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发布时间:


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我认为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一、大学生在择业中的不利心理状态简要剖析

面对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一些毕业生缺乏自我了解、缺乏市场意识、缺乏择业经验,会导致部分人自我感觉良好而躇踌满志,也会导致部分人不知所措而悲观失落。

(一)自卑畏难与茫然无措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挑剔的用人单位、求职过程中的 一次又一次挫折,有的朋友开始产生自卑心态,参与竞争时缺乏信心与勇气。与此相比,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事业没有明确的目标,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没有定位,对各种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及要求心中无数,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茫然无措。



(二)左挑右选与隔袋买猫

部分毕业生期望能找一份一劳永逸的工作,于是寻寻觅觅、挑挑拣拣,难作决断。这样的毕业生主要有三类:一是贷款上大学的,希望就业后能及时还清贷款;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就业改变穷困局面;三是入学时选择了高投入的热门专业,希望有所回报的。与之相反,另有部分毕业生在对用人单位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签协议,事后不久即反悔。

(三)盲目定位,眼高手低

目前,确有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估计过高,对自己价值创造能力估计过高,这种就业心态使他们在求职旅途中屡屡碰壁。俗话说有多大脚就穿多大的鞋,也就是这个道理。此外,毕业生到企业后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与小事做起的职业心态,也是他们不受企业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行为状况分析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同他们自身综合素质不足有密切关系,对自己的特长、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缺乏恰当的估价,定位不准。综合素质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 频繁跳槽,骑驴找马

毕业生不安心现有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频繁跳槽,骑驴找马的就业心态使很多单位敬而远之,跳槽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浪费,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损害较大。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一般都要求有实践工作经验,招聘进来后立即能正常开展工作,再客观上也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障碍。

(二) 缺乏诚信,作茧自缚

有的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说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部分毕业生缺乏诚信。在应聘时随口表态,一定会认真干好每件工作,但真正到单位后,

要么嫌工作杂,要么说待遇低,有的还不辞而别。有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其获奖证书、作品成果严重“注水”,企业往往在使用后才会发现,这也是令部分企业单位对他们退避三舍的原因之一。

(三)缺乏敬业,团队精神

有部分毕生不愿在基层工作,不愿受组织纪律束缚,这种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的匮乏,使得他们很难获得长远发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规章制度,所以作为这个团队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充分发扬团队协作作风,决不能有意或无意去抵制各项制度,在企业招聘人才中,企业更青睐那些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操守的毕业生。

三、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不少企业

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品德是人才的重要标准,部分大企业在招聘时十分看重他们是否具有务实、进取精神,是否认同先做人、后做事的价值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否诚实可信、严谨认真等等。

四、毕业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当今就业环境严峻、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除了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外,毕业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择业心态到就业上岗全过程加强就业竞争能力。

(一)客观认识自己,把准就业定位

人贵有自知自明,毕业生尤其要做到这一点,在应聘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所学专业、职业爱好、发展潜力等要素,选择相应的应聘企业以及所提供的岗位、职务和薪酬待遇,做到人事相宜,人职相宜和人薪相宜,因此,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预期不宜过高,尤其对职务、薪酬的要求,过高

的就业预期,一是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对于一个缺乏工作经验和业绩的毕业生,是缺乏向企业开口索取较高职务和薪酬待遇的资本的;二是容易走进“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误区,这种误区会令毕业生丧失就业机会。

(二)增加诚信意识,奠定就业基石

具有浓厚诚信意识的毕业生,其就业的交易成本最低,也最能获得企业的青睐。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的向企业提供虚假论文、获奖证书等资信证明,有的在进入企业工作后,单方面毁约,这种匮乏诚信的行为最为企业头疼,因此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务必增强诚信意识。一旦有丧失诚信的行为,其求职的基础就不会牢固,人为给自己的求职道路设置重重障碍。

(三)珍惜就业机会,切莫频繁跳槽

目前的就业环境并不宽松,找工作难,找心仪的工作更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这种就业环境中,毕业生应珍惜就业机会,切忌频繁跳槽。

频繁跳槽会严重影响实践知识、经验的积累。跳槽也许能使自己的薪酬待遇得到提高,但习惯性的跳槽,对自己今后长远发展将是有害无益的。一般而言,企业所信任、重用的人才,应该是那些能够忠诚于企业的人才。
(四)修炼敬业精神,培养良好习惯

敬业精神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之一,毕业生要想在企业立足、发展,没有敬业精神万万不可。一个尽责进取、严谨高效的毕业生是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相反,那些马虎敷衍、无序浮躁的大学生在企业将很难立足。因此,毕业生应当在修炼敬业精神上下功夫,这是毕业生能否获得发展的治本之道。

(五)认同企业文化,实现角色转换

毕业生要实现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化,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要认同企业文化,自己的价值观要同企业的价值观相吻合,行为规范要同企业的行为规范相一致,这是顺利实现角色转换的

重要前提条件。

(六) 进入岗位角色,积累工作经验

毕业生如果被录用,就应尽进入岗位角色,尽快了解工作内容,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要求,履行岗位职责,并逐渐积累经验。毕业生一旦适应了岗位工作,并创造了不俗的工作业绩,受到重视是迟早的事情,职业生涯的拓展也会由此找到契机。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生就业引入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机制。近年,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每年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加剧了就业竞争,而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和素质的较量。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已经非常急迫地摆在高等学校的面前

较弱的集体归属感和人际能力

当代大学生来源较广,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活习惯、文化背景、地区差异显著;加之学生自我意识、私人空间意识强化等原因,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同学间交往通常小心翼翼;对集体的归属和团结意识较为薄弱,在思想层面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反映在行动上欠缺团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影响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独立工作能力。

过重的功利导向

高等学校是社会组成的重要部分,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大学生,其思想动机和行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比较大。一些错误的政治观点、人生哲学和腐朽的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大学生当中,在生活中交际目的、交际方式等方面显示出功利现象和短视目光;在学习上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成,而不够重视知识的实际摄取程度。

过窄的专业教育和较弱的文化熏陶

整体而言,文科学生对理、工科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不喜欢或兴趣不高;理、工科学生对人文

地理、社会科学等知识知之甚少;艺术类专业学生对“两课”教学反映冷淡等等,都是应该重视和改进的问题。许智宏教授说:“大学要转变人才观念,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使他们不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兼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拥有健康的体魄、完美的人格。[1]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之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人,学会生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从而幸福地度过一生。因此,我们作为高等师范学校,更应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就一个从事或谋求某种岗位的人来讲,其“综合素质”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专业素质”是相对于具体专业岗位而言的,指从业人员所必须具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而“基本素质”是不针对具体专业岗位的,是作为一个自然人在社会中生存所应具有的知

识水平和能力,其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从思想道德修养、文明礼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到性格、毅力、智商、情商等许多方面。专业素质在求职和任职的过程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被许多人形象地称为就业的“敲门砖”,但专业素质是要以基本素质作支撑的,良好的基本素质可以保证专业素质的充分发挥,特别是当就职岗位的专业不对口或不完全对口时,良好的基本素质可以保证你从容应对和尽快胜任工作要求。因此我们在对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基本素质在求职和任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注重品德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江泽民同志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应按照四个统一的

要求加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心理素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发挥的程度和服务指向。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方式并不局限于理论课,所谓“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身教胜于言教”等等,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教育内容和形式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比较直接相关的有学生成绩管理和学生行为管理的各项制度及管理水平,政治思想教育、德育课、礼仪教育、各种文体活动、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教育中到企业进行的各种实训、实习等都对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

重点培养核心竞争力

社会尤其是企业在用人时需要有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一般对应聘者的专业背景并不严格要求。有些企业招聘人才的第一关是笔试(有时是从你填写的个人应聘表去看,主要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试题中没有任何关于计算机知识的内容,而是看重应聘者的潜能,是不是一块可造

之材。实践中有很多例子反映,IT专业出身的应聘者最终却在IT技术岗位上做得十分出色。在实际工作中,只要你有兴趣和潜力,单位就会给你机会。人力资源部门都有明确的人才素质模,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经验,三是能力。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商务知识、市场知识;经验包括本专业领域的实际经验、项目经验、领导经验、跨文化经验;能力指四大方面的能力:一是推动能力,二是专注能力,三是影响能,四是实干能力。

加强创新意识的教育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以知识尤其是创新性知识和具备创新知识的人才为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一,教师必须明确教会学生如何创新是最重要的职责,将创新作为“为师之道”的核心,统领“传道、授业、解惑”的全过程。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现聘为

英国诺丁汉大学第一位华人校长的杨福家教授说得好:“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样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够自己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1]作为一个出色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思考、学习、批判,培养学生开拓新领域、分析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能力。为此,教师应该突出创新教育。第二,要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弊端,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学生的创新冲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尝试。第三,要从创造型人才素质结构出发,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厚加宽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四,要改革传统的考试命题和考试方法,以引导学生增强思想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五,加强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结合。科研本身就是创造。要在教师和学生中加重科研的分量,增加科研任务,用科研成果指导和推进课程改革,使之在科学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创新型人才还必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

育。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作为人才的基木素质。近年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还十分薄弱,如何在培养中推进人文教育,在人文教育中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学生就业竞争力应当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一,树立科学的职校职业理想、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多次就业、逐步到位的职业发展意识,降低职业期望值,珍惜就业机会,大胆竞争。第二,单位的好坏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最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多考虑个人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少考虑单位名字、牌子、地理位置等易变因素。第三,保持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克服自卑心理、自凹心理、浮躁心理、依赖心理、恐慌心理等。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第一,就业是大学生从潜人才、准人才到实人才的过度。大学生要正确出来理想与现实、环境与成才的关系,从社会需要和发挥自身才能两方面来考虑自己的就业选择。第二,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四个方面。

大学生不仅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注重修身养性,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趣。第三,衡量一个人是否成才的最终标准在于他是否为社会做贡献和贡献的多少。大学生应当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第一,就业是实力的较量,大学生要明白“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发展”的道理,增强学习动力。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第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第三,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大学生要大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高适应社会,发自己培养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项技能,而是大学生多种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表现。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好多大学生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可是在其它方面就相对落后。专

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是必须兼顾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心理素质方面,我们所做的工作还很不足,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面对挫折失败的打击,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事情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不断的发现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因为在这个方面自我这个主体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这样,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就业竞争力才会提高。让就业不再成为我们的问题!更好的发挥自己!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我认为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一、大学生在择业中的不利心理状态简要剖析

面对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一些毕业生缺乏自我

了解、缺乏市场意识、缺乏择业经验,会导致部分人自我感觉良好而躇踌满志,也会导致部分人不知所措而悲观失落。

(一)自卑畏难与茫然无措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挑剔的用人单位、求职过程中的 一次又一次挫折,有的朋友开始产生自卑心态,参与竞争时缺乏信心与勇气。与此相比,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事业没有明确的目标,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没有定位,对各种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及要求心中无数,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茫然无措。

(二)左挑右选与隔袋买猫

部分毕业生期望能找一份一劳永逸的工作,于是寻寻觅觅、挑挑拣拣,难作决断。这样的毕业生主要有三类:一是贷款上大学的,希望就业后能及时还清贷款;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就业改变穷困局面;三是入学时选择了高投入的热门专业,希望有所回报的。与之相反,另有部分毕业

生在对用人单位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签协议,事后不久即反悔。

(三)盲目定位,眼高手低

目前,确有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估计过高,对自己价值创造能力估计过高,这种就业心态使他们在求职旅途中屡屡碰壁。俗话说有多大脚就穿多大的鞋,也就是这个道理。此外,毕业生到企业后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与小事做起的职业心态,也是他们不受企业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行为状况分析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同他们自身综合素质不足有密切关系,对自己的特长、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缺乏恰当的估价,定位不准。综合素质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 频繁跳槽,骑驴找马



毕业生不安心现有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频繁跳槽,骑驴找马的就业心态使很多单位敬而远之,跳槽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浪费,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损害较大。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一般都要求有实践工作经验,招聘进来后立即能正常开展工作,再客观上也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障碍。

(二) 缺乏诚信,作茧自缚

有的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说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部分毕业生缺乏诚信。在应聘时随口表态,一定会认真干好每件工作,但真正到单位后,要么嫌工作杂,要么说待遇低,有的还不辞而别。有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其获奖证书、作品成果严重“注水”,企业往往在使用后才会发现,这也是令部分企业单位对他们退避三舍的原因之一。

(三)缺乏敬业,团队精神

有部分毕生不愿在基层工作,不愿受组织纪律束

缚,这种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的匮乏,使得他们很难获得长远发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规章制度,所以作为这个团队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充分发扬团队协作作风,决不能有意或无意去抵制各项制度,在企业招聘人才中,企业更青睐那些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操守的毕业生。

三、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不少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品德是人才的重要标准,部分大企业在招聘时十分看重他们是否具有务实、进取精神,是否认同先做人、后做事的价值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否诚实可信、严谨认真等等。

四、毕业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当今就业环境严峻、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除了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外,毕业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择业心态到就业上岗全过程加强就业竞争能力。

(一)客观认识自己,把准就业定位

人贵有自知自明,毕业生尤其要做到这一点,在应聘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所学专业、职业爱好、发展潜力等要素,选择相应的应聘企业以及所提供的岗位、职务和薪酬待遇,做到人事相宜,人职相宜和人薪相宜,因此,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预期不宜过高,尤其对职务、薪酬的要求,过高的就业预期,一是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对于一个缺乏工作经验和业绩的毕业生,是缺乏向企业开口索取较高职务和薪酬待遇的资本的;二是容易走进“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误区,这种误区会令毕业生丧失就业机会。

(二)增加诚信意识,奠定就业基石

具有浓厚诚信意识的毕业生,其就业的交易成本

最低,也最能获得企业的青睐。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的向企业提供虚假论文、获奖证书等资信证明,有的在进入企业工作后,单方面毁约,这种匮乏诚信的行为最为企业头疼,因此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务必增强诚信意识。一旦有丧失诚信的行为,其求职的基础就不会牢固,人为给自己的求职道路设置重重障碍。

(三)珍惜就业机会,切莫频繁跳槽

目前的就业环境并不宽松,找工作难,找心仪的工作更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这种就业环境中,毕业生应珍惜就业机会,切忌频繁跳槽。频繁跳槽会严重影响实践知识、经验的积累。跳槽也许能使自己的薪酬待遇得到提高,但习惯性的跳槽,对自己今后长远发展将是有害无益的。一般而言,企业所信任、重用的人才,应该是那些能够忠诚于企业的人才。
(四)修炼敬业精神,培养良好习惯

敬业精神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之一,毕业生要想

在企业立足、发展,没有敬业精神万万不可。一个尽责进取、严谨高效的毕业生是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相反,那些马虎敷衍、无序浮躁的大学生在企业将很难立足。因此,毕业生应当在修炼敬业精神上下功夫,这是毕业生能否获得发展的治本之道。

(五)认同企业文化,实现角色转换

毕业生要实现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化,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要认同企业文化,自己的价值观要同企业的价值观相吻合,行为规范要同企业的行为规范相一致,这是顺利实现角色转换的重要前提条件。

(六) 进入岗位角色,积累工作经验

毕业生如果被录用,就应尽进入岗位角色,尽快了解工作内容,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要求,履行岗位职责,并逐渐积累经验。毕业生一旦适应了岗位工作,并创造了不俗的工作业绩,受到重视是迟早的事情,职业生涯的拓展也会由此找

到契机。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生就业引入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机制。近年,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每年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加剧了就业竞争,而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和素质的较量。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已经非常急迫地摆在高等学校的面前

较弱的集体归属感和人际能力

当代大学生来源较广,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活习惯、文化背景、地区差异显著;加之学生自我意识、私人空间意识强化等原因,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同学间交往通常小心翼翼;对集体的归属和团结意识较为薄弱,在思想层面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反映在行动上欠缺团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影响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独立工作能力。

过重的功利导向



高等学校是社会组成的重要部分,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大学生,其思想动机和行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比较大。一些错误的政治观点、人生哲学和腐朽的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大学生当中,在生活中交际目的、交际方式等方面显示出功利现象和短视目光;在学习上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成,而不够重视知识的实际摄取程度。

过窄的专业教育和较弱的文化熏陶

整体而言,文科学生对理、工科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不喜欢或兴趣不高;理、工科学生对人文地理、社会科学等知识知之甚少;艺术类专业学生对“两课”教学反映冷淡等等,都是应该重视和改进的问题。许智宏教授说:“大学要转变人才观念,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使他们不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兼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拥有健康的体魄、完美的人格。[1]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之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人,学会生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从而幸福地度过

一生。因此,我们作为高等师范学校,更应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就一个从事或谋求某种岗位的人来讲,其“综合素质”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专业素质”是相对于具体专业岗位而言的,指从业人员所必须具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而“基本素质”是不针对具体专业岗位的,是作为一个自然人在社会中生存所应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其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从思想道德修养、文明礼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到性格、毅力、智商、情商等许多方面。专业素质在求职和任职的过程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被许多人形象地称为就业的“敲门砖”,但专业素质是要以基本素质作支撑的,良好的基本素质可以保证专业素质的充分发挥,特别是当就职岗位的专业不对口或不完全对口时,良好的基本素质可以保证你从容应对和尽快胜任工作要求。因此

我们在对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基本素质在求职和任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注重品德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江泽民同志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应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加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心理素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发挥的程度和服务指向。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方式并不局限于理论课,所谓“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身教胜于言教”等等,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教育内容和形式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比较直接相关的有学生成绩管理和学生行为管理的各项制度及管理水平,政治思想教

育、德育课、礼仪教育、各种文体活动、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教育中到企业进行的各种实训、实习等都对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

重点培养核心竞争力

社会尤其是企业在用人时需要有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一般对应聘者的专业背景并不严格要求。有些企业招聘人才的第一关是笔试(有时是从你填写的个人应聘表去看,主要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试题中没有任何关于计算机知识的内容,而是看重应聘者的潜能,是不是一块可造之材。实践中有很多例子反映,IT专业出身的应聘者最终却在IT技术岗位上做得十分出色。在实际工作中,只要你有兴趣和潜力,单位就会给你机会。人力资源部门都有明确的人才素质模,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经验,三是能力。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商务知识、市场知识;经验包括本专业领域的实际经验、项目经验、领导经验、跨文化经验;能力指四大方面的能力:一是推动能力,二是专注能力,三是影响能

,四是实干能力。

加强创新意识的教育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以知识尤其是创新性知识和具备创新知识的人才为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一,教师必须明确教会学生如何创新是最重要的职责,将创新作为“为师之道”的核心,统领“传道、授业、解惑”的全过程。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现聘为英国诺丁汉大学第一位华人校长的杨福家教授说得好:“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样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够自己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1]作为一个出色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思考、学习、批判,培养学生开拓新领域、分析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能力。为此,教师应该突出创新教育。第二,要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弊端,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学生的创新冲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尝试。第三,要从创造型人才素质结构出发,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厚加宽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四,要改革传统的考试命题和考试方法,以引导学生增强思想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五,加强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结合。科研本身就是创造。要在教师和学生中加重科研的分量,增加科研任务,用科研成果指导和推进课程改革,使之在科学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创新型人才还必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作为人才的基木素质。近年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还十分薄弱,如何在培养中推进人文教育,在人文教育中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学生就业竞争力应当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一,树立科学的职校职业理想、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多次就业、逐步到位的职业发展意识,降低职业期望值,

珍惜就业机会,大胆竞争。第二,单位的好坏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最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多考虑个人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少考虑单位名字、牌子、地理位置等易变因素。第三,保持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克服自卑心理、自凹心理、浮躁心理、依赖心理、恐慌心理等。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第一,就业是大学生从潜人才、准人才到实人才的过度。大学生要正确出来理想与现实、环境与成才的关系,从社会需要和发挥自身才能两方面来考虑自己的就业选择。第二,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四个方面。大学生不仅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注重修身养性,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趣。第三,衡量一个人是否成才的最终标准在于他是否为社会做贡献和贡献的多少。大学生应当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第一,就业是实力的较量,大学生要明白“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发展”的道理,增强学习动力。自觉把

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第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第三,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大学生要大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高适应社会,发自己培养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项技能,而是大学生多种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表现。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好多大学生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可是在其它方面就相对落后。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是必须兼顾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心理素质方面,我们所做的工作还很不足,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面对挫折失败的打击,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事情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不断的发现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因为在这个方面自我这个主体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这样,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就业竞争力才会提高。让就业不再成为我们的问题!更好的发挥自己!

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