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13-11-21 15:19:19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阅读一篇文章,必须理清文章的“脉络”,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教会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在这两年的听课中,我们发现下面几节课中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推介。

1、 关键词语概括法

例:上海市“双名”工程小学语文研修(1)班学员徐玉兰老师上的三年级《用冰点火》这一课

教学片断:

师:昨天已经预习过课文,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记住本课的几个词语?有没有信心?

生大声回答:有

师喊词语,生默写:“荒无人烟、思忖、如愿以偿”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请你默这三个词语吗?

生:这几个词语很关键

师:你看出它的关键,那它关键在哪呢?

生:这三个词语告诉我们事情的起因,及后来博士是怎么解决的。(师补充:也就是课文的经过和结果,对吗?)生点头。

师:看来大家已经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们默这三个词语了,因为这三个词语告诉我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现在谁能用上这三个词语,把故事简要地说说。

生准备,然后交流。

点评: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比较困难。老师能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情。先以考察默词语情况,激起学生的挑战欲,然后故意询问孩子为什么老师让他们默这些词语,要学生在猜的同时思考这几个词在课文中的作用。在孩子明白了这几个词能体现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时候,顺势利导,让孩子运用这些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很适合刚开始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学生,教会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特别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时,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能体现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关键词语进行概括。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效果较好。学生能简要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 课题扩充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学会从课题入手也就悟到了概括具体之间的关系了。

例:徐汇区逸夫小学三年级陆敏老师的《开启》一课

教学片断: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开启》一课,知道“开启”是什么意思吗?

生:“开启”就是打开的意思。

师:对,“开”和“启”都是打开的意思,“开启”就是将某样东西打开。文中要开启的是什么呢?

生:易拉罐

师板书“易拉罐”

师:文中有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生:男青年 和中年妇女

;根据板书,你能用简单的话说说,围绕“开启易拉罐”这件事,他们都做了什么?

板书:一个男青年 开启 一名中年妇女

易拉罐

生自己说,再交流(刚开始学生说的不是最简要,老师请他们看着板书,指导抓关键词,后两名学生概括得很好。课文大意:一个男青年不会开启易拉罐,一位中年妇女巧妙地帮助男青年开启了易拉罐。)

师:你们刚才说的都非常好,如果再加上时间、地点、及事情的结果,就是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试着再连起来说一遍吗?

两生交流(学生说的非常好,较前有明显进步。)

点评:这是2008515徐汇区逸夫小学陆敏老师给我校三(1)班上《开启》一课时,教孩子用简要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的教学片断。我觉得很值得我们学习。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概括主要内容刚刚涉及,学生还不会用简要的话概括,老师就引导孩子围绕课题,先理解课题“开启”的字面意思,再引导孩子关注课文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指导孩子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事件。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时间、地点、结果这些事件的要素,把主要内容概括全面。可以说,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她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学会用“事件六要素”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能针对三年级孩子的特点,给他们铺设好一级级“台阶”。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级一级上,孩子们在这样的语言训练中确实是学到了方法、学会了表达。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方法是非常有实效的,我们在教孩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不妨也试试,给孩子拐杖,但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走路。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