商业化严重,教育发展方向偏移。机器人竞赛的组织形式,大部分是由某些机器人制造商独立或联合举办,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在竞赛规则、裁判确定、奖励办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5、教育行政部门不够重视,缺少从教育视角进行的研究。当前中小学机器人教育 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育机器人企业在推动。虽然企业在初期所为此作出的贡献应当予以肯定,但是随着机器人教育的逐渐深入与普及,亟需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机构给以充分的关注、协调与引导。

6、师资队伍的良莠不齐。在机器人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培养大量懂得多学科知识的优秀人才,才能跟上机器人时代的发展步伐。

机器人教学WORD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