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3-04-15 20:50:10

五里堆三一五历史课堂实施策略黄跃军黄运佳一、“预习”是上好一堂历史课的关键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及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己对知识的预习。预习是上课的起始环节,把握好这一环节,也就抓住了上好一节课的主动权。预习还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对于预习我校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因为我们都认识到,不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是陌生的,教师在推动课堂进程、处理课本中的难点时就会感到棘手,学生学习起来不会轻松,其主动性不容易被调动起来,积极性当然不会高涨,更不用谈学习效果了。但经过充分预习之后的学习效果是很令人满意的,原因是预习后:1、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及理解,明确疑难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中进一步处理。2、学生可以认清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从而弄清自己存在的知识缺漏,那么在继续学习过程中,就会查缺补漏,力求各方面知识的完善。尤其对历史这门学科,知识前后联系相当密切,长期练习使学生懂得了如何学好历史,这不但有助于提高成绩,而且也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一种方法和技巧。3、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经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增进了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情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二、预习的方法1、明确独学任务:1学生通读即将学习的内容,边读边画出本节的基础知识,即应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边读边写出本节课的疑难问题,以便在学习过程中由全体学生来共同解决。2)有针对性的回顾知识,把旧知与新知联系起来。历史课的特点是历史事件联系性及延伸性,所以通过新、旧知识联系,找到历史发展线索,并查找历史发展规律。另外对涉及本课的旧知识进行再次巩固,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及难度。3)明确重点、难点。2、时间灵活安排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着重在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如何应用,了解历史发展的大致过程,掌握分析、辨别事情的能力,学会归纳、概括、总结一些问题的方法。但由于每课的内容不一,有多有少,有的重点考点突出,所以预习时间也不一样。我是这样进行安排的:对于课程任务多、分量重的课给予的时间多些,如第3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预习。第一:学生通过独学初步掌握重要的知识点。第二: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找出了与本课密切相关的知识——新航路的开辟,经过交流、讨论、思考,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有的学生提出《独立宣言》是不是标志着美国独立,我建议他课上向其他学生请教,结果引发了一场争论,通过争论,最终有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学生经过充分预习是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这是预习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创造力的机会,更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及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对于知识点较少的课,一般是当堂给予510分钟通读全文,边读边画知识点,学生巩固知识,再板演练习。之后把和这一节有关的旧知识回顾一下,便于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如第12课《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学生经过预习对新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加上旧知识,头脑中形成了工业革命扩大发展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激化—早期工人运动爆发(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早期工人运动失败。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了。
预习为学生们开拓思维、总结规律、发现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等创造了机会,使学生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快乐,转变了学习历史的态度。三、新课的独学对于新课,怎样合理预习并且按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呢?1、一定要合理分配预习时间。因为每一课题的内容、难点和重点多少不一、深度不一,所以分配时间也长短不一。有的课可能预习半节课左右;有的课很难,预习时间要长一些,可能占用一课时;还有的连着两节课或三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都较少,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预习,然后再展示。我就根据它们的内容较少,难点问题不多,学生理解比较容易,把这两课放在一起预习。半节课之后学生展示,通过最终反馈的结果来看,学生预习效果还是不错的。2、设计好独学步骤。(下面以世界历史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为例。)1)独学目标: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哪些?你能找出哪些疑难问题?2)独学方法:熟悉教材,划记重难点知识。提出疑惑问题。3)独学提纲:先独立完成导学案的内容。1、思想启蒙的火种:启蒙思想家比较表人物基本主张反对,主张强调启蒙运动影响主张自由平等,否定封建王权,提出社会契约孟德斯鸠提出原则,倡导2、科学的革命(展示的小组要分别讲述三个科学家的故事)近代社会三大科学家概况人物年代国别主要贡献天文学:1642-1727数学:力学:达尔文1809-1882

历史教学策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