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教师指导备考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9-04-27 23:27:47

高三教师指导备考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一、教师在备考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备考中扮演着“教练员”的角色,主要有以下作用:

1、交给、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2、对知识、试题、专题等内容进行全面、准确地分析,提升高度。

3、因材施教,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特长,尤其是自信心不强的学生,并为其创造展现的机会和条件,同时要及时给予称赞和鼓励。

4、通过管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明确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扬鼓励为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坚持“肯定成绩,恰当鼓励,具体指导,布置任务”,一个优秀的教师口中,应无泄气的语言。不论什么情况下,学生只要跟老师接触,心里总是愉快的,总能从教师那里获得具体指导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高三下学期总体复习计划如何安排

一般来说这个阶段至少要增加60分。

第一阶段:2月中旬~4月初

宗旨:发现优势并充分发挥优势。

操作:

1)利用考纲整合教材、疏理知识、形成网络。

2)突出重点,抓好关键,形成突破。应选择一本精要的资料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备课组的作用,自编资料。要注意:考试的重点不一定是学科的重点、不一定是老师讲的重点。

3)找到自己的优势,及进一步得分的方向。利用好各次模拟考试,一般可以把5套试卷集合起来归类分析。

4)本阶段至少增加15分。

第二阶段:4月初~5月初

宗旨: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并有效避免问题,解决无为的失分。

操作:

1)抓落实。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被扣分,说明了落实的重要性。十几年的学习,学生做的题目可以说是成山成海,为什么还是没有把握学科规律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注意落实。教师大量地占用课堂时间,剥夺了学生抓落实的宝贵机会。重要的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所以越到最后,越应抓落实,教师就越应为学生创造抓落实的时间。

2)整理出错的原因,明确哪些缺漏可以补、怎样补,哪些该放弃。

3)本阶段至少增加20分。

第三阶段:5月初~531

宗旨:专题突破,临考磨枪有针对性地突破;

操作

1)通过对考纲的进一步钻研、对已有信息的处理与把握、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结晶、充分借助外部力量,各学科均要形成若干个重点专题,这些专题必须是老师整合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利用典型试题进行突破。

要注意,教师选用的典型试题要符合高考的要求,不要把自己毕生的研究精华都毫无不留地无私奉献给学生,那样做,对考生的打击更大。

2)对每一个专题都应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题的基本技巧,积极总结解题的基本规律,尤其要对这一专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升学生的能力。

实际上,本阶段就是通过猜题和押题,通过对高考重要题型命题趋势的分析,进行考生能力的最后有效提升,完成最后的冲刺。这个冲刺是因人而异的,是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极致,但必须是在愉快的状态下完成的。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的、熟练的、准确的掌握各科知识,提升高考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使学生信心百倍,跃跃欲试,摩拳擦掌,起到鼓舞学生斗志的作用。

3)本阶段至少增加15

第六阶段:61日~66

宗旨:自主复习,考前调整,满怀信心上考场。

操作:本阶段至少增加10分。

三、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地使用教辅资料

在备考中,大家使用的备考资料主要有各出版社(书商)出版的教辅书、名师名校的相关资料、教材、高考试题、考试大纲。在高三阶段,上述资料依重要性、作用大小应该把上面的顺序倒过来,那就是最重要的是考试大纲,其次是历届高考题,然后是教材,再其次是专家们的建议和相关的材料,最后才是教辅书。

现在很多教辅书帮助学生做了一切,上面设的栏目繁多,如知识体系汇总、重点难点突破、解题思路指导、易错点分析等等。但这些均是作者分析出来的。高考要求的知识体系是多维的,是开放的,是用来应用的,而只有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才能够适时地被激活,从而能够灵活地运用。而背下来作者总结的知识体系还是死板的,是无法直接应用的,另外重点难点、易错点,都应该因人而异。对他是难点,对我则不一定;反过来对我是难点的地方,作者可能还没有总结出来。

1、教辅书在高三只能起到工具书的作用,备考指导教师应该对教辅书进行改造后再使用。可是我们的现状是:备考完全依赖教辅书,备考计划按照教辅书的结构进行安排;讲课按照教辅书的体例进行;布置作业直接用上面的习题。一些不肯吃苦的学校和老师就如获至宝,全盘照搬。

2、强调精选,变多练习为巧练。

要让学生走出题海,教师就要钻进题海,驾驭题海。对于高三教师,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选题。

北京22中的特级教师孙维刚的班级里,40名同学38人考上全国重点,22人进北大、清华,而这些孩子进中学时2/3连区重点的分数线都达不到。孙老师说:我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让学生感到数学的乐趣,领略到数学的美。

相比之下,有些教师盲目地给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学生当然领略不到知识的乐趣,学习的效果也不好。什么时候,教师“吃”透了题海,学生自然容易学会游泳。

教师筛选习题,应在“巧”字上下功夫,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避免面面俱到,机械重复,盲目拔高。应加强:(1)针对性。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依据学生基础情况设置练习。把平时启发提问、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中学生所出现的疑点、毛病或错误作为出题的好素材,整理这些材料,不断构思题目或选择题目。对基础不同的学生,作业要求应有所不同,不搞一刀切。(2)典型性。近年高考试题及样题最具权威性,应以此作为学生练习和测试的主要内容。(3)新颖性。习题要有梯度、高障碍,设置问题的新情境,从练习中提高接受新信息和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3、注重讲评,讲评时不限于就题讲题,而是就题讲知识,启迪解题思路,揭示解题规律,点拨解题技巧。注重一题多解,使学生真正一题一得,一题多得。

四、如何指导学生回归基础和教材

重视基础这是句老话,但我们很多老师和学生就是由于各种不适当的思想,其观念总是转变不过来,老师非常辛苦,学生也非常辛苦,但结果却十分不理想。

基础有两个层次。

1、首先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也就是双基,在这里尤其要重视主干和核心知识。学科的主干知识主要指学科知识中的基础的、核心的、可再生的内容。落实到具体的命题中,表现为学科思想方法及学科的应用价值。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会融会贯通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面,组成网络。这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复习,不是简单地将知识重复一遍,重要的是深化认识,对各种知识进行重组、整合,使之在原有知识上产生新的认识;从本质上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

2、进一步,在“双基”的基础上,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总结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都是典型题目的综合或变式。

3、要排除各种复习资料的干扰,熟练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对于概念、定理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充分领会教材中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对课本例题的典型分析,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在高考备考中教材是必要的,但决不是充分的。要既全面把握教材,又要从教材中出来,先综合、再联系,实现能力的升华。在平时的解题训练中要形成建模的答题模式,即先根据题目回到教材,然后进行思维建模,回到题目要求上,最后联系相关解题方法来解决问题。

五、教师如何进行试卷分析和讲评

进行试卷分析要一查二统三找四改。

一查:即查每次考试的目的是什么,考试的知识范围有哪些,试卷中有些什么题型,哪类题型学生已见过,哪类题型学生初次见面,哪些题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哪些题是能力题,题目难易分布情况如何及所占比例的大小等等。

二统:即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出每一大题全对全错人数,每一大题的得分情况,从中了解学生对各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按分数段统计学生人数,这样能清楚地看到各类学生的分布状况。班主任要统计临界生总名次的进退步情况,科任老师要统计所承包学生本学科的名次进退步情况。

三找:即找出出现的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试卷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个别问题又出现在哪些个别学生身上,临界生哪个学科的哪部分内容掌握得不好,这就加强了针对性。引起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学生方面的问题还是教师方面的问题。就学生方面来说,是学生智力因素引起的?还是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还是学习方法不对头?就老师方面来看,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驾驭教材能力不强,还是教学方法不当或者是工作态度不好,责任感欠缺等等。

四改:即根据找出的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这一步如同医生诊断病情病因后对症下药治病。得了什么病,该用什么“药”,该如何“治疗”,教师心中要有数。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就订出思想教育方面的改进措施;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就订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若后进生多就提出如何转化后进生的措施。最忌讳的就是教师根本就不知道学生得了什么“症”,又谈何对“症”下药?

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

1、试卷讲评要及时。学生考试后,都迫切希望知道哪些题做对了,哪些题做错了。若拖延一段时间才讲评,学生的迫切心情淡化了,讲评的促进作用会受到很大影响。

2、试卷讲评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试卷讲评切忌只顾分数,不管其他,一味地表扬优等生,批评后进生。讲评中应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正确对待分数。每个同学都是集体的一员,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要轻易让一个同学掉队。优等生在高分面前应不自满,后进生在低分面前不要气馁。老师在讲评时可以让优生讲,以让他进一步体会到成功的感觉,同时,要特别看到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求上进。

3、试卷讲评要有针对性。一要针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采用不同方法讲评。对优等生,教师可给予启发性的提示,放手让他们自己思考、探索、发现;对中等生,应让他们在教师点拔下,“跳起来”去发现、解决问题;对后进生,则要“扶着”他们,帮助他们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向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二要针对学生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重点突破。讲评课切忌将试卷从头到尾“讲一遍”。应着重抓住带共同性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集体讨论、订正。三要针对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讲评。讲评不能就事论事,单纯订正错误,而要针对学生的“卡壳处”,寻找教材的知识点,让学生重新领悟教材的内容,抓住反馈出来的问题认真分析“症结”所在,就事论理,触类旁通,切实解决疑点。

六、如何指导不同考生分层备考

拒绝包办、填鸭。出于各方面的原因,高三老师几乎成了学生的保姆。尤其是在学习上包办一切。如生怕遗漏,尽可能多讲,实际就是“填鸭”,也不管学生能否接受、消化。一个基本的观点是:反正我是告诉你了,会不会是你自己的事。但这个观点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教师的责任就是让考生会。

根据考生的现状,我们把考生应分为三类:合格的考生、成功的考生、聪明的考生。对这三类考生分别提出10项要求,或者说是10个应该努力的方向。

合格考生的10项基本要求

1)对教材进行优化整合,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2)至少熟悉三年高考试题,初步形成对高考的感觉。

3)了解当年高考的相关信息,了解命题思路和命题方向。

4)了解自己,基本做到知已知彼。

5)明确自己参加高考的目标。

6)掌握各类试题基本的答题技巧。

7)形成适合自己的考场答题习惯。

8)能有效地进行考前心理调整、生物钟的调整。

9)遵守考试纪律。

10)熟悉录取政策,并有效运用。

成功考生的10项基本要求

1)量化自己,对自己有清醒、准确的认识,有目标地进行备考。

2)经常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找到自己的优势,并淋漓尽致地发挥。

3)有参加高考的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该怎么做。制定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

4)能抓住自己备考的关键和重点。

5)形成高超的答题技巧,经常找到得满分的感觉。这里的满分指的是自己的最高水平,是自己的满分。

6)形成适合自己的教辅资料。

7)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经常创造机会佩服自己。如在困难时能够坚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表现出很强的耐挫能力;充分体验成功后的飞跃等等。

8)创造和谐的备考环境,表现为:自己的学习非常专注;能整合各方力量协同备考;心情非常愉快。

9)无怨无悔地参加高考。头脑始终处于非常清醒的状态,对自己很清醒,对知识、试题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10)形成终身收益的好习惯。

聪明考生的10项基本要求

1)做的少、想的多。勤于思考。

2)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进入状态。

3)与老师良性互动。

4)有自己的一定之规,不完全听老师的,不盲从。

5)事事追求最佳,不求完美。敢于舍弃

6)学得明白,头脑清亮。自己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不一定达到很高的层次,但自己的思路清晰。

7)善于变通、灵活,不墨守成规,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教辅资料。

8)做事靠自己的感觉,表现为语感、题感很好。也就是做到了由厚变薄,虽然学的不是很多,但都是自己的、而且是有用的。什么是悟,我们从字面上看,悟就是左面一个“心”,右面一个“我”,就是要我自己去用心。第一必须是我自己;第二必须用心去做。只有用我自己的心悟出来的东西才是真的、才是我的,也才是有用的。

9)和同学搞好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我所用,就是天生的本事。和父母搞好关系,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10)有猜题、押题的本事,会考试。

七、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做题

备考做题时有两个普通的浪费现象

1、重复做题

1)大量地重复做题,会使学生的思路僵化,不会有刚刚接触题目时的冲动和火花。

2)好学生做了很多很容易的题目,不仅浪费时间、简单的问题经多次重复也会变成谬误。

3)差一点的学生重复做一些较难的题目,对他的自信心会产生极大的打击。

由于考生做了大量的模拟训练,以致某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由于反复训练而降为“技能性题目”,没有达到对能力培养的目的。

2、拔苗助长。

学习差一点的学生非要去做根本不可能做上的题目,这样就既浪费时间,又打击自信心。

解决上述的办法就是做适合自己的题目。测量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做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目其获得的信息量最大。

在备考中如何判断一道题目是否适合自己,标准有两个:

第一,难度相匹配,题目不是很容易,也不是很难。不是一望得解,也不是要憋上两个小时才产生解题思路。

第二,答题后有收获,有可总结的东西。

建议:

1)做题分层次。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层次的试题。

2)要以提高解题效益为目标。这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拓展分析。就是要深入理解、多角度思考。对一道好的题目,一定要多角度分析,做各种变换,做多种联系,这里的关键是要以高考的要求为标准。

第二,归纳总结。通过归纳总结提升认识。同时也要加强记忆,以便形成符合高考要求的知识体系。要用典型的、具体的题目进行总结和归纳,要把这些题目的解题方法、规律背下来。

第三,提高解题速度。快速求解包括:

1)提高心算能力。

2)提高阅读能力,快速进行试题背景与自己知识体系的转换,迅速进入答题的主战场。

3)通过研究评分标准,使得自己的答案组织得尽可能简洁。

八、如何指导学生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组织答案

1、既要不脱离背景材料,又要吃透材料,摸准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和实质。

2、要对材料进行概括提炼,表述要简明扼要,由于受作答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在组织答案上要抓住要点,既要表述完整,不丢三落四,又不能画蛇添足。

3、表达要严密,尽量用学科语言,用专业术语,如生物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而有些学生却经常表达为第一次减数分裂。

4、学会舍弃。可以舍弃一部分知识,但不要舍弃任何一道题目。对很多学生来说,多数大题的第一步是可以得分的。

5、平时注意限时训练,要比高考的时间安排稍微少一点。

高三年级教师指导备考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