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缝针与持针器讲解

发布时间:2018-11-13 17:22:10

手术缝针与持针器

手术缝针主要用于缝合组织和贯穿结扎。由高质量和高韧度的不锈钢制成。其强度应保证它们能携带缝线材料以最小的阻力穿过组织且组织拖拽降至最低。其韧性要保证它们在折断前会先倾向于弯曲,使操作者提前感觉到这种信号,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其结构设计要保证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医师操作更加顺手,更加放心。

一、手术缝针的结构与类别

(一)手术缝针的结构

1.缝针的基本结构 用于任何部位的缝合,每枚缝针都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嵌线端(嵌线式、有眼式)、针体、针尖

2.缝针的解析 缝针的尺寸可用英寸或公制单位衡量。弦长指弯的针尖到嵌线端的直线距离。针长指沿缝针针体从针尖到针尾所测得的距离。半径指沿缝针的弯曲部分做虚线延长。形成一个完整的圆,从圆中心到针体的距离既为半径。直径指缝线的粗细或厚度。显微外科需要直径小的细针。需要穿过胸骨和壁缝合固定时。则用大的粗针,介于极粗和极细之间。有各种规格可供选择

(二)手术缝针的类别

1.按针尖分类

1)圆针:为圆锥针尖及圆滑针体。能轻易的穿透组织。无切割作用,孔道小而损伤轻。多用于缝合皮下组织。胃肠道、胸腹膜、血管、神经鞘等。

2)圆钝针:圆钝针头及圆滑针体。组织损伤最小。用于钝性分离和缝合脆性组织。如肝脏手术。另外,钝针的另一特点是操作时不易刺伤操作人员。由于各种血液传染病的流行。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医师选择用圆钝针缝合组织。

3)角针:为针尖及针体截面均呈三角形,其锋利的针尖及切割性的刃缘。易于穿透坚韧强厚。难以穿刺的组织。但在针道下会留下较大的孔道。易破坏周围的组织、血管、损伤比较大。多用于缝合皮肤。骨膜、腱膜、软骨、疤痕组织等。角针又分为正角针及反角针。反角针的损伤略小于正角针

4)圆形角针:为切割性针尖及圆滑的针体,穿透性能优异,很容易穿透致密和坚韧的组织,而组织损伤很小。圆形角针最初的设计适用于心血管手术中很容易硬化或钙化组织的缝合。但也广泛应用于缝合致密的结缔组织。尤其是筋膜、腹膜、和肌腱。

5)铲针:为铲形针尖及薄而扁平的针体,提供精细的手术所需要的最高平稳度。特别适合眼科使用

2.按针体分类:有弯针和直针两种,直针在临床上使用较少,弯针在配合持针器使用时,缝合速度较快,是较常用的缝针。根据针体弧度分为:1/4弧、3/8弧、1/2弧、5/8弧等

3.按针眼分类

1)密闭眼:针眼部分有如家用缝针,是哟个密闭的孔洞,有圆形、椭圆形及方形几种。缝线必须穿过针眼才能缝合。

2)隙裂眼:针眼部分呈开岔状,缝线可自针眼末端卡入针眼中。

3)无针眼:针与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成为连续的整体,即无损伤缝合针线,成品有的单端附针,两端附针,及缝合后轻扯便可将缝针与缝线分离的缝针设计。多用于血管吻合及管道或环形构造时,亦用于连续缝合,如肠道吻合和心脏手术。

(三)其他缝合器

1.金属皮夹 这种金属皮夹。装入特定钉匣内,用特质的持夹钳夹住金属皮夹,多用于缝合皮肤及矫形外科。

2.引针线 有手柄。前段为扁圆钝弯形针尖及针体,为深部组织结扎血管时使用,不易割伤,便于操作。常用于肝脏手术时。

缝针及持针器的选用

(1)缝针的选择 伤口的缝合必须借着缝针才能将缝线带过组织,各类缝针亦属于精密器械。为了避免缝针穿刺造成组织的损伤,在制作及选用上应有所考虑。选用缝针有时候,根据人体组织脏器及血管等脆弱度,选用时必须注意针尖的锐利度及针眼的大小,避免造成组织的创伤:根据组织脏器部位的深浅,选用时注意缝针的弧度。

1.采用精选的钛合金制成,不易生锈与腐蚀,可避免组织的感染及损伤。

2.应坚韧且具有弹性,弯曲时才不容易断裂

3.针尖部分应尖锐容易穿过组织。

4.缝针的粗心应与缝线的粗心一致,以减少对组织的伤害。

5.无菌,抗腐蚀,防止微生物或异物进入伤口。

6.视不同的组织需求,选用外型及大小适宜的缝针,当缝合针短时,弧度越大越适合于缝合深部组织,脆弱,精细的组织如血管、神经、心脏、肠壁等应选用针径较细的缝针。

(2)持针器的选择与使用 手术医师用持针器使弯针通过组织,持针器必须由抗腐蚀、高强度、高品质的合金钢制成。选用持针器应有如下考虑:

1.持针器的尺寸须与缝线匹配 缝针特小,钳口应相应细小;缝针粗而大,持针器口也要宽大。

2.持针器尺寸须与手术匹配 如果手术医师进行体腔深部手术时,就须要选用较长持针器

3.持针器夹持缝针的部位 应用持针器钳口的前段夹住缝针,夹在钳端到针尖距离约1/31/2的区域内。避免用持针器夹在嵌线端,那是缝针的薄弱环节。用圆针或刃针时,尽可能夹在针的远端,以避免损伤针尖或刃口。

4.持针器的夹持度 不要将缝针夹的过紧,因为持针器的钳口可能使缝针不可逆转的变形,损坏或弯曲。经常检查持针器的钳口,不能让所持缝针摇动,扭转或转向,应将缝针和持针器作为一个整体掌握

5.持针器的传递方法 递交持针器时,注意指向,让手术医师在用其缝合组织前,不比重新调整,递交时,缝针指向务必与使用方向一致,缝线不能缠结,要把缝针从组织中拉出,务必递交持针器,而不是止血钳,止血钳或其他钳夹都可能损坏缝针。持针器使用后,针不离持,夹着持针器的缝针应立即归还刷手护士,如果交还一支,在接过一支,就能有效避免缝针丢失。

第4节 手术缝线

祖先们在公元前2000年前开始使用线绳对动物的肌腱,伤口进行缝合,并从中得知拉近伤口可以帮助止血及伤口愈合,但是由于没有好的消毒,灭菌条件,使止血及缝合技术一直没有较大的进步。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因为麻醉及防腐观念的引进,同时,李斯特(Lister)也提出缝线必须灭菌处理后使用,缝线的使用才开始有各类蓬勃的发展,1901年羊肠线(catgut)及袋鼠肠线开始有了减菌的成品供医师使用,之后又陆续有了金、银、金属线、丝线、棉线,以及各种小动物的小肠所制的缝线面市。

缝线的概述

(1)缝线的定义 缝线是用于结扎(系缚)血管或对合(缝合)组织,使之产生适当结合的任何线性材料

(2)缝线的作用

1.提供组织再生时所需之适当张力。

2.借由组织的密合,促使组织再生及复原

3.结扎血管,用以止血。

4.减少疤痕生长。

(3)缝线的型号及抗张力强度

1.型号 缝线的型号是表示材料得直径。公认的外科惯例是选用能使所修补的损失组织恰如其分的线径最细的缝线。当对组织进行缝合时,这种惯常做法可使创伤减小到最低限度。缝合线的尺寸规格均用数字表示。随着缝线型号“0”个数的增加。其直径逐渐变细,例如,型号为5-000000缝线的直径比型号为4-00000者更为纤细。型号越小,缝线所具有的抗张强度越小,即零数越多,缝线越细,抗张强度越小。目前医用缝线均采用美国药典(U.S Pharmacopeia,USP)标准,与国内丝线,羊肠线传统标准,英国药典(B日提示Pharmacopeia BP)标准型号有一定的差别

2.抗张力强度 线的抗张力强度可用打结时缝线断开前所承受的力(以磅来表示)加以测量。需修补组织的抗张力强度(其承受应力的能力)是手术医师选择缝合材料型号和抗张强度的先决条件。公认的准则是缝线的抗张力轻度绝不应该超过组织的抗张力强度。但是,缝线至少应与它所穿行其间的正常组织一样强韧。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会减弱缝线强度,此时缝线失去强度与获得强度的相对速率就变得十分重要

缝线的分类及性能

手术缝线种类很多,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可按其性质和制作方法分类

(1)缝线的分类

1.按性质分类 根据其能否被机体组织吸收分为可吸收性缝线和非吸收性缝线。

(1)可吸收缝线:由天然材质制成或人工合成,天然材质制成成品包括各种羊肠线。铬肠线、软肠线等。人工合成品主要有聚甘醇酸缝线,聚甘醇碳酸缝线,聚二氧杂环已酮线等

(2)非吸收性缝线:由天然材质加工制成,人工合成或直接又金属制成,天然材质制成品如丝线和棉线等;人工合成品主要有聚丙烯缝线、聚酯线和聚丁酯缝线等,金属材质的缝线如钢丝等

2.按制作方法分类 根据缝线的制作方法分为单股纤维缝线和多股纤维缝线。

(1)单股纤维缝线:由单根丝制成,不含隐匿的微生物,摩擦系数低,能平滑穿过组织。组织拖拽极低,组织损伤小,尤其是和心血管手术,整形手术等。

(2)多股纤维缝线:采用多股纤维紧密编制而成,强度高,通常比单股纤维线更容易于操作和打结,打结能稳定的保持原状,多加有特殊的润滑涂层,能顺利通过组织,拖拽低,并可减低毛细作用。

(2)缝线的性能

1.可吸收缝线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缝线,是由健康哺乳动物的胶原或人工合成的多聚体(聚羟基乙酸包膜)制备而成。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是通过人体内酶的消化来降解缝线纤维。而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则先是通过水解作用,使水分逐渐渗透到缝线纤维内而引起多聚体链的分解。与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相比,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植入后的水解作用仅引起较轻的组织反应

(1)天然可吸收性缝线:外科羊肠线可分为普通线和铬化肠线。两者均由高度纯化的胶原加工而成。外科肠线的吸收速率取决于线的类型、组织类型。组织状况以及病人的全身状态等。外科肠线可用于感染伤口的缝合,但此时其吸收速率明显加快。

1)普通外科肠线:采用羊肠线或牛肠粘膜下层组织制作的易吸收缝线,吸收快,术后抗张强度仅能维持7~10天,并在70天内被完全吸收。单组织对肠线的反应稍微大,多用于愈合较快的组织,如皮下组织。结扎血管和缝合感染伤口等。一般常用于子宫、膀胱等粘膜层的缝合。

2)铬制肠线:肠线经铬盐溶液处理制成,可对抗机体内各种酶的笑话作用,减慢组织吸收速度,使吸收时间延长至90天以上,它造成炎症反应比普通肠线少,一般多用于妇科及泌尿科系统的手术,是肾脏及输尿管手术常选用的缝线,因为丝线会促进形成结石,使用时用生理盐水浸泡,待软化后拉直,以便于手术操作。目前,大型综合医院使用医用肠线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将被较理想的可吸收线取代。

(2)合成可吸收性缝线:它有表面光滑,吸收快,损伤小,组织反应小的特点。其型号有0~9-0号,针有大、小圆针与三角针之分,使用时根据临床用途进行选择。常用于肠道,胆道、肌肉、关节囊、子宫、腹膜等组织脏器的缝合,也用于眼科和烧伤整形科手术

1)涂层可吸收缝线:由丙交酯和乙交酯(polyglacitn370)共聚物加上硬脂酸钙所制成的多股编织可吸收缝线。其优点为:①穿过组织流畅;②打结平稳,定位准确;③减少钳闭组织的倾向;④可用于感染伤口的缝合。缝合后第14天时,涂层可吸收缝线的抗张强度约保留75%,缝合后第21天时,6-0或更粗型号缝线的抗张强度约保留50%,而7-0或更细缝线则仅保留30%左右,约在30天丢失其张力强度的95%40天以内,缝线几乎不被吸收,5670时则被吸收殆尽。涂料的吸收亦非常迅速,估计也在5670天之间,可吸收缝线最适合筋膜的缝合,也可作为皮下(真皮内)的包埋缝线,当用作真皮缝线时不会快速吸收,如果放置在靠近表皮的部位,可能被压出或挤出,但很少发生缝线脓肿。缝线有紫色和无色两种。

2)快吸收缝线:为缝线的一种快速吸收的状态,在第5天可保留其原始张力强度的50%,在第14天失去所有的张力强度。快吸收缝线的特色是在1214天内开始降解,因此,这种缝线适合用于表面皮肤和黏膜撕裂的缝合,该部位的拆除较难或会造成损伤。

3)单股缝线:研发于1993年,是由羟乙基酸和epsilon caprolactone 的聚合物制成的缝线,是新一代的单股可吸收缝线,这种单纤维缝线柔韧性强,操作方便,易于打结,组织内不起化学作用,可如期吸收。第7天时可保留原强度的50%60%,第14天时降低到20%30%,第21天时强度消失,91119天时被完全吸收。适用于除神经、血管、眼科及显微外科手术以外的皮下缝合,软组织对合及结扎等。

4)编制可吸收缝线:由乙醇酸的聚合体制成缝线。作为第一种可吸收性缝线材料出现在1970年。在14天内其保留张力强度50%。在7天内无法被吸收,至15天才开始有被吸收的迹象,在术后第30天吸收达到高峰,而完全被吸收约在术后的60天∽90天,其吸收速率快于合成的单股可吸收缝线,慢于涂层可吸收缝线。编织可吸收缝线多用于包埋的皮下(真皮内)缝线。编织可吸收缝线的编织特性使得细菌可以包埋在缝线纤维内,增加了伤口感染的几率。其高张力强度和低弹性强度增加了其切割组织的趋势,如果放置太靠近表面,缝线可被压出或挤出,很少发生缝线脓肿。

5)合成单股可吸收缝线:是又聚合物的二氧化六环酮制成的一种单股可吸收缝线的代表。他集松软、柔韧和单股纤维结构等特征于一体,吸收性能良好,能维持伤口抗张强度6周以上(为其他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的两倍),组织反应轻微,以及对细菌的亲和性低。缝合后第14天保留约70%的抗张强度,28天为50%42天时为25%。术后90天内缝线几乎不被吸收;6个月后被完全吸收。适用于需长时间维持高张力的组织,如筋膜的缝合。同时因为他是单股缝线,细菌粘附生长的机会较少,且不切割组织,可以安全的用于污染的伤口,不引起缝线脓肿。但其打结的牢固性较差,有时须连续打67个结才能保证其牢固性。

6)长期吸收的编织的合成的缝线:可以用于愈合存在的问题或软组织缝合较为困难的病人。缝线在可吸收和不可吸收缝线之间架起桥梁,其张力强度在第六周为原张力强度的90%3个月为80%6个月为60%,尽管是编织的,由于缝线具涂层,能顺利通过组织。

2.不可吸收性缝线 为不被活体组织所消化吸收也不被水解的缝线,一般来说,在植入超过一年后,仍保留存在大部分的原有质量,并且部分或完全的保持其初始功能。适用于:①皮肤缝合,在伤口愈合后即拆除;②体腔内的缝合,将长留于组织内;③对可吸收性缝线有过敏,疤痕体质或有组织肥大的病人;④固定除颤器,起搏器、药物稀释器等暂时性装置时的缝合。

(1)天然不可吸收性缝线

1)丝线:有天然的单纤维蚕丝捻搓或编织工艺加工而成,初始的丝线是白色的,经过植物染色成黑色后制成手术缝线。分板线和团线2种。其柔软强韧,容易操作。在组织内反应小,但在体内不吸收而形成异物,手术感染后会影响切口愈合,丝线是使用得最广的不可吸收性缝线,除胆道,泌尿道及组织有“000”感染不可使用丝线外,其余组织皆可使用。常用型号为“000”、“0”、“1”、“4”、“7”、“10”号。线长60cm70cm,团线型号与束线相同,目前有条件的医院已较少使用团线,其已被一次性医用束线所取代,丝线不允许重复消毒使用,以免影响拉力。

2)合成缝线:外科不锈钢缝线基本特性包括无毒、易弯曲、纤细等。单纤维和捻搓型多纤维两类缝线都具有抗张力强度大,组织反应低,打结便利等优点,只要缝线不断裂,组织的抗张力强度就极少改变。不锈钢缝线可用于腹壁、胸骨缝合、皮肤缝合,减张缝合,以及各种矫形外科和神经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中必须小心,放戳破手套造成感染及血液暴露的危险。

(2)合成的不吸收缝线:

1)尼龙线:由合成的聚酰胺聚合物制成。是第一种合成不可吸收性缝线,出现在1940年。它可以是单股的(黑色、绿色、无色),也可以是编织缝线(黑色、白色)。因组织反应低

、强度高而应用广泛。单股尼龙线可用于大血管的缝合,或者作为表皮缝线用于切口的缝合,埋置的缝线每年通过水解失去其强度的20%,感染率很低。单股尼龙线缝线相对较硬,忧郁具有恢复原型或脱结的倾向,因此结扎的时候应多打几个结。单股尼龙线为高强度而极少引起组织反应的尼龙缝线,其中非常纤细的型号(9-010-0)染成黑色后常用于眼科和显微外科手术。聚酰胺线由尼龙纤维细丝精密编织而成,外加涂层以改善其可操作性。外观,手感和操作均如丝线,但强度大,组织反应更轻微。可用于适合多股不吸收性缝线的任何组织。

2)聚酯缝线:由聚酯制成的紧密编织多股缝线。其操作和打结性能好,结的牢固性特别优越,是缝合人造血管的最佳材料。聚酯纤维线能持久的保留在体内,提供精确而均一的张力,极少破损,术后无需因刺激而考虑去除缝线残端。眼科手术后,Mesilene缝线几乎不引起烧灼痛和瘙痒。由于未经涂层,聚酯纤维穿过组织的时的摩擦系数较高。聚酯先经聚异丁草丹(polybutilate)涂层,可顺利拆除,容易通过组织。具有优越的柔韧性和可操作性,能平稳的结扎系紧。缝合材料和涂料的药理学特性均不活跃,组织反应轻微,可在体内长时间的维持其强度。聚酯优质缝线主要用于心血管外科,如血管吻合,人造血管或瓣膜的缝合等。优质聚酯缝线也可与Teflon或聚酯衬垫片配套使用。小垫片作为缝线下面的支撑物能防止邻近脆弱的组织撕脱。小垫片常规应用于瓣膜手术,在瓣膜环极度畸形、扭曲或遭破坏的情况下使用。聚丁酯缝线(Novafil)被认为是改良的聚酯缝线,由对苯二酸酯和聚丁烯对本二酸酯组成。

3)聚丙烯(polypropylene)缝线:又名滑线,通过聚丙烯的聚合而制成,是一种特别惰性的单股缝线,可保留其张力强度。因为是单股很难打结,但柔软,比其他单股线容易于操作,。使用滑结打结的时,须将手湿润后操作,应防止拉断。缝线感染性很小,可用于具有并发症的污染部位。聚丙烯缝线表面十分光滑,可顺利通过组织并保持一定程度的可塑性,但材料表面的光滑性使得打结容易滑脱。聚丙烯缝线的组织反应很小,克哉组织中保留无限长时间,已被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心血管科、整形外科及眼科手术。

3、缝线的选择与灭菌

缝线的选择应以缝线在物理、生物学上的特性与愈合过程中的关系为根据,应确保缝线强度能维持到组织恢复其足够的力量使伤口自然愈合为止。对于永远无法恢复到术前力量的组织,应选择能长期维持强度的缝线。若缝线被安置在能迅速愈合的组织内,则理想的缝线应为:其张力失去迅速与组织恢复其力量的速度同步,且能被组织完全吸收,组织相容性好,一旦伤口愈合后,组织内不便复存在异物。因此,外科医师必须熟悉不同组织器官的愈合速度及各种缝线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缝线

(1)缝线的选择原则

1.凡愈合迅速的组织,特别是不应留有异物的部位,如胃肠道,胆管,泌尿道内层,子宫肌层等,应选用吸收性缝线缝合。异物在高浓度晶体液中会造成沉淀或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因此,在泌尿道,胆道等部位更应使用极易吸收的缝线。

2.愈合缓慢及缝线过早吸收可发生危险后宫的组织,如筋膜、软骨、韧带、肌腱、支气管、食管及长期固定的移植物等。通常应选用非吸收性缝合材料。

3.老年人、糖尿病、肥胖症、呼吸器官疾病、营养不良、感染、衰弱等,均会影响术后伤口愈合的速度和过程,选择缝线时应特别注意。

4.对可能污染的或已感染的伤口,应选用单股纤维缝线或吸收性缝线缝合。而应避免双鱼宫多股纤维缝线,因为他可能使受污染的伤口变成感染伤口。

5.注意整容效果的伤口,缝合后需长时间保持伤口闭合,且应避免受到刺激,故应选用最细的,组织反应最低的单股纤维缝线,如尼龙聚丙烯线,应避免做皮肤缝合,尽量做皮下缝合。

6.关于缝线规格,应选用与组织原韧性相当的最细的,组织反应最小的缝线,必要时可使用加强性缝线加强缝合。

(2)缝线包装的识别

(3)缝线的灭菌 手术用缝线都以独立的包装成品出售,这些无菌品大多数以钴或氧化乙烯(EO gas)作灭菌处理,可吸收的缝线是不可以用高温灭菌的,因为潮湿及热度都会破坏缝线的张力,使缝线的品质遭到破坏。因此,无菌包装缝线最好在确定使用时候才拆封,不可再用于其他的方法灭菌处理使用,以免损及张力强度,危害病人的生命安全和权利。

手术缝针与持针器讲解

相关推荐